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发布时间:2020-11-28 09:45:39

老年人饮食的原则

人到老年,生理机能衰退,代谢变慢(合成代谢比分解代谢低),腺体分泌减少,各器官代谢功能下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若一日仅吃两三餐,会有明显的饥饱感交替出现,这样对老年人的体力、脑力活动会有不良的影响。同时,还要损害肠胃,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所以老年人每日除与一般人同食三餐外,还应在早、午之间,以及晚餐前2小时加餐。加餐的饮食力求清淡,以膳食平衡、荤素搭配为主。

❷ 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的营养和膳食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生理功能将发生渐进性衰退。改善营养以防止早老和老年性疾病,延年益寿,成为目前老年病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年人在营养需求上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热量的需要。随着体力活动减少和代谢活动降低,热量的消耗也相应减少。一般活动不多的老人,每天有6276~8368千焦耳(1500~2000千卡)热量,就足够了。如果继续食用不必要的高热量膳食,可使身体过胖,并会伴发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影响健康。
(2)蛋白质的需要。原则上应该是质量高些,数量少些。因为老年人的体内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要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要尽量供给生物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应占摄取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如豆类、鱼类等可以多吃。相反,过多的蛋白质,可加重老年人消化功能和肾脏功能的负担,如果进食过多蛋类、动物内脏,又可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对健康不利。
(3)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葡萄糖、纤维素和果胶,除了纤维素和果胶外,其余均可被吸收利用,它们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物质。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来自谷物中的淀粉。另外,食糖、水果、蔬菜等也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老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量要低于青年人,约为300~400克,或占每日总热能的60%~70%。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总热能供给约35011.71千焦耳(8368千卡),碳水化合物应供给300~350克。老年人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根据个体特点而作适当调整。合并有肥胖的老年人应限制主食摄入,增加活动量。有饥饿感时应增加瓜果、蔬菜的补充。反之,不伴有肥胖的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又较大者可适当增加主食供给量。同时,老年人的膳食中应注意供给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果胶,这两种不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运动功能减弱,肠壁肌张力降低,容易发生便秘。缺少纤维素的膳食会加重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4)对脂肪的需要。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将逐渐增加,过多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肝脏。但若进食脂肪过少,又将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进一定量脂肪,以保持平衡膳食,也是必要的。总的原则是,要尽量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脂肪,而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也就是多吃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而少吃猪油、酥油等动物性脂肪。
(5)对无机盐类的需要。无机盐类在人体内参与许多主要的生理功能,合理供给老年人身体需要的无机盐,对他们的健康长寿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老年人对钙的利用和贮存能力降低,易发生钙的负平衡,长期持续性负钙平衡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女性更为明显。除坚持适当的运动之外,多接受日光照射,经常保证食物钙的摄入量(每日至少摄入600毫克钙),对预防骨质疏松甚为有益。牛奶含钙量丰富且易吸收,是老年人提供钙盐的较好食品。对于钠盐,老年人应适当限制,通常每日食盐摄入量以5~10克为宜,不得超过8克。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老年人分解代谢常大于合成代谢,细胞内液减少,体钾含量常减少。所以应保证膳食中钾的供给量,每日供给3~5克即可满足需要。瘦肉、豆类和蔬菜富含钾。
(6)对水的需要。老年人的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排便能力较差,再加肠道中粘液分泌减少,以致大便容易秘结。老年人的饮水量一般认为每日2000毫升左右,以保持尿量1500毫升左右。
由于以上生理需要,老年人需补充足够的营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少食多餐的饮食方法较为适宜,暴饮暴食有害无益。也不宜过饥过饱,每餐以七分饱为最适合,进餐时要细嚼慢咽。饭菜要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富有营养。烹调时应切碎煮烂,使其柔软,因老年人咀嚼、消化能力稍差。饮食温度要适宜,过粘、过甜、过酸、过咸、过于油腻或油炸的食物不宜食用。
老年人的食养原则

古人云:

❸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一)饮食多样化
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营养素互补的作用,达到全面营养的目的。不要因为牙齿不好而减少或拒绝蔬菜或水果,可以把蔬菜切细、煮软、水果切细,以使容易咀嚼和消化。
(二)主食中包括一定量的粗粮、杂粮、粗杂粮包括全麦面、玉米、小米、荞麦、燕麦等,比精粮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三)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摄人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虽然豆浆在植物中含钙量较多,但远不及牛奶,因此不能以豆浆代替牛奶。
(四)吃大豆或其制品大豆不但蛋白质丰富,对老年妇女尤其重要的是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五)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
禽肉和鱼类脂肪含量较低,较易消化,适于老年人食用。肥肉、动物内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高,应尽量避免;畜肉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少食为宜
(六)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是维生素C等几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而且大量的膳食纤维可预防老年便秘,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对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七)饮食清淡、少盐
选择用油少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少用各种含钠高的酱料,避免过多的钠摄入引起高血压。

❹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的饮食和营养摄取需要特别关注,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项营养需求,营养专家归纳出以下10项适用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以点心补充营养。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进食时间又拖得很长。为了让老年人每天都能摄取足够的热量及营养,营养师建议,不妨让老年人一天分5~6餐,在三次正餐之间另外准备一些简便的点心,像低脂牛奶泡饼干(或营养麦片)、低脂牛奶燕麦片,或是豆花、豆浆加蛋,将切成小块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等。
(2)以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老年人必须限制肉类的摄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质来源应该以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取代。老年人的饮食内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质量好的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类及各种坚果类(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获取优质蛋白质。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调。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尽量挑选质地比较软的蔬菜,如番茄、丝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绿叶菜的嫩叶等,切成小丁块或是刨成细丝后再烹调。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饭或汤面作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2种蔬菜一起煮,以确保他们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质地软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猕猴桃等都很适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汤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须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时可以加些水稀释。
(5)补充维生素B。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维生素B与老人易患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白内障、脑部功能退化(认知、记忆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无论生病、服药或是手术过后,都会造成维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对于患病的老年人来说,需要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B。
没有精加工的谷类及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所以在为老年人准备三餐时,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饭,或者也可以将少量坚果放进搅拌机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麦里一起煮成燕麦粥。
(6)限制油脂摄取量。老年入摄取油脂要以植物油为主,避免肥肉、动物油脂(猪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调食物。另外,甜点糕饼类的油脂含量也很高,尽量少让老人家吃这一类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饱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子油)和单元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花生油)轮流换着吃,这样比较能均衡摄取各种脂肪酸。
(7)少加盐、味精、酱油,善用其他调味方法。味觉不敏感的老年人吃东西时常觉得索然无味,食物一端上来就猛加盐,很容易吃进过量的钠,埋下高血压的隐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浓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葱,用来炒蛋或是煮汤、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柠檬汁、橙汁或是菠萝等各种果酸味,也可以变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药材,尤其像气味浓厚的当归、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红枣等取代盐或酱油,丰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欲。
(8)少吃辛辣食物。虽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欲,但是老年人吃多了这类食物,容易造成体内水分、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口干舌燥、火气大、睡不好等症状,所以少吃为宜。
(9)白天多补充水分。因为担心尿失禁或是夜间频繁跑厕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实应该鼓励老人在白天多喝白开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尽量不放糖)变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饮料。晚餐之后,减少摄取水分,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夜间上厕所而影响睡眠。
(10)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加上多数人要长期服药,所以每个人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也大不相同。让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强化营养方法,尤其可以补充老年人特别需要的维生素 B、抗氧化维生素C及维生素E、维持骨质的钙、增强免疫力的锌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剂量的单一补充剂,尤其是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吃得过多会累积在体内,甚至引发毒性。

❺ 老年人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数量少一点:进食量比年轻时减少10%~15%左右为宜;质量精一点:摄入足量的优质专蛋白质,以鱼类属、禽类、蛋类、牛奶、大豆为佳;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可平衡营养、调理胃肠,每天应不少于250克;菜要淡一点:盐吃多了会加重心、肾负担。一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品种杂一点:荤素兼顾,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每天主副食的品种不应少于7~8种;饭菜香一点:老年人味觉减退,食欲较差,把饭菜做得香一点,老人的食欲会好一些;食物烂一点:食物做得烂一些、软一些,有利消化、便于吸收;饮食热一点:老年人饮食尽量避免生冷,尤其严冬更应注意;饭要稀一点:平时应当多喝粥,不仅有益消化助养生,还能及时补充体内必需的水分;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也容易产生饱胀感,防止吃得过多;早餐好一点:早餐的质量要好一些、精一些,以提供充足的能量;晚餐早一点:晚餐不仅要少吃点,而且要早点吃,不要拖至太晚,这样才符合饮食养生之道。

❻ 老年人的主要饮食原则是什么

合理的营养是减少疾病发生和延长人的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则是提供营养的最主要途径。人进入老年期,人体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变慢,消化功能减弱。

因此,合理膳食,平衡的营养素,乃是老年人的主要饮食原则。

❼ 老年人对饮食营养有哪些要求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其营养、吸收功能以及机体代谢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而对饮食营养也就有特殊的需要,但营养平衡仍是老年人饮食营养的关键。营养膳食平衡对老年人来说,一定要结合自身机体的内在环境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平衡关系,并在长期生活中产生良性反应,即建立起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良好饮食习惯。

老年人营养平衡总的原则是热能不高;蛋白质质量好,数量充足而不多;动物脂肪少;糖类少;维生素与矿物质充足。可以归纳为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一高(高蛋白)、两充足(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要有适量食物纤维,这样才能维持机体营养平衡。老年人每天所需热量,以维持机体的热能平衡为宜。老年人生活安定,体力消耗少,基础代谢下降,能量支出减少,所以,对老年人就要控制能量,使能量摄入与支出保持平衡。一般认为60岁以上老年人每日热能需要量,男性为1600~2000千卡,女性1400~1700千卡。根据营养学家的测定,老年人膳食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平衡比例,一般为5:1.5:1.2较好,即所占比重:蛋白质为13%,脂肪为19%,碳水化合物为68%。在一日热量分配中,早餐应占总热量的30%,午餐应占40%,晚餐应占30%比较适宜。如果营养不足,热量过低,可导致消瘦,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膳食热量供给高于机体热能消耗,就会出现体重增加,身体肥胖,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痛风、胆结石、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等。

老年人应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老年人体内的蛋白质常处于消耗大于合成,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以分解为主,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差,因此,要求供给的蛋白质应能维持氮平衡及满足机体修补组织的消耗。一般老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取l~1.l克蛋白质,约60~80克,即能满足需要。但由于老年人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有所提高,因此,要求有一部分生理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主要从动物蛋白质(肉、鱼、蛋、奶)和豆类中摄取,并注意食物多品种搭配,以提高蛋白质互补作用。

由于老年人对脂肪的代谢减退,且活动量少,因此应减少脂肪的摄取量,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一般摄入30~40克脂肪即可满足,而且宜吃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少吃动物油,动物油虽也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但过多的食用,对老年人健康不利。植物油中,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其单价不饱和脂肪酸、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长期食用对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无明显影响。植物油中玉米油、米糠油、大豆油、芝麻油、向日葵籽油等含较多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少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植物油可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影响胆固醇在体内重新分布,有降血胆固醇、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老年人最好食用上述植物油。老年人所需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保持适当比例,一般以1.25:1为宜。老年人要适当控制含胆固醇高食物的摄入,一般每日胆固醇摄取量宜为300毫克。老年人应低糖。糖类是人体主要供热营养素。膳食中宜采用多糖类,如日常主食中的大米、面粉、豆类、薯类等食物中都含有糖,少用单糖,防止因糖摄入量超过平衡点。老年人每天主食控制在300~350克,基本上就可满足机体的需要。不宜过多吃糖类及甜食,这不仅是因为老年人糖耐量差,而且由于老年人胰腺功能减退,糖类过多会增加胰腺负担,诱发糖尿病。另外,因为糖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易引起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特别是蔗糖、果糖在机体内比葡萄糖更容易变成脂肪。因此,吃糖过多,不仅容易肥胖,还会使动脉硬化。

老年人还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一般来讲,老年人最易缺乏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维生素B6含量愈来愈少,维生素C贮藏量比青年人也少,尤以吸烟、嗜酒者更易缺乏维生素C。因此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补充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老年人还要保证有足够无机盐的摄入。老年人最易缺乏的无机盐类主要是钙和铁。进入老年后,由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减弱,饮食量逐渐减少,肠吸收钙的能力下降,加上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或发生病变,户外阳光照射少,机体合成维生素D的功能低下,因而老年人容易缺钙。根据我国营养学会修订的推荐量,老年人每日对钙的摄入量应为800毫克,更年期及更年期以后的妇女每天应摄入1200~1500毫克,65岁以上妇女每天为1500毫克。补钙主要靠食物,含钙较为丰富的食物主要以牛奶和乳制品含钙量高,质量好,吸收率高,其次是各种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钙的含量较高,还有小虾皮、带鱼、骨头汤等。另外,老年人常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老年人造血功能衰退,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以及从膳食中摄入的铁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所以,老年人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及增加维生素和适量动物性食物的摄取,以利铁的吸收。

老年人还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取。微量元素缺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较大。目前认为老年人味觉下降、嗅觉减退和视力不足均与缺锌有关;铜元素缺乏容易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贫血;硒的缺乏可导致癌症,有致癌作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容易在缺钼的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中聚积;铬摄入量不足,就会导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异常升高,人体内含铬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易缺铬,应注意补充。

老年人还应补充适量的食物纤维。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分泌液减少,最易发生便秘。如果膳食中保持适量的食物纤维,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粪便排出,预防老年性便秘。此外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的发生,但也不宜摄取过多。

❽ 老年人饮食原则四个搭配都是什么

如果你想保证老年人的健康,那么我们下面介绍的三低原则就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老人,但是也要注意老人的饮食的合理性。

低糖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于利。因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经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缺钙,身体易发胖,还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
低盐盐是人体内氯和钠的主要来源。但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心脏排血量增加,易引起肾病和高血压。
一般人平均每天动物食品摄食量达到150克时,就应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为宜。老年人活动减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如果饮食是以素菜为主,可适量增加一点脂肪。
低脂肪油吃多了有害身体。高脂饮食,特别是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与发生心血管疾病、胆囊炎、胰腺炎的关系密切。
原则一:灵活选食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老人食补也要随季节变化协调,根据各季节特点,科学饮食,因时因地食补,春季多吃菜粥类的清淡食物,夏季多吃绿豆汤之类的甘凉之物,秋季吃些乳品类的生津食品,冬季用羊肉等以温补机体精气,加强人体适应季节与气候变化的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气不可干。原则二:适应个人特点
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生理状况、生活习惯都千差万别,对膳食要求也各不相同,老年人选用保健食品,要适应自己个特点,不断调整饮食,既不缺乏营养,又不致过度。否则,千篇一律用保健食品食补,会适得其反。如食用桂圆肉,有人能安眠,有的老年人则会失眠,同样的龟肉,有的老年人吃了神清气爽,有的老年人吃了加重病情。
原则三:以自身表现选食
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各种疾病也会增加,选择食补食疗时,要根据疾病表现,按照“急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适宜选择食物,遵照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中医理论,善食善疗。
原则四:注意食物性味
食物的性是指寒、热、温、凉,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寒凉食物有清热、泄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适合春夏季食用。温热食物有温中、补虚,除寒作用,不同味的食品其作用也不同,酸有收敛固涩作用,甘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苦能泄炎坚阴,辛能宣散滋润、疏通血脉、运气行血、强筋壮骨、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咸有软结散结泻下作用,而淡味食品有渗湿利尿功效。老人要了解食物性味,根据需要进食。
望采纳 谢谢

❾ 老年人饮食要注意什么

因胃肠功能减弱,有些饮食老年人不宜多吃

1.不贪肉:老年人过多地食肉,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从而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2.不贪精:精细米面中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较少,营养不及粗米粗面。因此,老年人应适当多吃些粗粮。

3.不贪硬: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如果贪吃坚硬或未熟烂的食物,时间久了易患胃病。

4.不贪快:老年人往往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贪快易造成咀嚼不烂,从而增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同时,饮食太快还会增加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等意外事故的危险。

5.不贪饱:老年人饮食应七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发生猝死。

6.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性,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损害肝脏,使血压升高等。

7.不贪咸:老年人摄入过多的钠盐,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及肾脏疾病等。因此,老年人的日常饮食应清淡一些,要少吃咸菜。

8.不贪甜:老年人经常食用过多的甜食,可造成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痒症、脱发等,不利于身心健康。

9.不贪迟:老年人的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宜迟,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饭后休息,还可以避免积食或发生低血糖。

10.不贪热:老年人的饮食宜温不宜烫。过烫的饮食易烫伤口腔、食管和胃黏膜,时间久了还易引发食管癌和胃癌。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的饮食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外地工作如何把父母接出来 浏览:987
珠海老年大学报名二维码 浏览:938
知乎为什么父母带孩子更好 浏览:272
养老保险农村医保怎么办理 浏览:788
最什么父母心啊 浏览:541
正规的养老院医养结合一般多少钱 浏览:576
哪个官方软件可以缴纳养老保险 浏览:3
老年消费教育活动图片 浏览:173
失职养老保险怎么领取 浏览:694
九九重阳节采访稿 浏览:446
喜欢看父母在老年活动广场 浏览:322
什么青菜吃着养生 浏览:638
60岁的女人有性需求么 浏览:624
80岁柑橘老人 浏览:292
老年人春节送什么衣服 浏览:832
农民转城镇养老保险 浏览:907
她50岁英语 浏览:759
孝敬父母7人情景剧剧本 浏览:420
老年养生中药材有哪些 浏览:191
星级养老机构评定怎么写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