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孩被父亲殴打身亡,小孩被家暴怎么办
当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时,家长和社会应迅速采取行动保护他们。首先,可以向当地妇联反映情况,妇联通常会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支持。其次,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基本单位,可以及时介入处理此类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儿童保护机构的专业人员能够评估孩子的安全状况,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并帮助家庭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若情况严重,应及时报警,由警方介入处理,确保孩子的安全。
在处理家庭暴力事件时,还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儿童保护机构通常会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应对创伤,恢复心理平衡。同时,家长应与专业人士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家长自身也应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家庭矛盾,避免再次发生暴力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现孩子遭受家庭暴力,应立即寻求帮助,切勿拖延。拖延只会加剧孩子的痛苦,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及时介入,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安全,还能预防家庭暴力的进一步恶化。
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承担起保护儿童的责任。政府机构、社区组织、学校、非营利组织等都应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家庭环境,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㈡ 孩子被父母家暴怎么办
法律分析:
可以向学校、社区等机构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报警。父母家暴孩子犯法,法律不允许打孩子。如果造成伤害,还要追究责任。如果是普通教育的话,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如果伤害达到暴力、虐待程度就可以直接报警,殴打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所谓“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涉嫌犯罪,可能构成刑法上的故意伤害罪或虐待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参与邪教、迷信活动或者接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侵害;
(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
(五)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
(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
(七)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八)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从事国家规定以外的劳动;
(九)允许、迫使未成年人结婚或者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十)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财产权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护义务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衍生问题:
打未成年小孩会坐牢吗
打未成年小孩造成其轻伤以上后果的会坐牢。行为人出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致轻伤以上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本罪客体是一般主体的身体健康权,因此不论是伤害成年人还是未成年小孩都会被处本罪相应的刑罚。触犯本罪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㈢ 小孩遭遇母亲家暴,父亲能起诉小孩母亲吗
1、完全可以。受害未成年子女的父亲可以先行报警,由警方调查认定受害未成年子女母亲的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的违法或犯罪事实。并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虐待违法或犯罪责任。 鉴于受害未成年人母亲的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未成年人父亲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另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人民法院撤销未成年人母亲的监护资格。 家庭...暴力具有经常性、持续性构成虐待,依据相应的虐待违法或犯罪行为追究责任。如果并未构成虐待,则依据相应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或犯罪行为追究责任。 2、婚姻法3条、32条、43条、45条、46条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殴打、捆绑、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对其家庭成员精神与身体,造成具有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经常性、持续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3、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下列情形之一,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A、结伙殴打他人的。 B、殴打残疾人、孕妇、未满14周岁的人或60周岁以上的人。 C、一次殴打多人或多次殴打一人。 4、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5、下列情形之一,处5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A、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B、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被扶养人的。 6、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虐待家庭成员致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罪告诉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告诉能力,或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7、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除了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之外不得处置被监护人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责任。造成被监护人财产损失,应当赔偿,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3条、45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261条 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1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8条
㈣ 小孩被家庭暴力怎么办
小孩被家庭暴力怎么办
小孩被家庭暴力怎么办,孩子被暴力对待的时候,心情也是十分难过的,父母之间的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父母的和谐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创建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很重要,下面看看小孩被家庭暴力怎么办及相关资料。
一、儿童遭遇家庭暴力该怎么办
1、可以向学校、社区等机构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报警。
2、《反家庭暴力法》
第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第二十二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儿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力上,都属于绝对的弱势群体,因此在社区和学校这些能让孩子接触到的地方,需要加强教育力度,以往社会对儿童身体安全讲得比较多,但对儿童心理安全却很忽视。现在,到了要把心理安全和心理健康提到重要日程上的时候了。
追寻家庭暴力的源头,其成因是家庭成员负面情绪过多、攻击性情绪增长,出于释放能量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暴力行为。这样的情绪如果转化得当,成为正面的能量,就会是利他的、有建设性的,如果释放转化不当,就会成为暴力,有毁灭性的能量。
从心理健康角度讲,这样的行为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提高家长的个人素质。家长的方式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要对自己有所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方式,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因此,要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就要提高家长的情绪认知、管理和沟通方式,提高家长的个人综合素质。父母之间的事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父母的和谐孩子可以感受得到,创建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二、老公有暴力倾向,经常喝醉了酒就会打我,请问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律师解答:
首先,当你遭到家庭暴力的时侯第一要报警,民警会对家庭施暴者进行家庭教育.派出所也就出警记录,以便以后作好准备。如果还不行我想以后的日子也是不会好过了,就牵扯到离婚问题,过错责任在于施暴方这样法院的判决会对受害者有利。
相关法律常识:
家庭暴力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于婚姻生活中,主要和受害者不知如何正确处理家庭暴力以及寻求帮助有关系。所以消除家庭暴力,应该从改变女性观念开始,大力宣传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比如《民法典》、
妇女权益保护法》等,使其知晓家庭暴力是侵犯人权的行为,而自己也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向公众诉求,请求外来的资源协助其处理家庭暴力。还有需要明白的是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寻求其他家庭成员帮助:
如果爸爸有暴力倾向,就寻找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帮助,及时制止父亲的家庭暴力。
2、寻求周围邻居的帮助:
如果被父母家暴,可以敲对面熟悉的邻居家门,让领居帮助自己,制止家庭纠纷,化解矛盾与暴力。
3、寻求居委会、村委会帮助:
可以向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等家庭民事纠纷调解部门反映,让他们帮忙做好父母的工作,让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法律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一、如果家长家暴孩子怎么办怎么处理
孩子们可以控告父母家庭暴力。如果孩子的利益受到父母的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代表孩子起诉父母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行动。但要收集证据,比如受伤的尸体,或者录像,也可以选择每次家暴都报警,让警察成为证人。同时,可以更方便地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反映。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附带规定职责和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二、如何收集家庭暴力证据
第一.证人证词。当家庭暴力发生时,可能会有其他人目击,比如社区的保安,比如他们在家的父母或朋友、保姆或邻居等,如果这些人目击了家庭暴力的发生,他们可以尽早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并可以委托律师通过调查笔录、记录证据等方式向证人收集证据。
第二.家庭暴力发生后,如果报警了,那么警察会有一个报警记录,通常警察会有一套处理家庭暴力的法律程序,警察通常会在派出所分别询问施暴者和受害者,并做一个记录。
第三.是遭受家庭暴力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证据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据。被害人受重伤的,公安机关应当出具鉴定书进行鉴定司法鉴定同时,受害人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收据以及医疗记录。这些书证应当妥善保存,包括后期对被害人的持续治疗,相关书证也应当妥善保存。
第四.被对方殴打后,如果已经拍下相关照片或有录像,当然也可以作为证据,以上所有证据项目都只是针对一般情况,每个家庭暴力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建议被害人向警方、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咨询,看看应该获得什么样的证据。
孩子遭受到父母的家暴的时候,可以进行报警处理,或者是向周边的人寻求帮助。父母虽然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但是严厉禁止向孩子长期实施家暴。严重的话是属于刑事犯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