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身体没什么异样,可是婚检说TP呈阳性。这是怎么回事
TP是梅毒螺旋体的意思。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说明是可能感染过梅毒或是感染了没得。建议去医院检查确诊,如果是感染过梅毒治愈了,建议遵听医嘱对症治疗,供参考。
② 医学中的TP是什么意思
TP指的是梅毒螺旋体,亦称苍白螺旋体(Treponemiapallim,TP),感染人体后引起梅毒
“血液检测发现了TP反应”应该指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说明您很有可能感染过梅毒,或者正患有梅毒.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认.
③ CREA,TP,ALT,ALB,BUN,CREA和有关血检的英文简写在医学中是什么意思
CREA指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正常值为50-140 umol/L。
tp指的是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可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类,在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正常值为60.0-80.0 g/l GLOB(球蛋白) 。
ALT指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细胞浆中最多,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男9---51U/L,女8---41U/L
ALB指的是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20.0-30.0 g/l ALB(白蛋白)。
BUN指的是尿素氮,正常值为2.9~7.5mmol/L(8~21mg/dl)。
(3)体检报告上tp是什么扩展阅读:
1、血清总蛋白:
增高后果: 总蛋白增高,脱水。
降低后果: 血液稀释,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糖尿病,烧伤,蛋白质吸收功能障碍的胃肠道疾患,出血。
2、磷酸肌酸激酶:
增高: 心肌梗塞,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周期性四肢麻痹,浆伤,肌萎缩,头部外伤。
降低: 甲状腺机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
3、血清白蛋白:
增高: 脱水
降低: 营养摄入不足,肝硬化,烧伤,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
④ tp阳性是什么意思
tp阳性即梅毒阳性的意思。TP即梅毒螺旋体的英文简称。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
⑤ 医院血检中tp56·0g/l是什么意思
你好。TP是检测肝功能指标之一,正常值为60-80g/L,你所测为56,稍低于正常,是低蛋白血症。具有的病因很多,例如:肝病,营养不良,蛋白丢失过多,体内水分增加等。
⑥ tp体检指标是什么意思
希望能帮助你。 关于乙肝的检查包括:1、血液生化检验(肝功检查)。2、病毒标记检测(乙肝五项)。 肝功检查常用的项目主要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这三项主要反映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受损的情况。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主要反映的是肝细胞的代谢功能。 乙肝五项检查的内容: 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体(抗-HBs) 是否有保护性 е抗原(HBeAg) 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 е抗体(抗-HBe) 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 核心抗体(抗-HBc) 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大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原(HBeAg) + 核心抗体(抗-HBc) + 这种情况通常反映病毒复制是比较活跃的。 小三阳 表面抗原(HBsAg) + е抗体(抗-HBe) + 核心抗体(抗-HBc) + 对于小三阳病人应该进行DNA检测,如果是阳性那么就反映病毒的复制是活跃的,如果检测为阴性那么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复制是不活跃的。 乙肝表面抗原的英文缩写HBsAg简称表抗.也称澳抗.又称乙肝相关抗原(HAA) 表抗是人体感染乙肝后最先出现的一个血清学标志物.一般在乙肝病毒急性感染的潜伏期末也就是说在乙肝发病前的2到周或ALT升高的10至60天在感染者的血液中就可出现.发病时达到高峰,是乙肝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80%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发病4周内消失,如果发病后3个月还不消失,一般认为容易演变成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后不会发病,医学上称无症状表抗携带者,如果这类人再感染其它型肝炎.单凭表抗(HBsAg)阳性与否来诊断为乙肝,就容易造成误诊.另有5%-10%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在发病早期就能清除表抗在这种人的血清中表抗检测是阴性的,而抗HBcB阳性,如果单凭表抗阳性与否来作乙肝的诊断,就有可能漏诊,早些可见,表抗是乙肝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 e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eAg是乙肝病毒内核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它的一级结构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基本相同,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血清学标志物是表抗,第二个血清学标志物是e抗,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潜伏期,随着病情好转,表抗和e抗的滴渡迅速下降,最后消失,一般讲,e抗只能在表抗阳性者血液中检得,e抗与表抗一样,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指征,它的持续阳性指示疾病慢性化,可能会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且有高滴度(浓度)乙肝病毒,因此是乙肝预后估计和传染性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乙肝核心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c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第一个出现的抗体,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之一,乙肝核心抗体又可分IgM(HBcIgM)和IgG(HBcIgG)两种,前者随ALT升高而不断增长,大约在乙肝病毒感染后1-2个月时随之产生的便是乙肝核心抗体IgG,有人认为,抗HBcIgM是乙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这种抗体持续阳性提示疾病迁延.而抗HBcIgG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这两种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对急性乙肝与隐匿性乙肝与病毒携带者急性发作之间的鉴别. 约有20%急性乙肝病人的血清中查不到表抗,核心抗体IGM为阳性,而且与病情发展相一致.病情恢复,IGM阴转.当病情重新活动时,ALT重新出现异常时,IGM亦重新出现阳性,所以说,乙肝核心抗体IGM是用来评价乙肝病情的较好指标. 感染乙肝病毒引起肝脏损害的主要机理是容易引起机体的免疫紊乱,乙肝病毒本身对肝脏的直接损害非常弱,很多病人有病毒存在而且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但是肝脏却没有任何损害,这种病人我们称之为病毒携带者,这种携带的状态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以终身不犯病。有一部分病人携带病毒后可能会引起肝脏的损害,因此临床上对于携带病毒而没有肝脏损害的人不需要进行更多的治疗。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大三阳和DNA阳性的患者,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传染性也是非常强的,但是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液传染,一般的接触传染性是比较低的。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序号 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HBeAb E抗体 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出现率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 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 16种少见模式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 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7种罕见模式 26 + + + + + ①一种亚型的HBsAg及异型的抗HBs(常见); ②血清从HBsAg转化为抗HBs的过程(少见)。 27 - + + + - 28 - + + + + 29 - - + + - 30 + - + + - 31 + + + - - 32 + + + + - 认为加号多就说明是得了肝炎的观点是错误的 病原学的检查(两对半检查)只是反映出病人是否感染了病毒,以及病毒是否复制,至于是否发病还是要根据肝功能检查的结果才能确定是否得了肝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肝细胞受损的情况。 肝功检查出现了哪些异常就说明得了肝炎呢? 比如转氨酶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可以说就是肝功能不正常了,也就是得了急性肝病,对于慢性肝病来说可能就处于活动期。胆红素升高(有了黄疸)说明肝功能处于一种破坏的状态。 如果肝功没有异常,病毒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吗? 感染乙肝病毒引起肝脏损害的主要机理是容易引起机体的免疫紊乱,乙肝病毒本身对肝脏的直接损害非常弱,很多病人有病毒存在而且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但是肝脏却没有任何损害,这种病人我们称之为病毒携带者,这种携带的状态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以终身不犯病。有一部分病人携带病毒后可能会引起肝脏的损害,因此临床上对于携带病毒而没有肝脏损害的人不需要进行更多的治疗。病毒携带者尤其是大三阳和DNA阳性的患者,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传染性也是非常强的,但是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液传染,一般的接触传染性是比较低的。 乙肝化验单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就说明应该进行治疗了? 乙肝病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在肝脏出现炎症、受到损害,尤其是损害比较重的时候(出现黄疸或其他症状),化验指标转氨酶高或胆红素异常,这时就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应该把病原学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区分开来,一旦发现了病原学异常(大小三阳)就应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但是也不用过分紧张,因为病毒携带是有可能终身健康携带的,只有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去除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目前完全清除乙肝病毒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完全清除率大约只有10%左右。目前治疗乙肝的药物非常多,主张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根据广告去吃药,这样不仅得不到好的治疗,甚至还会引起肝脏的炎症,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治疗的最佳时期是什么? 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期就是在肝脏有炎症(转氨酶高)时,这时就反映机体的免疫对病毒有一定的作用,这时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效果就会非常好。如果肝脏处于一个很稳定的状态,这时用抗病毒的药物效果确实不是很理想。总之什么时候需要治疗以及用什么药物患者应该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对于那些不需要用药的病毒携带者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定期监测,3-6个月进行肝功监测,每年做一次B超,用这种方式监测肝脏损害是否出现,一旦出现损害就一定要进行治疗。 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是否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可能转成慢性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预防的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定期的复查。 慢性肝炎患者只有20%,甚至不到20%会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形成肝癌的发生率也不超过20%。 孕妇的HbsAg和HBc两项为阳性,请问对胎儿有没有影响? HBsAg和HBc两项为阳性,如果在以前没有疫苗的时候,孩子100%会被传染,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高效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当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首先要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紧接着就要注射乙肝疫苗,通常80%-90%的乙肝病毒是可以被阻断而不会感染乙肝,还有10%的情况(宫内感染)如何进行感染阻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⑦ TP 是什么病毒
TP是梅毒检查当中的一个检查项目,目前梅毒中的TP项目检查亦称苍白螺旋体,是性传播性疾病(STD)梅毒的病原体的意思。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7)体检报告上tp是什么扩展阅读
梅毒诊断
1.流行病学病史
有不安全的性接触史;孕产妇梅毒感染史;输注血液史。
2.临床表现
有各期梅毒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为潜伏梅毒则无明显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取患者的可疑皮损(如硬下疳、扁平湿疣、湿丘疹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见到可运动的梅毒螺旋体,可作为梅毒的确诊依据。
(2)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很多,所用抗原有非螺旋体抗原(心磷脂抗原)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两类。前者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等,可做定量试验,用于判断疗效、判断病情活动程度。后者有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等,特异性强,用于TP感染的确证。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感染梅毒后,首先出现IgM抗体,随着疾病发展,IgG抗体随后才出现并慢慢上升。经有效治疗后IgM抗体消失,IgG抗体则持续存在。TP-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婴儿TP-IgM阳性则表示婴儿已被感染,因此,TP-IgM抗体检测对诊断婴儿的胎传梅毒意义很大。
(3)脑脊液检查梅毒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者,或者经过驱梅治疗无效者,应作脑脊液检查。这一检查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检查项目应包括:细胞计数、总蛋白测定、RPR及TPPA试验等。
⑧ 医学tp是什么意思
tp为血常规检测中的总蛋白。
总蛋白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白蛋白 (albumin.A)和球蛋白(globulin.G)
不同的年龄阶段,总蛋白的正常值是各不相同的:新生儿总蛋白为46~70g/L,婴儿7个月~1岁总蛋白为51~73g/L,3岁以上总蛋白为60~76g/L,成年男性的总蛋白为68~82g/L,成年女性的总蛋白为67~81g/L。检查中总蛋白有可能是生理性升高,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升高。
近期剧烈运动、大量饮酒或没有休息好,都有可能会引起白蛋白暂时性升高,调养一段时间后再去检查,白蛋折就会恢复正常值。
很多疾病都会造成总蛋白高,如呕吐、腹泻等造成血清中的水分减少,骨髓瘤、淋巴瘤或巨球蛋白血症等会造成球蛋白的升高,从而导致总蛋白高,急慢性肝病及一些慢性感染类疾病也会造成总蛋白偏高。
参考值,双缩脲法:60~80g/l,溴甲酚绿法:a,40~55g/l,g,20~30g/l,a/g比值,(1.5~2.5);1
(8)体检报告上tp是什么扩展阅读
临床意义
增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高热、休克);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等。
降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水钠潴留、怀孕后期、肾病综合征、慢性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受损等。
测定方法
新鲜全血采取后,经自然凝固析出血清,除去含量为2~4g/L的纤维蛋白质后,剩下的即为血清总蛋白。目前,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是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方法,其精密度也很高。双缩脲反应从测定的吸光度值计算出蛋白质含量,可作为血清蛋白总量测定的理想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总蛋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tp
⑨ 去医院做验血检查,报告显示TP是弱阳性是是什么意思
问题分析:
TP就是检查梅毒的指标,您的是弱阳性,这样就是不是很明确,但是有可能就是由接触感染的表现,您要进一步的检测
意见建议:
建议您要注意这个指标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检查,您的是有弱阳性有可能感染,您先到医院咨询清楚,看看您就诊的医院是不是要进一步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