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脚底疼好治吗

老年人脚底疼好治吗

发布时间:2023-10-05 21:31:40

① 老人经常脚底痛是怎么回事

老人足跟痛属中医“骨痹”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中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脚底痛通过中医的针灸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老人经常脚底痛的原因,资料仅供参考。

老人经常脚底痛的原因

1、脚底痛怎么回事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

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

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

真正了解原因之后,我们才会在生活当中,时刻提醒自己,避免那些会导致脚底出现疼痛的事情,保护我们的脚底健康。

2、什么是脚底痛

足掌痛就是脚底板疼痛,走路或久站后加剧,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症状包括足跟痛、足掌痛、肋间肌痛等。AS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遗传、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强直性脊柱炎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3、脚底痛与足跟痛鉴别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了极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因跟骨骨刺引起足跟骨刺症状是足根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怎样缓解脚后跟的疼痛

1、是每天睡前洗脚后以点揉整个足跟底部10分钟。

2、是脚趾后扳,脚底出现一条筋,从下往上按压这根筋,一只手用力按压隆起的脚筋,一只手同时向后扳脚趾,骨刺部位如果感觉疼痛是正常的。

3、是平日选择厚底、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

脚底前掌疼怎么办

本病多发于30—50岁中老年妇女,和足部狭瘦松弛者;大多为单侧。松弛性跖痛症经非手术疗法,常可奏效,极少数才需手术治疗,压迫性跖痛症则需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对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分清是属于何种病因所致。

穿矫形鞋和应用横弓垫恢复和维持足弓。

加强足内在肌锻炼,原地弹跳等。

理疗热敷或按摩。

对症治疗:如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或局部封闭。

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以上为松弛跖痛症的治疗原则。

② 中老年足跟痛,该怎么缓解

很多人都有脚后跟疼的毛病,尤其是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又或是长期穿高跟鞋的人。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

中老年足跟痛,可这样缓解

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可以经常踮脚。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肾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疼痛也就缓解了。

3、穿舒服的鞋

建议多穿软底鞋、“小坡跟”鞋,鞋跟高度在2~3厘米高为最佳,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

4、使用足跟垫、足弓垫

足跟垫即在稍厚的鞋垫上画出痛点的位置,挖空,在空处垫上药包。可用威灵仙、白芷以1:1的比例打成药面做成药包。当然也可不垫药包使用。

平足者且有足跟痛者,建议在久站、久行之前垫好足弓垫。

足弓垫在药店可以买到,年青人建议选购硬质足弓垫,中老年人建议选购软质足弓垫。

自制足弓垫需满足下列要求: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5、勤踩毛巾

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置于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内用力拉至筋膜有感觉到被拉扯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

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

足跟痛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如果痛的厉害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只是轻症疼痛,可以尝试上述五个办法缓解哦~

③ 中老年人出现脚底板疼,常有3种病因,医生告诉您如何鉴别及治疗

走路,是平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活动,无论要去哪里,都要靠一双脚,如果脚部出现了疼痛,活动受限,走几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一样,或是站立着都觉得疼痛不适,那走路这么平常的事情便有如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

足底筋膜炎通常发生在40~60岁之间的人群。

发生足底筋膜炎诱因:

长跑、长时间行走和爬山等活动 :这些活动容易使足底筋膜(跖腱膜)组织受到多次反复的超负荷牵拉。

肥胖或超重者 :多余的体重会给足底筋膜带来较大的压力。

扁平足与高弓足 :扁平足患者足弓低平,没有弓度的缓冲,行走时脚底会比普通人,多承受一倍的压力,足底的筋膜就会受到过大的负荷,长时间这样,就会产生慢性劳损,;而高弓足与扁平足相反,足弓过高,导致筋膜过度紧张这些都会导致引起足底筋膜炎。

鞋子 :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高跟鞋,西式长靴会使足底筋膜发生挛缩从而发生足底筋膜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较为复杂,一般是指在患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发病机制可能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神经炎症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

长期吸烟、饮酒也会造成糖尿病周围病变,另外糖尿病病史在15年以上者,患病几率也会增加。

此外体重水平和血脂水平等因素也与该病相关。


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退化现象,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逐渐老化,产生退行性改变。凡是活动频率较多,负重较大的关节都容易较早出现骨质增生,如腰椎、颈椎、膝、足跟部等等,而足跟部骨质增生是其中发生最为频繁的,足跟骨质增生又俗称为跟骨刺。

⒈足底筋膜炎 :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疼痛在早上起床时最为严重,而行走几步之后疼痛又有所缓解,部分患者行走活动过度时疼痛又将加剧。

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旦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出现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至膝部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蚁走感、触电样及套袜样的特殊感觉异常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糖尿病足,将会产生足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溃疡、间歇性跛行、坏疽等症状。

⒊跟骨刺

走路时脚跟会有石头硌,针刺的感觉,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感觉加重,症状在早晨时最重,尤其是起床后的第一步,下午症状较轻,若足部皮肤出现红肿、灼热时,则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

⒈足底筋膜炎

鉴别 :急性期需与跖腱膜断裂、跟骨骨折等相鉴别;慢性期则要与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肌腱损伤等相鉴别,这些疾病的症状都极其相似,但可通过可通过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区分,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足底筋膜的厚度以及周围的渗液、炎症水肿等情况,MRI可观察到足底筋膜厚度及信号改变,一般 健康 者的筋膜厚度为2-4mm,而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是增厚的,一般 >4mm

治疗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可选择具有减震效果的鞋子,高度为1cm最佳,其次足底筋膜炎患者应减少跑、跳登山等大量的足部运动,并且尽量不走凹凸不平的路面,每晚可用温热水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肥胖或超重者,应控制自己的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疼痛较严重,两周未缓解者必须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遵从医嘱给药,针灸,红外理疗等,一般预后较好。

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①鉴别 :外伤后足部畸形及坏疽性脓皮病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相同症状,但是多数患者无血糖过高的病史,外伤后足部畸形有明确的外伤史,并且患者伤口不会出现愈合困难的情况。

②首先需要 治疗原发病 ,一般情况下需终身长期治疗,若出现严重坏疽、肢体坏死、感染的患者应截肢。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中尤为重要,对于脚部皮肤完整者,选择合适的运动可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如散步、打太极、游泳等。

⒊跟骨刺

饮食方面: 控制总摄入量,选择吃含糖量低的食物,清淡饮食,戒烟酒。

注意保持足部清洁: 选择合适透气性好柔软的鞋袜,避免感染、溃疡加重。

定期复查

⒊跟骨刺

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跟骨骨折需与跟骨刺做区分,类风湿关节炎有类风湿病史,疼痛多处于跟骨两侧,而跟骨骨折则有明显外伤史。

治疗

选择软底宽松的鞋子,减少以足部为主的运动,并且控制体重,可用骑车、游泳代替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效果,也不会使足部症状加重。

饮食:可多食用新鲜蔬菜、牛奶、虾米、豆制品等富含钙及维生素的食物 ,勿吃任何柳橙类水果如橘子、橙子,尽量少吸烟或者戒烟,避免酗酒,这些物质会延缓疾病的治愈。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急性发作期时可适当卧床休息,可用冷敷减轻疼痛,疼痛加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慢性轻微疼痛可每晚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还可通过针灸、针刀治疗、必要时需采用手术治疗。

④ 前脚掌疼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

前脚掌非常的疼,什么办法可以有效治疗?

前脚掌疼痛一般可以诊断为跖痛症,是因为前足横弓劳损或者神经受压以及刺激所引起的足痛,患者可以穿矫正鞋以及横弓垫恢复和维持足弓,然后加强锻炼,可以做原地跳或者理疗以及按摩等,症状就会缓解。

(3)多数需手术切除趾神经瘤,术后不穿高跟鞋或窄头鞋。

⑤ 七十岁老人脚痛脚麻怎么办

脚后跟痛排除骨刺等原因外,一般大多是腰椎问题引起的。医疗上基本没有什么内好的治疗方法。我告容诉你一个方法:往前用力挺头伸脖子收下巴,往后用力缩胸收腹,往前用力挺屁股。坚持做5到10秒钟。轻的做一次就好了,重的做三四次就好了。但最重要的是保护腰部。此方法适用所有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脚后跟痛,脚痛脚麻,脚底板发热,脚指3,4,5到脚后跟神经痛,大脚指过电似的抽疼,双脚内侧神经巨烈抽疼等等症状的患者。重要的是保护腰部。

⑥ 老年人脚疼是怎么回事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有酸胀疼痛感,严重时呈针刺样痛,难以举步。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是体胖、劳累、寒湿或外伤、骨刺等,导致足跟软组织损伤和跟骨退行性病变,或继发无菌性炎症。治疗老年足跟痛可选用下列简便有效的方法。

▲指压掌根穴:根据祖国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和“依右对左,依左对右”的理论,对老年足跟痛运用指压“掌根穴”的方法可获良效。掌根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中央的掌长肌腱与桡侧肌腱之间,即大陵穴下1厘米处。如左脚跟痛按压右“掌根穴”,反之亦然。按压时,令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医者用拇指按压于该穴位上,并轻加掐揉,使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觉,反复操作数次,约3~5分钟。每日早晚各做1次。

▲中药、食醋泡脚:取五加皮10克,芒硝20克,川椒10克,老葱3根,煎熏泡足,每日1~2次,每次浸泡30分钟;或取陈醋2斤,加热至足部能耐受为度,每日浸泡一次,约40~60分钟,一般连续泡脚10~15天,痛感会逐渐减轻。

▲药物内服外搽:足跟痛患者可服用消炎痛、复方丹参片及六味地黄丸等药物;外搽可选正红花油或正骨水,也可外贴麝香壮骨膏等,均有止痛效果。

此外,还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或中医针灸治疗。也有学者认为,足跟痛与跟骨静脉血瘀引起压力升高有关。如果足跟痛患者采用上述疗法效果欠佳且病情较重时,可由医生考虑施行局部减压手术,则疼痛症状可能会得以缓解。

⑦ 老年人脚底疼,像被糖粘住一样,有什么药物医治

问题分析:
常见于足底筋膜炎或者滑囊炎.意见建议:治疗上建议:1,口服芬必得胶囊,舒筋活血片,正清风痛宁片,适用于症状轻 者.

意见建议:
2,主要为穿刺抽取囊液后向囊内注入1%利多卡因,强的松龙注射液2mg混合液4~8ml,每周1次,多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每天晚上用少许盐,花椒,开水冲后泡脚.同时自我按摩脚底的涌泉穴五分钟.涌泉穴在脚心中上三分之一的凹陷处.生活护理:避免久站,穿鞋过紧,避免长时间行走.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脚底疼好治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