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和尚老年人

和尚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1-01-07 04:29:02

A. 和尚为什么长寿

根据历史资料,在唐宋时代的和平时期,人均寿命最多不过40~50岁,当时诗人在人群体已经算是高寿了,却没想到和尚的年龄更夸张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和尚们的平均年龄接近74岁,就算是在当代,这也绝对算是高寿群体了,高寿者都在百岁之上。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2岁(男性为70岁),却也没能达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 为什么和尚能如此高寿呢?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力”,我想也许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个重要的原因;佛教实际上是门哲学,而这些高僧大德们其实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终生都在思考,客观上也避免了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发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尽”,山清水秀,远离喧嚣的居住环境大概也是个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讲究 还有一般寺庙空气质量好,相对的摄入的水份和营养成分都比我们城市里的人要干净的多,所以寿命高。 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最长命的僧尼,都赶不上我国唐代慧昭和尚。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二百九十岁。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另据姜亮夫《历代名人碑传总表》载:“唐代高僧慧昭寿终290岁。”慧昭的具体生卒年代,则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确记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僧尼多寿之秘,绝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于僧尼隐居在寺庙内炼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躯。人的生老病死从来是不能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规律。何况,世界上迄今尚没有发现可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灵药。僧尼多长寿之谜,不妨从下列几方面探索:1、居住环境优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庙、庵堂,多建筑在远离闹市、山青水秀的风景胜地。且居高临下,门前开阔,周围‘林繁果茂,郁郁葱葱,鸟声啁啾,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美,既无噪声,又极少污染,令人神清气爽,心旷身健。素食有利养生众所周知,僧尼忌荤戒腥,饮食戒律严,三餐食有节。吃的是五谷杂粮、四时蔬果以及豆类、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饭,用现在的话说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欲,有精神寄托(信仰),作息时间规律,没有世人的争斗,能不长寿吗! 2、我们目前处在高速度发展、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只要一比,还真能比出个中缘由来。和尚少思寡欲,少饭多炼,杂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饭,有利身体健康;打坐静坐冥思念经,双手合什等等动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弥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说:“和尚他们是一个人吃饱全家饱,什么都不想。”而当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讲究“吃文化”,生猛海鲜,大鱼大肉,两天不吃肉便进不了食。而这些正是和尚所忌讳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凡肉皆有毒。因为在宰杀它时,它会发怒,这时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时一口猪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的。 3、说在喝上,今时之人讲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黄帝内经》说道:以酒为浆(饮料)酒一碗一碗的,论斤喝。喝的潇洒,喝的火热,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终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 5、说在口福上,我们还看到有特殊爱好,实际是一种陋习,抽烟!吸烟有害健康连三岁小孩都晓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叶、肺管,加重了它的负担。据报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烟引发的,二手烟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烟的。 7、我们再想一想,比较多的就是怎么样能多赚钱,怎么样能捞个官,怎么样把他(她)搞臭,怎么样再自己“辉煌”!想出一个”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整夜睡不着觉长此以往就出来个顽固性失眠。总之,我们当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们活的很累很累,你说安能长寿乎?而和尚们之间、心平气和,无攀比、无争斗,经常调息打坐,经常锻炼劳动,吃素,都有利于养生,焉能不长寿吗! 8、说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当今之人,醉(酒)以入房,伤精耗气,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吗? 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写之而已,请君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别伤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与物都存在两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还是心不纯。

B.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四处游荡,无所事事。中年的时候做白日内梦,想发意外之容财。而到老的时候,身无长技,无家无室,漂泊终生!

这句话出自胡祖德作的《泸谚》下卷:“少年爱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做和尚。言不习一艺,空想发财,卒至无家无室。”

这句话告诫人们少年时缺少阅历,应该多去闯荡闯荡。

中年时,需要打好人生物质基础,不受穷。

老年时,阅历,财富都积累了,就可以开始思考人生,解决精神和信仰问题。

这是人生三个阶段的理想规划,事实上人生多数时候不可能阅历、财富、智慧都让你占了,人生是因为缺憾而美。

(2)和尚老年人扩展阅读:

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福贵的一生,年少轻狂,家财万贯。不羁放纵情感,沉迷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之中无法自拔。为了放纵而放纵,仗着百亩良田,嫖妓、赌钱、直到有一天输光了所有的家财,气死了老爹,老婆出走。

刹那间,天昏地暗。自此,也不再是少爷。这种时候,方才醒悟:人生,是一种修行啊!
好一句“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啊!

C. 寺庙里老年僧人如何度晚年,一天到晚都诵经念咒吗

依然是每天修行日常功课,早上早课、晚上晚课,诵经、拜佛、禅坐。
如果是特别年老体弱的僧人,可以不参加寺院活动。高龄的僧人,以及有病的老年僧人,由年轻的僧人照顾。或者由义工们照顾。佛教历来的惯例,都是这样的。

D. 元音和尚,老人住那里

元音老人,是大居士,传承心中心法门的三祖,已于2000年去世,享年95岁。

E. 和尚为什么长寿

根据历史资料,在唐宋时代的和平时期,人均寿命最多不过40~50岁,当时诗人在人群体已经算是高寿了,却没想到和尚的年龄更夸张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和尚们的平均年龄接近74岁,就算是在当代,这也绝对算是高寿群体了,高寿者都在百岁之上。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2岁(男性为70岁),却也没能达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 为什么和尚能如此高寿呢?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力”,我想也许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个重要的原因;佛教实际上是门哲学,而这些高僧大德们其实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终生都在思考,客观上也避免了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发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尽”,山清水秀,远离喧嚣的居住环境大概也是个因素吧!和尚心境很有讲究 还有一般寺庙空气质量好,相对的摄入的水份和营养成分都比我们城市里的人要干净的多,所以寿命高。 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最长命的僧尼,都赶不上我国唐代慧昭和尚。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二百九十岁。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另据姜亮夫《历代名人碑传总表》载:“唐代高僧慧昭寿终290岁。”慧昭的具体生卒年代,则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确记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僧尼多寿之秘,绝非因僧尼信佛或信佛有方所致,亦非由于僧尼隐居在寺庙内炼食“仙丹”而成。和尚、尼姑亦是人,乃血肉之躯。人的生老病死从来是不能为宗教信仰所左右的自然规律。何况,世界上迄今尚没有发现可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灵药。 僧尼多长寿之谜,不妨从下列几方面探索: 1、居住环境优越,大凡僧尼居住的寺庙、庵堂,多建筑在远离闹市、山青水秀的风景胜地。且居高临下,门前开阔,周围‘林繁果茂,郁郁葱葱,鸟声啁啾,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环境幽美,既无噪声,又极少污染,令人神清气爽,心旷身健。素食有利养生众所周知,僧尼忌荤戒腥,饮食戒律严,三餐食有节。吃的是五谷杂粮、四时蔬果以及豆类、花生、蜂蜜、香菇、木耳、板栗、植物油、粗茶淡饭,用现在的话说吃的都是健康食品。清心寡欲,有精神寄托(信仰),作息时间规律,没有世人的争斗,能不长寿吗! 2、我们目前处在高速度发展、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只要一比,还真能比出个中缘由来。和尚少思寡欲,少饭多炼,杂念少,一心向佛,粗茶淡饭,有利身体健康;打坐静坐冥思念经,双手合什等等动作都有益身心健康,心中只有“阿弥托佛,我佛慈悲”,我常说:“和尚他们是一个人吃饱全家饱,什么都不想。”而当今之人首先在吃上,讲究“吃文化”,生猛海鲜,大鱼大肉,两天不吃肉便进不了食。而这些正是和尚所忌讳的。科学家做过实验,凡肉皆有毒。因为在宰杀它时,它会发怒,这时它便分泌大量毒素。此时一口猪的毒素完全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的。 3、说在喝上,今时之人讲究梁山泊的喝法:就像《黄帝内经》说道:以酒为浆(饮料)酒一碗一碗的,论斤喝。喝的潇洒,喝的火热,也喝的痛快,一醉方休!但最终喝的是半身不遂,英年早逝。而和尚是滴酒不沾的。 5、说在口福上,我们还看到有特殊爱好,实际是一种陋习,抽烟!吸烟有害健康连三岁小孩都晓得的。大量的焦油熏黑了肺叶、肺管,加重了它的负担。据报道,患肺癌的百分之八十是由烟引发的,二手烟危害更大,而和尚是不抽烟的。 7、我们再想一想,比较多的就是怎么样能多赚钱,怎么样能捞个官,怎么样把他(她)搞臭,怎么样再自己“辉煌”!想出一个”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整夜睡不着觉长此以往就出来个顽固性失眠。总之,我们当代人比和尚做的想的很多很多,我们活的很累很累,你说安能长寿乎?而和尚们之间、心平气和,无攀比、无争斗,经常调息打坐,经常锻炼劳动,吃素,都有利于养生,焉能不长寿吗! 8、说在(性)欲上,和尚是禁止的。当今之人,醉(酒)以入房,伤精耗气,未老先衰,能不早世吗? 以上只是本人想到写之而已,请君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别伤害你的自尊性。注意任何事与物都存在两面性,和尚也有短命的,可能是功夫不到位还是心不纯。

F. 念咒的老人和和尚之间有什么故事

有一个和尚外出云游。在一天深夜里,云游的和尚四处找客栈投宿,突然看见了一间茅草房。草房里面亮着灯光。和尚非常高兴,就走过去,推门进去了。

云游和尚看见屋子里面有一个老人,坐在床上,闭着眼睛打坐念经。和尚就走上前,恭恭敬敬地问老人念的是什么经。

老人回头说:“我念的是菩萨咒。”

和尚一听,心想,咦,不对呀。自己已经出家四十多年了,还没有听说过有“菩萨咒”呢,于是,急急忙忙向老人请教。

老人睁开眼睛,看了看和尚,说:“这条‘菩萨咒’,虽然只有六个字,但我天天念,早晚不断,已经念了六十多年了,还从来没有传授过别人呢。不过,看你是个和尚,而且这样有诚心,我就把这六个字传授给你吧。你听好了,这六个字就是:唵、嘛、呢、叭、咪、牛。”

其中,最后的那个“牛”字,是被老人错念的一个字。因为老人不知道那个字的读音,就把它错念成了“牛”。

和尚听了以后,忍不住笑了。他对老人说:“您念的这条咒语,不是‘菩萨咒’,而是‘大明神咒’,而且最后的这一个字,也不念‘牛’。”

和尚纠正了老人的发音,在老人的茅屋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告辞离去了。和尚离开以后,老人按和尚教给他的发音,念咒语的最后那一个字,可是不知为什么,老人总是念不好这一个字,总是会把这个字弄错。过了半年,一天晚上,四处云游的和尚又来到了这所茅草屋。他心想,已经过去了半年了,现在,老人一定把那个念错的字改正过来了,而且咒语也念得更好了吧。和尚朝着茅草屋走过去,推开门,奇怪的是,茅草屋里一点儿灯光都没有,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和尚本来以为茅屋里面没有人,可是,他听见了屋里的响声,老人依然坐在那张床上,在闭着眼睛打坐念经。然后,听老人念的最后那一个字,却感觉非常别扭。和尚心里有很多疑问。等他云游完了,回到庙里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方丈。方丈听了,笑笑对他说:“你呀,都已经出家四十多年了,怎么还不懂这个道理啊。念咒的目的是为了把心安定下来。心定以后,身体里面就有三昧真火出来。那茅屋里面的光,其实就是老人身上的三昧真火啊。现在可好,你教老人纠正发音,老人不习惯,你打他的心打乱了,他又怎么能定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打坐念经呢?你后来看见的茅屋,自然也就没有光了。”

G. 解读:方丈,住持,和尚,长老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身份不一样:方丈,住持是佛教僧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内寺院的主僧。佛教传入中容国后直到唐代,禅宗兴盛,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在佛教中,“长老”“者,指德长年老之谓。和尚是僧人的统称。

二、信众的遵从程度不一样:信众对方丈、住持、长老的遵从度要远大于对一般僧人的遵从度。

三、涵盖对象不一样:和尚涵盖所有的僧人,长老可以是德长年老的僧人,也包含住持和方丈。即住持和方丈可以是被称为长老,但长老不一定是住持和方丈。


(7)和尚老年人扩展阅读

一、方丈: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二、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乃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H. 和尚的平均寿命

根据历史资料,在唐宋时代的和平时期,人均寿命最多不过40~50岁,当时诗人在人群回体已经算是高寿了,却没想到答和尚的年龄更夸张了!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和尚们的平均年龄接近74岁,就算是在当代,这也绝对算是高寿群体了,高寿者都在百岁之上。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2岁(男性为70岁),却也没能达到一千多年前僧人的水平! 为什么和尚能如此高寿呢?当然不是因为有什么“神力”,我想也许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个重要的原因;佛教实际上是门哲学,而这些高僧大德们其实都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终生都在思考,客观上也避免了诸如老年痴呆症等老年病的发生;另外,“天下名山僧占尽”,山清水秀,远离喧嚣的居住环境大概也是个因素吧!

I. 寺庙和尚收老年人钱合法吗

寺院也要吃饭,也要花钱,收取一些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按照释迦摩尼的教专法,寺院先教导众属生,众生受益了,然后供养寺院。也就是说出家人先利益在家人,在家人在供养出家人,这是天经地义的。出家人如果什么都没做,就叫在家人拿钱,而不利益众生,将来是要变牛变马来还的。

J. 为什么说老人,小孩,道士,和尚是功夫四大忌

你好:抄
一般的情况袭是,老人经验丰富,不能随便欺负老人,小孩子天真烂漫,有的孩子有点灵气,也不能对小孩子不利,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说,道士有法力也不能看不起而惹事,和尚有的有功夫,有的也有法力也是不能随便吧,不然也会吃亏了。

阅读全文

与和尚老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福州退休金补贴 浏览:158
贵州最长寿老兵去哪里了 浏览:620
长寿路到康王南路 浏览:46
广州社保个人退休年审 浏览:184
将养老保险转回户口所在地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849
2017感动中国人物孝敬父母的 浏览:948
石家庄养老院有哪些服务 浏览:112
父母干预了我的生活是什么意思 浏览:68
诚乡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387
富士康体检为什么要看手 浏览:919
农村老人结婚随礼多少钱 浏览:300
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能一起办吗 浏览:306
碧海老年公寓 浏览:557
50岁夜间尿频勃起 浏览:465
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浏览:29
老人家突然进医院怎么安慰 浏览:976
长寿花落花后怎么养护 浏览:921
父母离婚孩子该如何劝慰 浏览:208
中科和美年大体检哪个好 浏览:331
2016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420 浏览: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