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卒死

老年人卒死

发布时间:2023-04-27 04:01:06

1. 广东湛江老人旅游中猝死,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有哪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老年人到达了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健康问题。在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广东湛江老人旅游中猝死,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有哪些?

在上了年纪之后,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变得非常的缓慢,吃进去的东西很有可能会转化为脂肪,所以希望大家在上了年纪之后能够加强体育锻炼,只有这样子才能够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避免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生。

2. 为什么有很多老人在晨练中猝死

有不少老年人在晨练中猝死,这是因为过大的运动量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脏腑功能的老化让身体素质严重下降,遇到巨大刺激之后,很有可能会造成整个身体功能的紊乱,猝死也就会变得更加频繁一些。尤其是在早晨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贸然进行大量的锻炼,对身体的伤害就更大一些。

身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之一,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这一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素质会变得越来越差,很多生理功能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差别。

老年人运动过量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己身体素质下降的恐惧,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意识中还认为自己还处于年轻的阶段,这样的运动量对于自己来说不是问题,大家是对自身状况的忽略,才让老年人晨练猝死的状态变得多发。

在此也要提醒各位老年人,晨练适宜进行舒缓的运动,不适合一下子增加运动量,运动的时间也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如果觉得运动量不够,可以适当的增加散步和慢走的时间,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

3. 为什么在夏季,老年人最容易猝死

这个有一个报道来着
近日,56岁的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苏和从事公务返回途中,突发心脏病,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去世。7月28日,在晋江进行备战赛的马来西亚男篮国家队一球员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进入炎热夏季,各地不断有猝死事件发生,医生提醒,夏季要特别注意休息、多喝水,患有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的高危人群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发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要及时服药,并立即到医院治疗。 记者 王丽虹/文 林劲峰/图

案 例

猝死事件接连发生

夏季持续高温是猝死的诱因之一。今年6月下旬,在泉州市区浔美工业区一包袋厂内,53岁的湖北女工朱某在车间午睡时猝死。记者从泉州台商投资区浮山边防派出所获悉,7月26日,东园镇一72岁阿婆在上厕所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判断,阿婆为猝死。

7月28日,随队在晋江进行备战赛的马来西亚男篮国家队球员黄杰基被换下场后,坐在场下观战,突感不适晕倒,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死因是心源性猝死。1988年出生的他,今年才25岁。

提 醒

警惕胸痛乏力征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心血管主任医师王耀国表示,猝死是意料不到的、突然发生的死亡,多发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高温天气容易发生猝死是因为,炎热气候易导致人体皮肤的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内脏供血量减少,增加猝死风险;高温还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如果体液得不到及时补充,人体血液的黏稠度会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突发。

市第一医院急诊科陈医生介绍,入夏后,突发心肌梗塞的患者增多,且以老年人居多。猝死本身很难预料,但多数发生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征兆,最常见的表现为胸闷、胸痛、四肢乏力、冒冷汗、头晕等。如果市民本身属于高危人群,并出现了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排除隐患。

预 防 随身带药注意休息

“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季一定要按时吃药,不可以自行增减或停用药物。”王耀国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并尽量携带写有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电话、病史的急救卡,以防不测。

据介绍,在一些中青年猝死的案例中,有些人发病前没有任何症状。他们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隐藏患者,由于没有及时体检,对平时出现的轻微胸闷等病状不重视,导致病状爆发引起猝死。定期体检是发现隐患的有效方式。

市第一医院急诊科陈医生提醒,夏季炎热,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休息,不要在闷热环境下剧烈运动。平时饮食要注意低脂低油,及时补充水分。年轻一族要避免长时间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失眠、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亚健康信号,一定要尽快调整工作和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急 救 心脏按压辅以人工呼吸

据悉,猝死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心搏骤停、突然呼吸停止、神智丧失、大动脉脉动消失、测不到血压等。猝死事发突然,往往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因此,猝死发生后,如何紧急施救变得尤为重要。

遇到有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该怎么急救?王耀国指出,应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时间里,让患者平卧,颈部上抬,头颈后仰,促使气道通畅。做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两手手掌相扣,手掌抬起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垂直往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幅度大于5厘米,用力均匀轻柔;同步采用人工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用力吸气,将气吹入患者口腔,每30次心脏按压辅以两次人工呼吸。

莫到渴时才喝水 每天8杯助养生

本报讯 (记者吴志明)高温来袭,人体出汗增多,饮水成为夏季的重要“养生课”。专家表示,喝水也是有讲究的。

中国保健协会营养保健师福建培训部主任朱渭鸿介绍,补水也应循序渐进,喝水太快、太多或水太凉都不行。夏季应比其他时节的饮水量大些,一般每天饮用1500毫升至2000毫升(约8杯)为宜。他表示,夏季喝水应注意以下几点:

口渴前就喝。不要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喝温不喝凉。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最适宜的水温是10℃—30℃。另外,冰镇饮料应尽量少喝。

慢喝不快喝。不少人习惯“豪饮”而尽,但这对健康并无好处。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天热大量出汗时,暴饮会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进一步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喝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每次的量控制在150毫升以内。

4. 老人怎样预防猝死 老年人常见的猝死原因

1

老人怎样预防猝死

1、 由于猝死多数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故应积极防治已患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据有关资料表明,因冠心病导致猝死的约有50%。

2、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诱发猝死的因素。应注意身心修养,很好吵山燃地安排生活,善于自我排除烦恼和制怒。

3、因病服药,应按医生规定,避免引起毒性反应。夜晚失眠时,服镇静安眠药物,切勿过量。

4、参加各项活动,应量力而行,切不要勉强。在跑步等运动中突然出现胸痛、心慌、头晕、呼吸困难时,宜立即停止运动。

5、学点卫生急救知识,及时发现和抢救得法是至关重要的。

6、老人日常活动场所,客房、卧室等家具物品应有适当安排和布置,注意防止有绊倒或滑倒的情况。

2

老年人常见的猝死原因

1、心源性猝死

最为多见,常发生于起病1小时内,有的甚至仅数分钟,主要与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关,如心室颤动。冠心病患者发生这种猝死多见。此外,高心压病累及心脏,引起左心室肥厚者,也容易发生猝死。心肌炎、心肌病也可引起猝死。

2、中风性猝死

中风引起猝死的时间可达数小时至1天,多见于出血量多、出血速度快、累及重要生命中枢部位的出血性中风,也可见于范围较大、累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伴心房血栓形成者,造成多发性脑梗塞,也易发生猝死。反复发生中风也容易猝死。

3、窒息性猝死

长期使用激素突然停药时,更易发生猝死。如过量使用止喘气雾剂,可引起支气管痉挛,窒息缺氧,导致猝死。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病人,因体弱无法用力咳嗽排痰,使痰阻塞气道,在继发肺部感染时更为严重,导致肺源性猝死。

3

老年人猝死的预防方法

1、为了预防老年人的猝死,必须合理地调整饮食,老年人还要注意戒烟戒酒,尽量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但是也要注意营养均衡,还要保持心情舒畅,一定要情绪稳定。

2、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避免劳累过度,要经常地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冬天,气温特别寒冷,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好发的时间,这时候要选择最佳的锻炼时间,要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候锻炼最好。

3、对于老年人一定要有病早治疗,老升虚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唯宏常高,对于这些疾病,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不能耽误时间,同时老年人还要注意定期进行体检,定期的做检查非常的重要。

5. 老年人为什么会容易猝死

体力活动减少,生活不规律, 饮食过于精细或偏食因而容易引起便秘。便秘时排便困难,用力屏气,导致腹肌强力收缩,腹内压力升高,加上过度的精神紧张,可刺激人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稍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收缩时的阻力增大,负荷提高,加重心肌缺氧,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痉挛。部分老年人患有冠心病 ,在此情况下,心肌氧供求矛盾加深,心肌供血不足,遂引起心绞痛,严重者可致急性心肌梗塞。另外,由于血液回流增加,心排血量增多,血压随之上升,使原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发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的可能。心肌梗塞、脑出血均可造成猝死,即使未猝死,后果也相当严重。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千万不要忽视普通的便秘症状。当长期便秘,或碰到大便干燥艰难时,要把它看作是发生意外的一个信号。为了消除便秘这个隐患,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增强提肛肌的张力和肠蠕动,多进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少吃辛辣之物。当便秘难解时,千万不可用力努挣,可以选用果导片内服,或用中药番泻叶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用开塞露,以解除便秘的症状。

6. 老年人产生心理问题会猝死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一小时内。

引起猝死的原因很多。心血管疾病晚期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猝死的发生率高,其次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其致死率仅次于心力衰竭。心衰、心梗病人,特别是有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猝死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的发病率高5倍至10倍。

除了疾病以外,心理问题,尤其是情绪的波动常常是引起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老年人也许都听过评书《说岳全传》,评书里讲到了“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因精神因素、情绪剧变而猝然死亡者,是不乏其人的。那么,精神、情绪是怎样引起急性死亡的呢?心理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而造成这样严重的生理剧变呢?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之谜,许多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美国的乔治·恩格尔教授对国情绪变化突然致死的275例病人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多与以下四类情绪有关。一是过于伤感,悲哀而死;二是剧烈争吵,相互攻击;三是失败绝望,难以生存;四是狂欢激动,乐极生悲。

学者们研究发现,这种突然死亡还与一种名叫儿茶酚胺的分泌物有关。儿茶酚胺是神经传递信息的一种介质,主要由肾上腺所分泌,又受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当情绪激动,过度紧张或剧烈运动时,儿茶酚胺分泌急剧增加,引起心肌的点状坏死,触发血液内血小板凝集而形成栓子,阻塞冠状动脉而致心脏本身供血障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律失常而引起心脏骤停。

另外,当受到突然剧烈的刺激时,抑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也会抑制心血管系统的活动,甚至使心跳停止。如果一个精神状态比较脆弱的人,原来就存在着某种潜在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心律紊乱等,则更易受到情绪的影响,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刺激而造成猝死。可见,情绪波动是老年人猝死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

7. 45岁男子,睡觉时猝死离世!提醒:中老年人睡觉前,要少做三件事

昨天晚上还好好的,一早起来就没命了,谁又会想到,45岁的刘先生竟然没有了生命体征,当刘先生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告知,刘先生已经死去多时了,初步判断应该是凌晨两点左右去世的。

刘先生到底怎么了?根据家人的描述,刘先生最近一段时间压力很大,因为工作缘故,经常要熬夜,早几天他还对妻子说胸口不舒服,但是当时大家都没有重视,因为刘先生歼陪平时身体还算不错。

医生说,导致刘先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猝死,很多人认为,猝死是威胁人类 健康 最严重的疾病,每年全世界都有很多人被猝死夺去生命,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年龄,任神凯何地点。

那么,既然猝死如此可怕,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出现疾病的风险更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猝死发生的风险升高。

所以,中老年人群,一定要保持 健康 的生氏瞎蠢活习惯,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要怎么办。

第一,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去睡觉,不要熬夜,经常熬夜的人,很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也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人在长期熬夜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精疲力尽的感觉,时间长了,很容易诱发猝死。

第二,睡觉前依然吸烟,猝死的风险更高,香烟里富含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很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导致血液更加粘稠,容易诱发血栓,时间长了,容易诱发猝死。

第三,睡觉前暴饮暴食,很多人喜欢睡前暴饮暴食,不仅酗酒而且喜欢吃高脂肪食物,但是长期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血脂升高,也很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有人说猝死是一种意外,但是它的黄金抢救时间是六分钟,如果在六分钟以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猝死会很快夺去生命,由此可见,对于凌晨熟睡中发生的猝死,不仅很难发现,而且致死率几乎是100%。

8. 我国老年人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老年人之所以死亡都是因为疾病引起的,比如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这些都会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

9. 71岁老人摔倒高三学生人工呼吸,老人抢救失败去世,如何预防各种猝死

01、戒烟

如果想要预防各种猝死的话,那么平时最好是戒烟,因为吸烟对自己的心脏伤害是比较大的,除了要戒烟以外,也要尽量避免去吸二手烟,二手烟对心脏的伤害同样是很大。一旦自己的心脏出现了问题之后,那么猝死的概率就会很高了。

05、需要做到健康饮食

如果想要预防各种猝死,那也必须要做到健康饮食才行,比如说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另外可以吃一些无脂或者是低脂的乳制品。除了以上这些食物以外,还应该吃一些豆制品以及各种坚果等等。

10. 老年人猝死原因有哪些

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疾病,主要以老年人群居多,那么老年人猝死病因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引起猝死的原因,欢迎阅读。

引起猝死的原因

老年人猝死以缺血性心脏病居多数,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也是老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猝死老年人中,多数存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老年人猝死的病理生理

1、冠状动脉痉挛:致局部心肌灌流急剧降低,严重时引起猝死。

2、冠脉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附壁血栓形成,是促发猝死的重要机制。

3、血小板功能变化:活化的血小板释放若干血管活性物质,加重心肌缺血。

4、心电不稳:心肌缺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猝死来临有哪些预警

猝死这个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各大媒体也都时有报道。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但是猝死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却依然让人们痛不堪言。

据央视新闻,9日凌晨,首届青运会游泳双料冠军庆文怡于国家队宿舍中猝死。据透露,庆文怡在上月28日和全体队员统一进行的身体检查中,一切指标正常。

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没日没夜的工作,长期的加班,再加上无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猝死。猝死有哪些提前预警?

猝死的症状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5、昏迷;

6、瞳孔散大。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死亡,死者生前可以是健康人,或患有某种疾病,但病情一般较稳定或正在康复之中。

猝死之前有征兆:

多份调查资料表明,在所有自然死亡人群中,猝死者占10%~30%。从表面上看,猝死发生突然,但实际上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无声无息,在猝死前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征兆。据报道,在引起猝死的常见病因中,心肌梗死占38%,脑溢血占19%,其他还有肺动脉栓塞、心脏起搏器故障等。征兆可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心绞痛、腹胀等,有的病例可有一种以上表现。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劳累、饱餐、洗澡、排便、进食呛咳等。

怎样预防猝死: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观察原有疾病的变化和有无新发疾病,对这些疾病,应积极治疗,更应避免情绪激动、劳累等诱因。

出现上述征兆或症状时,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或立即卧床休息,必要时拨打120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以防发生猝死。

学习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的知识,坚持用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戒烟、戒酒等。

猝死的原因

1 内因 内因是指人的主要器官有潜在疾病、暴发疾病或异常体质和体质而言。猝死约占全部急性死亡半数;占所有自然性死亡的10%~15%。对成年人来说,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猝死占首位,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则以呼吸系统疾病占绝数。尽管引起猝死的器质性病变多种多样,但导致患者最后死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以及脑死亡等。

2 诱因 猝死可发生在谈笑、看电影、听故事、吵架、饮酒、吃饭、大小便、洗澡、性交、行路、乘车、劳动、吸烟、睡眠等各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死于医院外,少数死于急诊室或住院时。

2 常见的诱因

1 精神因素 在引起猝死的诱因中精神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当狂欢、愤怒、紧张、恐惧等情绪激动时或感到疼痛时,大脑皮层内会形成过强的兴奋灶,可兴奋延髓的心加速中枢和血管中枢,使交感—肾上腺活动明显增强。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不仅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而且肾上腺髓质分泌入血的肾上腺素量也极大地增加。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心脏收缩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另一方面,身体大部分区域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于是血压迅速升高。但亦有些患者在情绪激动时正相反,延髓的心抑制中枢兴奋性增高,迷走神经兴奋占优势。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增多,结果心率减慢、变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心跳停止。情绪激动所致的人体改变,对一般健康者可无严重后果,但对心血管、肺、脑以及内分泌器官患有潜在性病变者,则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死亡。精神因素及疼痛等引起的猝死,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而造成的。

2 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过度疲劳 在从事过度的运动和劳动时,由于肌肉、肌腱、关节等感受器发放大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也相应增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又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下,可使心血管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动脉压增高。此外,肌肉物质代谢增强,二氧化碳和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氧气和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从而产生过度的疲劳。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者过度的疲劳,对患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肌肥大、心肌纤维化、严重的心肌炎及瓣膜变形者说来,是十分危险的,可因血循环障碍,引起心肺循环血量减少,心肌缺氧,心功能不全;或引起动脉破裂而发生失血性休克;也可能引起脑动脉破裂致脑出血而死亡。

3 吸烟 吸烟时烟碱被吸收,可导致心率增快,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痉挛,血压轻度增高,冠状动脉血流减慢。此外,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使血红蛋白转变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从而引起心肌缺氧。大量吸烟可使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在血内的含量高达15%。因此,吸烟对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脏病等患者危害甚大,甚至可诱发心脏骤停而猝死。

4 饮酒 乙醇最主要的作用为抑制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功能。高级中枢功能受到抑制后,可导致皮层下延髓的呼吸、循环中枢麻痹。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饮酒容易引起裂出血而死亡。

5 外伤或感染 一般是指轻微的外伤或感染而言。它们虽然不能直接致命,但可使原有病变恶化,进而导致死亡。轻微的感染能使患者的抵抗力再度降低,促使原有潜在性疾病发作或加重而猝死。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卒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局里发的体检卡怎么感谢 浏览:59
优抚证退休金 浏览:673
咸阳老年大学网络 浏览:246
送老年人画什么好 浏览:85
重阳节作文200字三年级 浏览:789
老人腿摔坏了去医院多少钱 浏览:914
交纳十五年养老金最后能领多少钱 浏览:75
八十大寿老人家说什么 浏览:401
2017陕西省退休工资文件询 浏览:709
重庆个人补缴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浏览:288
电厂多久会体检一次 浏览:685
长寿拳 浏览:311
事业单位政审父母主要查哪些 浏览:929
字母老人家 浏览:28
重阳节镜头照片 浏览:781
如何扦插长寿花 浏览:400
父母赠予现金需要哪些证据 浏览:459
开办老年大学在哪审批 浏览:855
养生馆一般月收入多少 浏览:928
养生仓有什么功能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