『壹』 胰腺癌需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胰腺癌早期筛查手段如下:
当一个人患有胰腺癌的时候,他的CA199会有不明原因的升高,但是它的特异性不是很强,顶多是40%-50%的阳性率。也就是说CA199指数很高,有可能是胰腺癌,但不一定是胰腺癌,胆道炎症、胆囊炎也会造成CA199指数增高。CA199指数不高,也不一定不是胰腺癌。
但是胰腺B超有很多限制,比如患者的肠胃里面的气体,可能会影响B超医生的辨识度。
这种有创的检查会用到胃镜。胃镜带着一个超声探头,探到胃后壁来看一下,也可以看到一公分左右的肿瘤。但是用胃镜检查胰腺时,哪怕是发现肿瘤,也不能像胃部肿瘤那样容易拿到病理。做胰腺内镜检查时,要穿透胃的后壁,到胰腺部位穿刺,所以拿到病理的难度很大。
其实胰腺癌没有一个明确的致病因素,而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预防胰腺癌,只能综合预防,尽量防治胰腺的慢性炎症,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定期进行癌筛体检,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
更多健康问题,欢迎关注、提问。
『贰』 怎么体检才能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b超能查出来,为了及早发现早期胰腺癌,对那些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即使没有腹部症状也应常规行腹部超声检查。对小于1cm的胰腺癌诊断,超声内窥镜和造影增强超声波是目前可行的检查方法,一旦发现胰管扩张应及时进行超声内窥镜和造影增强超声波检查,以便发现小的胰腺肿瘤。
『叁』 害怕自己得癌症,做哪些体检项目比较好呢
癌症筛查体检项目有:1、肿瘤指标: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199、糖类125、糖类15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这些指标升高,提示有癌症的可能。2、甲状腺彩超(筛查甲状腺癌)、乳腺彩超(筛查乳腺癌)。3、头部ct(筛查头部肿瘤),胸部ct(筛查肺癌、食管癌),腹部ct(筛查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4、胃肠镜(筛查胃癌、结肠癌、直肠癌)。
『肆』 哪些病早期可以体检出来,有哪些癌症筛查方法
在很多人看来,癌症就是和绝症画等号。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不过,癌症这一危险的敌人,却又不是“无药可救”。
据国内外资料报道,早期癌症的5年治愈率(除肝癌外)均在90%以上。若早晚期加在一起,10种主要癌症的5年治愈率也达41%。这样悬殊的对比之下,如何做好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单位体检项目基本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及尿酸、肿瘤指标、超声、心电图、正位胸片。哪些癌症可以通过体检检查出来?应该做哪些防癌体检?今天多睦健康就和大家说说防癌体检的那些事儿,让大家体检时心里有个谱。
八种癌症筛查方法
结直肠癌: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 (FOBT) 检查, FOBT
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肺癌:建议行 LDCT 筛查(即低剂量螺旋 CT)。
乳腺癌:一般妇女,临床体检,20~29
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以上,每1~2年1次乳腺 X
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肝癌:针对高危人群,联合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胃癌:年龄大于 40
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宫颈癌: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2~3年1次;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3年1次;或者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每5年1次;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前列腺癌:对于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胰腺癌:胰腺癌的筛查,超声的确是很有效,EUS、MRI才是最佳检查,一般人群可以腹部超声初步筛查,高危人群需要重点筛查。
『伍』 怀疑胰腺癌需做哪些检查
1. 血液检查 当梗阻性黄疸时,查血可发现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明显,血谷丙转氨酶可以正常,亦可增高。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或 强阳性。血清淀粉酶可能有一过性增高,空腹血糖可能有一部分病人会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癌胚抗原(CEA)约70% 的病人可升高,但无特异性。消化道相关抗原CA-199被认为是 诊断姨腺癌的指标。 2. 超声检查 属无创伤性检查,是胰腺癌首选检查项目。胰腺有实质性肿块,腺体外形不规则。超声检查能发现的胰腺 肿瘤大都在2 cm以上,小肿瘤常难以检出。超声检查能发现胰管扩张,胆管(肝内或肝外)扩张,胆囊肿大以及肝内转移等。对 于超声检查发现有胆管扩张,而无黄疸及胆石症者,可能是壶腹 周围癌的早期征象,应予警惕并做进一步检查。超声检查常受到较厚皮下脂肪和肠胃道内气体的影响,对深藏在腹后壁的胰腺癌难以清楚显。最近有纤维胃镜的超声探头,可以进入胃 内并紧贴胃后壁对胰腺做全面检查,从而使诊断正确率大为提高。对胰腺癌术前诊断准确率可达92%,壶腹癌为88%,局部 淋巴结转移诊断正确率可在80%以上。 3.CT检查 检査胰腺局部有低密度占位,胰腺轮廓不规则,胰腺头体尾比例失调(正常胰头约与脊柱椎体大小相似,正常胰头部:体部:尾部是3:2.5:2)。CT可以发现直径约为1cm的肿瘤,但临床上CT诊断胰腺癌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仍不少。若配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则诊断准确率可以提高。CT可以发现 胰胆管扩张、肝转移、胰周围淋巴结浸润及大血管受累等征象。 4.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对胰腺癌有一定诊断价值- 胰管造影可发现胰管中断、狭窄、管壁催硬.扩张或移位,这些均 提示有胰体尾部肿瘤的可能。胰头癌常已阻塞胰管开口,使造影不易成功。在胆管造影可能发现胆管下端充盈缺损、狭窄、受 压等,此为壶腹周围癌的征象(包括胆总管下端癌、壶腹癌和胰 头癌),若胰头癌组织病变已累及十二指肠乳头,则十二指肠镜可直接观察到,并可做活组织检查而得到病理证实。 5.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及引流(PTCD) 适用于有梗 阻性黄疸的胰腺癌病人。一方面,PTC能清楚显示胆管梗阻部 位及性质,胆管扩张程度,同时可见胆总管下端充盈缺损、不对称性狭窄、或管壁催硬等,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另一方面, PTCD可以使胆管减压,减轻黄疸,可以作为术前治疗的一项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6. 选择性动脉造影 对胰腺癌有一定帮助,常选择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 7. 常规胃肠钡餐检查(GI) 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有限。晚 期胰头癌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十二指肠蠕动减少,粘膜纹理紊乱、粘膜中断,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段狭窄,提示需要做肠胃吻合(短路吻合)术。
『陆』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是什么呢
检查疾病就应该采用最正确的方法和措施,让患者早日的减轻病痛,恢复健康。下面就有请专家来讲解下胰腺癌的诊断鉴别吧。 1、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超声的局限性是视野小,容易受胃、肠道内气体以及体型的影响。同时还应强调,超声受检查医生的水平、经验、观念以及所用设备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观性,必要时要结合增强CT、磁共振(MRI)以及化验检查等综合考虑。 2、CT: CT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大致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也不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则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肝转移及肿大淋巴结。 PET-CT检查是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中应用渐广的一种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对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价值。但费用较高且多数情况下属自费检查项目,是限制其应用的一大瓶颈。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 目前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进行MRI扫描以代替增强CT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当有些病变难以定性时,可在CT检查的基础上加做MRI检查以补充CT影像的不足。MRCP对确定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内镜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等有创检查手段相比,安全性高。 4、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查: (1)、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酶学改变。胰腺癌患者中有40%会出现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但这种改变并不绝对。 5、穿刺病理学检查: 在体表超声或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穿刺活检,取得的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确定胰腺癌的诊断。但针吸检查阴性,并不能完全否定恶性的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化验等检查来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能需要重复穿刺。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并不要求一定有针吸病理学的诊断。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是什么呢?以上就是专家为我们总结的,希望广大的患者朋友可以引起高度的重视,平平安安才是福气,尽早的治疗才能让您更好的享受生活。若是大家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地方可以与再现专家进行了解,相信一定会有令您满意的答案,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柒』 体检时检查癌细胞通常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有这些!具体的可以在网上预约,做好体检准备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主要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筛查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主要是对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的筛查
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游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F-PSA):主要用于男性前列腺癌以及其它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
糖类抗原(CA19-9):主要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
糖类抗原(CA-50):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
糖类抗原(CA24-2):主要用于胰腺癌精准筛查,与CEA同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及诊断
糖类抗原(CA72-4):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细胞角蛋白(CYFRA21-1):主要用于非小细胞癌及N母细胞瘤等的肿瘤的早期筛查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等肿瘤的筛查
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用于检查鼻咽癌
癌细胞体检比较贵,但是身体很重要,建议去一些大型医院,也可以网上预约
『捌』 胰腺癌的诊断需要做什么
?胰腺癌病人的检查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采取治疗,下面就让我院权威专家来告诉我们胰腺癌病人的检查要怎么做吧。 胰腺癌的诊断需要做的检查详细介绍如下: 1、CT:CT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大致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也不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肝转移及肿大淋巴结。 2、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必要时要结合增强CT、磁共振以及化验检查等综合考虑。 PET-CT检查是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中应用渐广的一种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对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价值。但费用较高且多数情况下属自费检查项目,是限制其应用的一大瓶颈。 3、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目前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进行MRI扫描以代替增强CT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 ?上面就是我院权威专家为大家介绍的胰腺癌的诊断。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有帮助。疾病的危害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但是,我们平时生活上还是会多多少少遇到些不干净的东西,从而引发疾病。更多的了解疾病知识是没有坏处的,所以,为了您的健康,请多多注意日常生活的习惯。
『玖』 胰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彩超检查
这个是常用的体检手段之一,因为该项检查没有辐射而且方便,可以重复操作,所以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比较喜欢。胰腺癌在B超上面表现为胰腺结节影。
CT检查
CT检查比彩超更有优势,CT不仅可以平扫,还可以做增强扫描,了解肿瘤有没有侵犯血管,有没有淋巴结转移,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如何。CT检查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肿瘤与血管间的关系,就连直径只有1cm左右的肿瘤也能发现。
MRI检查
核磁检查与CT相比,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而且还可以观察胆管的情况,可以与CT互补。在显示胰腺炎的水肿方面,明显优于CT。胰腺薄层MRI平扫+增强CT扫描,是目前诊断早期胰腺癌和判断肝脏转移的检查方法。
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
ERCP检查可以显示胰管和胆管,还可以取活检,能够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肿瘤。胰腺恶性肿瘤存在时,胰腺的图象很少有正常的,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一般有胆管扩张,这项检查对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的可能性提供依据,还可以修复定位,这样可避免手术减压。在超声的帮助下插入内窥镜,为诊断胰腺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抽血化验
胰腺癌可以表现为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升高,抽血化验可以看出结果,如果是胰头部位的肿瘤,压迫胆管,还可以导致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出现异常。
『拾』 怀疑是胰腺癌该做哪些检查
如果?下面就是肿瘤专家给您带来的解答!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人体的加速酸化,酸性体质引起人体代谢循环的变慢,正常细胞的活性变弱,细胞缺氧,引起器官的病变,造成内分泌的失衡,形成胰腺炎,或是胰管增生等慢性病。体液酸化造成细胞溶氧量的下降,当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就会导致细胞的死亡,而有不惜改变自己染色体生存的细胞,这就变成了癌细胞。 一、 血清系列化学检查 (1) 血、尿淀粉酶 , 血糖和糖耐量试验 : 胰腺癌同时还可引起血淀粉酶的升高 , 大多是由于继发胰腺炎所致。 (2) 肝脏功能 : 由于胆道阻塞 , 痕胆可引起肝功能障碍。一般来说 , 这种肝功能障碍会随着胆汁梗阻的解除而好转。转氨酶的测定对胰体尾癌的诊断有意义。 (3) 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 : 抽吸胰液测定总量、淀粉酶、蛋白酶等。 (4) 其他如酶类检查等没有明显特异性。 二、肿瘤标记物 , 对胰腺癌没有特异性 (1) 癌胚抗原 :CEA 对胰腺癌的预后估计有一定的意义 (2) 胰腺胚胎抗原 : 可监测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 , 手术后会下降 , 复发时增高。 (3)CA19-9 : 对测定胰腺癌诊断的敏感率较高 , 可达80% 。 (4) 胰腺癌特异抗原: 假阳性较多。由于胰腺癌不同时期抗原、酶类变化大 , 常需要多种检测联合应用。 三、 影像学诊断 (1) 线锁餐透视 : 主要是肿瘤压迫胃以及十二指肠的间接征象 , 对早期癌以及体尾部癌一般无表现。 (2)B 超检查 : 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 无创伤。 但对于一些 <2 厘米的肿瘤难以鉴别 , 且易受肠内气体、肥胖等因素的干扰 , 与慢性胰腺炎鉴别有一定的困难。 (3) 计算机体层扫描 (CT) : 对识别肿块有中度特异性 , 不易与慢性胰腺炎鉴别 , 但可提供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指导临床工作。 (4)经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 具有重要价值 , 准确性高达 90% , 但由于技术及设施较复杂 ,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及引流 (PTCD) : 适用于深度黄瘟的患者 , 为手术做准备。 (6) 选择性动脉造影 : 可诊断小胰癌 , 并可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 (7) 超声内镜检查 : 定位准确 , 可以充分显示病灶 , 诊断率高 , 但由于其视野小 , 无法取活检 , 故无法替代其他影像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