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三大营养素需要量比重

老年人三大营养素需要量比重

发布时间:2021-01-06 21:02:32

A. 举例说明老年人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随之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老年人营养是其中之一。

1.老年人在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营养素摄入老年人的营养与全国城乡居民一样近年有很大改善,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能量摄入达到供给量标准90%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膳食构成变化,我国部分老年人群中已出现营养不平衡问题。一项对大学和科研单位60岁以上老年知识分子进行的营养调查,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数值进行比较,发现能量摄入高,是RDA的121%,其主要原因是脂肪摄入量高,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34%(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动物脂肪占总脂肪的40.2%,胆固醇高达612毫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0毫克);摄入的蛋白质是RDA的110%,其中动物蛋白占总蛋白的41.3%;钙与维生素C摄入量也不足。

(2)老年人群中体质指数分布体质指数(BMl)计算方法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1988年国际膳食能量顾问专家组提出以BMI作为评价成年人(18岁以上)营养状况的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BMf<18.5为慢性能量缺乏(营养不良),18.5~25为正常,>25为超重或肥胖。

1992年我国营养调查19436人的体质指数测定结果,老年前期组(45~59岁)BMI>25的男性为16.6%,女性为26.2%,老年组(60岁以上)男性为16.9%,女性为22.4%,均高于全年成人平均数16.8%和18.4%;BMI<18.5者,老年前期组男、女分别为8.7%和9.2%,老年组为16.8%和18.4%,而全国成年人平均为9.1%和9.9%。因此老年人群BMI>25和<18.5者明显高于全国成年人平均数,说明老年人群的体质指数分布向两端分散,也就是说营养不良和体重超重比例高于全国成年人平均值。

我国贫困农村尤其是山区存在营养摄入不足和膳食质量低下的问题,城市中的中老年人群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超重及肥胖。

(3)微量营养素缺乏及高龄老人营养不良 即使在营养状况良好、甚至“营养过剩”的老年人群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微量营养素缺乏,最常见的是视黄醇当量、核黄素及钙的摄入量不足。另外高龄老人营养状况堪忧,70岁80岁以上老人的营养不良比例上升,超重及肥胖比例下降,贫血患病率上升。

老年人贫血患病率在各人群中最高,平均为30%左右。贫血对健康会带来明显影响,尤其是免疫功能,老年人死于肺部感染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贫血与膳食的关系密切,老年人群膳食调查结果表明,血红蛋白与能量、蛋白质、动物蛋白质与总蛋白质之比呈显著正相关。

2、老年人的营养及相关疾病从营养与健康关系看,老年人群比较一般人群更加脆弱,更易受到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和不平衡的;中击,一部分生活在较贫穷地区的老年人,营养缺乏情况比一般人群更明显;另一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老年人,其承受慢性退行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威胁较大。

(1)膳食结构与冠心病 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摄入过量,常导致血脂升高、体重指数增加,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营养学家曾对二组人群进行了对比,一组职业是商业、饮食业经理,另一组是下岗工人。前者的脂肪和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量,每日人均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分别达到RDA的111%和145%,动物性食物平均每天达到350克以上,而蔬菜、水果不足250克。结果该组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工人组。

研究表明,中老年膳食结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作者还对比了渔岛上居民与渔民两组中老年人群的膳食:二组人群谷类、蔬菜水果摄入量基本一致,渔民组每日的鱼类进食量155克,明显高于居民组的88克,而每日肉类进食量31克,明显低于居民组的100克;渔民组除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明显低于居民组外,红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栓形成系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居民组。

(2)膳食因素与高血压 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在影响高血压发生的众多外环境因素中,膳食营养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以往在膳食结构及成分对高血压发病影响方面已取得共识的是高能量、高脂肪、高盐摄入、超重及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平均食盐摄入量每人每日13.9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2-3倍。

(3)膳食因素与糖尿病 II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肥胖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一致证明,肥胖在II型糖尿病的患病中是一个重要因素。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础措施,对糖尿病人膳食管理可减少严重合并症,如心、脑血管病,肾衰竭等。

(4)膳食中抗氧化营养素与身体抗氧化功能 抗氧化营养素可以减轻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对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有重要作用。抗氧化营养素在冠心病、白内障等慢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很显著。

我们在社区随机抽样分为两个年龄组即45~59岁为老年前期组,60-79岁为老年组。结果说明两组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A、巨及老年组的硒摄入均不足。老年前期组、老年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均低于青年对照组;老年组的SOD值显著<肝老年前期组。与年龄配对的对照组比较,白内障患者体内抗氧化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一项对60~79岁老人核黄素营养状况及与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核黄素缺乏,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而核黄素摄入不足在我国比较普遍,包括城市居民。因此,为延缓衰老和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老年人应重视摄入足够的核黄素。

3、我国老年人的营养对策根据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健康需要,老年人除遵循一般成年人的平衡膳食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养素摄入方面:

①能量、脂肪的摄入应适宜,蛋白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可大于成年人的12%,以12%—15%较适宜;

②微量营养素应充足,包括钙、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尤其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E、C及锌、硒等;

③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的三分之一以上。

(2)食物消费方面:

①粗细粮搭配;

②蔬菜充足,水果适量;

③鱼、瘦肉、禽肉、鸡蛋搭配;

④乳及乳制品要充足;

⑤适宜运动,维持体重。

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虽与成年人相似,能量及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基本满足需要,但是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仍有不足。目前,老年人中营养不良比例咸倍增长,贫血患病率高达30%,加之慢性疾病的困扰,老年人已成为社会中特定的弱势人群。因此,我们要在老年人中提倡合理营养,大力宣传膳食指南,使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加强自身营养保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这对于减轻国家、家庭负担,稳定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B. 老年人每天应摄入的糖类、蛋白质、脂肪量各是多少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保证从事各项体力活动,必需从外界摄取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以利用其有效成分。食物中的这些有效成分称为营养素或营养成分。营养素是保证人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目前已知有几十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从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将他们划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但在代谢过程中却密切相关,共同维持和调节生命活动。

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中,约有十分之一的能量由蛋白质所提供。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就会发育迟缓、体质瘦弱、抗病能力差;在成年人,轻者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疲乏无力,病后恢复慢,重则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粮食、豆类、蛋类、肉类食品中。

人每日脏器活动和肢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中,约有70%源于糖类。含糖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米、面等粮食类食品。

人体所需能量约有20%来自脂肪。如果膳食中脂肪摄入量不足,不仅会导致人体必需脂肪酸和能量供应不足,还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肉类、豆类食品。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其为一个庞大的家族,据其溶解性不同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A、D、E、K,它们只溶于脂肪;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缺乏任何维生素都可产生相应的缺乏症。它们主要存于蔬菜、水果、动物内脏等食品中。

各种矿物质广泛分布于日常食品中,如果膳食调配不当或偏食,极易发生缺乏。

C. 比较60 70 80岁老年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量有什么不同

我国营养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科学实验,制订了切合我国各类人群所需要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我们进行营养评价的主要依据。我们可以用来它评价膳食营养的好坏。
1.食物构成:我国目前以谷类食物为主食,蔬菜为副食,配有少量豆类、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及乳类。这样配成的膳食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但特殊生理条件下应当有进一步的要求。如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应当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必需的无机元素,因此应当习惯于多样化的膳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消化力有一定的增强,应当逐渐在膳食中增加蔬菜的品种和数量。
2.各种营养素占供给量标准的百分数:人们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同一个托儿所里吃相同膳食的全托儿童,有的可能发生某种营养素的缺乏,有的没有任何异常。这种现象可能出于多种原因。
在各种营养素中,热量供给量与需要量的差别不大,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为需要量的1.5-2倍。热量虽然不是营养素,但它是几种产热物质的综合表现,而且对人体的影响较大,所以应当首先给于考虑。成年人热量的摄入量占供给量的80%以上就可以认为是可取的,95%以上最好。但长期摄入量超过供给量的50%或者更高是有害无益的。低于供给量的70%为供应不足,最后将导致食物性的营养不良。儿童的热量摄入量占供给量的90%以上为正常,低于80%为不足。
蛋白质的营养状况评价,首先要看摄入的量是否够用,然后再分析质的优劣。一般来说,动物性和豆类蛋白质最好能占全蛋白质的三分之二。我国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因此合理搭配,提高谷类食物中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调配得当,可以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一般认为,当热量供应充足时蛋白质摄入量在供给量的80%以上,大多数成年人不致产生缺乏病。长期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使一部分儿童出现缺乏症状。如果蛋白质的供应仅为标准供给量的70%,热量供应又不能满足,儿童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足。进一步评价膳食蛋白质的质量可使用计算氨基破分(化学分)的方法。计算食物或膳食蛋白质中每种必需氨基酸和某一种参考蛋白质中同一种氨基酸的含量比值,比值最低的一种氨基酸即为其限制氨基酸。
脂肪在合理膳食中一般规定脂肪的发热量最好占总热量的20-30%。脂肪也有质的优劣。脂肪与蛋白质相反,蛋白质是以动物性蛋白质为好,而脂肪则要以进食植物性脂肪为最佳。植物性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丰富,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动物性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膳食饱和脂肪酸的热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热量比值越小,表明膳食含脂肪的质量好。
碳水化合物(糖)在合理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来源的热量占总热量60-70%为宜。
矿物质及维生素。根据我国的膳食构成,钙的摄入是不足的,特别是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乳母。儿童膳食中氮、钙、磷的适宜比例应为10:1:1.5。食物中供给铁的量往往大于供给量标准的2-4倍,但实际上仍有一定数量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铁的吸收利用不好。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在食物成分表中是分别列出的,所以在膳食计算也是分别计算,但在进行评价时应将胡萝卜素折合成维生素A以微克视黄醇当量与规定的供给量标准比较。合理膳食要求维生素A最好与胡萝卜素能有1:3的比例,这就要求膳食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动物性食品,大约占维生素A总供给量的30%。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评价膳食甲种维生素的营养状时,应重点考虑胡萝卜素的摄入量。
硫胺素(维生素B1)和尼克酸在我国膳食构成以混合食物为主的情况下,一般能达到供给量标准。人体对硫胺素的需要量一般认为每1000千卡热量需要0.3-0.35毫克,供给量能够达到每1000千卡摄入0.5毫克硫胺素则更好,即成年男子供给量为2400千卡,硫胺素的摄入最好能为1.2毫克为适宜。尼克酸营养状况评价,即为硫胺素的10倍。核黄素(维生索B2)在我国目前膳食组分中动物性食物较少的情况下,摄入量常不能达到供给量标准。能达到供给量标准的80%,一般不致出现缺乏症状。但低于供给量标准的50%就可能出现明显的缺乏症状。膳食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摄入多数情况下是能达到规定的供给量标准,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差异很大,受季节的影响更大。
有些维生素在贮存、加工和烹调中损失较大,例如稻米中硫胺素在碾米、淘洗过程中有较大的损失;抗坏血酸在长期贮存和过度加热容易受破坏。所以膳食调查计算得到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实际的摄入量往往有一定的差距。在膳食调查对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较多,而体检或生化检查仍然表现不足甚至缺乏的现象是存在的。因此膳食调查应当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的可以做些熟食中营养素含量特别是维生素含量的测定,以便使调查结果更准确些。
膳食热量的分布:一般认为热量的来源蛋白质应占10一15%,脂肪应占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其余的热量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这样的配比较为合适。对热量食物来源的分布,一般膳食中谷类食物提供的热量最好不要超过总热量的70%,当谷类热量低于60%时,也当注意其他热量来源的食物,如果大部分来自于薯类或纯热能食物,其营养价值比单纯由谷类供给热量还要差。豆类和动物性食物供给的热量最好占总热量的20%以上。豆类和动物性食物供给的蛋白质能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30%以上,即可认为蛋白质在质上是良好的,低于10%为差。

D. 老年人对营养物质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1.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来有一定的特点源,根据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所需要的总热量比成年人减少。每一个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及个体差异(体重、疾病、性别等)的不同而不同,然而,总的要求是:力争营养素全面而平衡,充足而合理,讲究科学的营养。使自己大致符合标准体重的需求。
2.老年人的营养要素中,尤其应该值得重视的,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比例,优质蛋白质更加重要,一般达到所需蛋白质总量的一半为好,超量的蛋白质则会损害肾脏。
我国绝大多数人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应该逐渐改变食谱结构,适当增加豆类及动物性食物,老年人本来应该减少糖类饮食,不少人不敢进食动物脂肪,造成糖类饮食大大增加,这样会出现高脂血症,同样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诱发糖尿病。
3.要有足量的含有钙和纤维素的食品,而钠盐的含量偏低为好,淡味饮食有利,每日含钠盐量应该在5克以下,进食粗粮已为当代老年人的一种时髦,粗细搭配可以提高营养价值,容易消化及咀嚼的食品更是老年人的祈求。

E. 老年人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项功能的减退和各种生理变化,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与以前有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蛋白质老年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所以老年人要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至少应当和成年期吃得一样多,每天每公斤体重为1克-1.5克;到70岁以后可适当减少。蛋白质代谢后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已经减弱,清除这些毒物的能力较差,如果蛋白质吃得太多,其代谢后的有毒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一定要适量,既不能少,也不宜过多。 脂肪老年人胰脂肪酶分泌减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应当少吃一些脂肪,适量吃一点植物油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糖类实验表明,老年人对糖类(淀粉类食物)的需要量是很严格的:老年人对糖分过多、过少的适应能力减弱。 因此,不少老年人都有患轻度糖尿病的趋势。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小编推荐: 营养学会推荐的老人膳食指南 老人降脂降压离不开蘑菇汤维生素老年人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吸收不良或排泄增加等原因,老年人往往有维生素缺乏的现象。 老年人应该注意摄取的维生素有A、Bl、B2、C、E。这些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或黄色蔬菜;各种水果、粗粮及植物油中。 无机盐因为老年人多有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使钙质的吸收减少,所以50岁以上的人往往有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女性较多见。 因此,老年人要多吃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骨头汤、牛奶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每天可补充钙质2克。为了促进钙质的吸收,应多晒太阳,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水老年人的饮水量根据各自的需要而定,注意不要有意识地过多摄入。 总之,老年人的饮食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营养的平衡。

F. 老年人摄入食物三大营养素比例是

一般为蛋白质15—20%,脂肪20%,糖类55—65%,动物蛋白30%,植物蛋白70%。动物蛋白不是单独存在,吃的版时候混有大量脂肪权,这是我国近3亿“三高症”患者的最主要发病原因。人均的指标没用,最重要的是看个体,平均指标只适合一部分人吃。

G. 老年人的能量供应量应适当减少,但有一种营养素的推荐供应量比年轻成年人高它

B钙

H. 中老年人最缺哪些营养素

1. 蛋白质:老年人摄入的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加上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降低,会导致蛋白质的缺乏,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各项活动能力由此而下降。因此老年人应该有意识地多摄入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高质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瘦肉等。
2. 钙和铁: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尤其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同时,老年人对钙吸收能力下降,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就更易导致钙的缺乏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3. 维生素:由于进食量少,加上咀嚼功能的下降,易出现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叶酸等。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减少,光照不足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加上摄入不足,也容易导致维生素D水平下降,影响钙磷代谢和肌肉的力量。
建议给中老年补充营养选择中老年低聚肽粉,富含大豆分离蛋白、抗性糊精、低聚异麦芽糖、玉米低聚肽、磷酸氢钙;每日1袋,温开水冲服,补充每日所需。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I. 老年人要补哪些维生素,或其他什么营养素

1、蛋白质:老年人摄入的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加上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降低,会导致蛋白质的缺乏,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各项活动能力由此而下降。因此老年人应该有意识地多摄入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高质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瘦肉等。
2. 钙和铁: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尤其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同时,老年人对钙吸收能力下降,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就更易导致钙的缺乏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3. 维生素:由于进食量少,加上咀嚼功能的下降,易出现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叶酸等。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减少,光照不足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加上摄入不足,也容易导致维生素D水平下降,影响钙磷代谢和肌肉的力量。

建议中老年补充营养选择中老年低聚肽粉和中老年多种营养素片,它主要是由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泛酸钙、烟酸、碳酸钙、硫酸亚铁、乳酸锌、亚硒酸钠、微晶纤维素等营养成分;饭后半个小时,每日1片,可满足日常所需。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J. 老年人需要补充什么营养

老年人营养需要:

一,热能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组织细胞逐渐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体力活动减少以及体脂肪增多和去脂组织减少等,使老年人对热能的消耗也随之降低。

因此,需适当降低每目膳食中总热能的摄入量,以免过剩的热能转变成脂肪堆积于体内而引起肥胖。热能的摄入量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60岁以后应较18~49岁的成年人减少20%。老年人减少热量,主要是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

二,蛋白质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使摄入蛋白质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在人体衰老过程中,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超过了合成代谢,当膳食蛋白质不足时,老年人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老年人应有足量的蛋白质供应。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RNI)为759/d(男)及659/d(女)[按1.279/(kg.d)或按15%蛋白质/总热量计],其中要求有1/3~l/2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类和大豆制品。但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肾脏负荷。

三,脂肪

老年人由于胆汁酸分泌减少,酯酶活性降低,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由于体内脂肪质分解排泄迟缓,血浆脂质也升高,因而老年人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特别要限制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SFA)的动物性脂肪及肝、脑、蛋黄等的摄入。

四,碳水化合物

老年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糖耐量低,故有血糖升高趋势,糖过多易发生糖尿病及诱发糖源性高脂血症。所以,老人碳水化合物摄人量占总能量的55%一65%为宜。老年人应控制糖果、精制甜点心摄入量,可食用一些含果糖多的食物,如各种水果、蜂蜜等。

五,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于老年人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肠胃蠕动缓慢,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增高。适量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有效防治老年性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还有防治高血脂、结肠癌以及降血糖等功效。

因此,老年人的膳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在每日膳食中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粗粮、蔬菜及水果。

六,矿物质

1.钙

老年人常因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机能减退,使钙的吸收减少,加上体内代谢过程中对钙的储存及利用能力下降,常发生负钙平衡状况。随着年龄增长,常发生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每日膳食应注意摄人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并且经常晒太阳。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钙供给量为600mg。

2.铁

缺铁是世界性的老年营养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老人应多摄入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动物血、瘦肉、鱼类等。

3.其他矿物质

老年人缺锌时可致味觉失灵,严重时可使心肌梗死、慢性肾炎等的发病率增高,故老年人应注意膳食锌的补充。铬是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故老年人应注意膳食铬的补充。硒与心肌代谢有关,缺硒会引起心肌损害及使某些肿瘤发病率增加,不容忽视老年人对硒的补给。

七,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能维护上皮组织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具有抗癌作用,对于老年人保持健康十分重要。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如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也富含胆固醇,因此可选择一些含有胡萝卜素的绿色蔬菜或营养补充剂。

2.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倡老年人适当增加户外光照时间。

3.维生素E

维生素E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稳定生物膜结构,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维生素E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我国规定老年人维生素E每日供给量标准为12mg,各种植物油是其最良好的来源。

4.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参与脂肪代谢调节等功能,对于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和防治疾病十分必要,我国规定老年人每日膳食维生素C供给量为60mg,故应经常进食足量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其他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也需要适当补充。

此外,老年人细胞内液量减少,同时老年人饮水欲望减退会加重体内水分的不足,故老年人应养成饮水习惯,每日摄入水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从膳食安排上应适当增加一些汤、羹类食。

(10)老年人三大营养素需要量比重扩展阅读

老年人的膳食:

1.合理膳食原则

现在老年人选择食品的消费观已由“食以味为先”转为“食以补为先”的原则,应注意节制饮食、务求清淡、少量多餐、易于消化以及多补钙和铁。

膳食原则:①平衡膳食;②粗细搭配;③易于消化;④充足的蔬果:⑤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⑥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和硬度。

2.每日膳食构成

老年人一13的合理膳食组成应包括:谷类2509;瘦肉、禽类、野味类及鱼类50~100g;蛋40g;豆类及其制品适量;新鲜蔬菜250~300g,烹调用油20~30g;有条件者还可选用鲜乳、新鲜水果等。此外,经常食用花生、核桃、芝麻、海鱼、紫菜、贝类等,对预防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益。

3.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天然食品

虽然目前人们还未发现一种食物或药品能使人“长生不老”,但人们在防老抗衰的研究中却发现了许多可延年益寿的天然食品。

(1)碱性食物豆类(大豆、红豆)、蔬菜(萝卜、番茄)、海菜(海带、紫菜、绿藻)、水果(橘子、草莓、柠檬、香蕉、葡萄)及不加糖的果汁。

(2)抗氧化的食物蔬菜中的红心地瓜、胡萝卜、茼蒿、菠菜、绿葱、南瓜等含有丰富的厣一胡萝卜素;猕猴桃、橘子、番茄等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此外还有哈密瓜、桃子、李子等水果。

(3)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糙米、全麦面粉、绿豆、黑豆、杏仁、芝麻、黑枣等。

(4)含动情激素的食物动情激素可用植物性的激素来代替,如玉米、小麦、胚芽、樱桃、香蕉、苹果、李子、地瓜、番茄、青椒、豆粉、腰果、葵花子、人参、大蒜等。

(5)其他如香菇、蘑菇、木耳、枸杞、蜂王浆、蜂蜜等。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三大营养素需要量比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寿路到康王南路 浏览:46
广州社保个人退休年审 浏览:184
将养老保险转回户口所在地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849
2017感动中国人物孝敬父母的 浏览:948
石家庄养老院有哪些服务 浏览:112
父母干预了我的生活是什么意思 浏览:68
诚乡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387
富士康体检为什么要看手 浏览:919
农村老人结婚随礼多少钱 浏览:300
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能一起办吗 浏览:306
碧海老年公寓 浏览:557
50岁夜间尿频勃起 浏览:465
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浏览:29
老人家突然进医院怎么安慰 浏览:976
长寿花落花后怎么养护 浏览:921
父母离婚孩子该如何劝慰 浏览:208
中科和美年大体检哪个好 浏览:331
2016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420 浏览:883
父母找工作不上班怎么办 浏览:305
济南60岁找工作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