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肿瘤标志物全套指的是什么能说明什么
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 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⑹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⑺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⑻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⑼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⒀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⒁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⒃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检查和多项联合检查更有价值。那么对于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不同的肿瘤会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常出现在乳腺癌;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等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如对于乳腺肿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对于肺肿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对于肝肿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对于肠道肿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对某些单顶标志物如原发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状腺癌TG在肿瘤检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总之,各种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以为自己患了癌症,而应该提高警惕,做进一步检查和观察。但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治疗后,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就非常大了,如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肿瘤的复发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提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临床医师都认识较深入,但对甲状腺癌治疗后用甲状腺球蛋白(TG)作为其疗效及复发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误区之一是有肿瘤标志物异常就认为有恶性肿瘤。误区之二是肿瘤标志物正常就认为无恶性肿瘤。因为大多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许多良恶性病变均可导致其异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另外有些确诊为肿瘤患者其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其产生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或基因不表达有关。因此,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要正确分析,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尽管临床上对高危人群体检中也能发现早期肿瘤患者,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在诊断中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而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疗效评价及复发转移检查意义更大一些。
Ⅱ 肝癌体检哪些项目
肝癌检测有以下几个项目:
1、肿瘤相关标志物:采血做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查,与肝癌明显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甲胎蛋白,在肝癌病人中,常常会出现甲胎蛋白明显增高的情况;
2、肝炎系列:肝癌病人还应该通过采血化验,检查肝炎系列,明确是否有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病毒存在。如果病人合并有乙肝或者丙肝时,要积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
3、影像学检查:肝癌病人还应该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或超声造影,CT或者增强CT检查,以及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等,来明确肝脏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和形态、大小、部位等情况。
Ⅲ 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特点及意义,肝癌的诊断标准
肝癌常用的是AFP。肝癌诊断的金标准是肝脏组织活检。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1.
AFP
主要相关肿瘤: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癌。
其它相关肿瘤:胚胎细胞癌、卵巢畸胎瘤、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肠炎以及遗传性酪氨酸血症等会升高;怀孕时也可一时性升高。
2.
CEA
主要相关肿瘤: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常见于肺癌、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吸烟者假阳性较多,妊娠期妇女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中约有15%~53%的血清CEA也会升高。
3.
CA242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胃、结肠癌。
其它相关肿瘤:肝癌、食管癌、肺癌。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胃肠疾病如胰腺癌、肝炎、肝硬化患者会有所升高。
4.
CA125
主演相关肿瘤:卵巢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
其他影响因素: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行经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肺炎等会升高。
5.
CA199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
其它相关肿瘤:肝癌、胆囊癌、胆管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很多消化系统的良性疾病患者中也有升高,据报道又近10%的胰腺炎患者血清CA19-9有中等度升高。
6.
CA153
主要相关肿瘤:乳腺癌的首选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卵巢癌、肺腺癌、结直肠癌等均可增高。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乳腺疾患、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等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超过正常值。
7.
CA724
主要相关肿瘤: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其它相关肿瘤:对其他胃肠道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也有不同检出率。
其他影响因素:良性疾病对CA72-4影响较小。
8.
CA50
主要相关肿瘤: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其它相关肿瘤:胃癌、胆囊癌、肝癌、肺癌、乳腺癌。
其他影响因素:萎缩性胃炎、胰腺炎、结肠炎和肺炎发病时,CA50也会升高。
9.
NSE
主要相关肿瘤:小细胞肺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腺癌、大细胞肺癌、神经系统癌。
其他影响因素:若发生溶血或者采血后停滞时间过长在分离血浆血清或离心不当使细胞破坏,均可导致NSE升高。
10.
CYFRA21-1
主要相关肿瘤:肺鳞癌、宫颈癌、食管癌。
其它相关肿瘤:膀胱癌、鼻咽癌、卵巢癌、胃肠道癌。
其他影响因素:肝炎、胰腺炎、肺炎、前列腺增生也可有一定的升高。
11.
f-PSA
主要相关肿瘤:前列腺癌。
其它相关肿瘤:某些妇科肿瘤和乳腺癌。
其他影响因素:前列腺增生会引起升高。
12.
t-PSA
主要相关肿瘤:前列腺癌。
其它相关肿瘤:某些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症、乳腺癌。
其他影响因素: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会引起升高。
13.
Free
β-hCG
主要相关肿瘤:妇科肿瘤和非精原性睾丸癌。
其它相关肿瘤:乳腺癌、精原性睾丸癌、肺癌、肝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非肿瘤状态、肺炎、前列腺增生时,Free
β-hCG含量也会有有所升高。
14.
SCCA
主要相关肿瘤:宫颈鳞癌。
其它相关肿瘤:肺鳞癌、头颈部鳞癌、食管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
其他影响因素:肝炎、肝硬化、肺炎、结核病患者中SCCA值有所升高。
15.
β2-MG
主要相关肿瘤:恶性肿瘤辅助性标志物,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尤为明显。
其它相关肿瘤: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及子宫颈癌中也可见升高。
其他影响因素:肾功能衰竭、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及炎症时会升高,而且在多种疾病中均可增高,故应排除由于某些炎症性疾病或肾小球滤过功能见底所致的血清β2-MG增高。
Ⅳ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什么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简单来说,当体内出现癌症病灶时,在血液和尿液中会出现健康时几乎不会出现的特殊蛋白、酵素、荷尔蒙。体检中检测的这些特殊物质被称为肿瘤标志物。
一般在日本高端体检中,基本都是通过高精度的血液和血清检测,来排查这些肿瘤标志物的。
CA19-9
对胰腺癌、胆囊(胆管)癌、卵巢癌特别敏感,会出现强烈高值。胃、唾液腺、支气管、前列腺、结肠、直肠、卵巢等部位癌症发生时,也可能出现高值。急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良性妇科疾病等,也会出现高值。
抗P53抗体
对癌症的早期发现起到关键作用的肿瘤标志物。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可提高癌症的检出概率。
PIVKA-Ⅱ
对肝癌有特殊反应,癌症发生时会出现高值。当身体缺少维生素K,或出现肝脏疾病时,也会有类似反应。
Pro-GRP
肺癌(小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CYFRA
对消化器官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诊断非常有用。
CA15-3
乳腺癌标志物,卵巢、子宫、胰腺癌发生时也会上升。
SCC
血清肿瘤标志物。出现宫颈部、肺、食道、头颈部、尿路、性器官、皮肤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症时,会出现高值。
ST439BCA225
均为乳腺癌肿瘤标志物。
Ⅳ 肿瘤指标有哪几只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这些物质在健康人体内并不存在或量很少,但在癌症患者中指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一般认为应具有下列特点:(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和转移;(6)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性高,操作简便,试剂盒价廉。但至今为止,尚无一种“理想”的TM。由于肿瘤基因的复杂性,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故发现“理想”的TM就十分困难。
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常见、通用的肿瘤标志物
CEA(癌胚抗原):空腔脏器来源,肺腺癌特异性强。正常≤3 ng/ml(不吸烟) ≤10 ng/ml(吸烟),>20 ng/ml提示消化肿瘤。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标志。
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用如其名,鳞癌特异性;宫颈癌TM。
CA125(糖类抗原125):卵巢TM,肺癌预后的独立TM;正常<35 u/ml。
CA153:乳腺癌首选TM,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ng/ml。
CA199:消化来源,胰腺癌最敏感(70%),其次是结直肠癌(45%)、肝癌(30%),正常<37 U/ml。
CA242:消化来源。
NE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肺癌TM、神经胶质瘤TM;神经内分泌来源,是脑转移的信号。
TPA(组织多肽抗原):反映活动、分化、浸润性。
2几种常见癌症的肿瘤标志物
肺癌
CYFRA21-1(细胞角蛋白21-1片段):肺鳞癌首选TM,敏感度 76.5%,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 87%。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肺癌的TM,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早期可发现,可用于高危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筛查,在日本已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p53:抑癌基因p53 的产物,阳性率与肺鳞癌术后生存相关。
具体应用:①肺腺癌:CEA(87%)、CA153;②肺鳞癌:SCC、CYFRA21-1;③小细胞肺癌:pro-GRP、NSE;④非小细胞肺癌三联:CYFRA21-1+CEA+p53;⑤肺转移:CA199、CA153;⑥复发:CEA。肺腺癌:CEA(87%)、CA153
胃癌
CA72-4:胃癌进展和疗效TM,独立预后因子。
没有一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通常联合诊断。癌前病变和初期: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结直肠癌
CEA、CA242、CA199:三者较敏感,然而联合检测不优于单一CEA。
ESM-1(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正常<37.0 ng/ml,敏感度 90.91%、特异度 95%,随TNM分期升高而上升。它是未来之星。
肝癌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系肿瘤 TM。正常≤20 ng/ml,无肝病活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续 1 月或 ≥200 ng/ml 持续 2 月者,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肝癌。
GP37(高尔基体蛋白73):预测早期肝癌最有前景。
CK19:AFP阴性肝癌早期诊断,敏感度50%,特异度 90.9%。
CEA+AFP+CA125:敏感度可达95.83%。
乳腺癌
CA153:早期敏感性较低(60%)、晚期敏感性为 80%,转移性阳性率较高(80%)、晚期骨转移阳性率可达 50%。
CA125:伴淋巴结转移、浸润阳性率达 44.6%。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吗?
在体检报告中,简单的几个肿瘤标志物数值的变化往往让人心惊肉跳,甚至被人当成是否患癌的审判书。然而,专家表示,肿瘤标志物数值的高低与肿瘤相关,却不等于被诊断为肿瘤。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同样可以产生,且存在个体差异,健康人发现肿瘤标志物数值高了,一定要综合分析、动态随访,若指标持续成倍增加,要特别小心。同样的,肿瘤标志物数值位于正常值内也不代表就万事大吉。
据专家介绍,导致肿瘤标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1.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会有显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例如同样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患者检测甲胎蛋白(AFP)绝大多数会有显著增高,但是原发性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却很少有升高的。这要根据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来决定。
2. 正常人群:虽然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产生的物质,但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同样可以产生,但这类人群所占的比例是较低且存在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同样要重视肿瘤标志物,其数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细胞的轻度增加。
3. 样品存储问题:在血液标本储存不当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升高。如容器、抗凝剂、保存液及冷链储藏等出现问题,会导致样品不能准确反映检测者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是肿瘤标志物的值升高。
4. 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后,有可能引起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
5. 特殊情况:例如喝酒、睡眠不好,还有就是过频进食补品。对于女性来说,处于怀孕期或月经期时前后抽血,都会因个人身体差异产生波动。
由此可见,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CT、B超等方法检查;特别是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
此外,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任何一种恶性肿瘤都没有绝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且每个患者对于各种肿瘤标志物都有各自的基础水平。因此,针对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其疗效监测的指标。当肿瘤经治疗有好转或因肿瘤复发转移而病情恶化时,这些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参考。
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用于肿瘤高危人群及年龄40岁以上群体的肿瘤筛查,特别是身体出现了“癌症信号”者、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即便的检测指标偏高也不要误认为已确诊肿瘤,及时与主诊大夫沟通并听从其意见,必会得到正确的治疗。
综上所述,各种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见到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肯定患了癌症,甚至进行抗肿瘤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而应该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查和观察。
瘤医生网有很多的科普内容,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Ⅵ 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可以大致的分为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
Ⅶ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及癌基因产物等。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 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⑴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⑵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⑶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⑷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⑸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⑹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⑺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⑻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⑼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⒀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⒁铁蛋白(SF)为消化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⒂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患者体液中升高;⒃鳞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检查和多项联合检查更有价值。
那么对于众多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如何选择呢?不同的肿瘤会一些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常出现在乳腺癌;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等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肿瘤标志物异常;同一种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和确定何种标志物可作为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指标,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合理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肿瘤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如对于乳腺肿瘤可查CA153、CEA、CA50和SF;对于肺肿瘤可查CY211、CEA、NSE和CA50;对于肝肿瘤可查AFP、CEA、CA199和SF;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可查CEA、CA724、CA199、CA50和SF;对于肠道肿瘤可查CEA、CA242、CA724、CA199、CA50和SF;对某些单顶标志物如原发性肝癌AFP、卵巢癌CA125、前列腺癌PSA及甲状腺癌TG在肿瘤检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所以,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结果正常在某些情说下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都有可能升高。同样,如原发性肝癌AFP的阳性率仅达75%到90%,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为阴性。因此,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如果体检中发现某个或某几个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该提高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担忧,需要进一步通过CT、B超、MR或最先进的PET/CT等手段检查,必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单次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就不必那么紧张了。总之,各种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千万不要因为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以为自己患了癌症,而应该提高警惕,做进一步检查和观察。但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治疗后,那么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意义就非常大了,如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肿瘤的复发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提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临床医师都认识较深入,但对甲状腺癌治疗后用甲状腺球蛋白(TG)作为其疗效及复发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误区之一是有肿瘤标志物异常就认为有恶性肿瘤。误区之二是肿瘤标志物正常就认为无恶性肿瘤。因为大多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许多良恶性病变均可导致其异常,因此其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另外有些确诊为肿瘤患者其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这可能与其产生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或基因不表达有关。因此,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要正确分析,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尽管临床上对高危人群体检中也能发现早期肿瘤患者,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在诊断中只有辅助诊断价值,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而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疗效评价及复发转移检查意义更大一些。
Ⅷ 肿瘤标志物的体检常见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体检项目可分为如下几种:①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于等于3.45微克/升。最初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CEA升高,后来发现,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②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高达20微克/升以上。③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值小于4微克/升,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人血中浓度小于5微克/升,如患绒毛膜上皮癌,睾丸和卵巢的胚胎性恶性畸胎瘤者,HCG可升高,且血、尿中的HCG的含量多少与预后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