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村老人为什么不愿去养老院
在农村,很多老人并没有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老两口一起过日子,特别是儿子多的家庭,很多老人都是自己分开生活。对于身体健康的老人还好说,自己负责自己的吃喝基本上还是没问题的,但也有一些老人身体并没那么好,需要有人来照顾。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也很大,很多都背井离乡去打工了,也不能照顾老人。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怎么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养老院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有的养老院的环境也非常不错,健身器材、娱乐设施基本应有尽有。
3.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养老院住不习惯
俗话说的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即使养老院环境再好,条件再好,很多人还是觉得住在家里舒服。而且住在养老院,就要离开自己的老邻居,真的舍不得。
再一个事实是,目前很多农村养老院的环境并没有那么好,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农村养老院里住的是一群“特殊人群”。所以,很多农村老人总感觉住在养老院不自在,不舒服。
再加上现在在养老院服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会对老年人嘘寒问暖,但也有极少数人对老年人没有耐心。大家也时不时会在网上看到关于养老院工作人员虐待老人的新闻,很多老人怕在养老院遭人虐待,这就导致老年人更不愿意去养老院了。
② 农村的老人为何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也不去养老院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龄化情况严重,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果是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基本上压力都会很大,每一对独生子女小夫妻要养活四个老人,如果双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还健在,那负担可能更重。因此很多城里的老人在年龄大了之后,去养老院成了一个很热门的选择,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
2、为了省钱,考虑到经济状况节约开支,不想给子女添加负担。
在养老院,虽然说会有专门的人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们也都聚在一起,平时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笑,让老人们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但是住养老院的花费其实也是不便宜的,每个月需要交钱,一个月至少也要几百甚至上千,这对于一向节俭的农村老人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少的开支,而这笔钱往往只能由子女来出,所以老人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拖累子女,就更加不愿去养老院了。
③ 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我们都是小雷锋 ——敬老院义工服务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初一七班一行八个人一起来到了广饶路上的“金光老年公寓”为这里的老人进行义工服务。进入敬老院,我们立即行动了起来。男生四人负责到屋外打扫后院,我们女生也分成两组,王佳和程榆负责擦拭椅子,我和王小婉负责用铲子铲起地上的白灰粉。说干就干,我们立即拿起工具,冲向了劳动地点。来到206爷爷的卧室,只见原本光滑整洁的大理石地上沾满了一个又一个的白灰疙瘩,与这房间极不协调。我们先往地面上洒了点水,然后便拿起铁铲子起劲地干了起来,伴随着铲子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刺啦刺啦”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偶尔一抬头,只见同伴正双手紧紧地捏着铲子,使劲压在地上磨呀磨,她的脸颊由于用力便得发红,眼睛认真的盯住那块白灰,不一会,原本顽固的白灰便变成了一摊白粉,我也立即干了起来,经过我们俩的努力奋战,满地的白灰不见了,地面又恢复了原本的模样。爷爷奶奶和工作人员阿姨直夸我们干得好,干得棒,我们不好意思的笑了。再看看其他人,他们也差不多都完工了,王佳程榆把椅子擦拭得光洁如新;男生们也打扫出了两大麻袋杂物,我们元买完成了任务,又配老奶奶聊了一会天,就满载着爱离开了老年公寓,结束了我们一个下午的义工活动。这次学雷锋活动是我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也同时是我知道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变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为共建和谐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岛超银中学2008级7班敬老院活动同学 2009年3月14日 我自己写的,改改,凑活着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