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养老院好人好事

养老院好人好事

发布时间:2023-09-12 03:36:55

Ⅰ 求好人好事事例 那内容简短些 150字左右两篇 本人出手抄报用的 谢谢了

尹升

一位古稀老人,知名画家,在36年的漫长岁月里,演绎着荡气回肠的真情故事。他用卖画的收入先后赡养了17位孤老人;在不到40平米的单元房里,曾同时三位老人和他一起生活;他以儿子的身份为赡养了15年的老人送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用善良和真爱,温暖了老人们的晚年,也温暖了这个世界。面对这样一位老人,面对这样的人间大爱,我们除了尊敬,更有一份深深的感动。

王文柱

这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热衷科学种田,成立“傻柱子种植协会”,把研究成果无偿传授给乡亲;他设立“科学种田奖”,自掏腰包奖励周边农民。十几年间,为农民增收超亿元,自己却搭进数十万。因为热爱,他乐此不疲,因为热爱,他付出无悔。土地给了他淳厚的秉性,知识给了他宽广的胸襟,他,对这片土地爱得这般深沉;他,把新时代农民的内涵诠释得如此动人。

文革

她,是任丘张华绿色家园会长,她,用坚强和爱心划出一道道美丽的人生轨迹。架着双拐南下北上,带头组织残疾人联谊会,成立残疾人柔力球俱乐部,开办残疾人图书室,举办残疾人才艺展,资助孤儿姐妹,帮教服刑人员,带动18位家园人进行捐献遗体公证。她,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公益事业中,让残缺的生命得到了升华,让有限的生命拓展了宽度,不仅带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让身边的病残者活出了自信和精彩。

皮玉龙

一名高三学生,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一天时间里,做出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捐出眼角膜,回报社会,回报好心人。这个决定,让一位老教师和一个男孩子重见光明,也让他,这个年轻短暂的生命美丽成一颗耀眼的流星。他走了,把他清澈的目光留在这个世界上,替他守望他眷恋的亲人和同学,注目这个美好而温暖的世界。大善之举,恩泽他人,爱如丰碑,感动长存。

张凤鸣

一位84岁的革命老人,退休后回到家乡,倾尽心血,自费在村边建起一座烈士陵园,并用微薄的退休金为公益事业捐款5万余元。十年守护烈士英灵,与墓碑为伴,赤诚不改;营造一方精神圣地,与崇高为伍,矢志不渝。他让英烈得到慰藉,也让后人学会铭记;他让我们懂得付出的意义,也让我们感受心灵的纯粹。

范西俄

一位普通农民,带领全家四代二十多口人投身希望工程,助学10年,捐款10万,这个普通农家,成为我国唯一四代投身希望工程的家庭。他们,让山里的贫困孩子沐浴到知识的阳光,让更多的人走进助学的队伍。在范西俄和他的家人身上,我们看到沧州百姓的大仁大义,慈善情怀,也看到来自民间的力量和社会的希望。

孟德荣

他是沧州师专生物系的副教授,也是南来北往的候鸟们的驿站长。十多年来,他奔走在沧州的湿地之间,聆听鸟的鸣唱,感受湿地的呼吸。他创建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义务护鸟,自费开展湿地鸟类环志、开展科学研究,他用行动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自然博大的爱。他让我们知道,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尊重,就是人类对自身最好的珍爱。

黄骅爱心社

一个网络上的爱心团体,三年来,以“一对一”的形式,把继续学业的希望带给200多名贫困学生。他们的网络救助,为公益事业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虚拟的网

络延伸着真实的关爱,现代的平台承载着传统的美德。这些网络中行走的年轻人,把理想、激情和凝聚的爱心,化作点点烛光,照亮贫困学生的求学路,也改变着自己的价值观。予人玫瑰,他们满手馨香。

谢清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68岁的她就是一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好人。她一生简朴,却近300次为助残扶困公益捐款20多万元,她用奉献换来辖区居民安居乐业,以奔走带给困境中的人们生活的希望,用无私的爱给孤单的心灵以真实的暖意。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人格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坚持的力量。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生活可以这样选择,她用笑容告诉我们,付出可以如此快乐。她,是这个社会的道德标杆,精神楷模。

潘淑兰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乐善好施的热心人。靠收破烂富起来的她,冬天,把电暖风和新被子搬上孤寡老人炕头;过节,把吃喝用品送到老人手里。村里建养老院,她热心捐资;对贫困学子,她善心相助。她最真实的想法是: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回报乡亲,回报社会。朴素的善良,母性的情怀,一颗感恩的心,只为孤单者不再孤单,贫寒者不再贫寒,无助者得到人间的关爱温暖。

Ⅱ 好人好事(帮助残疾人)作文 500字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类似关爱别人这样的经历。例如给希望小学捐款、捐书啦,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小朋友、残疾人让座啦,同学或者朋友住院了,常常去看望他们啦,这都是包含着爱心的行为。而这种爱心,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而我,就是在这颗爱心的促使下,到一所敬老院去看望老人。
在上个学期,我们和十几个好朋友拟定了一个“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的计划,时间定在星期天。到了盼望已久的星期天,我们带着已经准备好送给老人的水果、点心以及准备送给老人的礼物,就带着满怀的热忱出发了。
当我们到达敬老院时,已经是两点半了,为了不打搅老人们的休息时间,我们只好顶着烈日,在敬老院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也就是三点多,老人们睡醒了,我们才轻手轻脚地从大门进去了。
当我们跨进敬老院的大厅时,老爷爷、老奶奶们已经在大厅里等候着我们了。他们早知道我们今天要来看望他们,所以早早地就兴高采烈地在大厅里等着我们的光临。当我们看见这些老爷爷、老奶奶时,有的比较健康,可是有的却还有疾病、有残疾,我一看到这个情景,心里就一阵酸。我们纷纷把准备好的水果、点心和礼物拿出来,送到每个爷爷、奶奶手里。看到他们拿到礼物乐呵呵的样子,我们也非常开心。
接下来就到表演节目的时间了,我们每个人轮流表演了小品、相声、唱歌、朗诵等节目,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们看了我们的节目,乐开了怀。他们不但一边看一边笑,而且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老爷爷也开始来劲了,他们拿着麦克风,唱起了有浓郁民族气息的家乡歌、地方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但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很高兴,很快乐。
我们还分了组和每个老人谈心,我和曾威分一组,和一个八十八岁的老奶奶谈心。从和她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儿子现在在外地,没有时间来陪她,又不放心她,只好把这位老奶奶放到敬老院里来。而且我们还了解到,这位老奶奶和曾威竟然是同乡、同村的老乡!知道这是来自家乡的朋友,老奶奶更是热泪盈眶。我看到她那感动的表情,自己也有点感动了。
我们逐个探望完躺在病房里的老人,已经快到五点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虽然有点疲劳,但听到敬老院里的阿姨们说老人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是我们使老爷爷、老奶奶们这么高兴的。我们再怎么疲劳、怎么辛苦,也觉得是应该的。
在这次爱心行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关爱的力量是那么的伟大,它既可以使老人们感到快乐,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他能给老人家带出一份关爱,使他们感到有人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感到温暖,舒适和爱心。

Ⅲ 发生在义乌好人好事事迹

义乌十大好人评选候选名单

自8月开始,浙中新报与义乌团市委、义乌市创建办、义乌市慈善总会,以及金华第一百货义乌天成店、义乌热线·稠州论坛等联合推出“义乌好人———寻找身边的道德力量”活动。一个多月来,新报记者深入义乌各镇(街)、村(居),寻找从事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通过文字和镜头报道了20位爱心人士的事迹。
好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要积极向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在义乌200多万父老乡亲和外来建设者中,好人远远不止十个,它可以是一百、一千、一万、一百万和每一个。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寻找义乌民间好人”,挖掘时代真善美、弘扬社会正气,激发全社会向善的力量,让温暖善良的爱心之举传遍义乌,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今天,我们将这20位“义乌好人”候选人集合在一起,让大家来评选自己心中的“义乌十大好人”。(在读者的报刊投票和网络投票的基础上,我们将组成专家组,最终评出10位“义乌好人”。)
1.陶辉平 义乌稠城街道下西陶村人,34岁。他现在的职业是货车司机,很辛苦,但14年来,他献血48次,捐献的血液超过3.1万毫升,相当于6个正常人的全身血液。他曾是义乌“献血状元”,也是义乌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2.年小恩 义乌佛堂人,“80后”。她是全国性公益组织“中国支教联盟”负责人。6年来,她和她的伙伴在中西部地区建立150多个支教点,还在缅甸北部建立4个支教点,进行跨国支教活动。(图为缅甸支教点)


3.金允泮 退休老师,74岁。他退休10年来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关注社区老人,二是关爱祖国下一代。他还先后走访了义乌23所民工子弟学校,给他们关爱,并送去电风扇、书桌等爱心物品。


4.潘新荣 义乌上溪人,60岁。他在义乌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当了28年的乡村医生,工作兢兢业业,村民有病,随叫随到。28年里,他有一半的除夕独自在诊疗室度过。至今,他还在为乡亲们服务着。


5.李冬莲 义乌佛堂人,55岁。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曾同时照顾身体不好的丈夫、中风的公公、偏瘫的婆婆,如今婆婆瘫痪在床已12年,她仍一如既往服侍,每天抠屎接尿,尽心呵护。


6.何大妹 义乌女企业家,从小并不富裕的她,一直感恩和回报着社会。15年来,她默默资助贫困学子,花在修建学校、看望贫困家庭等慈善事业上的支出达数百万元。


7.黄雪云 来自宝岛台湾,在义乌经商十多年。她默默资助着兰溪、武义、磐安、义乌近200名贫困家庭及孩子,还曾在兰溪游埠成立一家“特殊养老院”,供13名老人免费吃住。


8.吴忠尚 义乌义亭镇鲍宅人,45岁。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留下右腿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他创办的动物药物企业,雇佣的工人1/3是残疾人。他还一直关注、推动残疾人的健康事业。
9.郑万红 网名“甜甜”,这个从衢州嫁到义乌的27岁女孩,从汶川地震以来一直坚持默默无闻做公益。她是义乌“义工之家”的账房,同时也是助学组的核心成员,每年经她核实、登记的孩子达数十人。做义工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10.林俏云 义乌苏溪女孩,“90后”,职校毕业后入伍。今年6月云南宁蒗发生地震,她只身前往救灾。回义乌后,她发起成立首支民间公益救援队———义乌蓝天救援队,目前他们已参与永康的一次搜救人员行动。


11.王荣凯夫妇 家住义乌保联西街。他和老伴吴卫芳是一对“花甲夫妇”志愿者。他们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达七八十次,3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


12.何志伟 义乌城西街道五星村人,22岁。他孝顺,有爱心,独自照顾生病的父亲和81岁的奶奶。4年多来,他平均每月2次去敬老院,走遍了义乌14个敬老院,还是“义乌蓝俊志愿者俱乐部”敬老小组组长。


13.哈米朗朗 伊朗人,他来义乌经商8年,积极参与义乌社区公共服务,他还是一名义务消防志愿者,先后被鸡鸣山社区评为“和谐共建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优秀居民议事会成员”。


14.楼园营 抗美援朝老兵,86岁。20年来,他利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先后救济、资助177人,捐助款达10万多元,受助者遍及周边10多个县市,包括莘莘学子、老弱病残、烈士军属……
15.黄自立 陕西人,27岁。他是义乌一家小理发店店主,他的小店对70岁以上老人和10岁以下儿童不收费,两年多来,已有2000多人享受过免费服务。


16.杨尚南 义乌江东街道江南社区人,85岁。10年来,患有“三高”的他,每月定时到小区为大家量血压、测血糖,至今已累计为4万多人次免费服务,包括很多上门服务。


17.义乌雷锋车队 2009年3月成立,今年3岁半。这支队伍最初有13名成员,其中12人是来自义乌各出租车公司的“的哥”,他们收入不高,却践行“市区乘车三免”服务,在“高考日”、“无偿献血日”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18.丁玉平 人称“老丁”,河南邓州人,60岁。在义乌的11年里,他先后帮助上百名外来建设者免费维权,还先后筹集3万多件衣服,送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将“义乌温度”传递到千里之外。


19.鲍苏明和龚洪才 义乌稠江街道人。他们加入义乌“爱心公社”6年多来,一直默默支持公益活动,先后到过云南、青海、四川,参与“爱心书包漂流”活动,每年还为慈善活动免费提供货运车辆。


20.陶旭明 自掏腰包建立了义乌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并聘请多名专职律师,长年免费为外来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至今工作站已受理360多起案件,为外来建设者挽回670多万元损失

Ⅳ 鲁顶 易发养老院 好人好事有好报

鲁顶,南京易发房地产开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南京市鼓楼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南京市鼓楼区第九届政协委员,2009年荣获“江苏省商誉最佳民营企业家”称号,2009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颁发的“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及“建国60周年特殊奉献人物”双项荣誉证书。

鲁顶,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和谐事业有贡献的人。

为国分忧:克服重重困难,在没有什么经济利益的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上敢于担当,14个月就建设完成了下关区易盛家园646套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百折不饶地帮助入住业主办理房产两证;近日,又承担了下关区近4000套的大庙村保障性用房建设。

为民解难:在众多房地产企业面对寸土寸金的土地效益面前,鲁顶断然忘却谋利之举,出土地筹资金,在戴家巷7号建设开发了室内绿色农副品大市场,一改该地区农贸露天市场的脏、乱、差现象,恶臭得到彻底根治,得到了时任省、市、区委三级党委书记的视察、表彰,号召向全市同行业进行经验推广。

崇孝尚德:十六届鼓楼区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区领导明确提出“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网”覆盖面,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养老事业体系建设的鼓舞下,又是鲁顶,在政府只有政策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自筹资金2000万元日以继夜,规范施工,精心打造全国一流养老院。其目的简单感人:其一,让能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在更舒适、更安全、更温馨地环境里度过晚年生活;其二,把该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养老院可以吸引更多的同行参观、学习和交流,把南京市鼓楼区易发红日养老院的先进理念推广出去,尽可能地改变参观经营者的办院思路,让各地的老人们也能感受到和南京鼓楼区易发红日养老院一样的和谐环境。

可是,就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心怀鬼胎,没有达到他们的利益目的,就四处投诉污蔑鲁顶,并指望借助新闻媒体来搞垮已建成的易发红日养老院。功是否大于过,不是几个别有用心的人就能为己私利来达到黑白不分的境地,建设养老院没有错,错就错在鲁顶太过于迫求尽善尽美,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们住在宽大、舒适、安全的养老院,只好变更了一些当初设备置放的地点,造成了目前部分配套用房建筑物无合法手续。面对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面对不了解真相的群众,鲁顶黯然神伤,可他做出一个英明的决定,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坚定地把易发红日养老院办下去,让南京市的老人们有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好去处。

这就是鲁顶。

阅读全文

与养老院好人好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