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养老机构数有多少家
养老机构,是目前北京养老市场上的主力军。据调研,截至2017年10月,北京16个区县内正常运营的养老机构共有490家,其中:东城区12家、西城区32家、朝阳区58家、海淀区46家、丰台区32家、石景山区13家、大兴区41家、门头沟区11家、延庆区33家、房山区46家、通州区家、平谷区31家、怀柔区17家、昌平区52家、密云区29家、顺义区18家。朝阳区拥有的养老机构数量居北京各区之首,其次为昌平区、海淀区和房山区。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当前正处于中度老龄化时期。北京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0.5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7%,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老年人口比例为24.7%。
B. 现在一直推AI人工智能,智慧照护帮助养老机构管理老人这块前景如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智慧健康养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一、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智慧养生态圈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它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健康信息、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三、信息平台在智能养老的应用现状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中通过汇总当今我国信息养老服务平台项目发现:目前我国的信息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着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率低、信息整合不到位、管理运营不完善等问题,仍需要投入技术、市场等力量与资源去完善。以下是信息养老服务平台项目运营现状的整合:
正是看好养老产业这一个细分领域的“诱人蛋糕”,多家上市公司悄然布局智慧养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养老产业,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商家是通过与政府部门(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切入智能养老服务行业。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养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C. 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杰佳通 智能居家养老平台的功能比较齐全,具体的您到杰佳通网站上查看居家养老网络中心产品就可以看到齐全的功能。
D. 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优缺点
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一种“双赢”策略。另外,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让老人比有儿女相伴更有价值感。
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院,集中供养,集中居住,由养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的负担,还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等问题而引发老人与子女的冲突。其次,这种养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的养老风险分散,实现集体成员养老资源的共济和共享,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风险得到化解。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敬老院基本上普及不了,即使普及了,老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也很少会选择入住。
E. 请推荐一下北京专业的养老机构
康壹舒院介绍
康壹舒院一诞生就肩负着“消灭”养老院这个使命!康壹舒院的愿景是要为爸妈打造城市中一个的世外桃源、一个文化乐园、一个舒服的四合院!
意义:不是养老院的迭代产品—康壹舒院,“都市长者的世外桃源”。
愿景:让晚年生活有意思,受护生命有意义。
特点:康壹舒院位于北京南文化发展中轴带上的中华文化园公园内,是都市长者结伴躬耕的全新生活方式,我们将在身心康养、回归自然、中华文化、智能物联、新社会生活五方面重新定义养老群落。
康壹舒院的理念:新一代的四舒五精!
四舒:住的舒适、吃的舒服、玩的舒心、活的舒畅
五精:精心打造、精品服务、精致生活、精神矍铄、精彩人生
一、人文体系 (从社会人情和伦理上,解决长者负面情绪和面子问题)
人情味(伦理):不送爸妈去养老院,送他们去舒院、去公园、去度假、去上学,有心有面。
礼品化(心理):送给父母“一套房”,拿“房本”入驻,将租约礼品化,让老人心里美滋滋。
价值感(生活):凭“录取通知书”报到,让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学习激活长者退休后的人生价值感。
社群化(人文):精选暖心四合院,打造多重公共空间,让同龄人、邻里间的温情充满整个院落。
F. 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如何妥善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服务
都可以通过社村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进行设置服务项目,统一管理,以便搭建起“互联网+养老”的信息化养老模式。
1、生活照料类:为老人提供托老、购物、送餐、代购物品、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顾的服务。
2、医疗保健类:建立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陪护、陪伴看病、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等服务。
3、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知识讲座、学习培训、书法绘画、图书阅览等服务。
4、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等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等服务。
6、志愿服务类: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定期看望、电话问候、谈心交流等服务。
7、应急救援服务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有需要的独居、有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安装“一键通”电话,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平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遭遇的各种疾病和意外生活事。
G. 什么是养老
原为一种古代的礼制,择取年老而贤能的人,按时供给酒食,并加以礼敬。
1、家庭养老,版即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权,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提供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主要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这种模式适合不愿意脱离熟悉环境且子女有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照顾精力和照顾意愿的老年人。
2、居家养老,即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欧美等发达国家占主要。该模式适合子女无暇照顾,有一定自理能力且不愿意离开原有熟悉环境的老年人。
3、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主要有: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
4、其他养老模式。1)互助养老;2)以房养老;3)旅游养老;4)候鸟式养老;5)异地养老;6)乡村田园养老
H. 有助于确定社会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评估是什么
有助于确定社会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评估是:养老服务评估
养老服务评估,内是为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容型、照料护理等级以及明确护理、养老服务等补贴领取资格等,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标准,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从评估时间上可以分为首次评估(准入评估)和持续评估(跟踪式评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充分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失独等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的客观要求。各地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的高度,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全局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措施,稳步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I. 如何提升养老机构管理者资源整合能力
有助于确定社会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评估是:养老服务评估养老服务评估,是为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以及明确护理、养老服务等补贴领取资格等,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标准,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工作。从评估时间上可以分为首次评估(准入评估)和持续评估(跟踪式评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充分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失独等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的客观要求。各地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的高度,从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全局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措施,稳步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J.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优势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内裂的状态,可以容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