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检项目 > 体检出小肠癌怎么办

体检出小肠癌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9-02 01:33:44

① 我妈妈两个月之间反复呕吐和拉肚子会不会得了小肠癌呢,人很消瘦,我们也住院治疗两次,医生也查不出病因

既然都已经检查了没有问题肯定不是肠癌了,可能就是胃炎,或者是平时饮食习惯是不是出现大问题了。要么做个全身检查,看看其他部位会不会出问题吧。

② 小肠癌把肠子全堵了怎么办会影响什么

如果小肠癌的肿瘤把肠子全部堵死,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会导致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进食,只能靠输一些营养液来维持我们的生命,但是这样并不能维持太久我们的器官和身体都会慢慢的开始衰竭,如果身体素质还行,年龄还比较年轻的话,扛得住手术的话,一定要想办法改善这个问题,不然我们的寿命真的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小肠癌是非常严重的,而且一旦发现基本都是晚期。如果年纪比较大了,无法扛住手术的麻醉和手术,后期的并发症的话,可以采取一些微创的手术,比如说用一些措施扩张一下我们的长管,使我们的食物可以流下去,这样我们可以进食一些流食,对于我们身体的营养补充还好一些,如果一直靠输一些营养液来维持生命的话,是真的不行的,一定要想办法把小肠通开,才能对我们的寿命延长起到一些效果。

③ 查出是小肠癌的是不是都是晚期呀

您好

小肠肿瘤仅占胃肠道肿瘤中的3~6%,小肠恶性肿瘤为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1%。
一.良性肿瘤
1、平滑肌瘤: 腔内型 腔外型 壁间型。
2、脂肪瘤: 回肠多见、 单发,侵犯粘膜下或浆膜下,向肠外突出。
3、腺瘤:回肠多见,空肠、十二指肠少,多见向肠腔内生长,带蒂。
4、纤维瘤:粘膜或浆膜下纤维结缔组织。
5、血管瘤:来源于粘膜下血管丛或浆膜下血管丛,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二.恶性肿瘤
1、腺癌:息肉型、溃疡型、弥漫型、溃疡浸润型。
2、平滑肌肉瘤:腔内、腔外、壁间生长,可远处转移。
3、淋巴瘤:占20%多见。小肠粘膜淋巴瘤,发热,腹痛,大便改变,消瘦,可伴脾大,周围淋巴结肿大。息肉型、溃疡型、缩窄型、动脉瘤型。
4、类癌:来源嗜银细胞。多见阑尾、回肠;1/3为灶性。
小肠肿瘤如果是良性大部分是以手术来处理;如果是恶性的,属于早中期,也是以手术为主,如果是中晚期,术后还要进行手术治疗。

④ 小肠癌患者发生转移怎么办

小肠癌患者发生转移怎么办?肿瘤生物中心专家建议选择:生物免疫治疗。目前,很多病人由于缺乏对小肠癌的认识,在疾病早期没有采取针对性检查和治疗,等到症状明显时,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小肠癌晚期容易发生扩散转移,这是导致病人死亡的最关键原因。所以,小肠癌转移具体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肿瘤生物中心专家介绍 小肠癌转移具体情况:
(1)小肠癌血行转移: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2)侵润与种植: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3)小肠癌晚期的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约50%的患者会发生术前或术后肝脏转移。资料又显示:约有30%的患者在手术前已有B超或CT无法检测的阴匿性肝转移。

⑤ 小肠癌早期有什么征兆

小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得了癌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如果能早点发现,及时就医治疗,治愈率也比较高。下面我马上就告诉大家小肠癌的早期症状。

小肠癌有什么早期症状

小肠癌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小肠癌早期会有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小肠癌的早期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主。

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等小肠癌的早期症状。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小肠癌患者如何运动

运动对小肠癌患者的康复是大为有益的。但是,并非所有参加锻炼的小肠癌患者都收效显着,这关系到运动量的掌握、锻炼项目是否合适等方面。小肠癌患者在锻炼时一般都会选择散步、跑步、气功、太极拳等,可是要注意的是运动量过大或者过小,不仅收不到满意的效果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小肠癌患者的体育锻炼必须严格按照“有氧代谢”的原则进行,就是说锻炼身体必须掌握好“火候”,即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但与此同时又不能使身体出现氧债情况。所谓“氧债情况”就是当运动量或锻炼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气不能满足身体在运动时的需要,出现明显上气不接下气的气喘现象。

小肠癌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锻炼时心跳次数不要超过95—120次每分的范围,呼吸加深加长,呼吸节奏虽增快,但没有出现节奏混乱,锻炼到自我感觉最舒服,或身体稍有疲劳,但精神仍很舒畅时便可结束,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过小达不到运动的目的,过劳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小肠癌的预防方法

1、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预防小肠癌

摄入高脂的女性与低脂女性患小肠癌的风险率相比增加了32%,减少食物中动物脂肪的含量是有助于减少小肠癌的发生。

2、适当减少能量摄入预防小肠癌

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摄入能量的总量与小肠癌发生的危险性有关系,减少总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小肠癌的发病率。

3、膳食纤维预防小肠癌

⑥ 小肠癌的检查

1.小肠癌钡剂造影
小肠钡剂造影可显示小肠疾病的部位、范围等,但阳性率较低。气钡双重造影法,特别是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使对小肠出血性病变的诊断率提高10%~25%。小肠钡剂造影对血管性病变几乎没有任何诊断价值。
2.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为非创伤性检查,主要用于小肠出血的定位,其敏感性强于血管造影。其小肠活动性出血诊断阳性率为40%~50%,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
3.血管造影检查
小肠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时选择血管造影检查。此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治方法,只要看到造影剂外渗即可做出明确诊断,并同时进行栓塞治疗。但此项检查受失血速度和检查时机影响,必须在出血活动期将造影剂注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才能成功。
4.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的问世,为小肠疾病的诊断带来了一次革新。胶囊内镜只有曲别针样大小,检查时患者只需像吞服药物胶囊一样吞服胶囊内镜,穿着数据记录仪背心。吞服胶囊后,经医生检测确认胶囊进入小肠后即可离开医院。整个检查过程需要8~10小时,检查后胶囊从肛门自行排出。胶囊内镜具有安全、无创、依从性好等特点,但其也具有不能进行病理检查和内镜下治疗的缺点。
5.双气囊内镜
双气囊内镜可弥补胶囊内镜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了小肠疾病的确诊率,对小肠出血、小肠梗阻和不明原因腹痛的确诊率较高,目前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缺点是检查时间长,患者痛苦较大。鉴于双气囊内镜操作较费时,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有一定的操作风险,在国内尚未完全普及。
6.CT仿真内镜
利用螺旋CT薄层无间隔扫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即可获得类似内镜的动态重建图像。其局限性是不能观察黏膜颜色变化,对浅表细微结构变化不能分辨,不能进行活检及镜下治疗。
7.剖腹探查
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对人的损害也是最大的。

⑦ 小肠癌变是什么症状

1、腹痛 为常见症状,可因肿瘤表面溃烂、刺激肠管引起肠痉挛所引起,也可因肠梗阻或肠套叠所致。当肿瘤巨大、突入肠腔,可引起肠堵塞;肿瘤侵犯肠壁可引起肠管狭窄、梗阻。这类梗阻较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肠套叠多半是小肠良性肿瘤所致。可急性发作,也可反复慢性发作。70%的病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早期多因肿瘤引起肠蠕动紊乱或牵拉肠系膜所致,疼痛部位与肿瘤位置相应。一般为脐周隐痛、胀痛、进食后加重,不引起病人重视。若并发生梗阻或穿孔时,腹痛加重,病人常因此就诊。

2、消化道出血 约有1/3~2/3病人因肿瘤表面溃烂而引起出血。多数为隐性出血,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黑粪,长时间也可产生缺铁性贫血。也可出现间断小量出血,甚至大量便血。最易引起出血的平滑肌瘤和肉瘤、血管瘤和腺瘤,神经纤维瘤。多为长期便潜血阳性导致贫血,偶有便鲜血或大量新鲜血便,甚至发生休克。大量出血时,先伴阵发性腹痛、肠鸣,继之排新鲜血便。肿瘤所在位置及出血量不同,大便可呈咖啡色、棕红色、酱红色至鲜红色,如在回肠末端肿瘤大量出血,则血色鲜红,近端空肠可出现呕血及柏油样便。平滑肌肿瘤、血管瘤和恶性淋巴瘤的出血率高。腔外型平滑肌肿瘤偶可破溃造成腹腔内出血。

3、腹块 由于小肠活动度大、位置又不固定,所以小肠肿瘤在体检时偶可扪到肿块,但有时又扪不到,时有时无。可扪及肿块的多半是体积较大的小肠肉瘤。近半数病例于腹部可触及肿块,空肠肿瘤常在左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回肠肿瘤的肿块则多在下部腹或右下腹部可触及。肠外生性肿瘤多数体积大,良性肿瘤表面平滑、边界清楚、活动度较大。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表面不平滑、硬、动度较小。若肿块时隐时现,出现时伴有腹部阵发性疼痛,在成年人应考虑为肿瘤引起肠套叠。

4.肠梗阻 为肠腔狭窄、堵塞引起,亦可因肠套叠、肠腔受压或肠管扭转所致。其发生与肿瘤生长方式有关,其生长方式有:①向肠腔内生长:小的息肉样肿瘤如小肠腺瘤、脂肪瘤、纤维瘤等,多诱发肠套叠,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触及包块,包块消失后则症状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大的肿瘤常阻塞肠腔,出现慢性不全肠梗阻或急性肠梗阻症状,由于腹胀,腹部肿块往往不易被触及。②沿肠壁浸润生长:引起肠腔环行狭窄,多发生于腺癌,病程进展较快。③向肠壁外生长:此类型肿瘤多在较大时始出现症状,引起小肠折叠、扭转,或肿瘤与大网粘连压迫肠管,或侵犯周围肠管引起肠腔狭窄、梗阻,多见于小肠恶性淋巴瘤。腺癌、淋巴肉瘤较早出现肠梗阻。

临床表现随梗阻部位不同而异。高位小肠梗阻可表现为上腹不适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等;低位小肠梗阻可表现为脐周疼痛、痉挛性绞痛、腹胀、呕吐等。检查有腹部膨隆,少数有肠型出现,听诊肠鸣音呈阵发性亢进或气过水声,触诊有部分可触及肿块。

5.肠穿孔 发生于晚期病例,以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居多。因肿瘤破溃引起急性穿孔,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若破溃前已被大网膜或周围肠管包裹,穿孔后形成腹腔脓肿,病人先有持续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伴发热腹部痛性肿块,消炎治疗症状稍减轻,但不能完全消退。脓肿穿破至游离腹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穿破至邻近肠管发生肠内瘘,出现腹泻、排脓血便后,腹部症状和体征减轻;穿破至膀胱、子宫,出现小肠膀胱瘘和小肠子宫瘘的症状。

4、全身症状 除肿瘤反复出血导致贫血外,小肠恶性肿瘤尚可引起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多数小肠肿瘤病人,不论良性恶性,因腹痛和黑便或便血来诊。如初步诊查排除了常见的病因,或全面检查仍未能作出诊断,应考虑到有小肠肿瘤的可能而作进一步检查。

首先先作肠道X线检查。如疑十二指肠病变可作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空回肠钡剂检查较为困难,因为小肠内容物向运行较快;又小肠冗长,在腹腔内迂迥使影象前后重迭,难以辨别。如肿瘤较大向腔内突出,可见充盈缺损;如肿瘤浸润肠壁范围较广或引起肠套叠,可看到近端小肠扩张和钡剂受阻、狭窄、杯影等;有时可看到粘膜破坏等。当肿瘤较小且未造成狭窄、梗阻时,传统的小肠钡剂检查法难以发现病变,近年来小肠灌钡法似有一定帮助。完全性或接近完全梗阻者,不可作钡剂检查,以免促使完全梗阻。

有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估计每分钟超过3~5ml者,可作选择性腹腔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对出血病灶定位。

疑为十二指肠肿瘤时,除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外,可作十二指肠镜检查,直接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并作活组织检查。虽然现在已有小肠镜问世,但尚未得到推广应用。

腹部CT检查能显示小肠肿瘤的大致部位、大小和与肠壁的关系,以及有无肝转移及腹主动脉前和肝门淋巴结肿大等。但当肿瘤较小,直径在1.5cm以下时往往难以发现。

不少小肠肿瘤过以上种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考虑剖腹探查。甚至有多次手术才明确诊断者,可见小肠肿瘤诊断的困难。

小肠肿瘤术前正确诊断率仅为21%~53%,正确诊断率低的原因:①缺少特征性症状,近段空肠、十二指肠肿瘤引起的腹痛、出血与溃疡病、慢性胃炎等的症状相似,回肠末端肿瘤引起的腹痛常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肠结核或妇科疾病;②为急腹症的症状、体征掩盖,多数病人在发生并发症时始就诊,术前不能全面收集资料和详细检查;③无理想的检查方法;④医师对本病尚无足够认识,对病人早期症状未予以重视,致延误诊断。Maglinte 的资料表明,小肠肿瘤病人由于医师未提出恰当检查方法,平均延误诊断长达8.2个月。因此,对下述症状和体征应提高警惕:①不明原因的脐周或右下腹痛,进食后加重,呕吐、排便后上述症状缓解;②成人肠套叠;③间歇柏油便、便血或腹泻,纤维胃镜或结肠镜未见异常;④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行辅助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⑧ 得了小肠癌会有那些临床症状

小肠癌的一般临床症状有:
1、腹部肿块。
2、腹痛:梗阻、运动失调,肿瘤坏死继发炎症、溃疡、穿孔等引起,脐周多见。
3、肠梗阻:慢性,高位梗阻,进行性加重。
4、体重下降。
5、发热及贫血:多见小肠淋巴瘤。
6、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慢性出血或间歇性,也有大出血的病人。
可表现为:慢性肠梗阻,急腹症(穿孔、套叠),消化道出血及腹块。

阅读全文

与体检出小肠癌怎么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的旅游文章 浏览:625
农村养老交多少好 浏览:71
农民失地养老保险怎么领取 浏览:326
外国人退休金多少 浏览:917
私企教养老金有哪些好的政策 浏览:67
养老院的床是什么材质的 浏览:280
扩展老年活动中心的答复 浏览:549
70岁老人消化功能减退吃什么药好 浏览:677
新型城镇化农村养老 浏览:151
老年大学南开招生 浏览:794
社区开展老年人中秋节活动 浏览:980
退休工资扣大额医疗吗 浏览:882
80岁能坐飞机 浏览:493
滨海县养老金 浏览:422
送老师80岁生日礼物 浏览:436
老年人新增体检b超项目包括什么 浏览:753
龙港老人公交卡哪里换 浏览:266
老年人游园活动计划书 浏览:434
退休单位没交社保 浏览:115
小孩装到老人了怎么办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