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长与学校组合教育该如何正确合作
亲爱的家长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谈谈我的想法。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进了解,达到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不容小觑。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对人粗暴,娇生惯养,但入学后纪律严明。然后他会违纪,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学校,但有些家长不理解。他还和老师发生矛盾,抱怨老师和学校。第二,家校合作要做。1.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家长和老师本来就是合作者,相互信任和沟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溺爱孩子,掩盖孩子的错误。应该谨慎对待孩子的错误。2.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只有接近他的老师,他才能相信他的方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首先要想想孩子哪里做得不好,不要把责任都推给老师。他们要和老师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和老师把自己放在另一个位置上。因为班里还有其他孩子,所以要理解老师的辛苦。3.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效果。希望自己的儿女,是父母的共同心愿。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尖子生,很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辅导和“陪读”,让孩子身心俱疲,苦不堪言。有的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选好学校,求好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其实这些都是外因,内因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4、配合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家长有责任积极配合。如果孩子有什么特殊的身体状况,要及时告诉老师。5.支持学校的活动。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是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安排的。家长要给予支持,不要怕影响孩子学习,也不要怕麻烦。古语有云“不教,父之过”“教不好,老师懒”。把孩子培养成材,学校和家庭都有很大的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并做好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材。最后,希望各位学生家长积极配合顾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班级越来越突出,这将是学校、老师、家长的骄傲!
『贰』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怎么做到携手同进
由于现在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也越来越溺爱自己的孩子,她们注重家庭教育,也看中学校教育,其实,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教育。我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家校沟通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好家、校的沟通工作呢?我提出几点我的看法与观点。
『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怎么结合起来
构建孩子学习成长的共同教育体。学生阶段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管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担负着共同的责任。当然,在这其中,学校和家庭,担员着主要责任。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载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因此,家庭教育必须紧密配合,只有二者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调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学生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不要偏祖,对老师不要苛求,每个老师没有不愿教好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家庭作业一般不要加码,不要让学生养成学习拖沓的习惯,采取激励措施,孩子完成作业后,让他们玩一玩。教师、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好孩子的学习,建立一条学校家庭互通的桥梁。
『肆』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如何结合起来
在普通家长看来,教育是学校的事,常常看到家长在网上发文声讨老师让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其实孩子的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来完成,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学校是学生教育的核心,所以学校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1、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期初要把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班级工作计划、学生行为习惯要求、以及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日常管理等告知家长。学期中总结阶段问题,特别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日常班级表现、学习成绩等要求家长配合。学期末要总结学期经验,对假期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让孩子制定假期学习计划,家长要监督执行。需要提出的是,家长会要讲究工作技巧,个别问题要单独沟通。
3、大力配合学校工作。学校、老师的具体要求家长全力配合,特别是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家长的合作。4、打造家长良好形象,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句话说的好,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总而言之,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成长,学校、家庭要全力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成就孩子一生。
『伍』 家长应该怎么样去配合学校去教育小孩
家长要肩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在配合学校的同时,学生在家里面的一切学习任务,家长要时刻监督。 有些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孩子送上学校,然后就没事了,他们觉得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就可以把所有的教育任务全部都交给老师。合格的家长就是要对子女的成长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且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明白两者是相互的。
家长不要觉得自己对孩子过分的做出一些期待,就是在好好的管教孩子,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学会去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去管教孩子,了解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也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在和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的同时,要了解学生在学校里面的所有表现。也是要家长去了解孩子的所有做法,而且家长也要时刻去关心孩子的动向,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好好的成长。
『陆』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来努力。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首先是身体健康,其次是心理健康,最后才是学习成绩。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工程”。家长如何配合好老师教育
一、教育孩子尊重老师,维护老师的权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带点儿教育意味的事都一样:自己做不到的别教人家做,自己教人家要收到效果,就得自己做出榜样来”。父母从小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是孩子从小的榜样,父母尊重老师,孩子就从内心就会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育孩子就能容易接受,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同时要教育孩子有一个“感恩的心”,对教育过自己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自己将来有所成就,要感念师恩。
四、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长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从小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和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孩子才能在学校很好的融入集体。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适当的督促,养好习惯成后就不容易改变,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益。随着孩子的成长,学校老师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孩子对知识掌握的需求,只有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从内心唤起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会稳步提高。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家校配合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家长从小根据孩子的特点科学的引导,及时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加以调整,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柒』 家长该怎么做,才能配合学校做好教育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承担起教育女儿的责任。诚然,学校是领导者、计划、组织的场所,其目的是教育人,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必须有家长的正确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育质量,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第一,要与学校合作,我们必须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多和孩子们交谈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从同学和老师那里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要与学校合作,就必须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进行正确的合作。家长应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与老师讨论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家庭中与老师合作,父母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
『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如何结合起来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却不是教育的终点。
并且家长的认识高度也要达到这个高度,因为即使到现在,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学校应该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每次说起来都拿二三十年前的自己说比较,说自己当时读书的时候家长都不认识老师,自己还是成才了。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时代已经变了,现在每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培养的结果。
『玖』 家长怎么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家长怎么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既然学校给您的安排了这位老师,无论他是新老师还是其他,请您尊重他,信任他,只有发自心底的尊师重道,及时跟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回家若有什么异常一定要及时跟老师反映。尤其是班主任,除了上课,还有很多教学教务需要完成,所以他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时就需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多上点心,假如发现孩子回家后行为表现异常,一定要及时跟班主任沟通,最大程度地为孩子提供保护,也能把霸凌对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拾』 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该怎么做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相互合作才能取得好结果。家长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共同影响,正确处理学校与老师的关系,教育才能以更少的成本取得更多的效果。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在教育孩子的目的上,家长和老师有着共同的立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孩子更好地成长。对于教师的教育方式,家长要给予更多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合作氛围。
学习也是重视方法的。如何在减轻孩子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保证学习成绩不下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人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尝试感兴趣的活动。逐渐找到自己的爱好、特长。现在每个学校都有很多社团,建议再增加一些这样的课程。当然,留下作业是必要的。一方面作业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作业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况。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正确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