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敬父母 > 如何跟父母朋友家的孩子相处

如何跟父母朋友家的孩子相处

发布时间:2022-04-26 19:52:22

⑴ 父母应当如何和孩子正确相处

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尤其重要,那么父母和孩子该如何相处呢?希望下面几点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父母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学无止境,父母也要学会去充电,不断充实自己,影响孩子。在言行上,以身作则,父母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夫妻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要打架,你们的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⑵ 怎样和孩子相处最好的方式

一、不要应付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提问是家长经常会面临的问题,有时候会很无理,有时候会很滑稽,也有时候会很荒谬。但是,寻求答案的过程,正是孩子探索未知的开端;拒绝和敷衍孩子,就等于无形中将孩子的好奇心给扼杀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更多的就是多一点耐心,而不是不耐烦;记录下问题,约个时间一起去搜索资料也不错。这样,孩子将会一直保持着好奇心,保持的探索的兴趣。

二、要与孩子保持平等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里面父与子是有着严格的界限的,孔老夫子也这么认为。父亲在儿子面前,有绝对的权威,不容置疑的权威。都说孩子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其实,和孩子之间,除了做父母的身份,还可以做朋友,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是平等的。

三、要说话算数

对于父母的承诺,孩子是记得一清二楚,妈妈说过下周末去公园,孩子一定会在那一天早早做好准备的。或许父母可以以一个理由不去,但不能不兑现对孩子的承诺。父母的推脱和各种理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说过的话不算数,这样不仅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更可能会使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不负责的人。

四、陪孩子的时候不要只顾玩手机

父母对于孩子的照顾可以无微不至,但决不能溺爱。对孩子的爱要体现在“用心”上,比如:孩子在玩沙时,自己不会自顾自个儿的聊天,在家里的时候,不会只顾玩手机。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要主动参与,要作为一个玩伴,而非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能够全身心陪孩子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在下班后,多给孩子一起亲子时间,陪他一起玩游戏会让一家人更加的和谐友爱。设想一下,你嫌烦,只顾自己玩手机,那么,孩子该会多孤单。

五、倾听孩子

孩子发脾气常被贴上“无理取闹”的标签,而事实上孩子发脾气并非无理取闹,大多数都是他发泄情绪的一种表现。我们父母所要做的只是陪着他,倾听他,脾气发完后他还是那个活泼可爱的宝宝了。

孩子的哭泣是自我疗伤的一个过程,有的时候他会为了一点小事情而伤心的哭泣,这个时候,他伤心的已不是这个事情的本身,而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让他难过的事情,当时没有发泄出来,现在正在自我疗伤,在康复过程中。

⑶ 父母与孩子如何融洽相处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处于主导地位,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起表率带头作用。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所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横加干涉,粗暴对待才好。

孩子毕竟幼小,经验不足,许多常识需要父母耐心教导,以防出现不应该出的错误。

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此时孩子要培养感恩之心,感恩父母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关照爱护,并力所能及的帮父母做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做文明有教养的人。

父慈子孝,母柔女顺,愿天下父母与儿女都能和乐融洽相处。

⑷ 如何跟孩子相处的技巧

(1) 要给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为有这样的父母而引以为自豪。这就给父母与孩子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 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同时也让孩子做做当父母的角色,让他(她)体验一下做父母的难处,角色的互换就很容易赢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不妨试试和孩子轮流做家长,让孩子体验一把做家长的感觉,负责整个家庭某一段时间的日常事务。到时候,他不和你们沟通,恐怕也不行了。

(3) 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

放下父母的架子,坦开自己的胸怀,尊重孩子的观点,和孩子平等地交谈。给孩子营造一种他(她)已是大人的气氛,让他(她)享受大人的部分权利,同时引导他(她)自觉地履行大人的义务。如果做到这些,他(她)与父母的共同语言就多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什么都告诉你的,父母和孩子就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

(4)学会设计启发式问题

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很贫乏。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⑸ 怎样正确的与孩子相处呢

与孩子正确相处,重点是拉近与孩子距离,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一个朋友,而不单纯的是他一个能力,这样孩子跟你交朋友更愿意以后有什么事情和你去交流,你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到孩子的动向,有问题及时帮助他,没问题及时引导他。

父母要与孩子做朋友,但也不是说毫无底线的做朋友,因为父母应该是一个好的朋友,但也得有自己严厉的一面,传统的家庭结构之中就是有一个比较严厉,有一个比较仁慈,比较宽容,这样孩子才会有一个压力熟悉的点,并且有一个人能够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至于以后毫无约束,这也算是传统家庭结构之中比较正确的一面吧。

⑹ 父母如何和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好多父母都希望和孩子做朋友,这个是个美好的目标,但事实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之间,连最起码的愉快聊天都很难做得到。一些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对话都是这样的:今天上学都干啥了?上课。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没有?没有。一问一答,再无下午。更有好多爸爸妈妈的困扰于,孩子从幼儿园,学校放学回来,什么都不说怎么办呢?青春期的孩子,特别不耐烦父母说话怎么办?孩子看起来不开心,但怎么也问不出来原因怎么办?孩子和同学聊天聊的很欢,和父母就没话说怎么办?

⑺ 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技巧

今天和家长分享亲子相处中17个正确批评孩子的技巧,不仅避免和孩子冲突,还会让你和孩子更贴心!

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申诉的机会,也让他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近和孩子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4、批评孩子注意场合

家长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或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好友的面。

5、批评时别翻旧帐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对你抵抗,甚至不承认错误。

6、批评时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掉孩子最后一丝遮羞布,带她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不给孩子充足的空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地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造成反效果。

8、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的启发孩子,孩子自然会很快的明白家长的用意。

9、批评要尽量简短

尽量使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总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受尽快结束。

10、语音语调不能高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

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错误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的,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受批评后情绪往往低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到你们依然爱他。

13、父母应该“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寻求庇护。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收到坏情绪影响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比如:“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指责很可能激化矛盾。

15、增加身体接触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促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17、避免语言伤害

禁忌谩骂、诋毁、嘲笑、蔑视等侮辱性语言。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在给予孩子生命的同时,也能懂得如何去爱孩子,让自己不断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不只是自学会爱,并且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⑻ 如何跟孩子相处大家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

很多孩子长大后参加工作不自信,追根溯源在于孩子早期在家庭中的环境造成的,父母家人的行为影响,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相处,是孩子有无自信的重要因素,下面这3点,家长要注意了。认可他的长相;孩子从出生的时候,周围人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长相,如果父母嫌弃孩子长相,如嫌弃孩子眼睛小,婴儿肥,孩子举手投足都会显得胆怯和退缩,不大方,所以千万别拿孩子相貌开玩笑。征求他的意见;比如周末出去玩,把“你想去哪里”“想去公园还是儿童乐园?”留出空间让孩子选择,让他确信自己的价值。锻炼孩子,有观点就大大方方的抛出来,任由他人评价,从不闪烁其辞,哪怕被否定都不要畏惧。让他做小主人;买菜时付钱,拿找零钱,洗袜子,哪怕不是很干净,做的越多,越有成就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只会自大,很难自信。做任何事情,想好就去干,别怕失败,就算失败了,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经常遭到训斥的孩子,这对孩子来说就会很受伤害。做什么处处受阻,长此以往,就会削弱孩子的生命力。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大大咧咧的,什么事都不往心里去,但是敏感的孩子就会在心里留下烙印。经常遭到否定的孩子,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于是什么都不敢动,就会在生活中畏手畏脚。没有了大胆的想法,总是黏着父母,做什么都要询问父母的意见。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需要首先尊重孩子,支持孩子的想法。孩子想做什么鼓励他去做,一般只要是在安全和道德的基础上,都可以让孩子尝试探索。平静而坚定地指出问题所在,是很有效果的。这样既表达事实和感受,又说明孩子该怎么做。比说“你经常乱扔垃圾,就不能别这样吗”效果要好得多。前者只是陈述事实和自己的感受,而后者是在定义孩子是个乱扔垃圾的人,更像是攻击孩子,那么想要他改变是很难的。

⑼ 父母和孩子应该怎么相处

1、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相处不要采取高高在上的态度,有时候可以以他朋友的姿态去相处,因为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喜欢去与朋友交流,说小秘密的。给他这种感觉,会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
2、生活里孩子总有哭闹的时候,不要轻易生气,学会去倾听,了解他们实际的想法。因为孩子的想法与大人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的想法很单纯,没必要想的像我们大人一样复杂。学会倾听孩子,也能够相处的融洽。
3、不要时时刻刻的总是在孩子身边唠叨。虽然你是长辈,说的话有道理,但是孩子也反感唠叨的。对于一件事情,说一俩次即可,不要长时间的去唠叨,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听,反而会出现抵触心理。
4、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与人交往的过程我们就要懂得换位思考,与孩子也应该这样。孩子的生气、苦恼都是有原因的,站在他们角度去思考,去分析,然后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解决。
5、要懂得经常表扬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要懂的去表扬,给予一些赞美的话或者小礼物,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够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6、适当的强硬。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经过反复的劝说也不听,那就需要给出强硬的态度,但这里的强硬不是去动手打孩子,要采取一些威严的方法。譬如,不给他买想要的玩具,不带他去玩等。让他认识到错误,承认了错误,改正了错误这才是强硬的目的。
7、孩子不是惯出来的,可以物质上给予他满足,但是不要一味的去放纵他,犯错了要及时去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这样才能够有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阅读全文

与如何跟父母朋友家的孩子相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是打工的怎么描写工作环境 浏览:647
2018年养老金还会张吗 浏览:176
2015年农村养老金标准 浏览:715
研究生体检可以做什么 浏览:879
怎么给长寿花用营养液 浏览:661
有关重阳节的短语 浏览:866
50岁换了15个工作 浏览:508
烟台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怎么办 浏览:610
最长寿鹅 浏览:52
老年公寓入住人员护理标准 浏览:54
太平颐泰康养老社区哪个好 浏览:239
老年人再婚为什么不找离婚女人 浏览:75
老辈长寿 浏览:93
不照顾父母犯什么法 浏览:186
西藏养老金上调西藏养老金上调 浏览:571
50岁女人证件照 浏览:251
老年人的好处作文 浏览:436
家庭老人床什么牌子好 浏览:175
长寿宫廷花怎么养 浏览:379
四川养老保险领取计算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