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营养师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将不只是维护健康,而是越来越关注如何进一步改善人们的体质,提高人们的智能。营养学、生态学、心理学、生物学、优生学等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营养学人才将越来越走俏。
就我国经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来看,十分需要营养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美国等国还举办短期的“女子营养大学”,以此科学评价和指导国民的膳食消费,可见其对营养学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营养概念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已不能适应人民的需要,例如饮食营养不平衡,脂肪摄入过多等,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人们开始注意饮食保健,要求增加营养保健知识,并需专门人才进行指导和研究。例如区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都需要懂临床又懂营养的专业医师。上海已步入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养老院的建立,需要配备营养师。
由此可见,此类专业毕业生将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我国营养师职业缺口巨大(业界关注)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尽管大多数人对营养问题表示关注,但是仍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虽然吃得很好,但并未吃出健康,大多数人都营养过剩,而与此相关的职业———营养师却极其缺乏,其数量与人口总数比例严重失衡。在国外,由营养师调理人们日常的膳食并不算稀奇,然而在中国,营养师职业却面临着严重的缺口。
三十万人一名营养师
卫生系统内部将营养师分为公众营养师与临床营养师,通常所说的营养师是指公众营养师,非典以后,人们开始真正关注营养,这也把营养师的缺乏推向了风口浪尖。
世界健康咨询师联合会的魏跃先生透露,我国营养保健专业人员现在有4000人左右,即每30万人一名营养师。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很少。这与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日本的营养师数量在40万人以上,平均三四百个人就有一个营养师。
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曲先生表示,应该配备营养师的单位,包括幼儿园、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单位等,但实际的情况却令人堪忧。据了解,在北京市的幼儿园中,除了个别规模比较大的聘请了营养师以外,其他幼儿园都没有配备营养师。学校更是如此,卫生部的一位人士坦言,在全国的学校食堂中很难找到营养师,而且很多学校的食堂都承包给了个人。
不只是幼儿园和学校遭遇营养师难求的尴尬,医院、社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与营养有关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社区工作繁多而琐碎,营养师的问题更是无暇顾及。
认识误区亟待突破
许多医院的营养科形同虚设,众多的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也不真正懂营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的营养事业没有发展起来呢?
据报道,我国营养学人才教育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短暂的繁荣,当时从事营养专业学习的大有人在,由于后来基层医院、社区、学校、幼儿园一直没有营养师岗位的法定设置,我国百姓对营养知识了解还不多,营养师这个职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毕业学生就业困难,并最终导致了营养学教育的门庭冷落。营养专业学生求职遭遇尴尬,最后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
北京某健康咨询中心的刘经理表示,目前,仍有很多的人在营养膳食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老百姓传统的饮食习惯与科学的膳食观念之间也有着不小的冲突,通过营养师对此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引导很有必要。有专家认为,人均GDP指标由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营养指导,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体能和智力水平。
2006—2021年将出现公共营养师全球需求高峰,三年内,我国将会有1000名以上专家型校长和专业职业化师资参与公共营养师职业培训。目前,家庭营养顾问年费8千元左右,企业营养顾问
年费4万元左右,营养顾问是一个高职自由职业群体,一个中等水平的公共营养师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公共营养师事业将形成产业化发展,将出现一批公共营养产业方面的企业家。营养咨询中心、营养餐公司、健身减肥美容中心、食品企业等,公共营养师主体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法定岗位,国民营养条例出台后,学校、幼儿园、社区、百人以上的餐厅都将配备营养师 。
② 杨浦区世纪养老院怎么样
这家敬老院 我朋友的奶奶就在这里 据说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老人 没有一个人是喜欢住敬老院的 真的希望做子女的可以好好的对老人
③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是谁
李庆远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
在他100岁时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1933年活了256岁的李庆远与世长辞,他先后共有24位妻子,180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按照这个年代推算,他应该生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长期服用黑豆、马齿苋、芹菜、金银花、山楂、绿茶、海藻、菊花等,其命名为“百草长生方”,以保持人体三通,血通、尿通、便通”
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始终认为保持一个平静安宁的心态和“三通”是长寿所必须的。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这就是李庆远留给后人长寿的秘诀指引。他的饮食主要以米饭和少量的葡萄酒为主。
茶的养生及药用已载入《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而花枝茶具体出处不详,史料记载应出自湖北;《本草纲目》记载决明子具有清热泻火、明目的功效;荷叶具有消炎、利尿的功效;罗汉果具有润肠通便、清咽润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