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难辟谣

老年人难辟谣

发布时间:2023-04-24 07:13:11

1. 为什么谣言转发大户80%是中老年人

每当看到类似“大批老人拎包聚鸟巢等领钱,充耳不闻警察和广播辟谣”这一类的讯息,网民们多数会一笑而过。

正如网易用户“颜无齿”吐槽的那样:“骗子还是太少,傻子要排队。”这一“幽默”的观点获得3万点赞,不少网民都把这一新闻当作笑话来看。

但这可不是一个笑话。

近期,有消息称“慈善富民大会”在“鸟巢”召开,参与者只需交纳10元就可在活动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尽管多地警方很早就辟谣,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人前往“鸟巢”,国家体育场也因此关闭。警方在现场对这些受骗者进行了劝返工作,一些受害者依然对这一骗局“深信不疑”,甚至要与劝说的家人断绝亲子关系……

当网络谣言竟然比警察的话还可信,比亲子之情更可贵,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中老年人坚信一句空话时,这就绝不可笑了。尤其是当你打开微信,翻看自己的长辈是否有转发子虚乌有的“震惊”“秘闻”时,方才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新闻中的“备选主人公”。

从2016年10月开始,公安部组织部署全国涉案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针对“解冻民族资产”等微信诈骗活动的专项打击工作。截至目前,共打掉犯罪团伙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4名,初步查证涉案金额逾7.3亿元,成功破获了“三民城”“巨龙国际”“5A级扶贫养老项目”等一批重大诈骗案件。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显然不够,正如有网民评论的那样:“防止老人受骗,做子女的关爱老人多陪伴才是王道。”

深圳之窗CEO陆亚明说:“我反对让老年人离开互联网,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一起来帮助老年人能够分享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成果。”

年幼时,正因为父母教导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才有了我们今天对谣言的警觉。然而,长大后,长辈们却成了传谣的“主力”,这是谁的失职?也许在国家层面打击谣言的努力之外,子女们也应注意反哺教育。

2. 老年人膝关节疼痛,要静养,少走路辟谣:三种方式打破误区

编辑丨老孟 审核丨娟娟

很多老年人都有膝关节疼痛的困扰,这也应验了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老腿先老”。膝盖承担着人体的大部分重量,每活动一下腿部,几乎都要用到膝关节,时间长了,出现磨损也是正常的现象。

对此有人说,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就要静养,少走路,因为膝关节的使用次数是有限的。其实,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偏见。

出现膝盖疼痛,大多是因为关节软骨出现磨损,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下降。为了减少其磨损,身体创造了自我调节机制,及通过增加骨关节的面积,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时间一久,就会导致骨质增生。

老年人的关节如果出现明显的紧张感,就要警惕关节问题的出现。尤其是老人下蹲后再起来,若出现明显的关节疼痛,休息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就要加以控制,否则就会导致膝关节周边肌肉萎缩。

其实则模,老年人膝关节疼痛,要静养,少走路,这个观点是不适合膝关节恢复的,以下三种方式打破误区。

1.灵活性训练

膝关节的问题会导致老人的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其实灵活性锻炼是可以缓解这个问题的。老人可以借助椅子或者墙壁等支撑物的力量,来进行关节灵活性的训练,保证关节的屈伸角度。

2.力量训练

关节疼痛会导致周边的肌肉萎缩,导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进而影响其功能。力量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关节。具体来说,老人可以在家里的床上或者椅子上完成力量的训练,借助瑜伽带的力量进行拉伸,以保持肌肉的力量。适当的锻炼可以刺激软骨,保证关节得到营养供给。

3.平衡性训练

如果坚持灵活性训练和力量训练,关节稳定性就会得到一定的提返唤升,不过也需要兼顾平衡性训练。通过平衡性孙世缓训练,可以预防老人摔倒,降低骨折等风险。方法也很简单,可以通过踩平衡球或者“金鸡独立”的姿势来完成。

至于走路,很多老年人担心走路会伤害膝盖,其实老人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度步行锻炼的。通常,如果行动不便,可以借助拐杖老完成走路,每天3000步左右即可。如果关节还不错,每天可以将步数控制在4000-7000步左右。老人如果没有运动量,可能会导致体内循环变差, 更不利于心脑血管的 健康 。

到了一定的年龄,出现关节方面的问题是很正常的,首先要正视,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来慢慢改善它。不要因为关节疼痛就完全放弃了运动量,这样对整个身体 健康 是不利的。至于运动方式,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量力而行即可。

#清风计划# #超能 健康 团#

3. 关于朋友圈里流传的那些谣言,为什么大部分信众都是中老年人

关于朋友圈里流传的那些谣言,为什么大部分信众都是中老年人,其实主要是因为老年人退休后与社会联系不紧密,希望获得关注得到承认,内心孤独。还有就是老年人对谣言的辨认度很低,因此经常信谣传谣。

一直以来,微信朋友圈里就流传着很多谣言,而且深受一些中老年人的青睐。我妈就刚给我发一些养生的东西,有真有假,但是很多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向身边亲近的人输出这些信息。

还有最重要的,从情感需要来讲,父母需要我们陪伴,我们的关注。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各种需要的,父母也有爱和归属的需要。父母那辈人身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动荡,缺乏归属感,这会让老人们感到无所适从。虽然如此,人的本性是需要一个圈子的,而且,还要在圈子里有自己的声音,有一定的地位,这就是归属感。流言则以骇人的标题,吸引了很多人来点击,老人家也就以此来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和被关注。

父母分享这些东西可能就是想和你聊聊天,希望有空都能陪陪他们。

4. 为什么老年人的谣言传播力超年轻人6倍

2016年初,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了一个由3500人参加的研讨会,其中包括Facebook用户和非用户。总统选举后,他们要求Facebook用户安装一个应用程序,允许他们共享数据,包括公众简介、宗教和政治观点、自己的帖子以及他们关注的页面。1300多人同意安装该应用并共享数据。研究人员指出,有两种可能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年用户更容易分享虚假新闻。首先,之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60岁及以上的人缺乏判断网络新闻真实性所必需的数字媒体素养。与其他人不同,老年人可能很容易在社交网络上区分事实和谎言。

在评估真相时,老年人依赖的是信息是否熟悉,而不是理性的分析。而且,信息环境越复杂,错误信息越普遍,影响就越严重。

5. 网络谣言转发大户80%是中老年人,如何平衡中老年内心和社交需求,将网络谣言的危害降到最低

中老年人对待网络的态度是非常纠结的,接受网络,意味着要遭遇各种骗局和谣言,抵触网络,则会逐渐的与社会和时代脱节,这种矛盾的存在,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甚至改善的,只能通过子女的情感陪护进一步加深,让中老年人尽量减少独处的时间,才能更快的融入当前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果家庭生活成为了常态,那么中老年人对网络的接触就是在年轻人的陪伴下进行的,此时对各种谣言和骗局的辨别能力也就会持续增强,当具备了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以后,面对网络谣言就能够识破并避免成为谣言转发者,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变化,其实是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逐渐实现的。



网络谣言不仅仅是对中老年人这个群体的伤害,因为群体性的转发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又不能因为中老年人无法辨别真伪而禁止其进入社交平台,如果在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机制上能够进一步运裤改善,尤其是强化审核机制以后,对中老年人来说就能够有效规避网络谣言的伤害,简单来说,杀伤力惊人的网络谣姿悄返言,不能指望中老年人的自主屏蔽,而是需要从传播链条上加以控制,尤其是对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加强管理,毕竟中老年人对社交平台上的名人警句是存在较强依赖性的,而这些所谓网络名人才是各种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所以说从根源上遏制要远远好于末端转发的限制,这也是提高中老年人去伪存真能力的基本前提。

6. 中老年人成为微信朋友圈谣言的“转发大户”,父母总是相信微信谣言怎么办

“公安来局最新紧急通知,自太可怕了”……玩微信的朋友经常能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见过类似的链接,并且很多中老年人会信以为真并且转发分享给他们的朋友。而这些谣言具有很强的规律性:65%的主题都围绕着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养生这三大焦虑主题。

最后,还要看其专业定位是否与消息主题相匹配。门外汉就算在怎么装饰都说不出行内话的。

7. 年纪大了就会骨质疏松医生辟谣:避开4个危险因素,老了也有力

“医生说我骨质疏松,是不是补钙就好了?”

“补钙多喝牛奶就行,喝得越多,钙补得越多。”

……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在慢慢增加。对骨质疏松的担忧,让很多人将目光聚焦的补钙上,由此也出现很多盲目补钙的行为,反而有害无利。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9%,患病人数约4900万人;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3.5%,约为2280万人,男性骨松患病率是既往研究的两倍。可见,防治骨质疏松刻不容缓。

许多老年人都误以为,年纪大了,器官都退化,骨质疏松再自然不过了。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 张英泽 表示,骨质疏松症并非人体老化的必然过程,它是一种 可防可治 的疾病。

只要注意避开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即便年纪到了,也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人体营养的总需求大于营养的总供给,就会造成骨密度降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是钙摄入不足,钙质是骨代谢的重要成分;二是维生素缺乏,维生素K摄入量低下者,发生骨折的危险率增高。

有研究显示吸烟人群患髋骨骨折的危险性是非吸烟人群的两倍。这与吸烟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使骨吸收增加,降低骨密度。另外,长期过量饮酒,酒精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代谢,同样易诱发骨质疏松。

男女更年期后,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从而使得成骨细胞活性下降,骨基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动与负重一样,是刺激钙及其他矿物质沉积在骨骼中的重要因素。久坐不动,并不是减少对骨头的伤害,反而是加速骨质退化。

一般人认为骨质疏松轻者可能导致肢体不灵活,重者会发生骨折。然而,骨质疏松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

对于已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能会发生 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 的情况,少部分人可伴有肌肉痉挛、抽筋现象,甚至日常活动受限。

随着骨量流失,椎体密度变小,进而出现慢性累积性变形或锥体压缩性骨折,导致 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 。晚期大多病人出现全身疼痛,轻微磕碰都可能造成骨折,致残和致死率极高,因此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势在必行。

面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大多数人只停留在补钙的层面。 解放军总医院骨内科主任王亮教授 指出,骨质疏松不是单纯靠补钙就能解决,许多患者对维生素D在促进骨形配蔽成、骨矿化和强壮骨骼等方面的重要性知之甚少。除了钙剂的补充, 成年人每日也要摄入800IU的维生素D, 从而达到双管齐下的预防作用。

对于我国公众来说,提高骨质疏松症早诊早治以及规范诊疗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在开篇我们提到的数据中,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唐佩福教授 建议, 女性 65岁、男性 70岁、或有骨折史的65岁以上男性 至少需要查1次骨密度。

另外, 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人群 ,也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针对被骨质疏松所困扰的人群,除了要及时地诊断治疗,用药物进行干弊物预,也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适度运动,戒烟少酒,少饮咖啡和碳酸饮料。条件允许的情租卖液况下,可以多进行日光照,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骨钙沉着。照晒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均衡饮食比例: 老年人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宜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绿色蔬菜等。

心理治疗: 各种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

骨质疏松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地急剧增加,对于这个疾病的危害,还有许多人存在知识的空缺,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去进行防治宣传,让更多中国人可以“ 健康 快乐地老去”。# 健康 2021##清风计划##你的骨骼老了么#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8. 老年人对谣言毫无抵抗能力,是因为时代还是教育

老年人对谣言的抵抗力比较差,主要就是因为那个时代原因。几十年前那个时代人们都比较纯朴。民风非常的纯朴。并没有所谓的网络或者说是各种不负责任的谣言。人们的思想普遍比较单纯。诚实是一个人人最基本的本性。不像现在。诚实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了。现在社会了,各种谣言,各种不负责任的报道,尤其是在网络以及自媒体爆炸的信息时代里。很多这样不负责任的谣言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9. 中老年人为什么成为了网络谣言重灾区

因为中老年人辨别真伪的能力低。还有就是他们比较热心肠。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谣言正确地利用了中老年人的焦虑,知识不足以及缺乏识别新媒体的分析能力。中国交通大学政治科学与法律系法律副校长郑宁表示,著名的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了一个谣言的公式:谣言的周期=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含糊性,证据的含糊性,批评公众的能力等。说。谣言的传播与事件对人们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实际信息的透明度有关,并且取决于公开辨别的能力。

“制造谣言的方法可以说是专家,经常强调对身体和思想的负面影响,以避免现在,着眼于未来和改善实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具有很强的认同感。订婚,负面情绪会导致死亡恐惧。他说:“这是一种蛮力打击。”

10. 人老了身上有味道,是因为不卫生医生辟谣,给您讲清“老人味”

前不久,谢医生 接诊了一位老年人 ,70多岁, 胸椎、腰椎、两侧的肋骨 都有明显的疼痛,给老年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像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是 严重的骨质疏松 所导致的,所以建议老人去进行了双能x线检查,结果真的是严重的骨质疏松, t值为-3.9 ,这种严重的骨质疏松,随时会有骨折的可能!

像这种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痛,使用 鲑降钙素鼻喷剂 来控制疼痛,效果是比较好的,不仅可以抑制骨破坏,而且还可以帮助老人从中枢上控制疼痛,但是 老年人年龄比较大了,不太会使用这种鼻喷剂, 所以与老人沟通的时间比较长,反复的在教她怎么样使用这种药物。

在与老人沟通的过程当中,可以 明显的感觉到老人身上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谢医生也是多嘴,跟她说了一句,我说:“老人家您平时还是得要注意卫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变得越来越差,如果卫生条件不好的话,很容易造成身体上的感染,对于咱们的身体 健康 也是会造成影响的。”

结果 没想到老人听我这么说完之后哭了 ,她说 谢医生我真的不敢洗澡啊 ,我的孩子全在外地,我还要伺候卧床的老伴, 我怕洗澡的时候摔倒, 万一发生了骨折,老伴怎么办?孩子还要回来伺候我,多影响孩子的工作呀,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呀!

听老人说完,我 赶紧给老人赔礼道歉,一顿安抚老人 ,教会了她使用这种药物之后,老人 蹒跚着 走出了诊室。

说实话 老人有老人的无奈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变得不再灵活,也开始出现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一些问题,在 洗澡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生摔伤很容易导致骨折 ,将会对老人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发生 髋关节骨折和脊柱骨折,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很多老人不太敢洗澡,而我们作为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是很难理解这种苦楚的。

然而当谢医生 静下心来,反复思考,难道老人身上有异常的体味,就真的是由于卫生条件导致的吗? 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所以谢医生查阅了一些文献,结果看到了不同的声音。

这篇文献来自于 《皮肤病研究杂志》 ,研究人员选择了 22位 不同年龄的人士参加测试, 从26岁到75岁不等 ,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用没有气味的肥皂来洗澡,而且要穿着有气味收集功能的衬衫睡眠,几天之后分析粘在衬衫上的布料中的分子。

结果研究显示在 4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衬衫当中检测出了大量的2-壬烯醛成分 ,而40岁以下的受试者当中,并没有检测出大量的这种成分, 在年龄最大的受试者身上,这种成分是40岁中年受试者的三倍

这种 2-壬烯醛是一种不饱和醛,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油腻和草臭味 ,研究人员认为,在人体表面的脂质当中存在有 欧米伽-7不饱和脂肪酸 ,而这种2-壬烯醛就是由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表分解形成的,而为什么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脂肪酸越来越多,还原因不明,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随着年龄的衰老,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身体上的这些变化, 也都有可能在五、六十岁或者是更大的年龄开始出现身上的老人味,对于老年人,我们一定不要因为有身体上的味道而歧视老年人,因为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卫生的原因, 导致老人身上有异常的味道,而是由于衰老,你我可能都会有这一天。

另外也有一些疾病,有可能导致老年人身体出现体味的异常,比如 糖尿病的病人就会出现体味的变化 ,有一些糖尿病的病人出汗比较多,而且出汗有一种特殊的 枫糖味 ,有一些糖尿病人特别严重,出现 酮症酸中毒的时候,呼吸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水果味

甲状腺有问题时 ,也会导致我们身体过度的出汗,会影响身上的体味变化。另外,当 肝、肾功能出现异常时,身体内的毒素无法正常的被排出 ,积聚在血液和消化道内,也会有可能产生体味的异常。

当出现以上这些体味的异常变化时,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相应的体检,明确自己是否存在相关的疾病,及时的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确实会发生很多的变化,而体味上的变化可能是非常正常的。

#生命召集令超能团## 健康 大V创造营##真相来了#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难辟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单位交的养老金是按什么算的 浏览:947
精选孝敬少年事迹 浏览:69
老家老人过世了多少天可以理发 浏览:661
老年人适合贴三伏贴吗 浏览:986
90岁秦怡谈保养 浏览:324
安阳老师退休金 浏览:59
别人夸长寿怎么回复 浏览:416
50岁女性负重训练 浏览:129
养生是不是什么意思 浏览:985
伪孝顺为 浏览:52
60岁用卫生巾 浏览:852
70岁蛋糕写生日快乐还是写寿 浏览:24
客厅面对东方父母遗像如何摆放 浏览:377
体检查出甲肝看哪个科室 浏览:992
80岁老人忽热忽冷怎么办 浏览:403
道县敬老院费用 浏览:804
方城一般做个全面体检哪里好 浏览:885
如何评父母爱情 浏览:286
老人斑涂什么膏药 浏览:947
2015太仓退休金调整方案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