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0多岁的老人一到夜里总感觉腿发凉是怎么回事
76岁高龄,阳气抄虚衰,半袭夜阳气下降之时,体内阳气不足之处,会出现凉或者冷的感觉。白天阳气盛,可以如常。
可见年龄因素、机体阳气弱都有一定的因素。薄被子上再搭个小褥子,一会却又热的出汗,说明阳气虽然虚弱,但是还未到严重的时候。
两条腿麻麻的,凉凉的,说明下肢阳气不足气血流通缓慢。
综上所述,建议对腰及双下肢,进行适度的针灸、按摩、刮痧等物理疗法,提高下肢经络中阳气运行效果。很多患者,不但症状消失,也会益寿延年。
祝,您母亲早日康复。
❷ 老人腿疼,腿总是冷,如何看
老年人腿痛怎么办?
如果排除风湿外
老年人腿痛的原因:
老人出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和走路没劲儿时,可能是血管堵塞了,应该考虑看外周血管科。
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常常误认为“老年关节病,体力不好,或坐骨神经有问题等。
腿痛症状不能只当成是老年慢性病,不着急慢慢地治疗,最终延误诊治良机。
关节病和神经病变引起的腿痛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腿痛是可以区分开的。前者引起的腿痛是持续性的,而后者是间歇性跛行和疼痛,如行走几分钟后出现小腿、臀部、髋部或足弓疼痛、发紧、僵硬或沉重,但休息几分钟后又能恢复行走,反反复复。
另外:
1.骨质疏松
2.间歇性跛行:
是否经常感到四肢无力、容易疲劳或出现四肢冰冷和麻木的感觉?您是否有小腿肚或足部乏力、酸胀、疼痛的感觉,休息后疼痛又会消失。是否在不运动的情况下,您的足趾、足部或小腿肚也出现持续性的疼痛,到了夜里更为剧烈,这些症状要考虑间歇性跛行
3.血管间歇性跛行:
血管间歇性跛行与神经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点相似,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血管外科疾病,后者属于骨科范畴。由于两者的发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变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发病表现相似,不易区别。
血管间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与运动有关,而不是和脊柱姿势的变化有关。其症状好发单侧,伴有冷感,一般没有感觉麻痹,步行停止症状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为动脉闭塞,这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一定减弱或消失。
4.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其特点是:疼痛-缓解-再疼痛,反复发作。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可再度缓解。若处于某位置过久或活动多时,疼痛又起,可听到关节粗糙摩擦声。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增重,还可影响其他关节部位。
判断骨性关节炎主要依靠X线检查,关节间隙不等宽或狭窄、关节处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或关节膨大乃至变形、软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赘形成等,是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特征。
防骨质疏松,平时多注意合理饮食、定期运动。
保持均衡饮食确保摄取足够的钙质及维生素D,如高钙低脂的鲜奶及芝士、鱼类及深绿色的菜都是好的选择。根据体质的阴阳偏颇,定期选服补肾之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应戒烟及避免过量饮酒,及时防治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
坚持适当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如游泳、保健操、太极拳、散步等,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但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尤其是引起肌肉过度酸痛的运动。打拳、跳舞时转身、转颈及弯腰动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负重的运动,如爬坡、上楼梯等,帮助建立骨骼的钙质储备。工作、活动或休息时,均不要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或姿态,要经常进行动作位置的变换调整。
治疗腿疼的手法分以下5个步骤:
1、捏跟腱: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2、推小腿: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3、点穴:第1个穴位在坐骨结节(臀沟中央能摸到的骨头尖)和股骨大转子(胯骨外侧突出的骨头)联线的中点。第2个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个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个在内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胀感为佳,每个穴位点1分钟。
4、抖腿:站立时,用健侧腿持重,患侧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然后坐下,微屈膝关节,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抖动要连续、流畅、自如。
5、牵拉: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由家属一人或两人握紧患者的脚脖子向下方牵拉,待患者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时,维持这种牵拉力,直至没劲了为止,连续牵拉5至10次。
除了上述手法治疗外,还应该注意保暖防潮,以利于腿痛的防治。
预防腿部衰老5法
1、以手扶墙或桌子,分别用单足站立10秒钟,左右交替20次。
2、以手扶墙或桌子,抬起脚后跟,然后下蹲5秒钟,使胸部尽量贴近大腿,反复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时动作要慢。
3、扶墙或桌子,用脚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4、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压膝压髋,用双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开、合拢,使髋部尽量外展,做10~20次。
5、平卧床上,左腿尽力屈髋屈膝,双手抱住下肢使膝关节尽量贴近同侧肩部,停留3~5秒钟复原,左右交替,20~30次。
❸ 中老年人小腿冷是啥病
小腿冷复,是小腿气血运行过慢,导制致小腿获得气血能量少,产生的热量少,不足以温暖小腿,便会发冷。
它是如何导致的呢?
体弱,气血虚弱
体内经络血管淤堵
体内寒湿重,阻塞气血运行
中老年人多体弱,体内经络淤堵,因而极易导致血行过慢,就会出现小腿冷的现象。
恢复它,需要强健体质,养足气血,增强身体能量,增长阳气,加快周身及腿部气血运行,畅通体内淤堵之处,通过体内发热出汗,可以将体内垃圾及寒湿随着汗液排出体外,久之,体内气血运行通畅,那么充足的气血便会得以滋养双腿,变得温暖有力。
怎么做呢?可以网络搜看此文《腿寒凉3大原因,这个传统功夫锻炼2个月,将有效排出寒气,双脚变得温暖》,文中讲述了一个传统锻炼的恢复方法,希望帮助到你,望采纳。
❹ 老人病很严重,腿都凉了一半
那就好好抓紧最后的时机好好孝顺老人,准备好寿衣等物。请医生看看需要怎样治疗,做好临终关怀。
❺ 老年人脚冷怎么回事啊
可能是末梢血运不良的关系。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不适,应该没有问题的。平时生活中,注意脚部保暖。注意多用温水泡脚。也可以足底按摩。
❻ 小腿经常发凉是怎么回事啊
从中医角度讲,这都是身体中的阴毒在作怪。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把“阴内毒”称为一容种致病因素,它常常化身为寒、湿、瘀在身体中乱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痛症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仲杰说,由于偏阴的毒邪趋向下行,很容易沉积在偏阴的部位,所以小腿是阴毒的重灾区。
中医认为,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所指也不同,就大体部位而言,头部就属于阳,下肢属于阴。阴毒作为一种有形的邪气,会由浅入深地伤害身体。
(6)老年人腿凉扩展阅读
有湿毒的人群,建议每天用温水泡脚20分钟左右;适当吃些温性食物,如羊肉、干姜、肉桂等;也可选择在家艾灸来温补阳气,命门、气海、关元等都是温阳大穴,建议每周灸1~2次,每次15~30分钟。
瘀毒人群平时要减少站立、坐着的时间,利用闲时多出去走走,睡觉时双脚抬高,平时可以穿弹力袜。寒毒导致的腰疼、下肢关节疼痛明显的人群,可去正规医院请医生进行针灸治疗。
❼ 为什么经常感觉小腿凉
从中医角度讲,这都是身体中的阴毒在作怪。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把“阴毒”称为一种致病因素,它常常化身为寒、湿、瘀在身体中乱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痛症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仲杰说,由于偏阴的毒邪趋向下行,很容易沉积在偏阴的部位,所以小腿是阴毒的重灾区。
建议每天用温水泡脚20分钟左右;适当吃些温性食物,如羊肉、干姜、肉桂等;也可选择在家艾灸来温补阳气,命门、气海、关元等都是温阳大穴,建议每周灸1~2次,每次15~30分钟。瘀毒人群平时要减少站立、坐着的时间,利用闲时多出去走走,睡觉时双脚抬高,平时可以穿弹力袜。
(7)老年人腿凉扩展阅读
三个运动小方法
干洗腿
不用水的干洗腿,对老寒腿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洗”时双手相合抱住大腿根,然后用力向下按压,一直到脚踝部,之后再从脚踝按压到大腿根部,反复20次,按摩时可坐可站。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腿部经脉,促进腿部气血循环而起到祛寒的效果。
甩腿法
双手扶墙或树等,一脚站立,另一脚抬起做前后甩动,如此反复50次。甩腿的过程中要注意膝关节保持绷直,这样也可起到锻炼腿部肌肉,促进气血流通的效果。
空蹬法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可以试试空蹬法。身体平躺于床面上,双脚轮流抬起做蹬自行车的动作,这样,也可以使腿部得到锻炼。
❽ 老人腿凉怎么办
人老了,血液循环不畅(血管老化-弹性不足、血液粘稠、心脏及其它脏器回功能日渐答衰弱),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足的问题,因此会觉得脚冷、手冰!
改善方法有短期和长期,短期为引血下行,如泡脚之类;长期应该增加血量、适当运动、增加食物的消化和利用率、保证好的睡眠等等。
❾ 我妈六七十岁了老是感觉腿凉不舒服怎么回事
像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老年人年龄大了,她这个血液循环循环不太好。第二种就是她这个腿上受了风寒,里面有炎症。也就所谓的风湿病。建议去医院咨询一下专科医生。争取做到对症下药。女性的话,有可能还有种情况。就是坐月子的时候受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