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辛店镇敬老院

辛店镇敬老院

发布时间:2021-01-03 21:33:21

⑴ 辛店镇的经济发展

一、历史沿革辛店镇明朝年间原名为“张阴店”;清朝道光年间改称“辛店”,一九二七年又称“新民镇”,一九三零年称辛店乡;1994年8月撤乡建镇,2005年12月千户寨乡并入辛店镇。
二、公共基础设施全镇共有乡间公路221公里,达到了村村通柏油路,有年供水25万吨的水厂两座,35KV的变电站一座,架设3000米的高压线路,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11300门。投资1000万元在辛店镇南部已建成宽35米,长4.5公里的镇区高标准道路。
三、科教文卫全镇共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小学13所,其它各类学校3所,共有学生约8680余人。有医院1个,农村合作卫生诊所40个。投资90万元新建的镇敬老院,安排五保供养老人43名,院内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电视、象棋等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齐全。投资1万元改造了镇有线电视线路,配备了设备,目前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600户。
四、农业发展由郑州市水利局、新郑市水利局和该镇共同投资1500万元的“双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占地22000亩,区内20多条柏油生产路纵横交织,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新格局。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依托水土自然优势和发展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目前已形成特色杂果,畜禽产品、林业育苗、小麦育种四大基地。特色杂果基地以北靳楼、靳沟、后高庄、白庙、风后岭等村为主,辐射带动全镇发展桃、杏、李子、核桃等优质杂果1.5万亩,年产鲜果3000万公斤;畜禽产品基地以北靳楼、辛店、李庄等村为主,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郑州市嫘祖苑禽业发展有限公司、鸿元鸭业有限公司、永泰禽业有限公司和邹鹰集团,辐射带动农户500余户,年出栏鸡、鸭、猪等畜禽产品300多万头(只),年出栏种蛋9000万枚;林业育苗基地依托郑州西洋工贸有限公司和郑州章来园艺有限公司,主要培育有法桐、重阳木、杏、石榴等名优树种,年实现利润1000万元,小麦育种基地以铁炉、西土桥、西李庄等村为中心,年育种面积可达10000亩。
五、工业发展辛店镇自古通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辛店镇初步形成了以煤田开发、水泥机制瓦、电力变压器、化工、卷材、服装加工、食品饮料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镇域内有以亚洲最大的水泥机制瓦企业——建喜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建材工业园,园区内有水泥机制瓦企业26家,68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机制水泥瓦1.4亿张,占全国总产量的1/3,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新郑市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电力变压器生产企业之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辛店化工企业已初具规模。现有化工企业6家,新郑市树脂厂生产的不饱和树脂和浩源化工辛店分公司生产的水泥减水剂,在省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辛店镇还有以生产防水卷材为主的企业15家,食品饮料生产企业23家,服装加工40多家。镇域内有投资12.7亿元的赵家寨煤矿,该煤田地质储量5.44亿吨,分布面积50多平方公里。2004年2月28日,该煤矿开工奠基,设计年产量180万吨,建井工期29个月,预计2008年6月建成投产。目前,主井、副井已落底,井下工程正在建设,风井已建成175米。有投资5.73亿元的王行庄煤矿,该煤矿地质储量3.6亿吨。2004年2月25日,该煤矿开工奠基,设计年产量120万吨,2006年10月投产。2006年上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248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70%;2、财政收入1019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51%;3、主要工业增加值61727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52%;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045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59%;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5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86.3%。
2012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5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0.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农业生产总值达3.8亿元,同比增长11%,粮食总产量达4582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继续保持河南省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称号,在最新公布的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排名中,辛店镇排名第38名,比2011年上升17个位次,在郑州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排名中位列第3名,比2011年上升4个位次。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增强城乡协调发展能力和项目承载功能。在完成《园区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新郑市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新郑市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辛店镇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全镇规划了6个新型社区,形成了以产业园区为龙头,功能区、社区相辅助的“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全年新上各类项目1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9亿元。郑州西格玛新型材料公司已建成投产,耀升洁净煤一期已试生产,郑州粤中科技公司项目正在建设。抢抓被确定为郑州市新市镇的机遇,不断加大对镇区建设的投入,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辛店土地分局等便民服务设施,新建了阳光花园幼儿园,对镇卫生院、镇直幼儿园进行了扩建,一个框架完善,功能配套的新镇区已初步形成。积极推进桃源新村、阳光花园、兴业社区建设,桃源新村已累计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安置住户480户,新启动了12栋小户型楼房建设,已建成6栋楼房。阳光花园A区、兴业社区两大社区已建成66栋楼房,2576套住房,已有400多户群众入住。社区配套设施同步建设,供排水、灯光、绿化、道路、高低压线路、广播电视、宽带、监控平台都已建设到位。投资140多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00多户。积极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整治活动,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并顺利通过郑州市卫生镇验收。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将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新修乡道、村道12公里,整理路肩45公里,清理水毁公路20余里,全镇农村道路好路率达100%,在新郑市公路建设检查验收中名列第一名。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已达46117人,圆满完成缴费任务,并荣获河南省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服务乡镇称号。努力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达98%。对1200户低保户进行重新审核,发放低保金1000多万元,发放各类救灾款226万元,优抚金310万。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机制的探索和试验,完成了对袁集村村庄土地复耕,新增耕地面积500多亩,并成功完成了土地流转。不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5%,出生统计准确率达99%,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8%。落实独生子女奖励、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节育奖励资金280万元。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扶贫开发投资120万元,在黄岗村新打机井5眼,荣获郑州市“中州杯”竞赛活动先进乡镇。文化教育、武装、共青妇、财政、档案管理、老干部、统计、食品卫生、工会、动物防疫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荣获了一系列先进荣获,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郑市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介绍

新郑市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新郑市区西 ,园区东临107国道,新密公路、登杞铁路横贯东西,郑石高速穿境而过,已探明地下煤炭地质储量7亿吨。园区规划面积15.1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可容纳中等规模企业500家以上。现有水泥机制瓦企业32家,玻璃钢生产企业35家,防水涂料生产企业12家以及服装、食品企业32家,并拥有年产300万吨的河南新郑煤电有限公司赵家寨煤矿、年产120万吨的河南新能开发有限公司王行庄煤矿、年洗原煤300万吨的新郑市精煤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以及水泥瓦产量居亚洲第一的河南建喜集团,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新郑中冠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建材工业为主,兼具化工机电、服装、食品等产业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园区成立以来,在新郑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加快“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建设推进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力支持赵家寨、王行庄煤矿生产经营的同时,突出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塌陷区安置,努力拉长煤炭产业链条,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0年,园区工业销售收入达167亿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52.6亿元,为地方财政贡献收入2.1元。
在今后的发展中,园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能源节约、链条完善、相互转化”的要求,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对外招商、统一项目协调、统一管理模式”的思路,建设全国一流的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逐步把临煤经济板块建设成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产品紧密关联、产业高度聚集、产业布局合理的科技型、创新型、集约型、生态文化型、流动增值型的实力板块、活力板块、魅力板块,打造河南省新的能源基地。
辛店镇申报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
一、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多年来,辛店镇党委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做出了建设文化大镇、文化强镇的决定,把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全镇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文化管理工作机构,在活动经费、人员安排上给予极大的支持,使我乡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在新郑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末大家乐”文艺活动中,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要参加由辛店镇承办的节目,为全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带好了头。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辛店镇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多方筹积资金加快全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资150万元,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2万元,新建辛店镇综合文化站。文化站位于辛店镇镇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站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660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厅、卡拉OK室、老人活动室、管理办公室等功能室和占地1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文化站还设有4个文化宣传栏,10多件体育活动器材,常年对外开放,基本满足了全镇人民享受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三、活跃农村文化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多年来,在辛店镇党委、政府和全体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使全镇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群众积极参与,使文化活动经常化、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再掀热潮。北靳楼村先后投资近30万元建设文化大院,文化大院配有文化广场、图书室、电教室等功能室,本村群众文艺表演团队每半月在文化广场举行文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该村的文化大院在2007年被评为省级文化大院。在北靳楼村的影响带动下,2007年至2008年两年时间里,郭老庄村、裴商庙村、靳沟村、岳庄村、袁集村、赵老庄、赵家寨村、前小庄村、柿树行村都相继建设了村级文化大院,村级文化大院从原来的5座发展为14座,为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二)文化活动氛围特别浓厚。在文化先进村的影响下,我镇的文化活动气氛越来越活跃。每村都成立了文艺小分队,铁炉、刘岗、人和等村的舞狮、盘鼓、秧歌表演队多次在新郑市文艺调演中获奖;每逢节假日,袁集村的村干部都要组织本村的村民表演盘鼓、秧歌等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情趣,使打牌赌博等不良生活现象几乎在袁集村绝迹;辛店村村民白铁柱等十几名群众自发组织表演团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弘扬正气,倡导新风,寓教于乐;镇区周围几个村的村民,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每天晚上都会来到镇区新建的广场,在这里或锻炼身体,或唱上几段戏曲,或参加秧歌表演,都纷纷表示我们的文化生活和城里一个样。2007年在镇文化站的大力支持和全镇群众的积极参加下,我镇成功地举办了辛店镇第一届戏迷大赛。(三)开展争创和谐活动。突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和思想工作,在充分利用农村宣传窗、宣传栏、党员活动室、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加强农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相结合,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有效性。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以整治脏乱差和倡导文明新风为重点,积极开展争创和谐活动。积极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引导群众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带动周边乡邻,着力促进人际和谐,推动形成文明和谐社会新风尚。(四)广电事业蓬勃发展。今年,加强和改善了广播电视站的配套设施建设,对全镇的有线电视进行光纤改造,达到与新郑市有线电视同步。目前,镇区周围的村庄的实现了上述目标。同时,镇有线电视台根据镇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精心摄制好反映本地新人新事、宣传政策法规的新闻宣传片,在全镇播放,宣传我镇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充分利用监控平台对网吧进行跟踪监控,用“三次死亡制度”规范网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利用电子游戏机赌博行为,对镇区周围进行重点检查,对带有赌博性质的各种文化娱乐场所决不手软。“扫黄”“打非”常抓不懈,每年进行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非法出版物、非法政治性读物和黄、赌、毒宣传品,打击盗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极大地净化了文化市场。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新,象老的光碟、录象厅、台球、游戏机等落后的不合适宜的文化娱乐逐渐退出文化市场。

⑵ 辛店镇的经济

1978年, 粮食单产102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东营区建立以来,全镇大力实施良种工程,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1983年,粮食单产195.5公斤。1989年,粮食单产213.7公斤。2000年,粮食单产2 43公斤。随着城区经济的不断发展,镇委、镇政府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引进名优特新品种和高新技术,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全镇粮经作物比达到1∶1.2,初步形成南畜牧蔬菜、北水产莲藕的城郊特色农业新格局。畜牧业重点抓养殖小区建设,全镇重点养殖小区发展到15个,共有8个养殖专业村、270多个畜牧养殖大户。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500亩,水产品种和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产品总量达到2650吨,实现总收入1970万元。全镇冬暖式大棚发展到1000余栋, 其中有600余栋引进以色列麦卡比椒、樱桃西红柿、凯特杏等新品种。藕池总面积达到3000亩。突出林果、花卉建设,加快了全镇绿化进程,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1%。
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8650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吃穿有余,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197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9元,1983年为165元,1989年为710元,2000年达到4620元。 1997年,东赵居委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玛琅、孙路、茶坡等村居基本达到小康标准。 截止2000年底,全镇共建成别墅式小康村4处,规划建设新村12处,所有新村主要街道都进行了硬化,排水设施、路灯、公共绿化等配套工程全部完善。村村通上了电话,建成了12个有线电视村,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卫生水人口普及率达90%。1999年,镇幸福院被评为省一级敬老院,有50多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乡镇建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对城镇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对辖区内村居、住宅小区、商业街等进行全面调整规划。1992年、1996年,东赵村、辛店居委会分别被山东省建委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村”。1999年,镇幸福院被评为市级绿化美化花园式先进单位。

⑶ 辛店镇的大事记

1928年8月,黄河由利津县的王家院、棘子刘决口,北自哨头、东营,南至万全,冲毁民舍甚多,人畜伤亡无数。
1929年8月, 黄河由利津县的纪家庄决口,哨头、东营、辛店、万全等村遭受水灾。
1939年7月28日, 国民党地方武装刘景良部在东营村杀害村民74人, 烧毁房屋480多间。
1941年5月22日,国民党鲁北行辕主任何思源集结国民党山东保安部队3000余人,攻占成寨、周家、辛店、耿井、玛琅一带。28日晚,杨国夫指挥八路军清河区主力部队将周家、成寨之敌大部歼灭。
1946年6月, 中共广饶县委决定,将八区北部的部分村庄划出建立辛店区,机关驻地辛店。
1949年10月,广饶县辛店区改为广饶县九区。
1956年1月,广饶县九区复改为广饶县辛店区。
1958年1月, 广饶县辛店区撤销,将辛店、李佛等乡合并组成县辖辛店乡,机关驻地辛店。
是年9月,辛店、西营两乡合并组成东风十四社。
是年12月,东风十四社改为辛店人民公社。
1961年4月16日,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在东营村打出华北地区第一口见油井--华8井,经测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是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
1963年12月7日,东营-淄博市辛店公路竣工,为境内最早的沥青公路。
1964年3月,辛店人民公社撤销,重建辛店区,辖辛店、西营、耿井、成寨4个公社。
1966年5月,辛店区划归垦利县。同年7月,建立县辖辛店公社。
1982年3月,辛店公社改为北辛店公社。
1983年10月,北辛店公社划归东营市东营区。
1984年4月,东营市第一个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辛店运输合作社成立。
是年7月,撤社改镇,称辛店镇。
1985年9月,辛店镇投资48万元,建成辛店幸福院,52位孤寡老人住进幸福院。
1986年3月,山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辛店镇“山东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是年10月1日,建成东营市第一家乡镇影剧院-东营影剧院。
1987年9月,辛店村玻璃钢厂被中国玻璃钢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
1988年, 全镇社会总产值10228万元,成为东营市第二个、东营区第一个产值超亿元乡镇。
1989年12月,辛店镇投资400万元建成东营水泥制品厂。
1990年,辛店镇“两个文明”建设通过省级验收达标,被省政府命名为“明星乡镇”。
1991年10月3日, 耿井水库建成蓄水。库容量2000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
1993年1月, 东营市首家民办股份制集团公司--南里实业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下设14个国内公司,3个国外公司。
1994年2月,辛店镇被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东营市“十强乡镇”。
1997年,辛店镇敬老院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定为“全省模范敬老院”。
1998年,符合选招条件的78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1999年3月,辛店镇被中共东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东营市“六强乡镇”。
2001年3月,东营区乡镇街道规模调整,撤销辛店镇,设立辛店街道办事处。。

⑷ 辛店镇的社会事业

17个行政村改善条件创文明
张宝芳说,辛店镇发展弯头管件特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为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辛店镇专门聘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制定了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在,辛店镇拥有两横四纵的路网工程,交通便利;建有220KV和110KV变电站各一座、万吨水厂一座;拥有新型卫生院、高标准中小学4所,居民给用水、排水、垃圾清理工程设施完备;餐饮娱乐、美容、购物等传统服务业档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通讯、商场中介、物流、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
希望新区所在地,辛店镇卜老桥村是全镇17个村中率先富起来的村。从2002年至今,卜老桥村先后4次铺设村级公路,总长近5000米,使村民出行无泥路,并且在道路两旁栽上了绿化树。2006年,村集体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村民活动中心,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同年建起了一个能同时容纳100多位老人的敬老院,凡本村年满70周岁,无儿无女的老人均可入住,并免费提供食宿,冬天24小时供应暖气,让每个老人舒舒服服安度晚年。
张宝芳说,去年辛店镇成立了“辛店镇矛盾排调中心”和“辛店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为民办事全程委托代理制,并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一级组织任职,使干部“身”入基层,“沉”进农村,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环境整洁优美、道路通畅、民居整齐漂亮、农民生活丰富多彩,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城镇正在形成。 简介:近日,孟村弯头管件业再传喜讯,辛大管件市场在河北省2004年度生产资料类市场成交额排名中,跻身全省十强,位居第四位。
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大管件市场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一个以辛店镇为中心,东西长10公里,南北长40公里的弯头管件专业市场。市场内拥有企业642家,加04年市场交易量达160万吨,交易额28亿元。
近年来,孟村县委、县政府下大力对辛大管件市场进行规范改造,实施了“十里经济长廊改造”工程。同时,加强市场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市场承载力,提升管件市场的整体形象,积极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如今市场内新老沧乐公路、武港路、希望大道、辛大、辛满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拥有110KV、220KV和35KV变电站各一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同时县委、县政府在辛大市场设立无干扰区,收费部门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企业,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内宽松的发展空间,优质的部门服务,使企业如鱼得水,弯头管件业的集聚优势在市场内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今,江丰保温管道、渤海无缝、新星管件等一批企业通过技改、扩建、迁建完成着企业的“二次创业”;鑫怡、昊宇、华洋、永昌、亨泰等一批投资超千万元域外企业纷纷落户辛大管件市场。
该市场由孟村县辛店镇政府主办,1997年10月,经申请批准,沧州市工商局同意,将辛店、辛大、冀东、渤海4大市场及10个工业小区合并,变更登记为孟村县辛大管件市场。1999年9月,经省工商局批准,冠名“河北省”字号。同年10月,被省政府评为省百强市场、省十大生产资料市场。2000年后,市场成交额突破30亿元。
近年来,在孟村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辛店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市场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教育企业户诚实守信,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目前,该市场已享誉国内外,弯头、法兰、管件产品不但辐射全国各地,而且已打入国际市场。该市场的发展,为孟村民族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7年12月21日 鑫方盛集团与孟村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建设《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协议书;
●2009年2月9日 《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被列入2009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
●2009年2月20日 孟村县政府、辛店镇政府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全力保障《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项目的顺利建设;
●2009年5月13日 河北省领导、沧州市党委书记、市长等领导亲临《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项目现场考察;
●2009年8月4日 县政府领导针对《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建设要求,召集各主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2009年8月20日 《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作为省重点项目,符合《河北省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相关政策,优先列入省级服务业基建项目库;
●2009年10月16日 孟村县党委书记等领导亲临现场考察,详细询问《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建设的相关情况,认真听取了具体负责人的详细汇报。
前景展望
这里,崛起了中国弯头管件之都,
这里,聚集着国际五金行业翘楚,
这里,即将矗立起一座财富之城,
这里,正欲腾飞起一条盛世蛟龙。
中国国际五金城依托“中国弯头管件之都”的产业文化,以打造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商贸平台为战略目标,以品牌市场为标准,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配套服务设施。从布局合理的营业区、现代化的商务办公大楼、设施先进的产品展示中心到强大的仓储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以及市场特有的信用品牌担保服务、庞大的电子商务服务、一站式产品采购体系。优良的软硬配套平台构成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成为专业化品牌市场的强大支柱,无可置疑将成为全国五金行业繁荣的新中心。
放眼万里,展望未来,中国国际五金管件城将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五金管件产品批发集散基地,其磅礴气势也必将领跑中国,傲视国际! 孟村回族自治县希望新区兴建于2002年10月。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置坐落于沧州东南部中国弯头管件之乡-孟村回族自治县城北,辛店镇以南。由武港路、沧乐路、辛大路、孟李路围合而成,希望大道纵贯南北。新区南倚山东,东临渤海,北靠津京。距黄骅和神黄铁路40公里,距石黄高速15公里,距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4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
希望新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2002年,县政府聘请天津大学专家对新区进行规划设计,按功能将希望新区规划成为管材加工、管件物流、高薪技术、商贸流通、生态公园等五大区域。
建区伊始,希望新区坚持以工业立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优越环境为保障,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以希望大道为主干
道的五纵八横路网、以110-220kv两个变电站为中心的电网、供排水网、电信、有限电视、信息宽带网等配套建设,实现了“五通一平”。截至目前已有6个投资超亿元、23个投资超千万的企业入驻,总投资2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管件特色产业园。
希望新区按照县委、县政府“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全力推进软硬环境建设,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对符合条件的入区企业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服务,全程代办一切手续,努力使客商以最低门槛进入,最低成本经营,得到最高效益回报。真正把希望新区建设成为投资者的沃土,创业者的乐园,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示范和经济建设的龙头。

⑸ 蓬莱都哪里有敬老院或养老院

1 蓬莱市紫荆山敬老院 地址:港南路61号

2 蓬莱市潮水镇敬老院 地址:蓬莱潮水中学附近

3 蓬莱市大辛店镇敬老院 地址:蓬莱市第二人民医院遇驾夼卫生所附近

⑹ 河南省新郑市敬老院在哪个地方找到敬老院给悬赏

要私人的辛店镇北门口西300米路南。公办敬老院好像还真不知道

阅读全文

与辛店镇敬老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人血压高能吃什么钙 浏览:315
为什么养生壶烧水只到98度 浏览:366
养老保险交钱地址 浏览:102
如何拒绝父母学车 浏览:321
云南农村赤脚医生养老待遇 浏览:815
养老一金交五百国家补贴多少 浏览:907
事业单位体检女生为什么查附件 浏览:334
摩托车怎么廷长寿命 浏览:691
中国现在长寿老人是多少岁 浏览:992
养老保险扣费怎么办理 浏览:527
老年大学招生广告牌 浏览:142
荆州市养老金 浏览:329
如何描写老年人聊天的神态 浏览:745
长寿早餐吃多少 浏览:810
孝敬父母的事作文200 浏览:599
中老年人跑车多少钱 浏览:860
老年人活动中心管理使用办法 浏览:474
沈阳2017年退休金记算 浏览:651
什么水果长寿不老 浏览:761
关于孝敬孝道感恩的段落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