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和中国教育有哪些不同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因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所采取教育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拿美国来说,他们肯定也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教育方式,那么美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其和中国教育有哪些不同?美国的父母教育孩子是放任型,让他们的孩子去实践中寻找答案并锻炼自身。和中国教育相比有教育方法、范围以及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每个国家都会有他们自己对于孩子教育的方式,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美国所用的就是放任型,而中国的是严格—溺爱型,严慈相济。所以,美国的教育孩子方式和中国教育孩子肯定是有不同的。
㈡ 外国父母如何培养小孩的环保意识,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点
国外的父母在培养小孩子环保意识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国外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带着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当小孩子对于自然比较有感触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做出一些保护大自然的举动,这样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环保意识培养的就非常好。所以说国内的爸爸妈妈也应该注意帮助小孩子培养环保的意识,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可以什么都不学。
如果说孩子有错误的话,就应该教孩子积极主动的更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孩子更好地接受这些东西。除此之外,国外的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真的是从小做起,从来都不会觉得孩子年龄小,根本就不懂事,于是就随随便便地将这些事情揭过。总的来讲,国内的爸爸妈妈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国外父母的教育方式,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㈢ 外国妈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一、美国人的父母观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加含蓄、内在、有的时候这种爱有些沉重;美国人直白、外在、浪漫。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中美不同的父母观:第一: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在我国,毋庸置疑子女是属于父母的,就像家中的其他东西一样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得听父母的;在美国,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喜好、选择、隐私、交际圈。第二: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我引用企业形式来说,在我国父母对子女照顾是无限责任: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陪读(各种辅导班、学琴等),有时甚至把作业都包了,双休日都搭在里面,陪孩子上各种班。想着如何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当父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做的心甘情愿,我们一辈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个好前途、好发展。家长所有个人的抱负、希望、心愿等等全放在孩子身上。等到这一切都完成的时候,父母的青春年华也逝去了。当然,我们做父母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心理,等我老了孩子你的孝顺我、照顾我,如果觉得子女照顾的不周到,心里还很不高兴。我不是说孩子不要孝顺父母、照顾父母。而是说一种观念或心态。我在和美国人交流这个问题时他们非常不解:为什么?难道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爱好、追求吗?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说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挣(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我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教育什么呢?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美国是个很讲民主的地方,学生上课时很自由的。从我在美国的感受看,和我们想象的不完全一样,学校有非常严格的纪律要求。如荷蒙山高中男女生宿舍是两个分别独立的楼,男生要进女生楼必须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许可。如果没有得到批准就进入,要请家长、退宿。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学生行为规范”,在新学期开学初,学校要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并和学生、家长签订一份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的协议,一旦学生和家长在协议上签字,表明学生和家长同意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并愿意承担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一般的“学生行为规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考勤及请假制度;第二:考场纪律;第三:课堂纪律要求;第四:着装要求;第五:关于学生使用手机,BP机和收录机等的要求;第六:性行为的要求;第七:各种被禁止的行为,如打架、帮派、抽烟、携带武器、偷窃等。行为规范中还明确了学生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周六到学校上课、请家长、停课一周、转学等。
因为中美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谁也不能照搬谁的具体做法,但不同的观念或心态决定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因为态度和做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美国人的父母观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是:从小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有一些调查统计信息值得我们做父母的思考:江苏常州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最不喜欢的人父母占 54.4%”。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到90%。上海90%的青少年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家长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户家庭调查,70%的孩子在家庭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我觉得关键在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个好父母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一辈子的一门学问。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心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与人交往、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用。一个充满自信心的孩子,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前提是家长
㈣ 对于外国父母的教育,有什么可取之处
教育真的很容易引起分歧,不仅是针对于父母和年轻人,还有国内和国外,早些年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国外的教育非常的好,包括外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国内的区别真的非常的大,但是其实仔细分辨还是各有优劣的,那么对于外国父母的教育,都有哪些可取之处呢?
一 外国比较培养小孩子的独立意识国外的小朋友真的从小开始就会让他们非常的独立,甚至成年只有就会让他们自己去接触社会然后存钱挣钱,领会社会的残酷,但是国内的小朋友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绝大部分都舍不得让他受伤,几乎是成年之后才会停止给予,从教育也可以看出来,老师对于一些独立式的教育方法甚至引起家长的质疑。
以上这几点是我觉得对于国外的家长教育的可取之处,可能有读到这里的小伙伴会问难道国内就什么优点都没有吗?当然不是了,只是求同存异,取其精魄,可以辩证的去看待小朋友的发展,其实我们只要意识到一件事情,小朋友是人,是有独立意识的,所以尊重他,让他自己也可以参与选择,不要一味的溺爱就可以了。
㈤ 外国的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具体是怎么惩罚孩子的
国外的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首先不会大吼大叫的去责罚孩子,也不会打骂孩子,相反国外的爸爸妈妈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也就是说国外的孩子犯错了以后,并不会立刻就受到家长的责罚,相反国外的爸爸妈妈会让小孩子从心理上知道自己到底哪里错了,然后一点一点的引导着孩子做出改变。孩子在做错了这件事情以后,可能会被爸爸妈妈鼓励着去重新尝试一遍,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进行。
这样的教育方式要比大吼大叫强的多,大吼大叫只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受挫,但是对于教育这一方面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小孩子在这样的惩罚之后可能还会再次犯错。所以说倒不如选择让小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随后自己改正,这样对于小孩子的惩罚力度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小孩子却能够积极的改正。
㈥ 国外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国外家长教育孩子的确与中国有很大区别,但是不适用于中国目前形势,除非去国外长时间生活,不然不但没用,反而有害。总之,国外家长教育方式总结为一句话:“家长只提供孩子成长的安全环境,至于孩子怎样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事”。所以西方人的批判性思维很强,但这种思维在中国还很稀缺。
㈦ 美国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不鼓励家长指导孩子学习
因为美国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的责任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从小就鼓励孩子为自己负责任。
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批评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表扬为主。因此美国孩子自信心比中国孩子强。
对于小孩子必须鼓励他们才会进步才会做得更好。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歩我们要学会做给孩子鼓掌的父母。
无论成绩好坏不要督促。鼓励和信任孩子会做好,孩子就会做好的。要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诉他读书好和不好的人将来到社会上的等级差别。告诉他你对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点一定有优异成绩。不要具体督促让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体督促就
喧宾夺主了。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认为为你学习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那么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学习了.你能督促他一辈子吗?
相信孩子,不断表扬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希望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是好样的。
㈧ 国外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感触至深;人生风景千重,虽不能尽数收藏,惟愿驻足处感动于心,面对世事繁杂,此心依然,情怀依然;一曲相思音,眷眷柔情深。红尘无期,谁是谁的铁骨,谁又是谁的丹心,都将掩埋在落落风尘,唯有在渐厚的年轮中刻满至纯至真,唯美一个梦,留守一份心。那天,你来了,逢了一季花开。我曾写下整个季节的留白。清晨,你沿着季节的足迹,静静地聆听,俯身小心的捡拾,而后像个孩子笑脸,满载着收获的喜悦,把不规则的抽象,用你纤瘦的玉指拼接,平铺成岁月的心声,和着你的脉脉情愫,做了朝花夕拾的信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这是很平常的一天,爸爸带着两个女儿在超市买东西。小女儿打掉了姐姐手里的书,爸爸让她给姐姐道个歉。
小女孩主动上前抱住了她,该女子也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孩子胡搅蛮缠、死不讲理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当着大家的面,抡起胳膊打上去?还是耐心地换一种方式跟她沟通?当你告诉他/她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
受到质疑的时候,你是就此罢休,跟他说“孩子,这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做好自己就行”?还是努力一下,为自己的权益据理力争,让孩子知道:平等和自由是要靠自己争取的?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把尺子。
为人父母,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你的行为,你的点点滴滴一定会影响到孩子观看这个世界的眼光。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他抵御诱惑的力量,他对抗不公的勇气,都来源于你给了他什么,而这些东西无论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有一种缘分远在天涯,却已入心;有一种情愫近在咫尺,却难以如梦;有一种相见说好一起,却随风尘颠簸,被一床河流阻隔,终究流转成不可触及的陌生。我们的情感自有它的神奇与微妙;我们的情绪,自有他的归宿和平息;有一种情感,只一念,便已心灵相拥;有一种微笑,只一瞬,便已凝结成永恒。岁月总是以平缓的姿态行走,留在心底的温情却越走越浓,散发着醉人的馨香持久而绵长。与你相拥的过程,总是忘记年轮的增长。时光流转,转瞬已沧桑,而那份入心入情的心动,却激荡在岁月中的某一个角落,随华年流芳。如果说我们都逃不过事态的炎凉,那么我愿剪辑一段静美留给自己,伴时光久长。
㈨ 外国的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具体是如何惩罚孩子的
序言:可以发现外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和中国家长有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的溺爱,甚至会出现放纵的行为,但是也有一部分中国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管制非常的严格,无论任何事情都会替孩子做好,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大部分中国妈妈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都会选择用孩子想要的方式来哄孩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定要用严肃的表情来制止孩子的错误举动,并及时的指出来孩子的错误让孩子纠正,当孩子看到妈妈严肃的表情时,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能够很快的进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