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B. 父母怎么说话孩子才会听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怎么说也说不到孩子的心里面,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沟通,甚至是有的孩子都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说话。当孩子听不进去你的话,不愿意和你交流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的觉得是自己孩子的问题,想想自己和孩子说话时的方式吧,想想孩子是不是接受不了你说话的方式所以才不愿意听你的话的。 不要抱怨孩子不愿意和你说他的心理话,想想自己是不是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自己从来只在意自己关注的东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听话就可以了,只要按照父母说的去做就可以了,从来不会听听孩子的想法。父母总是武断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一定要服从自己的价值观,根本就不把孩子的想法放在心上,孩子没有反抗的权力,只能服从了。慢慢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不爱说话了,因为说了也没有用,父母再想和孩子沟通就很难了。 多关注一下孩子说了什么,而不是孩子听你说了什么。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当孩子有了烦恼的时候,最想说给父母听,可是,孩子不知道如何才能够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说的,所以经常会说一些让父母不太理解的话,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放下一切事情坐下来好好地听孩子说,可是,这一点却往往被父母忽略。很多时候父母总是认为孩子的事除了学习其他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其实,也正是这些小事情,才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最好的方法,可惜都让父母给浪费了。反过头来还埋怨孩子不会说话。 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不要只是责怪孩子。有一些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当孩子在外人面前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父母不是安慰孩子,而是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不是教给你了吗?怎么还不会啊?"这些话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想:"父母批评我不会说话,难道我真的天生不会说话吗?"也许从此就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再也不愿意和外人沟通。父母不知道孩子要表达什么意思,就会自以为是、先入为主,把孩子的话打断,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剥夺孩子表达的权力。 母亲大学亲子教育专家郝大鹏老师提醒各位家长:现在工作压力比较大,家长有可能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当你回到家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庭当中,不要把你在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谈当中,不要把孩子当作是你工作当中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