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敬老养老 > 老年人上户口政策

老年人上户口政策

发布时间:2021-01-02 09:43:36

1. 老人户口为什不能迁入孙子户口簿上

老人的户口不能迁入孙子的户口簿上,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属于直接的亲属,只是近亲属关系户口的准入政策,就是一定是配偶或者子女才能够投靠。

2. 六十多岁老人如何上户口

这要问办户口的工作人员了

3. 老人自己去不了,原籍能上户口吗

老人自己不去,在原籍上上户口是不可以的,除非有全面的授权委托书,让律师帮忙去做

4. 老人黑户如何上户口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按照国务院的《意见》要求,有以下八类人员可以依法申领到户口本。

1、 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2、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3、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未办理收养登记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当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按照规定办理收养登记,凭申领的《收养登记证》、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4、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户口被注销人员。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人民法院撤销宣告失踪(死亡)的生效判决书,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

5、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原籍户口的人员。农村地区因婚嫁被注销原籍户口的人员,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未在其他地方落户的,可以在原户口注销地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恢复常住户口登记后,符合现居住地落户条件的,可以办理户口迁移登记。

6、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户口迁移证件遗失或者超过有效期限造成的无户口人员,可以向签发地公安机关申请补领、换领户口迁移证件,凭补领、换领的户口迁移证件办理户口迁移登记。不符合迁入地现行户口迁移政策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以在原籍户口所在地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其他人员可以在户口迁出地申请恢复常住户口登记。

7、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内非婚生育、未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具有我国国籍的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父母的非婚生育说明、我国公民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8、其他无户口人员。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承担监护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出申请,经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可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意见》规定的“其他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措施,是一条兜底性条款,即对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都可以按照《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经过申请和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办理户口登记。

步骤如下:

第一步:获取有司法亲子鉴定机构的亲子关系鉴定报告;

第二步:凭鉴定报告向拟落户当地卫计部门申请《出生医学证明》;

第三步:凭《出生医学证明》向拟落户派出所申请落户。

5. 老年人上户口需要哪些证件

1、如果当事人是未申报过户口登记的:可以综合本人无户口的原因,根据《国 务 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办理户口补录事宜;
2、根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第6条的规定,每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常住户口所在地登记为常住人口,双重户口是不允许的;
3、如果当事人已经登记过户口的,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户口可以迁移,具体的条件及要求,应以迁入地的准入政策为准,可以事先咨询当地的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

一,《国 务 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5〕96号):
(八)其他无户口人员。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承担监护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出申请,经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可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
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公民迁移,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

6. 农村户口60岁以上国家有什么政策

农村户口60岁以上补贴政策:1.基础养老金之前在农村的老人没有交养老保险的习惯性版,但是国家政策依权然每一年都会给农村60以上的固定养老金,也就是说国家的补贴养老金是完全免费的,在农村达60岁的老人都有权利得到这样的一笔养老补贴资金。2.农村老人高龄津贴我国政策对老人家的高龄化一直都关注,所谓的高龄的年龄均衡达70岁以上的老人,今年国家对高龄的津贴又开多条政策,就针对达到高龄的老人又多得了一份津贴,而这种补贴只给70岁高龄发放,70岁以下的都无权利领取这份津贴,不过有这样的政策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有这样资格。3.农民自费养老金早在几年前国家一直对农村推荐养老保险资金政策了,在当时可以选择交养老保险,也就是说是自费养老保险,从开始从每一年交100块,然后一直到2000元每一年的不同档次。根据农村缴纳的总额统计来计算,农民到60岁之后就能够领取到养老保险金额,如果一年交2000元,交够15年,那每个月可以领取50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也包含固定养老金在内。

7. 现在是否国家允许老人的户口跟随子女拜托了各位 谢谢

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是可以投靠子女的。

一般省市现在都依据国家“三投靠”政策规定,许可父母投靠子女落户:

(一)夫妻投靠落户条件

夫妻投靠取消婚龄和年龄限制,凡符合依法履行结婚登记并共同居住的条件,均可申请办理。

(二)父母投子女落户条件

父母投子女的,不受身边有无子女和年龄限制,可根据本人意愿自愿选择。

(三)子女投父母落户条件

子女投父母的落户条件为未婚子女均可投奔父母落户。

(7)老年人上户口政策扩展阅读

根据《江苏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试行)》

第七十九条 公民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且被投靠人有家庭户口的,可以申请投靠户口迁移:(一)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二)男性超过60周岁或者女性超过55周岁,夫妻双方需投靠成年子女的;

(三)投靠配偶的。属上述投靠情形的,被投靠人应当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属第三种情形,被投靠人无合法固定住所的,被投靠人直系亲属应当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省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设定子女与父母相互间投靠的户口准入条件与本条第一、二款规定不一致的,执行省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八十条 公民申请投靠迁移的,应当向迁入地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与投靠情形相符合的关系证明;

(二)合法固定住所产权证;

(三)投靠双方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四)省辖市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材料。

8. 老人随已工作的子女迁户口的政策

你的情况可以用父母“投靠”子女的理由,向你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提出回申请。到答办事窗口索取办理户口迁移的相关资料,按要求逐件办齐。年龄上有的地方已放宽为男55周岁、女50周岁,有的则硬性规定子女要有自己的房产等等,你必须事先了解清楚。
至于老人的社保、医保,由于已退休,是无法迁移过来的。这是全国性的,因为各地标准差异大,谁也不愿意背包袱。
以上所述希望对你有用。

9. 农村户口60岁以上国家有什么政策

现在没有,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开始探讨,农户丧葬费的政策。
老龄补贴标准:
1.
年满70—7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保健补贴。
2.
年满80—8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保健补贴。
3.
年满90—9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保健补贴。
4.
年满10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生活保健补贴。
5.
对70—79周岁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所需资金,省财政负担30%,市财政负担21%,区县财政负担49%。
6.
对80—89周岁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所需资金,省财政负担20%,市、区县财政各负担40%。
7.
对80—89周岁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所需资金,省财政负担20%,市、区县财政各负担40%。
8.
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所需资金由省财政负担。

阅读全文

与老年人上户口政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瑞安个人养老保险电话 浏览:637
老人去世用什么词句安慰别人 浏览:792
个人养老金账号利息吗 浏览:597
老人手机耗电量多少瓦 浏览:504
体检出问题怎么买保险 浏览:657
单位体检年检有什么项目 浏览:756
鹏鹏什么时候给晨晨父母盖的房子 浏览:234
幸福在哪里68岁老人 浏览:564
连续做梦两次老人过世代表什么 浏览:218
保险公司外勤退休后养老金 浏览:501
2020退休年龄查询表 浏览:296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么安慰 浏览:882
重庆巴南李家沱养老院 浏览:592
达方电子厂体检什么不过关 浏览:689
老人家迷路了 浏览:60
长寿怎么到涪陵李渡考场 浏览:251
七旬老人在客厅小便怎么处理 浏览:792
福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档次 浏览:642
商业养老保险20万 浏览:658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死亡 浏览: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