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贫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贫血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引起贫血。什么是贫血呢?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标准。如:血红蛋白
(Hb):90g~<110g/L为轻度贫血;Hb:60g~<90g/L为中度贫血;Hb:60g~<30g/L为重度贫血;Hb<30g/L为极重度贫血。
如果面色外观苍白或苍黄,只能怀疑有贫血,要彻底弄清贫血,就必须依赖实验室检查即通常称化验。
要充分认识贫血,首先必须知道血液从哪里生产出来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它呈鲜红色。是在人体骨髓里生产出来的。人体的骨髓好比生长血液的“土壤”。父母遗传下来的造血干细胞就象血液的“种子”,加上优质的造血原料,血液就能在骨髓中不断的生产出来。如果生长血液的“土壤”
即骨髓出了问题;或者造血的“种子”变异或恶变、以及造血原料即营养物质缺乏,均可导致各种各样的贫血。
引起贫血的原因较多,必须准确应用化验检查来鉴别贫血。以便用药对症治疗,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贫血最基本的检查有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片血液细胞学检查。从中了解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程度,为下步确诊检查指明方向。
1、血常规中Hb,RBC低,说明有贫血。MCV低,提示红细胞体积小,可能是营养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必须进一步作血红蛋白电泳和铁蛋白,叶酸,B12测定或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确诊。
2、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增多,说明骨髓造血功能良好的;贫血的原因可能是急、慢性失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蚕豆病或血液恶性肿瘤。必须结合血常规和血片细胞学检查的提示来进一步作选做红细胞脆性试验、Ham`s试验、G6PD检查、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铁蛋白测、叶酸、B12测定或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等等;来鉴别PNH、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免疫性溶贫、营养性贫血和各种白血病及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等。
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减少或者为零,则提示造血“土壤”
-骨髓出了问题。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作骨髓细胞学检查来确诊。
3、血片血液细胞学检查对贫血鉴别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片可见大量的球形红细胞;新生儿AB
O溶血病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见少量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见大量椭圆形红细胞;血片中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浅染区扩大,可能是缺铁性贫血,钩虫感染;出现较多靶形红细胞、泪滴状红细胞可能是地中诲贫血:出现较多嗜多色性红细胞或有核红细胞提示是溶血性贫血;出现较多的红细胞碎片,棘形红细胞可能是DIC;出现大量幼稚细胞警惕白血病的可能;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红细胞体积巨大,中性粒细胞过度分叶提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见较多的点彩红细胞提示重金属或有机溶剂中毒;如:铅中毒、苯中毒等。发现微丝幼为丝虫病。发现疟原虫为疟疾。
② 怎样看自己是否贫血
贫血可以根据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数值划分严重程度,小于30g/L是极重度贫血;30-60g/L是重度贫血;60-90g/L是中度贫血;90g/L以上正常值以下是轻度贫血;
含铁多的食物有:动物中的肝、瘦肉、鱼、血、蛋;植物中的黑木耳、大豆、小米、绿叶;海产中的海带、紫菜等。
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鲜水果、鲜菜等可促进铁的吸收,饭前后吃水果有利于餐中铁的吸收。
钙剂与铁剂不要一起服用。
女性出现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找出贫血的原因。然后根据自身贫血的程度适当补充铁元素。日常生活中富含铁质的食物并不难找,要善于利用这些含铁食物来改善贫血症状。建议试试德铺固血和茶,里面的成分阿胶,补充阴血,正是承担了补充人体生命物质的不足,增加营养的滋补作用。能有效的补充女人的气血,让女人精神饱满,人更健康。
防治缺铁性贫血可以利用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红肉、鱼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黑木耳、鸡蛋、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等含铁量高,注意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促进铁的吸收。
③ 如何确定贫血的原因,该怎样检查
贫血也分多种,先去查下血象
④ 贫血在体检表中如何显示
血常规项目报告中常出现几个“箭头”,比如血红蛋白浓度125(参考值:110-15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10g/L(参考值:320-360),平均血小板体积为13.9fl(参考值:7.0-11.0)。除前面所提几项,还有“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等等。那么如何通过验血报告单来判断是否贫血,或者存在什么疾病?
首先看HGB数值:对于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大部分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看是否存在贫血,而“血红蛋白浓度(HGB)”这个数值是判断是否贫血的主要数据。各种人群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如下,正常成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一般成人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临床上以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怎么判断是否贫血:如果同时血红蛋白浓度HGB这一项低于110g/L,基本上可判断为缺铁性贫血了。缺铁性贫血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贫血,以女性、孕妇、儿童、老年人最常见,有缺铁性贫血也不用太担心,一般通过补充铁剂服用铁之.缘片,一个月后血红蛋白就会明显提升,两个月后血红蛋白浓度可以恢复到正常值,贫血就可以改善纠正。看是否贫血,还有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是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如果测得血中红细胞数量比正常值减少,或意味着贫血。
三是看血小板总数,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易止住,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发生咯血、呕血,甚至脑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四是看白细胞总数,其中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通常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烧)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侵入人体内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等和身体各种坏死的细胞,是血液非特异性防卫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增高主要见于身体某部位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⑤ 贫血怎么检查
化验血常规即可知道是否贫血。
如果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有一项低于正常值,即有贫血存在。
⑥ 血常规能查贫血吗
查贫血是查血常规,因为通过化验血常规,就能够发现病人是否有贫血的情况,因为化验血常规时,如果病人体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就可以诊断为贫血。所谓贫血,就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总量低于正常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但是贫血只是一种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单纯的化验血常规,只能发现病人是否有贫血的情况,但是不能够确诊贫血的具体原因。比如单纯的化验血常规可以发现病人有贫血的情况,但是贫血性疾病有多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等,这些疾病都会出现贫血的情况。但是要想确诊具体的疾病类型,还需要做其他的检查,包括骨髓穿刺检查,腹部彩超检查等等,才能够确诊具体的疾病。
⑦ 一般体检能查出贫血吗
不一定的。
有抽血项目,才能查出。
⑧ 怎么能看出来是贫血
贫血可引起哪些症状?
贫血可引起心血管、神经、消化、生殖和泌尿系统的症状,具体如下:
(1)心血管系统表现:
体力活动后感到心悸、气促,是最常见的症状。贫血严重或有心力衰竭时,即使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心悸、气促。有冠状动脉病变的病人可出现心绞痛。有些病人平时无心绞痛,但由于贫血而加重心肌的缺血程度,则可发生心绞痛。体检时,在心底或心尖区常可听到柔和的收缩中期杂音。慢性贫血患者心脏常常扩大。贫血纠正后,杂音和心脏扩大均可消失。贫血较严重时可出现“高输出状态”。“高输出状态”的临床特点是:颈静脉扩张,压力增高,末梢血管扩张表现为陷落脉和毛细血管搏动,皮肤温暖,可有潮红。心肌代偿功能不足时,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有S-T段降低,T波变平或倒置,QRS波大多正常。当贫血得到纠正时,上述心电图改变可恢复正常。
严重的贫血患者,即使没有心力衰竭,亦常在起床时下肢出现轻度的浮肿。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活动时静脉和毛细血管压的暂时升高、毛细血管的穿透性增高以及钠滞留等因素有关。
(2)神经系统表现:
贫血严重时,神经系统症状亦多见,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前出现黑点或“冒金星”、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手脚发麻、发冷或有针刺感等。贫血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贫血如急剧发生,患者常烦躁不安。
(3)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不振是最常见症状之一。亦可出现腹胀、心窝胃脘部不适、恶心、便秘。有时可有舌痛、舌苔光滑。贫血严重者,肝脏可有轻度肿大,发生心力衰竭时尤其明显,并常有压痛。
(4)生殖系统表现:
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闭经最为常见。贫血常由月经过多引起,但偶尔贫血亦可引起月经过多。严重贫血患者多有性欲减退。
(5)泌尿系统表现:
严重贫血患者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尿浓缩功能轻度减低,但除了本来就有肾脏疾病外,一般不会引起血液尿素氮增高。发生急性血管内大量溶血时,尿色可呈红茶或酱油样颜色(血红蛋白尿),如果同时有循环衰竭,可发生少尿、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