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病一个多月了检查出肝吸虫吃了吡喹酮多长时间能有效果
2个月以上严重感染且有营养不良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待全身症状改善后,施以驱虫治疗。常用的药物有:①吡喹酮: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用2个月(总量为150mg/k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副作用轻而少,偶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②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服7日。副作用少,少数可有头昏、乏力、腹泻等,可自行缓解。孕妇与2岁内小儿忌用。并发胆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无效者可考虑手术。一、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重症有营养不良或肝硬化症状时,应加强营养、保护肝脏、以后再考虑特殊治疗。有胆囊炎、总胆管堵塞等急性外科并发症时,应即以手术治疗。
如果肝吸虫没有彻底清除干净,可以继续用药,确定体内没有寄生虫之后再停药,用药不到位为引起寄生虫卷土重来,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Ⅱ 肝吸虫病严重吗能否痊愈需要多长时间
肝吸虫
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
肝吸虫病
,其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意见建议:,能够完全治愈
症状轻的话吃
吡喹酮
两个月就可治好,或者吃贵一点的
阿苯达唑
,一个星期就治好了
症状重的话要做手术才行
Ⅲ 肝吸虫阳性能自愈吗
肝吸虫发育为成虫后寿命约为20~30年。这个期间是无法自愈的。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应注意与病毒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相鉴别。
Ⅳ 肝吸虫病人吡喹酮用量
你好!
治疗血吸虫病,口服,每次10mg/kg,3次/日。急性血吸虫连服4日,慢性血吸虫连服2日。
按体重60kg计算为600mg
即0.6g
每片0.2g即每次3片
一般的药物没有特别要求的都是饭后1小时以后服用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Ⅳ 请问治疗肝吸虫病需要多少疗程
您好!根据您的叙述,还需要继续吃药!病原治疗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为首选药物,毒性低,口服易吸收,剂量:成人1g,每日或隔日口服3次,10~20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
(2)吡喹酮(EMBAY一8440):疗效高、疗程短、服用方便、副作用少,仅有轻微头昏、头痛、乏力等剂量:每次25mg/
kg,3次/日,口服,连服2~3天。脑型患者间歇1周后再服1个疗程。
(3)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对肺吸虫病也有良好疗效。剂量:30
mg~50mg/kg,每日或隔日服用,10~15个治疗日为1个疗程。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和头痛、头晕等,偶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和精神症状。有精神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及孕妇均禁用。
(4)阿苯达唑:8mg/kg(1次量不超过400mg),分2次口服,连服7天。
希望对您有帮助!
查看原帖>>
Ⅵ 肝吸虫病吃什么药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都是治疗吸虫的特效药。
一般治疗对重症患者应先给予对症及支持疗法,如增加营养、纠正贫血、利尿消肿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进行驱虫治疗。少数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轻度黄疸,血转氨酶升高,血象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等急性华支睾吸虫病症状。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流行于广东、山东、河南等24个省、市、自治区。
1.病原治疗
(1)吡喹酮 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毒性低、反应轻以及在体内吸收、代谢、排泄快等优点。连服2天。治疗后3个月粪便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少数病例在服用时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24小时后可减轻或消失。一般治疗量对肝、肾无明显损害。个别患者可有期前收缩、心律失常等。
(2)阿苯达唑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本病,效果满意。分2次服,7天为一个疗程。粪便虫卵阴转率几乎为100%。
2.对症治疗
对重度感染并有较重营养不良或肝硬化者,应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护肝脏,以改善全身状况,并及时进行驱虫治疗。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者,除驱虫外并加用抗菌药物。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梗阻时应予手术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除积极保护肝脏外,应在病情改善的基础上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Ⅶ 患肝吸虫治疗时间需要多长
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属吸虫寄生在动物的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严重时可造成幼畜大批死亡。
1 病原学
在我国主要为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属复殖目、片形科、片形属。
片形吸虫成虫为雌雄同体,新鲜虫体呈棕红色,背腹扁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与口吸盘相距很近。肝片形吸虫长20~40毫米,宽10~13毫米,前端突出部呈锥形,其底部突然变宽,形成明显的“肩”。大片形吸虫长30~75毫米,宽5~12毫米,肩不明显。
2 流行病学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钻人锥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离开螺体,在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牛、羊吃草或饮水时吞人囊蚴,幼虫在体内移行到肝脏钻进胆管,发育为成虫。
本病在多雨年份多发,而在干旱年份发病少。在自然条件下,新鲜雨水能刺激成熟的尾蚴大量溢出,特别在久早逢雨的温暖季节与多雨年份,常促成暴发。主要侵害牛、羊、骆驼、鹿、马,猪也能感染,人偶尔也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轻微或中等感染,而家畜体况又好时,一般不表现症状。严重感染时,有明显症状。
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体温升高,贫血,腹痛,腹泻,肝肿大有压痛。有时突然死亡。
慢性型:贫血,结膜与口黏膜苍白,在颌下、胸部及腹部发生水肿。食欲不振,体态消瘦,被毛粗乱、干燥易脱断、无光泽,肝肿大和肠炎等。
4 诊断
取粪便检查虫卵,或死后剖检在肝胆管内发现成虫可确诊。
5 防治
在本病流行地区,每年春末、冬初进行预防性驱虫。建立安全牧地和池塘,供牛、羊放牧和饮水。将粪便等堆积发酵。消灭锥实螺。治疗可用硝氯酚或硫双二氯酚等药物。
中华肝吸虫鲜少造成急性症状,一般上在吃了未煮熟的鱼的10到26天内,身体会开始出现发烧、食欲不振、腹部疼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全身软弱或浮肿。一般上这些症状会持续2到4个星期。[1]肝肿大和淋巴结种大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此时,一般人的血液中的嗜伊红血球的数量也会大量增加。3到4个星期后便能在病患的粪便中验出中华肝吸虫的卵。
治疗的话需要几个疗程 一个疗程大概在半个月 吃药最好经常换药不要长时间吃一种药. 一般要 俩月才能治愈. 半年后在去做个检查.
Ⅷ 肝吸虫感染患者除了吃驱虫药,还该注意什么
肝吸虫病是由感染肝吸虫的人或哺乳动物引起的疾病。患有肝吸虫病的人会严重损害健康。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肝吸虫病疫情非常严重,导致疫区居民成批死亡。肝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对家畜造成极大危害。家畜在肝吸虫病后出现腹泻、消瘦、生长迟缓和免疫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农牧业发展。
要有意识的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寄生虫。一般建议一年体检两次。一些专家建议,成年人一年口服一两次杀虫剂就足够了。根据寄生虫卵感染的高峰期和寄生虫的进化过程,建议在深秋和初冬进行杀虫,效果最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杀虫剂期间,你应该尽量不要吃富含油脂的食物,这样很容易影响药效。可以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排便速度,不要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便秘,影响排便,不利于驱虫。
Ⅸ 肝吸虫多久会产生抗体
半个月检查抗体如果是阴性,一个月后再检查抗体,也可能是阳性,因为抗体是逐渐产生的。 要确诊是否感染肝吸虫,重要的是在大便中找到虫卵,这就需要多次检查,不能怕麻烦。 因为抗体检查,可能出现假阳性,所以在大便中检出虫卵,诊断才可靠。
Ⅹ 吃了十天打虫药,半年后复检结果是肝吸虫弱阳性,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是怎么回事
肝吸虫病驱虫治疗后,有效表现在大便虫卵转阴,此时疾病已经治好。肝吸虫抗体在疾病治好后许多年都仍会阳性,此时并不表示有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肝炎专科)-郭文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