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搜集老年犯罪案例
古稀老人杀逆子案宣判 沈老汉被判三年缓刑五年http://www.southcn.com/law/yagz/200308250085.htm
2003年08月25日 08:44 辽沈晚报
南方网讯 2003年2月14日,不堪忍受逆子的百般凌辱,沈老汉将酒醉的亲生儿子一脚踢入菜窖并用木棒乱击其头部而死亡。案发后,沈老汉的邻居们近200人自愿联名上书证实沈老汉的行为属于被逼无奈,沈老汉的老同事们和社区居民们也证实其品行端正,要求法院从轻处罚。8月21日,阜新市太平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沈老汉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家有逆子 打爹骂娘
沈老汉已年愈古稀,本该是颐养天年了,但家中的儿子小海却让他和老伴痛苦不堪。儿子小海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却嗜酒如命,而且每次喝完酒对家人非打即骂。2002年底的一天,明知母亲身染重病的小海,不仅不给母亲医治,反而骂母亲没用,致使老太太病情加重,双目失明。
不堪受辱 棒打逆子
沈老汉原在阜新矿务局的一个矿上上班,退休后有点退休金,这是老两口的惟一收入,好吃懒做的小海早就垂涎三尺。2003年2月13晚上,小海不让父亲睡觉,非要父亲写下保证书,称今后的退休金全部由他支配。沈老汉写了几遍,小海都不满意,到了午夜时分,在母亲的苦苦哀求下,他才放过了父亲。2月14日下午,小海在外边喝得酩酊大醉,一进屋又逼着父亲写保证书,沈老汉无奈只得含泪写下了一份保证书。小海将保证书揣进怀里,就来到院子里坐在自家菜窑边上吸烟,沈老汉看在眼里,想想自己被儿子打得遍体鳞伤,老伴眼睛也被儿子害瞎了,老泪流在心间,一时怒火胸中烧,便悄悄地走到小海身后,一脚把小海踢入2米深的菜窑内,小海当即昏迷过去。沈老汉自知这个逆子醒来后一定不让他好过,就从地上拾起一根木棒下到菜窑内,在小海的头部猛一顿乱打,直到小海一动不动为止。
自发联名 要求从轻
沈老汉杀死儿子的事发生后,几位邻居自发地写起了联名信,周围认识沈老汉的人也加入进来,要求对沈老汉从轻处罚,经过几番讨论后,阜新市太平区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沈老汉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❷ 空巢老人案例
一单元103室主人的离去
“楼道里臭味越来越大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别是死老鼠吧?”2005年8月15日,海淀区清河永泰园11号楼一单元内的居民们聚在一起议论着,对几天来的气味变化百思不得其解。
下午三点钟,一位姓赵的老太太慌乱地从11号楼一单元103室中跑了出来,浑身发抖地对在外乘凉的老人们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地一句话:“张国全死了!”
张国全今年74岁,一生独身,三个弟弟均在北京,他搬到这里也有七八年了。三年前经人介绍与赵氏老太太认识后有了感情,老太太虽然家住二十多公里外的顺义区,但还是坚持每个月来一两次探望张国全。她有他家里的钥匙,刚才她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小区,打开房门后,她发现了令她心悸的一幕。
张国全横躺在地上,已全身腐烂变黑。死者生前不爱讲话,同邻居接触不多,但酷爱养鸟,其中还养有一只会讲话的鹦鹉。这些鸟还都活着,见有人进来,就像见了救星一样叫得急切而凄厉。
邻居们谁也不知道怎样联系老人的亲属,只好拨打了110和999。西三旗派出所及海淀分局刑警大队随后赶到,法医戴着口罩进入了现场。从尸体腐烂程度来看,死亡时间少说也有两三天,死者肢体僵硬,有体液渗出。警方在现场还发现通讯本上记录着死者弟弟家的电话,却一直没拨通。警察和居委会只好组织人员将尸体抬了出去,放到了医院太平间,然后用报纸将门封好以隔绝臭味。
此后,整个单元的居民们开始大搞卫生,楼道里到处进行消毒。
在大胆地走进103室查看情况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安淑青的老太太,就住在二单元。从103室出来后,她隔着防盗门告诉住在102室的好朋友张淑品:“千万别出来,味儿特大。”张淑品便将家门紧紧关上。
“哎!人活着真没意思,死在屋里都没人知道。”临走时,安淑青老人留下了这样一声叹息。
悲剧在二单元602室重现
谁知一周后的8月21日,二单元的楼道里也出现了恶臭味,到六层梯口时,臭味就更加强烈了。其实五楼的一位住户在几天前就闻到了这种气味,刚开始也没在意,后来,气味就越来越重了,满楼道里都闻得到,他们才觉得不对劲了。
602住着74岁的安淑青老太太。大家突然想到了一单元发生的事,便找到老人生前最熟悉的朋友张淑品,询问她有没有老人儿女们的电话。幸好张淑品存有老人大女儿家的电话,大女儿接到电话后又通知了妹妹和弟弟,他们陆续都赶了过来……
弟弟有老人的钥匙。打开门一看,老人倒在卫生间内,头栽进便池中,有少量血流出。尸体已高度腐烂。儿女们捂着口鼻泪流满面。
至于老人是什么时间去世的,谁也说不清楚。五十多岁的大女儿只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前几天自己带着孙女来过一次,但敲门多时无人开门,她以为老人出去玩没回来,便带着孙女离去。当时孙女曾说,奶奶你闻,太姥姥这屋里有味!“不要胡说八道!”她斥责了孙女一句,并未在意。现在想来,估计那时老人就已过世了。
张淑品老人记得,安淑青老人闻了一单元的味后,回到家里就开始呕吐,第三天就再也没见到过她。她曾对张淑品说过,她只要出门,就会关上窗户。可这一次,张淑品发现她家的窗户没有关,可跑上楼敲门也没人应答。她就又跑下楼对邻居们说:这老太太出门都会关窗户,这次没关窗户,咋回事啊?别像我们隔壁的老同志那样呀!谁知竟然言中了。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5-11/13/content_5601984.htm
❸ 孝敬老人的真实事例150字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❹ 历史上有那些年轻人胜老人的案例
那些有名的科学家,比如牛顿,爱因斯坦,都是在很年轻大概20几的时候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
❺ 老年人被判刑的案件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对于老年人内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容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意见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从“宽”,主要是指对于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或者罪行虽然严重,但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以及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人身危险性不大的被告人,可以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依法可不监禁的,尽量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对老年人犯罪是否从宽处理,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❻ 一个老年人案例,关于人际关系 老人不爱听别人评论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致宇
■案例
陈致宇医生:不久前,我内在心理咨询门诊接待了容一位老年人。他因喂养多只猫、狗遭到邻居及家人的反对。周围的人都抱怨他整天带着一群猫、狗在小区活动,四处撒尿,影响了附近休息的人;家人也多次劝说,让其放弃养宠物,但他就是固执己见,导致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我还接待过一位女士,她称自己的母亲年事已高,却总是为子女操心,哪个超市有便宜几块几毛钱的油、米、盐、醋,搞得很清楚,并不辞劳苦地大量购买,然后一一送到子女家中。大家都劝她“不要囤积,食物放久不好”,她就是不听,非常固执。
“固执”源于老人身心的变化
❼ 求老年人成功的案例说明,就是说年轻时很平凡,不放弃老了也是可以的那种励志的
《无法碰触》一个刚从监狱出来的年轻人和高位截瘫的贵族之间的故事 《追梦赤子心》 真实故事改编,追求梦想的故事
❽ 尊敬老人的事例
XX是XX县国税局城区分局一名女税官孝敬老人的事例,感动可千万人。今年45岁的她有着不幸的童年。在她还不到一周岁时,母亲便因病离去,是父亲含辛茹苦将她养大,正是这样,才使她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着尤为深切的理解。源于感恩,她对自己的父亲尽心尽力,孝顺有加,同样源于感恩,她26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着自己病重的公公、婆婆和婆婆奶奶。
在XX,每一个熟知XX的人都被她的孝行所感动着。1984年,XX和丈夫结婚时,婆婆奶奶已经73岁,公公、婆婆也都已过天命之年,且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照顾奶奶非常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她二话不说,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为了更好的照顾奶奶,同时也为公公婆婆减轻压力,她主动将奶奶接到了自己家里。当时她在办税服务厅工作,每天都要整理上百份票证,十分繁琐,加上又是单位骨干,工作压力非常大。为了又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好老人,她每天五点起床,先为老人做好可口的饭菜,再亲自为老人穿衣、梳头、洗脸。每天下班后,还要为老人洗衣服,收拾家务。但无论多忙多累,她都坚持每天带老人散步,每星期为老人洗一次澡。
1996年,久病缠身的奶奶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当时孩子又小,叔伯兄弟和小姑子怕她太累,便提出要轮流伺候老人,但被她拒绝了,她说“奶奶跟我这么长时间了,我比你们更了解她,只要老人能够过得更舒心一点,我累一点又怕什么呢?”就这样,她不仅每天要为老人喂饭喂药、洗漱更衣、倒屎倒尿,同时,因为害怕老人因长期躺在床上会生褥疮,她还要经常给老人翻身、擦洗。老人年纪大了,又长期卧病在床,身体非常僵硬,每次翻身都要费好大的劲。即使这样,她也坚持有空就给老人翻身,促使老人身体血液循环。尤其是夏天,更经常不断地给奶奶擦洗身子。在这样的精心照顾下,一直到2008年老人去世,12年来,老人身上从没生过褥疮。
在这期间,婆婆和公公又分别查出患上了胃癌和乳腺癌,虽然叔伯哥哥和大姑姐都说不用她管,专心照顾好奶奶就行了,但她依然放心不下,在照顾好奶奶的同时,一有时间便到公公婆婆家里照两位顾老人。老人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心情不免沮丧,每天精神不振,吃饭也没有胃口,她便在家里想着法的做些可口的饭菜,然后再给老人送去。为了减轻老人的心理负担,她还有意识的为老人说些笑话,逗老人开心,看似不经心的为老人讲一些战胜病魔的例子,鼓励老人树立信心,在她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直到现在,两位老人得癌症已经17年了,身体和将身状况都还很好。
就是这样,她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孝敬老人的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望采纳
❾ 虐待老人详细案例
http://tv.people.com.cn/n/2014/0922/c39805-25705818.html
❿ 老年人年龄歧视的例子
“年抄轻人”主要是要有比较,就是一个年纪小的和一个年纪大的人,年纪大的称呼年纪小的为“年轻人”,意思就是如果按照年纪来说的话,“年轻人”的年纪没有年纪大的人“重”!“年青人”就没有特定的对比了!如果按照60岁就是老人的,那小于60的就都是“年青人”!“青年人”就是应该在30岁以下,20岁以上的人了!这是人生的一个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