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老人”为老不尊的样子我们不想看是怎么回事
近来,“熊老人”的新闻屡屡刷屏。澎湃新闻报道,近日,辽宁沈阳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大学生拎着的鞋盒不小心碰到了坐着的老人,女生也道了歉,但老人怒气值爆表,破口大骂。
大学生公交车上提鞋盒碰腿,遭老太辱骂
今天,人民日报官微又转发一则小视频:6月7日,浙江海宁一位大爷在公交车上大声放音乐,还抠脚,司机提醒大爷小声一点,注意文明,结果被大爷吼了一路,“我天天坐公交,没有驾驶员像你这样说我!呸!我不要你说!”
结合此前诸多搅动舆论的事件(如仲大军事件),很多人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公共场合不时有老人“上头条”:碰瓷、抢座、打骂、猥亵女性……当我们还没能处理好“熊孩子”的时候,一扭头,部分本该慈祥善良的老人却纷纷变成了“熊老人”。
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新闻扎堆儿产生的“印象强化”,也不是什么“标签化”,而是时时刻刻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件。每个人都无法逃避,都是在场者,都可能成为“熊老人”发飙的对象。
据人社部权威数据披露,截至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左右,中国老龄人口比例会达到峰值,超过4亿人,即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而当城市化与老龄化出现叠加效应,则未来的几十年,必然会出现一个老人占据绝对优势的社会。
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相应的,也会有什么样的“熊老人”。我们当然应该指责那些为老不尊的“熊老人”,但同时,也应该反观自身,检点一下自己的身上,是不是存在目前“熊老人”身上固有的某些特质,并克服之。既然我们齐声指责“坏人变老”,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学做一个好人。
“想起阿米尔·汗在节目里说的,尊重老年人应该尊重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年龄。”
2. 江苏1500余名老人被骗近20亿,我们该如何警惕这种骗局
近日,江苏集中化判决5起养老诈骗案,被害老人达1500名,涉案人员数额达到20亿人民币,19名被告方被各自被判无期至6个月不一有期徒刑。5起诈骗案子中,有被告以家居养老服务、艺术品投资之名,吸收老年人变成企业vip会员,市场销售养老商品执行诈骗;也有被告将不正规的新项目包装设计成投资理财产品,在评书机里入录保健产品详细介绍,假冒电台广告,根据仿冒的投资分析师宣传策划项目投资等方法,蒙骗老人掉入诈骗陷阱。
总而言之,对养老的反诈防诈,不可以把养老纯粹当作对老年人的照料,更要当作是推动养老产业升级,发展趋势服务行业的重要途径。提升养老的服务项目级别,才可以真真正正培养生活服务业,才可以让老人们主动避开养老骗术。即然反诈防诈是对养老产业链的推动,那麼就更要加强养老商品的提供。
3. 60岁了还得上街砍人,日本黑社会如今有多不好混
老混混不敢轻举妄动、新混混寥寥无几,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巨大的经济压力。总之,现在是和平的法治社会,这种组织想要像以前一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1.老混混还能提得动刀吗?
关于你所说的“60岁还上街砍人”的老混混是日本神户山口组的老大,他之所以亲自砍人或许是想证明自己还是曾经那个少年吧。山口组是日本最大的黑社会组织,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些年的时候这个组织确实让人闻风丧胆,因为他们走到哪都像《功夫》中的斧头帮一样威风。
3.巨大的经济压力
由于他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的收费,所以生活越来越拮据,甚至还负债。之前日本的警察抓到了两个偷食物的老人,他们就是山口组的老人,现在组织内没有工作就没有钱,他们只能出此下策。其实我也蛮好奇一点的,那就是混黑社会给入五险一金吗?老了之后有退休工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