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中国营养学会维持老年人所需

中国营养学会维持老年人所需

发布时间:2023-09-17 05:49:29

㈠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期应该每天喝多少羊奶

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量也不同的,一般一天1-2次就每次2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回。
“秦牧答坊”富硒高钙羊奶粉_冲调方法
1、准备150ml温水,水温在40℃-50℃的温开水
2、应用时参考用量建议表,内用小袋包装。
3、将奶粉轻轻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秦牧坊”富硒高钙羊奶粉_贮存方法
本品宜储于凉爽干燥处,切忌阳光暴晒或存放于高温环境中,每次食用后请务必封紧袋口,以防止吸潮或进入异物
“秦牧坊”富硒高钙羊奶粉中的营养
羊乳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硒、钾等;丰富的天然小分子钙可以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富含维生素C,脂肪凝点低,有利于血液循环,保护心脏健康,可改善心肌营养,软化血管,对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显著功效

㈡ 老年人需要补充什么营养

老年人营养需要:

一,热能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组织细胞逐渐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体力活动减少以及体脂肪增多和去脂组织减少等,使老年人对热能的消耗也随之降低。

因此,需适当降低每目族行膳食中总热能的摄入量,以免过剩的热能转变成脂肪堆积于体内而引起肥胖。热能的摄入量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60岁以后应较18~49岁的成年人减少20%。老年人减少热量,主要是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二,蛋白质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使摄入蛋白质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在人体衰老过程中,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超过了合成代谢,当膳食蛋白质不足时,老年人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老年人应有足量的蛋白质供应。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RNI)为759/d(男)及659/d(女)[按1.279/(kg.d)或按15%蛋白质/总热量计],其中要求有1/3~l/2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类和大豆制品。但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肾脏负荷。

三,脂肪

老年人由于胆汁酸分泌减少,酯酶活性降低,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由于体内脂肪质分解排泄迟缓,血浆脂质也升高,因而老年人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特别要限制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SFA)的动物性脂肪及肝、脑、蛋黄等的摄入。

四,碳水化合物

老年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糖耐量低,故有血糖升高趋势,糖过多易发生糖尿病及诱发糖源性高脂血症。所以,老人碳水化合物摄档兄人量占总能量的55%一65%为宜。老年人应控制糖果、精制甜点心摄入量,可食用一些含果糖多的食物,如各种水果、蜂蜜等。

五,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于老年人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肠胃蠕动缓慢,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增高。适量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有效防治老年性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还有防治高血脂、结肠癌以及降血糖等功效。

因此,老年人的膳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在每日膳食中应安排一定数行穗袭量的粗粮、蔬菜及水果。

六,矿物质

1.钙

老年人常因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机能减退,使钙的吸收减少,加上体内代谢过程中对钙的储存及利用能力下降,常发生负钙平衡状况。随着年龄增长,常发生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每日膳食应注意摄人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并且经常晒太阳。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钙供给量为600mg。

2.铁

缺铁是世界性的老年营养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老人应多摄入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动物血、瘦肉、鱼类等。

3.其他矿物质

老年人缺锌时可致味觉失灵,严重时可使心肌梗死、慢性肾炎等的发病率增高,故老年人应注意膳食锌的补充。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故老年人应注意膳食铬的补充。硒与心肌代谢有关,缺硒会引起心肌损害及使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不容忽视老年人对硒的补给。

七,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能维护上皮组织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具有抗癌作用,对于老年人保持健康十分重要。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也富含胆固醇,因此可选择一些含有胡萝卜素的绿色蔬菜或营养补充剂。

2.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倡老年人适当增加户外光照时间。

3.维生素E

维生素E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稳定生物膜结构,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维生素E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我国规定老年人维生素E每日供给量标准为12mg,各种植物油是其最良好的来源。

4.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参与脂肪代谢调节等功能,对于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十分必要,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维生素C供给量为60mg,故应经常进食足量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其他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也需要适当补充。

此外,老年人细胞内液量减少,同时老年人饮水欲望减退会加重体内水分的不足,故老年人应养成饮水习惯,每日摄入水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从膳食安排上应适当增加一些汤、羹类食。

(2)中国营养学会维持老年人所需扩展阅读

老年人的膳食:

1.合理膳食原则

现在老年人选择食品的消费观已由“食以味为先”转为“食以补为先”的原则,应注意节制饮食、务求清淡、少量多餐、易于消化以及多补钙和铁。

膳食原则:①平衡膳食;②粗细搭配;③易于消化;④充足的蔬果:⑤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⑥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和硬度。

2.每日膳食构成

老年人一13的合理膳食组成应包括:谷类2509;瘦肉、禽类、野味类及鱼类50~100g;蛋40g;豆类及其制品适量;新鲜蔬菜250~300g,烹调用油20~30g;有条件者还可选用鲜乳、新鲜水果等。此外,经常食用花生、核桃、芝麻、海鱼、紫菜、贝类等,对预防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益。

3.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天然食品

虽然目前人们还未发现一种食物或药品能使人“长生不老”,但人们在防老抗衰的研究中却发现了许多可延年益寿的天然食品。

(1)碱性食物豆类(大豆、红豆)、蔬菜(萝卜、番茄)、海菜(海带、紫菜、绿藻)、水果(橘子、草莓、柠檬、香蕉、葡萄)及不加糖的果汁。

(2)抗氧化的食物蔬菜中的红心地瓜、胡萝卜、茼蒿、菠菜、绿葱、南瓜等含有丰富的厣一胡萝卜素;猕猴桃、橘子、番茄等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此外还有哈密瓜、桃子、李子等水果。

(3)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糙米、全麦面粉、绿豆、黑豆、杏仁、芝麻、黑枣等。

(4)含动情激素的食物动情激素可用植物性的激素来代替,如玉米、小麦、胚芽、樱桃、香蕉、苹果、李子、地瓜、番茄、青椒、豆粉、腰果、葵花子、人参、大蒜等。

(5)其他如香菇、蘑菇、木耳、枸杞、蜂王浆、蜂蜜等。

㈢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是什么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总的来说,老年人科学饮食特点是营养既应全面,又要合理,还要注意食物质量和饮食卫生习惯。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食物要全面:保持多样化,不要偏食,五谷杂粮、畜禽蛋乳、水陆菜蔬、干鲜果品、鱼贝虾蟹、山珍海味等都要吃。不要因为有高血压、冠心病,就“谈荤色变”,患这两种病的老人,瘦肉、牛奶可以吃,豆类更宜多吃。否则会因营养不良而身体消瘦,抵抗力减退,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2)饮食宜清淡: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物,但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应该节制。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助湿生痰,甚至化热为毒,所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以谷为养,果菜为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清淡不等于吃素。
(3)饮食有节:老年人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差,应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运化功能失常,气血郁滞,食物腐败,从而引起腹胀、泄泻、嗳气等症状,甚至因发生急性胃扩张或诱发心肌梗塞而死亡。曾有一高龄老人,当他152岁时,因饮食过度而死,他的尸体曾被著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哈维氏所解剖,发现他的各器官的衰老现象还不明显,如不暴食还不致死亡。
(4)饭菜宜软烂:老年人因牙齿磨损、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差,因此应该把食物切碎煮烂,肉可以做成肉糜,蔬菜宜用嫩叶。烹调多采用焖、炖、蒸、氽等方法,少用煎炸油腻食品及刺激性调味品。同时还要注意荤素搭配,干稀相得,色香味俱好,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5)要少食多餐:老年人肝脏合成糖元的能力降低,糖元储备较少,对低血糖耐受力较差,容易感到饥饿和头晕。因此,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老年人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一般每日可安排五餐,每餐的量不宜太多,餐间不吃零食,特别是甜食,以免影响食欲,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6)温度要适宜:由于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所以,不宜进过热的食物,据认为进食过热饮食,是引起食道癌的原因之一。相反,进过冷饮食,容易损伤胃气,所谓“生冷伤脾,硬物难化”是有道理的。
(7)食物要新鲜:对于已腐败、变质的鱼肉食品,已腐烂的水果,酸败的油脂,霉变的花生、谷豆,隔夜的剩饭菜等,都不宜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或诱发癌症。
(8)要多吃果菜:老年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其中果胶和纤维素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它可防止粪便在肠内滞留,对预防便秘和肠道肿瘤的发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年人吃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食品,对防止动脉硬化,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有一定的作用。
(9)水分要充足:给老年人常做些汤、羹、菜泥之类的菜吃,既补充了水分,又有利于消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的生理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人体的营养状况,如牙齿脱落、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缓慢,使机体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下降。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已成为医学界大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老年营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紊乱则有可能加速衰老的进程。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衰老的机制和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的营养需要及合理膳食十分重要。
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1 、代谢功能降低
一是基础代谢降低。与中年人相比大约降低15%~20%。这与代谢速率减慢、代谢量减少有关。二是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引起细胞功能下降。
2 、机体成分改变
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脂肪以外的组织(lean body mass)则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细胞量下降。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
二是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
三是骨组织矿物质减少。尤其是钙减少,因而出现骨密度降低。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骨骼内骨组织的重量,正常人在成年后骨量仍可增加,至30~35岁时骨密度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70岁时可降低20%~30%。因此老年人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骨折。
3 、器官功能改变
一是消化系统。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减少,致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影响。胃扩张能力减弱,肠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易发生便秘。多数老人牙齿脱落而影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二是心脏功能降低。心率减慢,心搏输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
三是脑功能、肾功能及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脑细胞及肾细胞数量较青年大为减少,肾单位再生力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糖耐量下降。
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1 、蛋白质
老年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所以老年人要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至少应当和成年期吃得一样多,每天每公斤体重为1.0~1.2g蛋白质,到70岁以后可适当减少。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已经减弱,清除这些毒物的能力较差,如果蛋白质吃得太多,其代谢后的有毒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一般来说,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饮食总热量的10%~15%。
2 、脂肪
应占饮食总量的15%,其中饱和脂肪酸占0~10%,不饱和脂肪酸3%~7%。老年人胰脂肪酶分泌减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应当少吃一些脂肪,适量吃一些植物油。
3 、热能
由于基础代谢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和体内脂肪组织比例增加,使老年期对热能的需要量相对减少,因此每日膳食总热能的摄入量应适当降低,以免过剩的热能转变为脂肪贮存体内而引起肥胖。热能摄入量应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61岁后应较青年时期减少20%,70岁以后减少30%。一般而言,每日热能摄入6.72~8.4MJ(1600~2000kcal)即可满足需要,体重55kg每日只需摄入热能5.88~7.65MJ(1400~1800kcal)。
4 、糖类
由于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且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易发生血糖增高。有报告认为蔗糖摄入多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因此老年人不宜食含蔗糖高的食品;过多的糖在体内还可转变为脂肪,并使血脂增高。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5、 矿物质
矿物质在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不仅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还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构成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血红蛋白、甲状腺素等。
(1)钙。老年人对钙的吸收率一般在20%以下。钙的摄入不足易使老年人出现钙的负平衡,体力活动的减少又可降低钙在骨骼中的沉积,以致骨质疏松症及骨颈骨折比较多见。因此,钙的充足供应十分重要,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膳食钙的供给量为800mg即可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2)铁。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铁的摄入量也需充足,我国营养学会推荐老年人膳食铁的供给量为每日12mg。
此外,微量元素锌、铜、铬每日膳食中也需要有一定的供给量以满足机体需要。
6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人体对维生素的生理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不能大量在组织中贮存,因此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老年人由于体内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对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应充足,以促进代谢平衡及抗病能力。
(1)维生素A。老年人由于食量减少,生理功能减退,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膳食中维生素A的推荐供给量为每日800μg。
(2)维生素D。老年人因户外活动减少,由皮肤形成的维生素D量降低,加之肝、肾功能衰退致使通过肝、肾转化为1,25(OH)2D3的活性形式减少,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故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应达到10μg(400IU)。
此外,每日维生素E的最大摄入量以不超过400mg为宜;每日硫胺素、核黄素的膳食推荐量为1.3mg;每日抗坏血酸的膳食推荐量为100mg。
7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起到预防老年性便秘的作用;能改善肠道菌群,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纤维对血糖、血脂代谢都起着改善作用,这些功能对老年人特别有益。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传染性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发病率明显增加,膳食纤维还有利于这些疾病的预防。粗粮中及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老年人应注意加强这方面食品的摄入。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有一定的特点,其基础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所需要的总热量比成年人减少。每一个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及个体差异(体重、疾病、性别等)的不同而不同。然而,总的要求是:力争营养素全面而平衡,充足而合理,讲究科学的营养,使自己大致符合标准体重的需求。
在老年人的营养要素中,尤其应该值得重视的是,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比例,一般达到所需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为好,超量的蛋白质则会损害肾脏。
我国绝大多数人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应该逐渐改变食谱结构,适当增加豆类及动物性食物。老年人本来应该减少糖类饮食,但是不少人不敢进食动物脂肪,造成糖类饮食大大增加,这样会出现高脂血症,同样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诱发糖尿病。要有足量的含有钙和纤维素的食品,而钠盐的含量偏低为好,淡味饮食有利,每日含钠盐量应该在5g以下。进食粗粮已为当代老年人的一种时髦,粗细搭配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容易消化及咀嚼的食品更是老年人的祈求。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利用。但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一方面主食中应有粗粮细粮搭配,粗粮如燕麦、玉米所含膳食纤维较大米、小麦为多;另一方面食物加工不宜过精,谷类加工过精会使大量膳食纤维丢失,并将谷粒胚乳中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丢失。
胚乳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抗氧化维生素,在人体抗氧化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抗氧化能力下降,使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险增加,故从膳食中摄入足够量抗氧化营养素十分必要。另外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铬对维持正常糖代谢有重要作用。

㈣ 老年人营养膳食(≧60岁)

成年期:18~60岁;

老年期:60岁以上。

合理营养是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到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必要条件。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紊乱则可能加速衰老的速度。

1,能量。

在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人很可能在基础代谢方面下降,而体力活动也相对减少。对于老年人的个体而言,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不同,对能量的需要有较大的差异。

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医学认可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或是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原已习惯的有氧运动,这将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说是“营”的一种。老年人的均衡营养和其生活模式也是分不开的,老年人参与本人喜爱的,习惯采用的,或是身体能接受的运动项目,对健康极为重要。

2,蛋白质。

(1)蛋白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

由于体内细胞衰亡和体内各种代谢不可避免丢失的蛋白质,以及随机体老化,体内分解代谢的加强,氮的负平衡就难以避免,若再加上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代谢与更新就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老年人还可因种种原因,使摄入的蛋白质的质与量较难满足要求,更加重了组织器官的衰老。

(2)蛋白质的推荐量

建议蛋白质的RNI男性为75克/天,女性为65克/天。按男性每日1900kcal,女性1800kcal的能量摄入推算,要达到男性75克/天,女性65克/天的蛋白质是不容易的。如果能量主要从粮食提供,其蛋白质的含量只能达到推荐的一半左右;如果除粮食外,主要以动物性食物,包括肉,蛋,奶类提供,那么动物脂肪在膳食中的比例就会偏高,因此,需要选择适宜食物品种及数量。

(3)蛋白质的来源

大豆及其制品是老年人最佳的选择之一。大豆类及其制品相对容易取得,而且品种很多,可选择性很大,也较容易消化。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其他优质蛋白,可以作为长久之计。大豆中的脂肪,卵磷脂,植物固醇以及大豆异黄酮对人体有利,尤其是女性。此外,鲜豆类也是蔬菜中可以首选的食物之一,并且可与适量的鱼,肉类搭配烹调。因此,强调老人年选择豆类是符合当前消费条件及均衡膳食要求的。

(P.S.①豆类的品种有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赤豆等,豆制品的如豆腐,豆浆,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素火腿等,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现在营养学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的时间,人体那就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因此很多营养学家都呼吁用豆类食品代替一定量的肉类等豆性食品,是解决城市中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的最好方法。

豆类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接近于动物性的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于人体的需要。

豆类所含的脂肪,以大豆为最高,可达18%,因此可以做食用油的原料,其他豆类含脂肪比较少,豆类的含糖量,以蚕豆,赤豆,绿豆,豌豆比较高,为50%到60%。豆类供给的热量也相当高,豆类中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最多,比谷类含量高,还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还有钙,磷,铁,钾,镁等无机盐,是膳食中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

(P.S.②鲜豆类蔬菜主要有扁豆,豇豆,刀豆,毛豆,豌豆等。这类蔬菜含有的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都较其他蔬菜含量高,其中维生素B的含量最高。豆类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尤其适合。)

3,脂类。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老年人脂肪在全日总能量中的百分比宜设在20%~30%,亦即在7531~7950KJ(1800~1900kcal)的总能量中,脂肪功能约450kcal,在全日食物中所有脂肪,包括食物内和烹调用的油料总计在50g内。

我国人民习惯于使用植物油作为烹调油,必需脂肪酸是可以从这些油料中达到要求的,但需考虑脂肪酸类型与机体需要之间的均衡,至少脂类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就不饱和脂肪酸来说,主要有n-3系,n-6系和n-9系三个类型,各自都有其生理的功能;而饱和脂肪酸却不宜多于总能量的10%,这种脂肪酸在动物油脂中都存在,在动物油脂中较多,而且动物脂肪同时也含有胆固醇。动物的瘦肉中也含有脂肪,如猪肉在非常瘦的状态下也有20%左右的动物脂肪,而这些脂肪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老年人食用畜肉宜有节制。植物油中,尤其是人们常用的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及花生油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也各有长处,混合食用会比单独食用一类好处大。鱼类,尤以海洋类含有多种脂类,合理加工后,鱼类也适用于老年人的脂肪需要,同时也可以提供优良的蛋白质。在正常条件下,脂类在总能量中不宜少于20%或高于30%,每日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不宜多于300mg。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宜占膳食总能量的50%~60%,老年人的脂肪摄入量减少,相应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应适当增多。应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淀粉类为主食,且多选择粗杂粮,不宜多食用蔗糖等简单的糖类,而果糖易被吸收利用,宜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强肠蠕动,防治便秘。

5,矿物质。

(1)钙

由于胃肠功能降低,肝肾功能衰退及老年人活化维生素D的功能下降,加上户外活动减少和缺乏日照,使皮下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的来源减少。老年人对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钙的吸收率一般在20%左右。钙摄入不足使老年人出现钙的负平衡,体力活动的减少又可增加骨钙的流失,以致骨质疏松症较常见,尤其是女性老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老年人钙的AI为1000mg/天,应以食物钙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来源,其次为大豆及豆制品,深绿色叶菜,海带,虾皮等。钙的补充不宜过多,每日摄入钙的总量不应超过2克。

(2)铁

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其原因除铁的摄入量不足,吸收利用差外,还可能与蛋白质合成减少,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叶酸缺乏有关,所以铁的摄入量应充足,其AI为15mg/天。应选择血红素铁含量高的食品,如动物肝脏,瘦肉,牛肉等,同时还应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利于铁的吸收。

6,维生素。

由于老年人体内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需要充足的各种维生素以促进代谢,延缓衰老和增强抵抗力。中国营养学会为老年人推荐的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与50岁的成年人基本一致。

(1)维生素A

胡萝卜素是我国人民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应注意多食用黄绿色蔬菜,水果。但是种种原因使老年人蔬菜摄入量常较少,如牙齿不好,摄入蔬菜的数量有限,因而常易发生维生素A缺乏。

(2)维生素D

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由皮肤形成的维生素D量降低,而且肝肾转化为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的能力下降,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而影响钙,磷吸收及骨骼矿化,出现骨质疏松症,所以老年人维生素D的RNI为10ug/天,高于中年人和青年人。

(3)维生素E

老年人膳食维生素E的AI为14mg/天,维生素E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天。

(4)维生素B1

老年人对维生素B1利用率降低,因此摄入量应达到1.3mg/ 天。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肉类,豆类及各种粗粮。

(5)维生素B2

维生素B2的摄入量为1.3mg/ 天。

(6)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脆性,防止老年血管硬化,并可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因此,老年人应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其RNI为100mg/天。

(7)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

此外,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三种维生素对老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的不足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这三种B族维生素的及时补充,将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7,水和液体

老年人对水分的要求不低于中青年,有时还比其他年龄组要求高,因为老年人对失水和脱水的反应会迟钝于其他年龄组,而且水的代谢有助于其他物质代谢以及排泄代谢废物,目前老年人每日每千克体重应摄入30毫升的水。但是在大量排汗,腹泻,发热等状态时还必须按情况增加。关键是老年人不应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而应该节奏性地主动饮水,其中不包括太浓的茶。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患者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粗粮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等,能对老年人易出现的以上问题有所改善。而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人年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

2,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老年人的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

3,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器官功能衰退,基础代谢降低和体成分的改变等,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慢行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活动减少,并因牙齿,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可能致食欲减退。老年人摄取的食物量减少,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因此老年人要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主要预防手段包括:增加食物摄入,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和肝,以及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的摄入,选用含铁的强化食物,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4,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大量研究证实,体力活动不足,能量摄入过多引起的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适当多做户外活动,在增加身体活动量,维持健康体重的同时,还可接受充足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常见病,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内单位体积骨组织的量低于正常,骨小梁间隙增大,骨基质减少,骨量降低和骨强度降低。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腰背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由于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

(1)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

雌激素缺乏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骨吸收作用增强,虽然骨重建也增强,但骨吸收和骨破坏过程远远超过骨形成的过程,从而造成骨量的丢失,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绝经后10年内骨丢失速度最快。

营养因素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低摄入会加速绝经后骨质的丢失,特别是骨峰值低;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影响肠道钙的吸后和运转,而且长期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软化症,增加骨折的风险;营养不足或蛋白质摄入过多,高磷及高钠饮食,大量饮酒和咖啡等均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2)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

1)绝经后妇女钙的RNI为1000mg/天,钙来源应以饮食为主,当饮食中不易达到上述推荐量时,可选用钙强化食品和钙补充剂。

2)适度体力活动,负重运动有利于骨骼发育及骨量增加,同时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可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

3)适量食用大豆或大豆制品(豆浆),或补充大豆异黄酮(80mg/天或以上)有可能减少骨量的丢失。

4)补充维生素D。注意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缺乏户外活动的老人。

5)摒弃不良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和咖啡都不利于提高骨峰值,在更年期更会增加骨钙的丢失。

6)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雌性激素类,双磷酸盐类,活性维生素D类等可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大约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较体重正常者高。另外,高血压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食盐摄入量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

妇女绝经后高血压病发生率高于男性。与高血压有关的营养因素有能量,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肥胖,维生素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措施包括:

(1)控制能力摄入,使体重尽量达到标准体重。

(2)应以低脂肪,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建议烹调油使用如橄榄油,花生油,茶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胆固醇摄入量≦300mg/天。

(3)高膳食纤维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薯类。

(4)低盐膳食。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少于6g/天。

(5)增加大豆类食品的摄入。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植物固醇有利于血脂的控制。

(6)补充叶酸400~800ug/天,吡多醇(维生素B6)2~4mg/天,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7)补充烟酸(维生素PP)20mg/天,维生素C100mg/天,以降血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与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3倍,下肢坏疽高5倍,尿毒症高17倍,双目失明高25倍。在目前致盲和慢性肾功衰竭的病因中,糖尿病的并发症均居首位。

(1)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肥胖。

2)缺乏体力活动。

3)生理,病理因素。

4)社会环境因素。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压力,应急增多等导致不良生活方式增加。

5)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研究发现,糖尿病亲属的发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17倍。糖尿病遗传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

(2)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在日常膳食中要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等不平衡膳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控制能量的摄入,避免能力过剩造成的肥胖。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医学营养治疗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和控制所必不可少的措施。

1)能量。能量控制对于糖尿病乃至预防糖尿病相关风险均至关重要。总能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工作性质决定。

2)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量。但碳水化合物过多会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负担。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体内需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易引起酮症。因此,一般成年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200~300g,折合主食为250~400g。

3)脂肪。有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高脂肪膳食可损害糖耐量,促进肥胖,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发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较合适的比例为20%~25%,最高不应超过30%。烹调用油及食品中所含的脂肪均应计算在内。

4)蛋白质。糖尿病患者糖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消耗增加,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2%~20%,其中至少1/3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乳,蛋,瘦肉及大豆制品。

5)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水果,豆类,海带等食品中含量较多,能吸水膨胀,吸附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不溶性膳食纤维存在于谷类和豆类的外皮及植物的茎叶部,能促进肠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肠道,减少吸收,具有间接缓解餐后血糖升高和减肥的作用。建议膳食纤维25g/天。

6)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平衡,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并发症。

7)饮酒。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酒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不鼓励饮酒。

阅读全文

与中国营养学会维持老年人所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