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

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25 07:52:46

A. 社区养老基础设施不足

理想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该是允许老年人自由且独立的生活,并提供必要的协助,而不应该一切包办,否则反而会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加速老化过程。

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划分的依据是老年人所需社会服务支援的程度。
五维科技制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分类标准:

a
类:非老年专用或用作富有活力的退休和退休前老人居住的住宅。他们有生活自理能力,
因而可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寓所中。

b
类:可供富有活力,生活基本自理,仅需要某种程度监护和少许帮助的健康老人居住的住
宅。

c
类:专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老人建造的住所,附有帮助老人基本独立生活的设施,提供全
天监护和最低限度的服务和公用设施。

d
类:专为体力衰弱而智力健全的老人建造的住所。入住者不需要医院护理,但可能偶然需
要个人生活的帮助和照料,提供监护和膳食供应。

e
类:专为体力尚健而智力衰退的老年人所建的住所。入住者可能需要某些个人生活的监护
和照料。公用设施同
d
类,但可按需另增护理人员。

f
类:
专为体力和智力都衰退,
并需要个人监护的老人所设。
入住者中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
因而住所不可能是独立的,可为住者提供进餐、助浴、清洁和穿衣等服务。

g
类:入住者除同
f
类外,还有患病、受伤的,临时或永久的病人,这类建筑中所提供医疗
和护理的应是注册医护机构,住房几乎全部应为单床间。

除此之外,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相应规定了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的划分标准。

B. 中国养老不赚钱的根源都是养老院院长不够努力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有疑惑,明明养老事业是目前最朝阳的行业,为什么很有很多养老院不挣钱呢?小能伴中老年平板电脑终端,专注解决中老年朋友健康管理,亲情陪伴和娱乐生活的晚年需求,让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享受科技与互联网的乐趣,为您解答。
最近碰到一个同行。一见到我就在说他算来算去,养老机构怎么都不赚钱,有些所谓赚钱的机构也是“见光死”,即只要把员工的保险和加班费补足,那机构还是不赚钱。
是不是员工规范的保险和加班费是导致养老院不赚钱的死穴呢?现在就把养老院的经营成本剖析下,看看什么才是不赚钱的罪魁祸首。
养老院的收入基本就三大块:床位费、餐费、护理费,对应的成本核算为:床位费=房租+摊销折旧+行政人员工资,餐费=食物采购+能耗+厨房工资,护理费=护理人员工资。
这三大块如果拆分来看哪个模块自收自支不能养活自己、严重拉高成本并且不能自我平衡的版块就是造成养老机构不能盈利的短板了!!!
护理费:护理员一月收入+保险+吃住+加班=4500元的话,按照1:3的配比,一个老人收1500元的护理费就可以收支平衡,这个护理费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大部分老人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规范职工的上班时间和保险保障并不会造成单独核算的亏本。
餐费: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养老机构的餐费基本都在750-900之间,只要老人入住到了一定的数量,相信亏损的话也不会亏多少,餐费明显也不是养老机构不能盈利的重要指标。
前两个版块就算亏损也不会有太大的数额,剩下的就是床位费了,床位费的构成一般都是租金+摊销折旧+行政人员工资。对于机构寻找物业的条件从我了解到,大家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区间内,单纯的租金并不会对推高成本有太多的决定性作用,而装修改造和设备采购的摊销往往才是大家忽视的、钱悄悄溜走的关键。
尤其是现在的投资者都倾向于高端养老项目,不惜在装修和设备采购上一味的追求高档和豪华,其投入的比重甚至占到了开办费用的70%以上,导致了成本的上升进而转化到床位的收费上,然后又转化到入住率上,形成了不良循环。
但不知道投资者有没有做过深入的调研,豪华的装修、昂贵的设备设施和对应的高收费是不是老人选择去养老机构的理由?
高昂的投入也让后续的运营团队无奈的为前期的盲目投入埋单,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更应该好好反思问题的根源,理解运营者承担的压力,用客观的角度看这个情况而不是质疑运营者的能力,否则你可能会牺牲掉一个优秀的团队。
员工的待遇并不是造成养老机构亏损的主要原因,反而是过度装修、过度采购导致了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涉及到资金成本、土地出让、房租开发投入,那养老机构肯定是没办法赚钱,这也是目前投资者盲目追求高端、在硬件方面片面追求高大上投入过大所造成的现状。而目前行业的普遍现状也是越高端的项目投资回报期越长、盈利越困难,而低端的养老项目反而因为在硬件方面投入较少,成本控制得当,收费能让更多的客户接受,盈利也还不错。找到根源,我们才能走的更顺利,对行业的发展更具有信心。

C. 养老院护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养老院护工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因为居住的是老年人,而且大多是生活不能自理专的,所以需属要护工24小时轮班贴身照顾。护工不仅需要早起晚睡,不怕脏不怕累,还要有耐心细心。比如,帮助老人洗脸刷牙,洗脚洗澡,端水喂饭,陪老人聊天散步,等等。所以,做好护工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耐心和细心,是责任心。

D. 如何补齐养老服务床位不足的问题

这要看在哪个城市了,哪个地区了。一般是床位费、伙食、服务费,需要护理的老人另交护理费,护理要视老人需要护理等级收费,一般养老院就能提供评定等级服务!

E. 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养老金不足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举措和方法:
(一)发展我国经济,促进就业,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走经济发展的道路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问题的基础。加快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承受能力,为养老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不但带来了大量资金解决没钱花的问题,同时产生跟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经济的承受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二)积极有效的发展老龄产业
结合我国的实际,最大限度的发展老龄产业,发展适合我国的老龄产业,以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同时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并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
(三)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体制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建立并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体制,例如参考荷兰的经验,在城乡建立覆盖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然后把这项制度与基础养老金制度相结合,由国家通过税收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础养老金,它提供的保障水平相当于最低收入保障。这种制度可以很大程度的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属于一种半自给自足的养老体制,国家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金,国民可以通过年轻时的工作所得的一部分用于年老时的所用。我国从事农业的农民较多,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因此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争取最大范畴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四)严格法制化措施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目前针对养老等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等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文件,我国在社会保障的法制化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着层次不高、适用范围窄、保障措施少等问题,这将影响到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因此应通过进一步加强立法、执法和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来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严格的法制化管理是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前提。
总之,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具有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等特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源自近年来我国经济与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婴儿的出生存活率和国民的平均寿命。因此,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应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快乐的安度晚年。

F. 目前国内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现在出台的养老保险新政策,已经考虑了目前国内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请多多学习!

G. 看了不少养老院都是经验不足,有没有哪一个养老院没有这些问题

作为中国首个外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凯健以上海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致力于中国养老产业的开拓,从而异军突起,成绩斐然,给中国的养老护理院带来了惊喜。

H. 国内养老院的现状问题与不足

从老人养老对养老院的需求来看,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3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机构养老或将成为未来养老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而这就对养老院产生了巨大需求。
 
从老人入住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意愿来看,在全球范围内,通常有5%的老年人愿意在养老机构养老,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机构养老的意愿更高,已经超过了35%;而在国内,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占比远高于全球水平,大约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愿计算,国内对养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数量在2018年大约保持在0.17亿人左右。对于发达国家老年人入住养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的攀升,预计未来市场对养老院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供给端:养老院供给不足,供给缺口不断扩大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的机构养老起步较晚,现仍处于初步阶段,且养老机构正面临着供不应求和的矛盾。
 
在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自2015年开始,增速明显下滑。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增加至15.5万家,同比增长了10.7%,增速较2016年下滑了10个百分点。2018年,尽管民政部还未公布最新数据,但根据历年数据前瞻推测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机构数量保持在17万家左右。
 
在养老机构的床位数方面,也基本与养老机构数量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尽管床位总数不断增加,但是从2014年开始床位增速不断下降。2017年,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约为744.8万个,同比仅增长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了6.5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9月,国内登记在册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为732.6万张,较2017年基本保持稳定。
 
而如果按照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愿意入住养老院来计算,那么在2018年中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缺口将扩大至914万个左右,远远超过了现在市场上的已有供给数量;同时,最近3年,养老服务机构床位供给缺口增速还在进一步提高。

I. 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优缺点

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一种“双赢”策略。另外,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让老人比有儿女相伴更有价值感。
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院,集中供养,集中居住,由养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的负担,还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等问题而引发老人与子女的冲突。其次,这种养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的养老风险分散,实现集体成员养老资源的共济和共享,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风险得到化解。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敬老院基本上普及不了,即使普及了,老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也很少会选择入住。

J. 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足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第三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以上就是国家对社会养老保险缴纲未满15年处理的法律规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在家工作 浏览:163
父母什么血型能生儿子 浏览:955
老年痴呆症可以报销 浏览:112
沈阳养老院收老年痴呆患者吗 浏览:543
当兵的还交农村养老金吗 浏览:594
中央直属机构国考体检完多久政审 浏览:847
辽宁自由人退休年龄 浏览:124
长寿园敬老院 浏览:548
达州60岁老人养老金多少钱每月 浏览:884
上海教授退休金是多少年 浏览:453
入职体检科目有哪些 浏览:351
养老院税率一般是多少 浏览:406
妇女多少岁领养老保险 浏览:675
60岁老太下半身裸体照 浏览:39
没有退休金的父母 浏览:703
老人是干什么工作的 浏览:398
成都交15年社保最低退休工资 浏览:64
孝顺镇好玩吗 浏览:142
老婆父母离婚了怎么送节礼 浏览:136
孩子害怕竞争父母该怎么办 浏览: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