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安全

老年人安全

发布时间:2020-11-29 00:23:24

『壹』 老年人安全护理

年人安全护理,主要是呃,锻炼方面一定要小心

『贰』 老年人怎样安全驾车

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交法对驾车人年龄限制的放宽,开车出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存在视力下降、手脚不灵活、反应能力迟缓等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给驾车人增添了一定的危险。为此,老年人驾车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驾驶自动挡车

老年人驾车,最好选择配有自动挡的车型。因为自动挡车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怎样处理路面的复杂情况上。简单的操作还可以减轻老人的心理压力。开自动挡车还可以省去频繁地换挡、踩离合踏板等操作,大大降低开车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对老年人安全行车非常有利。

2.避开高峰期出行

每天早7时30分至8时30分,下午5时30分至7时30分是城区道路车辆行驶的高峰时段,在这个时间段,各条道路车多、人多,经常出现道路拥堵的情况。老年人驾车相对来说速度缓慢,在拥堵的道路上更容易被挤或被催促,会使老人心情变得紧张,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老年人如果没有特别急的事情,应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出行。

3.规划好行车路线

每次驾车出行前,应预先规划好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行车路线,尽量绕开车辆相对集中的道路,同时对所要经过的路段、立交桥、环岛和交叉路口有一定的了解。这样驾车时就不需要将注意力一路分散在对路线的识别上,有利于集中精力,安全驾驶,还可以避免走冤枉路,使驾车出行更加轻松、顺利、快捷。

4.车速不宜过高

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迟缓,如果车速过高,一旦出现险情,难以果断地采取应变措施,所以,一定要避免车速太快。在有3条以上车道的路面上行驶,应尽量在第2条、第3条车道上行驶,最好不走第1条快车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尽量走外车道,时速也不宜超过100km/h,并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才能够有充足的反应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5.避免夜晚驾车

夜晚能见度低,再加上老年人视力下降,仅靠车灯很难看清楚道路情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行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老年人尽量不要在夜晚驾车。如果因特殊情况一定要驾车出行时,最好有其他人陪伴,以防万一。

6.驾车时间别太长

人的年龄大了,体质相对来说就会下降,老年人如果驾车时间过长,不仅影响健康,也容易产生疲劳,而疲劳驾驶又是安全行车的大敌。所以,老年人连续驾车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h。如果感觉身体有些疲劳或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停车休息一下,呼吸新鲜空气,做一些手、脚、肩、腰、颈部的活动。

7.恶劣天气别驾车

老年人尽量不要在恶劣天气驾车。因雨、雪、雾、大风等天气,能见度很低,路又十分湿滑,是事故的多发期,这对老年人而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会更大些。另外,对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驾车外出时,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最好有人陪伴,并且要随身携带一些急救药品,一旦身体出现状况,立即靠边停车,及时吃药并寻求帮助。

『叁』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老年人安全的因素很多,必要的安全防护主要有哪些

1、老年人在家时间居多,要搞好邻里关系,彼此之间家庭成员要熟悉,常来常往的亲戚要清楚,当遇到可疑人或陌生人在附近徘徊、观望、观察、敲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必要时要打“110”报警。
2、老年人一般居住在有小院的一楼,门窗一定要牢固,墙外不要有可攀爬、攀登的东西,如树木、砖墙等,一定要安装防盗铁门和筑铁栅栏,正门最好有“观察洞”;安装弹子锁的,出门和睡觉时要反锁。用门链和使用挂锁的,要用大卡钳不易钳断的粗门链和保险锁。并要养成良好的随手关门、关窗、锁橱的习惯,子女应经常当面或打电话提醒。
3、老年人家里不要存放大量现金,现金、首饰、存折和其他贵重物品,应放置在不宜被外人发现的地方。大多老年人由于记性不好,经常将存单、存折上的账号、密码、款数等记在日记本或其他秘密本子上,存单、存折不要同本子及身份证、户口簿等放在一起。
4、当有人打电话问您家中是否有其他人时,您可示意对方有不需要找的人在家中。对不了解底细的人,坚决让进家门滞留做客。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等身份不能肯定的人员,要查明其身份,尽量等子女回家后接待。
5、不要在邻近公共道路、花池、墙头的地方搭晒衣物,以免他人顺手牵羊。
6、老年人外出乘车或购物时,防止放入口袋的钱包被窃有两个小办法可以一试:一是将钱包放入裤侧袋后,只要捏着裤侧袋连同钱包扭转半圈,这样窃贼就是伸手也拿不到钱包。二是在放入外衣口袋的钱包上头再放一些糖果、纸巾等物品,塞得鼓鼓囊囊,增加窃贼下手的难度。
7、老年人大多心地善良,喜欢助人为乐,但有不法之徒则利用老年人的热心和善良,在手绢或问路纸条上洒上麻醉物品,伺机抢夺财物;有的以问路为幌子通过闲聊,套出家庭地址后,盗走被害人的钥匙到其住宅大肆行窃。所以,遇人问路,特别是在偏僻的地方不要和对方靠得太近,说话简短,话毕即走。
▲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项
1.梯级,不平地板、滑溜地砖等容易造老人发生意外;
2.家具摆设、拥挤杂乱(玩具、物品等),也可能使老人跌倒受伤;
3.一些随时要用到的物品(食物),应该摆在老人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不需动用到楼梯或登子等东西,这可避免家庭意外的发生;
4.老人晚上上厕所时,通常不喜欢开灯,因此卧房、客厅或厨房不应该有太多杂物,以免他们被绊倒;
5.不应该让老人坐太软的沙发,因为他们坐下后,起身比较困难;
6.家具不能太轻或容易滑动,这潜伏着危险,因为老人在家里行动时通常喜欢搀扶着家具,万一失去重心,容易发生意外;
7.灯光的亮度必须足够。

『肆』 社区在老年人安全上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需要改进

影响社区及家庭老年人安全的高危因素
1、慢性病对老年人安全的影响 87.8%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51.5%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高血压患病率位居榜首65.7%(65例),与文献报道一致[1]。老年人患病后会伴有一种或多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行动不稳、动作不协调等,易发生跌倒等危险[2]。本次调查中,42.4%老年人在家或户外发生过跌倒,有文献统计[3],每年有1/3 65岁以上的老年人、1/2 80岁以上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因此,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引发的跌倒问题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以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减少这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表2 42例老年人发生跌倒问题分析(略)
2、药物也可引发老年人安全问题 被调查的99例老年人中,76.8%服用1~3种药物,21.2%服用4~6种药物,最多的服用10种以上药物。调查中发现,有37.4%的老年人不了解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与文献报道[4]相近:27.71%患者基本了解药物性能,但对服药前后的注意事项不很清楚;并且33.3%的老年人内服药与外用药不能分开放置,极易引起老年人误服,调查结果中12.1%的老年人因看错说明或遗忘而发生误服,有的时间不对,不该服时却服了,有的剂量不对,多服或少服,这些都构成了老年人安全隐患,社区医务人员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做好辖区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确保社区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3、老年人自身功能状况与生活环境也是出现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疾病的侵袭,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调节能力逐步下降,本组调查中有20.2%老年人在起床、站立时有自觉头晕症状,35.4%老年人因身体无力而行走不便,同时有些老年人夜间起夜次数增多,35.4%老年人起夜次数在3次以上,且32.3%起夜时不开照明灯。一些家庭中家居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问题,41.4%老年人家中无防滑物品,56.6%无扶手,都易成为老年人出现不安全问题的高危因素。需要全科医生与社区护士认真思考,如何教会老年人规避安全风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4、老年人对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需求普遍存在 本组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有对预防安全问题的需求,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重视。86.9%的老年人想知道预防安全的措施,79.8%的老年人想了解有关预防安全方面的知识。全科医生与社区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做好他们的安全教育,利用老年人喜欢的宣传方式进行安全指导,如讲课、家庭指导、发放宣传小册子等,重点对老年人用药安全、跌倒、饮食、长期卧床等内容进行指导,加强老年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控制高危环节,矫正老年人生活中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不良习惯,改善家居环境,安装防护设施,同时做好老年人照顾者安全知识的培训,预防各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以确保社区及家庭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安全。

『伍』 家人老年人怎样做好安全措施啊

人到老年安全第一。安全问题应是老年人最应考虑的一个问题,老年人年高体弱,腿脚不灵便,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禁忌一些事情:
1、忌情绪不稳。老年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既要避免“乐极生悲”,也要避免“怒发冲冠”;即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兴奋,也要避免脾气暴躁,以防止突发脑溢血、心脏病等意外的发生。
2、忌吃饭过快。老年人进食需细嚼,这样才有助消化吸收。饭吃得急,狼吞虎咽的极其容易发生噎食品。
3、忌站着穿裤。老年人多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站立不稳,且多有骨质疏松,站着穿裤子是很危险的,一旦站立不稳摔倒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4、忌用力排便。老年人因胃肠功能紊乱常发生便秘病症,因此,老年人应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当排便不顺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借助药物排便,不能硬排。因为过分用力排便往往导致血压升高,有可能导致休克以至脑溢血的发生。
5、忌猛然回头。老年人多有颈部骨质增生性疾病,颈骨急扭很易压迫血管,造成头部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摔倒的意外事件。
6、忌腰带过紧。老年人腰带最好使用松紧带,如腰带太紧,易使下身血流不畅,对肛门的影响最为严重,下身供血不足极易患上痔疮。
7、参加锻炼要量力而行。运动量不要大,更不能蛮干,尤其不能做像急剧旋转、过分负重以及比较长久的弯腰低头等动作。运动时,千万不要争强好胜,在气候过于炎热、过于寒冷时,最好不要锻炼。老年人锻炼时如感到胸闷、头晕、眼花或心跳过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活动,千万不能勉强锻炼。

『陆』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昨日说,我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他公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这十大核心信息包括: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2.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3. 买药要到合法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4.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7.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误服、误用。9.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柒』 老年人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老年人本应欢度幸福的晚年,但是,无情的交通事故却造成了一些老年人的不幸和痛苦。下面介绍的几点有关老年人交通安全的注意事项,也许对老年人有所帮助。 1.“安步当车”。进入老年后,人的感觉渐趋迟钝,视力和听力开始减退,精力渐渐不足,体力渐渐衰退,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由于上述原因,有些老人外出常以坐车代步行。其实,如果路程不是很远,应尽量少乘车,因为公共汽车一般比较拥挤,搞不好容易被挤碰受伤;车上颠簸晃动,对老年人也是有害无益。不如“安步当车”——多走路、少坐车,既能使心脏得到锻炼,镇静精神,又可减少乘车事故。 2.量力而行。老年人骨质疏松,手脚不灵活,应变能力差,尽量不要骑自行车外出。需要骑车时,也要根据自己身体条件量力而行,尽可能不要在交通高峰时间骑自行车上马路,或是到车多人多的地方去。 3.有备无患。为了步行更稳当,防止在马路上发生意外,老年人应使用手杖。有杖在手,站可依身,行可助脚,雨天防滑,在上下阶梯时作用更为明显,手杖应选用坚固耐用、灵巧轻便的,长度以相当于下垂手腕到地面的距离为宜,下端尽可能装有防滑的橡皮垫,平时要注意检查有无裂纹。老人穿的鞋也应注意舒适合脚,轻便防滑,尽量少穿塑料底鞋。为了防止马路上的意外,老人在外出参观、旅游、探亲访友或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最好有青年人伴送,一个人尽量少到马路上活动。无论到哪儿去,都要留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与汽车、自行车争道,对个别不文明的年青人也不必计较,要做到多停、多让、多观察,以防不测。 4.更新观念。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机动车辆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情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中保证安全。近几年我国的交通管理正逐步向现代化发展,实行一些新的规定,进行严格的交通管理。因此,老年人必须抛弃那些过时的老经验、老习惯,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新观念。

『捌』 怎样看护老年人的安全问题

『玖』 护理老年人时怎么保证老年人安全

你是私人还是老人院?老人院上班时间也不要太多 主要看院里的地方那里不安全 护理老人 要看是什么老人! 如果是躺着床上的那种 最好是上班的80%看住老人 最主要的是什么老人 要是老人不好 最好还是不要护理 不安全呀 要是对方非得护理 最好签个协议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安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劝兄弟尊重岳父母 浏览:221
2018机关离退休人员涨工资 浏览:437
哪些证明不用开养老机构 浏览:453
微电影孝顺的儿媳 浏览:224
40高血压如何养生 浏览:372
老年人查白带棉签上有血是什么病 浏览:428
北京老年痴呆乱发钱 浏览:924
台湾长寿村电解制水机 浏览:882
投资敬老院国家有补贴 浏览:204
敬老院老人和员工扫雪怎么写 浏览:133
荣县养老保险查询电话是多少 浏览:394
为什么现在的老人很少说话 浏览:920
孝敬父母太好 浏览:908
怎么见女朋友的父母 浏览:591
养老保险去世了 浏览:955
下井多少岁退休年龄 浏览:241
教师退休工资一直领到什么时候 浏览:917
长寿湖的名字的来源是什么 浏览:761
对父母寒了心怎么办 浏览:687
中年女性体检什么时间最好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