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幼小衔接过程中父母能做什么

幼小衔接过程中父母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4 15:33:28

1. 做好幼小衔接,父母应该怎么做

第一:激发孩子主动想要上小学的意图。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间或者平时空余时间多带孩子去小学的操场玩玩,提前熟悉一下小学生活,过程中可以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可以针对孩子的兴趣点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对于一些喜欢吃的孩子,可以给孩子看看小学的午餐食谱,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第五:培养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教室布局的变化、操场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陌生的老师和同学等等,都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或者不安。如果孩子具备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那么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无论发生什么变化,他都有能力来适应它。做好幼小衔接的核心在于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所以,家长要学会放手,提前给孩子练习适应新环境能力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孩子离开监护人独自去好朋友家做客,或者夜宿一晚都是可以的,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去几个好朋友家轮流住,经过这样反复练习之后,孩子会总结出经验来,在面对不同环境的变化时,就有能力去应对了。

2. 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一、心理上的准备
家长要在孩子的心理上做好辅导工作,让孩子有个转变角色的心理准备。

2、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激发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如信神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哇,你都长这么大了。可以读小学了。”“你马上就要成为一迟盯名光荣的小学生啦,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在家长的正面鼓励下,孩子自然很向往成长的快乐以及小学生活。

3.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虽然我们都有读过幼儿园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读了幼儿园的重要性,而且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孩子上幼儿园的重要性,只是跟风而已,以下是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1

1、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情感衔接

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既会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又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会产生不适应,因此心理上会抵触去一个陌生的环境。

这个时候东学育儿师告诉家长,这个时候就需要紧密观察孩子内心的情绪和心态,因为家长才是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一旦有什么异样的情绪家长比老师还要快感知到,由家长来观察孩子情绪和心态波动是最适合不过的。一旦家长您发现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就应该正确改进孩子的心态。

2、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习惯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课程数量、生活习性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孩子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经常会出现不习惯的时候。东学育儿师就要求家长在大班幼小衔接中应逐渐培养孩子的小学学习、生活习惯,不要在延续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了,应该尽量调整他们的习惯,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3、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作息衔接

实际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作息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幼儿园孩子每天早上入园时间是很宽裕的,但是小学就不一样了,一般都是有非常准时的到校时间,而上课时间小学也会比幼儿园长

午睡时间则小学比幼儿园短很多,只是短暂的午休,幼儿园午睡时间就很长。因此,家长在幼小衔接时就应调整正孩子的作息时间,把孩子的作息时间尽量向小学靠近,这样孩子在进入小学时就不会觉得落差太大而不适应小学生活了。

4、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激发孩子的向往之情

不管家长怎么说,都碧迹做不如孩子自己想要去上小学最有效果。在孩子的幼儿园大班时期或者是幼儿园毕业的暑假时间,东学育儿师建议要多给孩子讲一讲上小学后的生活。

并且可以给孩子读读故事,然后告诉他们上了小学,他们自己也能认识那么多字,读懂很多故事。或者上一些幼小衔接的课,让他们多于小学生接触,产生向往之情。

5、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上了小学就需要孩子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了,比如穿衣,吃饭,上厕所等等,所以悔衡东学育儿师告诉您在升小学之前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如果在小学时自理能力差,很容易被同学嘲笑,形成自卑心理。

6、幼小衔接家长该做什么:适当的学习指导

严格来说,一年级是学生还不会学习,正处在学习的起跑阶段,家长给以指导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导时东学育儿师提醒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指导不要变成监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边没完没了地谈话,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②指导不要变成代替,有的家长对于孩子不会的作业直接告诉答案,时间长了会滋生孩子的依赖思想;

③指导是告诉方法,告诉孩子为何思考,为何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④指导是鼓励,鼓励孩子不仅要做得正确,而且要做得迅速,这样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2

面对孩子,家长首先要认识到两者的不同。

从学习环境看: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观、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一般由课本、黑板、桌椅、多媒体展台等教学设施构成,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从学习方式看: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课程。

从上看: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而在小学,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从教学方法上看:幼儿园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则以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从行为规范上看: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喝水、上厕所、说话、玩玩具,在升入小学以后都不再被重视。孩子在上课期间,抱臂坐正,不随便 说话、发言先举手、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州燃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中。

多方面准备工作要做好

针对以上不同之处,家长要从多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首先,在学习、生活上要注重孩子的培养;会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其 次,要教会孩子,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最好能让孩子自己来分配他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

家长告诉他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必须要完成的几件事情,家长要监督他 的完成情况,培养他的良好生活习惯;另外,在生活作息方面,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与此同时,心理上的准备也很重要,家长要激发孩子上 小学的愿望:经常和孩子讲小学的内容,阅读有关小学生活的图书,认识各种文具等;

培养孩子受挫能力:敢于面对失败、面对困难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别人的批 评,培养阳光心态;学习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做一个包容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孩子。

父母要多和孩子沟 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比如孩子对上小学的`想法,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孩子对家长的评价,从而使家长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此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让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和别人争抢玩具,多让孩子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交接朋友,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擅于交往的人。

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3

1.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俗话说,、立如松、行如风。

训练学生的“坐、立、行”等行为动作时,就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矫健。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风度很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

幼儿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要学着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3.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进入小学以后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在大班后期以及学前班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的训练。课堂上经常进行训练。

阅读全文

与幼小衔接过程中父母能做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