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该怎么摆脱失去父亲的痛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句话会落到我的身上。失去父亲两个多月了,两个月以来我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什么也不愿意想,什么也不愿意做,平常我从没有流过泪,父亲刚去世的时候我除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上也没怎么流泪,可是两个月以来我流的泪比过去十年流的泪都要多,原来工作干的很好领导总是夸我,可是父亲去世后整天心不在焉的总是被领导骂。父亲的去世就像一根巨大的刺一样深深的扎进了心里,时不时的疼上一下,我不想再过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了,请问我该怎么摆脱这种生活,是让时间慢慢来抹平伤痕吗? 补充:父亲45岁,我今年22岁,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母亲也没了,下边还有两个妹妹在上大学 我没有过你这样深刻的遭遇 但也能体会到你的心情 我外公过世的时候 我妈和我也是极其悲痛的 你提到你父亲刚过世时你不怎么流泪 但两个月后就狂流 这个情况我也见过一些 好像是心理辅导老师讲过的 大悲无泪 也是有一些类似你这样的情况的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一滴泪都流不出来 但一段时间后就会情感爆发 老师当时讲的那个人是在两年后才哭的 比你严重多了 两年来 她描述自己的生活时也是用了“行尸走肉”这四个字 关于悲痛 就只有时间和眼泪能缓和 总之 能哭出来就好 憋久了就危险 经常看到一些老头老太因失去老伴也在不久后过世 就是太过悲痛不能自已 又哭不出来 加上年纪大 心理生理都承受不住才这样的。没有别的 哭出来 然后再次投身到真实的生活中 慢慢适应 时间是治愈伤痕的良药
2. 如何走出失去父母的悲痛
以下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痛苦,不妨一试。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不断告诉自己,要能容纳别人不同的观念或行为。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会使人们的观点、态度、希望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受到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出现情绪上波动和生理上变化,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压力,不防问问下面这几个问题:
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焦虑、易怒。
睡眠品质较差、失眠,经常打哈欠、发困。
健康指数明显下滑,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头痛、胃痛、消化不良、溃疡、记忆力下降等。
经常体验到神经性抽搐或肌肉痉挛,很难放松,腰酸背痛。
情绪容易沮丧、低落,波动大、情感倒错,对现状与未来常感到无能为力,有挫折、空虚的感受。
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不快。说话冷言冷语,感情迟钝,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谈话都倾向负面的描述。
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压力,如果以上判断持肯定的占多数时,那就是一个警钟,是在压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采取下列的方法舒缓情绪,排解积累的压力。
(1)面对现实
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人们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为自我目标难以实现,就感到自卑失望,过高的期望只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总是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客观地评价事情、评价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长所短,别人不会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别人的要求一样。对别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满情绪会越大。如果对别人的要求较低的话,那么稍微符合你的愿望,你就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
(2)宣泄法:
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喜怒不形于色”不仅会加重不良情绪的困扰,还是导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对不良情绪的疏导与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好办法。一位运动员受到教练训斥后很沮丧,不久引发了胃病,药物治疗也不见效。心理学家建议他在训练中把球当教练员的脸狠狠地打,采用此法后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这种不损害他人,又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的自我宣泄法,可以借鉴。
不过这种宣泄应该是合理的。简单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迁怒于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发牢骚、说怪话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泄应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说:“一份快乐由两个人分享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由两个人分担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烦恼、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会加剧自己的苦恼,而如果把心中的忧愁、烦恼、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亲朋好友倾诉出来,即使他无法替你解决,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烦恼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个了,这时你的心情就会感到舒畅,该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大雨过后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绪会一扫而光。
(3)注意转移:
其原理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即原来的不良情绪中心)。当与人发生争吵时,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电视;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忧解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理到缓解。例如,司马迁惨受宫刑而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德因遭遇失恋才写出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应该多接触令人愉快、使人欢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却一些不愉快的事。与其“不懈奋斗、孜孜以求”,最后 “衣带渐宽”,面容憔悴,不如潇洒一些,干点快乐的事。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时,不防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从前,有个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脸:天不下雨,她就挂念雨伞的大儿子没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忧心开染的二儿子不能晒布。后来,有个邻居对她说: “你怎么就不反过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儿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儿子就可晒布。”老太太一听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愁眉不展。这个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极好诠释。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讲得更为明确。曾有一名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在何在?”萧伯纳回答:“这很简单,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见这瓶酒的人如果说:‘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有人对这瓶酒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观主义者。”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逆境、厄运的时候,运用一下反向心理调节,从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绪由“山穷水尽”转向“柳暗花明”摆脱烦恼。
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心理压力问题,并及时地、适当地通过情绪调节来缓解心理压力,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给精神带来太重太大的伤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帮助你用稳定的情绪、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
(以上是专家建议,我个人认为,睡觉可以减轻痛苦,还有就是不要让自己孤独,多和好朋友在一起.)
楼主``希望你父母能微笑的面对生活``祝你们全家幸福 `
3. 怎么安慰同时失去父母双亲
真的不须安慰,因为任何的安慰都没用。你在别的方面多关心他们就行了
4. 失去父母是什么感觉失去父母时,自己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就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各位朋友 你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加油吧!
5. 怎样走出失去至亲的痛苦
1.放开理性尽情大哭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失去亲人的时候都不应该压抑自己本能的悲伤,应该尽情大哭,如果悲伤过度暂时哭不出来,可以细数亲人生前善待自己的种种回忆,促使眼泪尽快释放。
2.为亲人写小说
刚失去亲人的时候,自己往往更倾向于痛苦和回忆,不妨顺水推舟创作一篇小说,将亲人的音容笑貌和性格举止提取出来变成小说中的人物,让自己有一种亲人还在身边的感觉。
3.寻找天涯沦落人
通过第二步适当缓冲,让自己逐渐适应失去亲人的痛苦情绪,这个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有共同遭遇的群体,比如贴吧、QQ群或者微信群等等,与天涯沦落人一起互相寻求安慰。
4.安排假期尽情睡觉
给自己放几天长假,哭够了哭累了,就不管不顾地睡大觉,让身体在熟睡中自行调整神经系统分泌的关于痛苦情绪的化学成分。为了安全起见,小编不建议使用药物缓解情绪。
5.珍惜还在身边的亲友
在体会到失去的痛苦以后,自己应该更加珍惜还在身边的亲人朋友们,从心理上假设有一天也失去了他们,自己还有多少爱没有及时给予,然后就多跟他们联系,多善待他们。
6.封存对逝去亲人的记忆
做到以上5步以后,就可以创造条件让心里的伤口慢慢愈合了,把逝去亲人的所有物品都收集起来,锁进一个单独的房间,平时尽量不要去触碰,避免睹物思人徒增悲痛。
7.寻找更积极的未来
用兴趣爱好和工作任务制定一个积极向上的作息计划,尽量不给每天的时间留下空闲,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完成这些计划的状态中,逐渐降低对亲人思念的频率,直到彻底释怀。
6. 怎么安慰一个失去父母的人
在他最需要朋友关心时 你在他身边默默的陪着他 这个时候他不会想说话 心里是想哭的 别让他感觉不自在 不要一直用同情的眼神看他 你做些他喜欢的事情
7. 失去父亲是怎样一种体验
一、不能再在父母面前撒娇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对父亲的敌意,可能只是因为,他从未对我说过一句赞许的话。这么说,虽然很幼稚很荒谬,但年近半百的我还是像个孩子一样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我想向他证明,曾经轻视我的他是错误的。中年了,再也无法对父母撒娇了,此时,连孩子都不愿意跟你撒娇了。
实际上,撒娇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此时,双方毫无防备,完全放松,进入彼此的内心。所以撒娇经常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比如父母和孩子,或者情侣之间。中年人,为什么不愿意在父母面前撒娇呢?我想,也许感情和身体一样,也有韧带,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韧带就会僵硬,弯不了腰,踢不了腿,感情到了一定的年龄,也会僵硬,表露出来的时候,容易僵硬严肃。
二、后悔没有多点时间陪父母
我现在是个健壮的中年人,而他却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准备在鬼门关走一遭。这种反差,使我心中突然间涌起一阵怜悯之情,前半生对他的那些怨恨基本上就消失了。
如果不只是时间的问题,你会变得更强。并非父母没有让你成熟,而是生活让你成熟。回首过去,已是第七年,跌倒无数次,现实的磨砺强迫着自己提升情商。17岁时,他迷茫甚至堕落,曾经饥寒交迫。如今他无畏且自信满满。时光把所有的伤痛抚平,命运诉说着不公平,但他从不抱怨。
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不太喜欢我,觉得我就是个普通工人,没有什么能耐。自从妈妈死后,我就不太喜欢回家了。连过年的时候都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父亲去年突然生病住院,我去医院看他,他得了脑溢血,身体瘦弱许多。爸爸年轻时身体很好,所以我以前总是有点怕他。
三、遗憾没能早点成功让父母享福
俗话说得好,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在,人生只有回程。随著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也逐渐老去,许多人开始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由于这两年在北京安居,经常会有父母来北京小住一段时间,父母的年轻同事有的就很羡慕和懊恼,说自己一直不关心老家的父母,自己在这边过得好,很少回来,结果父亲突然去世了,也没好好享福,以后也没机会了。
8. 怎样在安慰一个失去父母的人举个例子
每个人都会失去亲人,失去父母,但这件事情相信很多孩子都很痛苦,父母养我们长大还没来得及报恩,父母就走了,但是你要想,如果你好好学习乖乖听话,成才,你父母才会高兴,安心
9. 失去父母怎么办
前几天你失去了父母,大家都在关注你,希望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