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养老机构汇报

养老机构汇报

发布时间:2020-11-30 12:01:46

❶ 刚成立初期,没营业,养老院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XX月份工作总结回顾XX月份的工作,我将月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完成XX月份XXX工作(已完成)**店新天网监控服务器安装与调试(已完成)**店区域配置调整工作(已完成)**店61块七彩虹9600GT显卡更换工作(已完成)**店二楼新机上架调试工作(已完成)**店060-093更换为微星G41配置(已完成)跟踪无盘系统上架后运做情况,三班跟踪记录无盘系统问题,由技术员汇总每日提交数据(已完成)拟定外置机箱开关的更换方案(已完成)统计微星G41、H55系列主机故障数量(已完成)**店老化网线测试(已完成)提交公司机房整改方案(未完成;原因:时间观念不强,遗忘了工作)组织技术员集体活动(未完成;工作安排混乱,导致没有时间安排活动,下月改进)完成部门安排的一些临时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回顾9月份工作,看书面数据上可以说很漂亮了,但是经过总结思考会发现完成的工作都是些安排好的硬性工作,相对基层管理方面工作几乎为零!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这无疑是失败的。在夜里沉思回想这几个月的工作,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感染上了惰性,每当自己打算去完成一项工作的时候,但就是迟迟不去行动,与此同时心里就会不自然的想到一些别的事情在吸引我,在不自然中就把工作给遗忘了!有时候自己也觉察到拖延时间的害处,可仍在拖延已经决定要做的事,但总为拖延找借口!就想起**领导经常提到:你是还没有被现实逼上绝路,所以老觉得事情能等!(从10月份开始从运用培训课上学到的月计划表格与YCYA承诺表运用到工作中来,利用奖惩来鞭策自己) 在基层管理方面总结出自己的几点毛病:个人魅力不足,做不到以身作则影响不到身边的同事;做事喜欢为自己找借口,导致执行力大打折扣;目标方向不清晰,习惯性依赖上级安排工作,成长不起来;时间观念不强,容易拖慢工作进度;缺乏对技术员在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和了解,导致不能及时的为其解决问题,长久以来造成多数技术员习惯性感觉没人管、工作没人监督、没有奖罚,造成了现在大家旱涝保收的心理; 三、可以改进的地方1、工作以结果为导向,做任何工作必须有结果汇报;2、团队工作中以身作则,以个人魅力去影响身边的人;3、制定月、周、日工作计划,使工作有清晰的目标,做到有计划就必须有结果;4、每项工作都要把时间精确到天、小时,杜绝自己做事找借口拖延时间的毛病;5、对领导布置的重要工作必须用YCYA承诺表承诺,用奖惩来鞭策自己; 四、几点工作建议1、针对9月份绩效考核数据客户机完好率情况,制定一项奖罚制度;罚:从本月例行检查起发现一台超过16小时(无标识、不下架)的客户机处以10元/台罚款,所有罚款将作为技术部每月活动经费使用;奖:每月检查中,如区域内所有店面均未被检查出超时故障机,每月技术员月会中将由其主管请区域所有技术员红牛1瓶/每人;以此方法激励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与集体荣誉感 2、建立淘汰机制·淘汰无工作能力、态度有差的·淘汰连续三个月绩效考核都排末位又没有任何改进的·针对淘汰机制储备两名以上见习技术员以备淘汰更换采取优势略汰方式增强技术员的危机意识与工作积极性 五、今后工作方向以一句名言作为最后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鞭策自己努力成长:今日事、今日毕。言必行,行必果。

❷ 社会养老保险重复参保有关方面的汇报材料

关于印发城镇企业职抄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0]70号

十、关于多重养老保险关系

参保人员在两地以上同时存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或重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按照“先转后清”的原则,由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按规定清理。

❸ 如何推进基层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情况汇报

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居多等因素已令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从中央到地方用于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公办养老机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大增。同时,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中,社会资本渐趋活跃,对机构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但是如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还是当前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

多方入手促养老服务业发展

我国老龄化问题从引起全社会关注,并从认识转到政策性应对,这一过程还相对较短,尽管“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在政策和实务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误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第一,对人口老龄化过于悲观。从需求看,我国2亿多老年人并不是都需要养老服务。低龄老年人和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基本不需要由专业机构提供介护和照料性养老服务。而真正刚性需求人群是那些高龄、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根据现有基数这些老年人总量不超过4000万人。如果发展养老服务时,混淆了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就会夸大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这无疑跟时下过于悲观的人口老龄化论调有着很大关系。

第二,养老服务供给侧政策乏力。近年来,有关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政策导向性异常鲜明,比如优先保障用地供应、税费优惠、财政补贴供方等。这些属于供给侧政策,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引导增强养老服务的市场供给。但是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往往并不取决于决策者的良好意愿。现实表明,社会对供给侧政策的敏感性没有预期的高,政策性利好没有得到有效回应。一方面是政策红利还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利益刺激。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的养老服务市场。市场的形成首先要有需求,在需求的拉动下才会产生供给,需求和供给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在趋向均衡的过程中实现市场的资源配置。而养老服务作为以“服务”为产品的市场,显然还处在发育过程中,一般性刺激供给的政策难以立竿见影。

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及其子女真正关心的养老服务是护理、照料性服务,而且需求刚性较强,因此支持性政策应更多向这个方向瞄准,突出供给引导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强老年人的购买力。

第三,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有偏差。公办养老机构是政府对贫困老年人履行托底性养老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2014年全国登记养老机构2.84万家,其中公办1.36万家,占比47.9%,在院对象中“三无”和五保对象占比59%。公办养老机构较好地落实了国家设立公立机构的宗旨,使低保家庭、“五保”对象等贫困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养。同时,一些地方的公办养老机构同样对社会老年人开放,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排队轮候成为常态。如果没有一套科学严格的评估制度,如果用“谁付得起谁住”的市场法则,必然造成公共福利分配不公,从而制造社会不公平。从这个角度看,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还有偏差。

第四,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性作用不够。公办养老机构是被赋予特殊功能的公益服务机构,除了担负贫困人口兜底养老保障的功能外,还应该发挥服务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不仅通过公办机构一流的服务和管理为民办机构树立学习的标杆,更重要的是解决养老服务市场供给“失灵”问题,向社会提供民办机构不愿提供的服务,在服务供需对接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但在现阶段,公办机构不仅没有与民办机构形成合理分工,而且与民办机构形成了同质化竞争。当前社会对养护型和护理型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大,而提供这类服务的成本高、风险大,且需要打通医疗资源,导致市场供给不足,公办养老机构应当聚焦于这些方面,为社会提供示范。

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选择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部署。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第一,公办养老机构的功能要精准定位。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养老服务不可能采用财政付费、免费供应的体制,市场供给应该是养老服务的主流。现阶段,要进一步精准定位公立养老机构的功能:一是在“为谁服务”上,公立养老机构尤其是公建公营的养老机构应当瞄准贫困无依的老年人;二是在“服务什么”上,公立养老机构应向社会提供民办养老机构不愿或不能提供的服务,比如,社会亟须而供给不足的护理型养老服务。养老服务发展到今天,在贫困老年人的托底性养老方面,公办机构定位明确,而且制度安排也相对成熟。问题主要出在向社会开放服务方面,公办养老机构多数存在错位,服务不为社会所急需,床位空置率高,资源浪费严重。公办养老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把服务定位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的服务项目上,从而有效地弥补市场供给不足或市场失灵。

第二,务实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发展。对于体制内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可以运用行政机制,通过规划安排、资金投入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途径,有可能“强力”实现养老与医疗的“联姻”。对于一方为公立性质,或双方均为民办性质,如何实现协同、合作,应该是制订细化措施的重点,难度也最大。

第三,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从许可审批、政府补贴、金融支持、用地指标等制约社会力量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等方面,加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不断推出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政府应树立成功典型、提供学习范例,以此引导社会投资,扩大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供给。

第四,顶层设计要增强体系性。养老服务是关涉多领域的一项社会事业,决定了我们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服务体系。养老政策一定要系统化设计,既要从阶段性国情出发,又要跟上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以系统性思维增强养老服务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必须从政策出台时,就要进行系统和长远的规划和设计。

第五,推行养老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养老服务政策要增强执行力,推行绩效评估是一项必要措施。只有建立评估制度,才能在不同层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之间传递压力、激发动力,也才能建立有效问责机制。

❹ 如何预防禽流感

喝中药 煲靓汤 有效预防禽流感

“中医与瘟疫做斗争有几千年历史,禽流感也属于瘟疫。中医有理论,有经验,有有效的防治,所以不用怕禽流感!”近日,中医界泰斗邓铁涛自信地告诉记者:中医防治禽流感大有可为.
他说,过去虽然没有禽流感,但应对瘟疫,中医有丰富的经验。有时西方认为很难防治的疾病,中医运用自己的方法,却变得很简单。邓老表示,禽流感的病毒有可能总在变异,所以现在的疫苗效果如何、是否存在药物反应,还存在一定的疑问。
那么中医如何预防禽流感呢?邓老说,就人类预防禽流感的中医方法而言,第一是喝中药:“广州中医大第一附属医院在非典期间,医护人员没有一个感染,靠什么?靠吃中药。”邓老开出方子:秋天用煲汤的方法预防疫病,可以用玉竹、百合煲瘦肉,饮食注意不要多吃肥、甘、厚味的东西。另外一个是注意运动,注意生活起居卫生,可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做气功,锻炼身体。“这些基本功做到了,禽流感算不了什么!”
特别提醒:预防禽流感居民“四注意”

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暴发禽流感疫情。在没有特效疫苗和药物出现之前,做好自我防护成为个人预防禽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现有观点认为,禽流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禽类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而传播,直接接触病禽或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物也可造成感染。来往于禽流感疫区的人员和车辆是传播病毒的一个重要途径,野生候鸟的迁徙也是病毒传播的重要环节。

鉴于禽流感的传播特点,个人预防禽流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禽蛋、禽肉要彻底煮熟,禽蛋表面的粪便应当洗净,加工保存这类食物要生熟分开。第二,避免接触水禽、候鸟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第四,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应当戴上口罩,立即到医院就医。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阅读全文

与养老机构汇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三清 浏览:926
孝顺的品质的词语 浏览:583
社保关系转移退休前多久 浏览:20
岳飞孝敬母亲的故事 浏览:236
老人肺心衰竭脚底发紫还能活多久 浏览:6
云和县老年大学画图班 浏览:533
安徽颍上建颍乡孝敬父母劳动模范 浏览:867
养生馆如何做外卖 浏览:179
水利部老年大学电话6 浏览:450
台湾安心养老院 浏览:666
贵州交3000农村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449
70岁以上老人日本 浏览:692
钦州市老年大学电话地址 浏览:46
有多少父母对孩子很不好的 浏览:637
80岁瘫痪老人政府有补贴吗 浏览:522
冬至在养生方面注意什么 浏览:968
离婚后如何处理父母的关系 浏览:395
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待遇节假日奖金 浏览:823
孝文帝孝顺的故事 浏览:188
养老院意见箱内容怎么填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