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经营管理老年公寓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由于中国人口政策的特殊性,以及计划生育等基本因素。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生活的需求,适合不同需求层次的养老方式脱颖而出,其中老年公寓养老逐渐成为能够满足中高经济实力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方式,由于老年公寓的特性决定其区别于一般养老机构和普通房地产的运营模式,因此,中国敬老院网认为,中国养老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市场定位原则,销售原则以及其它服务原则尤为重要。
一、老年公寓具备的典型特点分析:
特点一:老年公寓能为中高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居住条件和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存在着一批占当地老年人口总数将近6%以上的中高收入老年群体,他们认为现在的养老条件,无论从居住条件还是养老服务水平方面都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提高的养老需求,因此他们逐渐关注能够满足其养老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一种专供老人居住的专用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老年公寓与敬老院、福利院不同,不是用来收养无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和低收入家庭送养的老人,不属于国家或集体创办的社会福利设施,而是由社会投资兴办并按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老年专用住宅,一般选址在城市周边,有山水相伴,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的环境。入住的老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健康状况选择住房类型、等级和服务档次。
由于老年公寓提供给老年人是个性化的居住条件和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因此其住宅形式一般要包括居家式的私人住宅、宿舍式的酒店公寓以及医院式的养老病房,同时由于老年公寓一般兴建在城市周边,还要提供多种生活必备设施(如购物场所、银行、邮局、医院等设施)和娱乐锻炼的配套设施(如体育馆、餐厅、娱乐场所、老年大学等),人性化的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物业服务、社区家政服务、社区医疗服务及社区娱乐服务。
2. 养老院运作模式有哪些
养老院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连锁化经营模式
养老院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规模化运营。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以统一的管理标准、服务理念和品牌推广,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连锁化经营可以利用集团采购、资源共享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能够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份额。
二、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模式是指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还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需求。这种模式实现了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三 "三位一体"模式
这种养老院运作模式将养老服务、护理服务和康复服务融为一体。它主要针对那些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如失能、半失能老人或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和心理疏导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四、社区嵌入式模式
社区嵌入式养老院依托于社区,将养老服务融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温馨的养老环境。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与社区紧密合作,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嵌入式养老院可以减轻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种模式下的养老院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以上几种模式是目前养老院的主要运作方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和市场需求。养老院在选择运作模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社区居家养老怎么做运营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养老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是占着主导地位,怎样才能做好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人才
总体看来社区工作人员比较少,而且平时工作量较多,很难再抽出时间投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同时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缺乏责任意识和人本意识,养老服务中工作主动性也不高,对于部分老人的要求并不能及时作出解决 ;专职护理年龄偏大、人员较少、素质不高是多数社区当前的现状。
2、资金支持不足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社区养老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当前来讲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和服务收费为社区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投入方面 :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日间照料中心是由政府出资建造的,除此之外其他方面财政投入很少。
3、老年人参与度不高
目前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老年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十分陌生,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社区居家养老。对于社区老年群体,闲暇之余并无固定的活动场所,对社区提供的服务依赖性也较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区老年人遇到危险或是问题,首先会直接求助于亲人朋友,鲜少想到社区,更不会选择求助于社区服务机构。
对于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仅有部分老人对其有一定了解但参与意愿不强。对于需要自费的项目,老年人节约意识与精神均会使其对这些服务项目产生抵触情绪 ;对于社区开展的志愿活动,老年人也并未展现出较大的兴趣,整体参与热情缺乏,参与人数较少。
二、怎样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对于以上的几个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建设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对社区管理者以及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均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因此,有必要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专业的从业人员队伍,以便更好地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2、积极拓展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渠道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为确保其顺利发展,有必要积极拓展资金来源。目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二是增加社会力量的注入 ;三是加强资金运作的监管。
3、转变社区老年人养老观念
由于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大多是“养儿防老”“落叶归根”,再加之老年人传统的节俭意识,这些严重制约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积极开拓思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促使社区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
4、引进相关平台设备,打造金养通智慧养老模式,科学高效智能管理,智能化解决人、事、物等的管理。
4. 经营养老院的模式
经营养老院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委托经营模式。这是一种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私合作制模式。政府部门通过招标发包,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将其投资兴建的公办养老机构的部分或全部委托给社会力量经营和管理。例如,北京汇晨老年公寓就是采取了委托经营方式,实现了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运作。这种模式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而对于社会力量而言,由于其投入小,因此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2. 租赁经营模式。政府将公办养老机构的场地及设施租给民间组织或企业使用,并收取租金。民间组织或企业负责机构的经营管理,并向政府缴纳租金。在这种模式下,民间组织或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使用养老机构场地和设施设备的特定权利,但机构的所有权仍归政府。例如,湖北枝江市社会福利院就通过租赁方式实现了养老机构公建民营。
3. BOT模式。即民间资本或私人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资本投资运作方式,包括建设、经营、移交三个过程。当特许经营权期满时,公共基础设施须上交政府。这种模式下,民间力量和政府共同建设养老机构,由民间组织负责运营,权限到期后再将养老机构无偿转交给政府。例如,无锡扬子颐养中心就是通过BOT模式进行运营的。
4. 特许经营模式。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在养老服务领域,特许经营模式可以分为商业特许经营和政府特许经营两种。商业特许经营通俗来讲就是“连锁加盟”,而政府特许经营则更多与PPP项目相关联。
综上所述,经营养老院的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条件。在选择经营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需求、资金状况、运营能力等,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5. 护理院养老院运营抓好这4个点入住率立马提升
现在在整个江苏省90%养老院和护理院机构,入住率都是不满的,甚至还有新开的护理院2-3年了,连50%都没有收住到,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老人不够多,还是竞争太强烈了?
据统计江苏一共有8700万人口数量,老人占据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也就是870万的老人,你敢说这个行业没有客户?没有市场?其实都不是,其实是你的护理机构运营和管理做的不到位,百年养老课栈,季敏老师136—0518—5225认为一般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做营销不坚持
百年养老课栈,季敏老师走访过很多的养老机构和护理机构,其中大部分的机构做营销都是太心急,都是想着做一次营销活动就能给机构带来很多个客户,如果这次营销失败了,就会觉得这种营销方案是没有用的,然后就停止营销方案,换另一种营销方案,失败了又换,像这样的营销干脆不要去做,浪费人力、物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说如果机构要做营销的话,最佳时间是要坚持3个月到半年时间,才能判断出这个营销方案是否是可行的。
2、没有统一的接待流程
这点是重中之重,希望大家仔细看完
很多的养老护理机构都不重视“产出”部门的工作,这里就好比机构是一个生产厂家,机构是产品,营销是宣传,接待是销售员,你的产品再好,营销做的也好,客户上门咨询问价的时候,接待员爱答不理或者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客户去购买你的产品的时候,你的产品再好有什么用,包装在漂亮,客户不买都是空的,因为客户还有选择的方向,除非你的机构是唯一的,所以说机构的负责人一定要把控好“产出”部门的工作,不然前期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白费了。这里各个机构的负责人可以看一下:百年养老课栈,季敏老师的课程,里面有很多接待人员的培训课程。
3、不懂渠道还说渠道没用
在今年我们去了一家还算不错的护理机构,和机构负责人聊天的时候,当我们聊到了自媒体平台,机构负责人马上就说,没有用,我试过了,看的人少,加的粉丝少,播放量也少,我接过机构的自媒体账号看了一下,我问机构负责人你真的了解自媒体吗?自媒体后台的算法机制、视频内容有没有违禁、有没有定板格式、发布频次的规律、如何推广这些你都知道吗?问的机构负责人哑口无言,这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我就不一一说了,百年养老课栈,吴磊老师里面有养老院护理院自媒体运营的课程,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4、太过自信
听到最多机构负责人说的话都是,我们机构是做口碑,口碑好了,住的人就多了,这点我个人也是比较赞同的,除了口碑其他什么都没有的话,你后续的老人从哪里来?毕竟你养老机构和护理机构口碑传播有限,5年收住80人。
但是还有的负责人很自豪的说用了3年时间收住了50%的老人,说明一下这家护理机构一共110张床位,同样是110张床位左右的机构1年就能收满,机构负责人要多出去走访下其他的机构,看看其他机构如何做运营和营销的,不要总是意味着沉迷于自己的自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