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年龄新规定以身份证为准还是以档案为准
❷ 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为准吗
法律分析:以身份证为准。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❸ 2021年退休年龄以档案还是身份证为准
只有身份证才是国家对自然人身份年龄认定惟一的有效证件,,是终身不变的,而档案优其是纸质档案都是手写上的是可以随便更改的,只有档案而没有配套的相关证件证明',就根本不足为凭,所以年龄光以档案是错误的,应该有证据证明档案年龄是正确的才行。
❹ 退休年龄是按档案年龄还是按身份证年龄计算
原劳动部:以档案时间为准)原劳动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二条:“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说法二:律师: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为主。
《身份证法》规定:身份证是唯一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国务院批准和授权的《公安部印发的通知》([89]公发15号):“居民身份证是国家法定的证明公民个人身份的证件,具有一定权威性。凡签发、登记、注册的各种证件、簿册、证书、表格、单据、标券、卡片中,涉及公民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基本身份内容的,均以持证人居民身份证所登记的内容为准。”
1992年,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居民身份证使用、核查工作的通知》第三条第(六)项规定:“身份证办理聘用、雇佣和离退休手续,进行劳动力管理,申请社会保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条:公民“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
综上所述,王律师称,《身份证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原劳动部发(1999)8号文是其自身作出的规章以下效力层次的规范性文件规定,这明显不属于同一阶位特别法与一般法的的适用问题。对不同位阶特别法与一般法的适用条件,前提是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据此,王律师认为:“以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于法无据,不能成为标准。只有依据《身份证法》发挥身份证证明公民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等功能,才算发挥出了身份证的效力!”
以上就是关于退休年龄按身份证还是档案的问题,可见从退休的相关单位是以档案为主。但是就法律条款而言,以身份证为主更加符合法律法规。
❺ 2021年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有什么最新规定
1、2021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为准,中国法律规定了退休年龄。达到年龄,必须办理相关退休手续。但是,会出现档案和身份证的退休年龄不一致的情况,那么退休年龄是以档案还是以身份证为准?根据《关于制止和纠正企业职工违反国家规定内退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国办发〔1999〕8号: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出生时间的员工。本人身份证中记载的出生时间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中首次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2、提前退休如何办理,根据《国务院职工退休和辞职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全民所有制群众性组织的职工,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服务10年,经医院认定,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退休。
3、根据有关规定,职工因病或非工伤致残申请提前退休,必须先到市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医学诊断。二是将取得的医疗诊断证明送当地地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查,作出是否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最后,职工凭鉴定结论等相关材料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内退。
4、2002年4月5日前,职工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评定标准按照职工工伤、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标准执行。 (GB/t16180-1996),省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规定。自2002年4月5日起,按照《职工非因工致残或疾病致残程度评定标准(试行)》(工信办[2002]8号)执行。
拓展资料:
根据《国务院老弱病残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和《国务院职工退休和辞职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的退休年龄),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如下:
1、干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10年以上;男50岁,女45岁,参加革命工作十年,经医院鉴定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因工作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
2、工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职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连续工作10年;从事地下、高海拔、高温、特别是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危害健康的工作,男性5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连续服役10年。本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职工相同的基层干部;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作10年的,经医院认定,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工致残,经医院认定,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3、破产国有企业员工,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因特殊工种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者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在111个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资源枯竭破产倒闭企业职工可享受国有破产企业职工退休政策。同时,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可提前五年退休。
4、自雇人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社保字[2001]20号):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体工商户、农民合同工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在累计缴费年限满15周年,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的,可以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
❻ 2021年退休年龄以档案还是身份证为准
根据相关规定,在适逢退休之时,当档案与身份证中显示的年龄不相统一的时候,以档案中最早记载的年龄为准。
如果你对此回答还有怀疑的,可直接向当地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❼ 退休年龄以什么为准
以身份证记载的日期为准。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权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7)以法定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为准的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由于现阶段退休人员,大多是50岁、55岁或60岁。这批人参加工作时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当时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而且由于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甚至个别人户籍资料也曾有过不规范的调整。
身份证管理条例出台时间为1985年,又晚于这批人参加工作的时间,所以在实务中,确实出现了户籍上的年龄、身份证年龄与档案上的年龄不相匹配。
❽ 民法典对于退休按身份证年龄还是按档案年龄算
根据1999年3月9日,由劳社部颁布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但是,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第十五条规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以出生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因此,按照国家的立法价值和价值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的话,应按照现行民法典的法律规定,以自然人的出生证明、户籍登记或者居民身份证所注明的信息内容为准。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二条第二项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❾ 退休年龄以档案还是身份证为准
法律分析:身份证和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的,应以本人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来确定退休时间。另外,现行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适用于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公民)。如果参加工作满十年,且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的,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即可退休。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第四条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干部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符合本条(一)项或(二)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革命工作,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工作年限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工作年限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
因工致残退休,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应当按最高的标准发给。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离休和退休的干部去世后,其丧事处理、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应当与在职去世的干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