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人家健在

老人家健在

发布时间:2024-05-15 03:35:47

Ⅰ 六旬老人父母健在,为何是苦难,怎样看待呢


如今这个社会好像对于老人不再像传统社会那么依赖,因为我们依靠的更多是科技而不是经验去生活。但是老年人曾经为这个家庭付出过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今他们老了,需要照顾了,那么作为儿女自然是有逃脱不掉的责任。在每个人疲惫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如今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那么以后你的孩子们就会怎样对待你。想到这些,也许你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了。

Ⅱ “父母九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为什么许多人相信这个谬论

九旬父母还健在,很多情况下,真的未必是好事。

下面我就说说我的一个邻居,她们姊妹几个,因为侍候老母亲而反目成仇的事。

我的这个邻居,几年前老母亲去世了,去世时96岁高龄。但是,自从老母亲去世后,她们和最小的弟弟,却断绝了来往,形同陌路。据这位邻居说,已经有几年不来往了,相互之间也没有了任何联系。

本来邻居的老母亲是和她的小儿子住在一起,但是,在其他几个姊妹去看望慧薯老母亲的时候,发现老母亲手脖子上和小臂有青紫瘢痕,他们就认为小弟和小弟媳对老人不好,这些瘢痕都是他们给掐的。再看看老人,感觉老人一天比一天消瘦。在询问了老人之后,老人说是小儿子他们给捏的,于是,这些姊妹变便始声讨老弟和老弟媳。但是,他们的老弟却不承认他们虐待了老人,根本就没有捏老人的手臂。

其他的姊妹经过研究,就决定把老母亲转移出来,送到老妹家养老。还让老妹辞去工作,其他几个姊妹每月出钱,老妹出力。就这样,老母亲转移到了他们的老妹家里,这时候,老母亲就90多岁了。

到了老妹家里不久,老尘碧隐母亲因为膝盖的问题,两腿不能站立,就彻底卧床了。为了不让老母亲得褥疮,几个姊妹出钱买了一个能翻身的护理床,总之,一开始照顾的还可以。

老母亲到了他们派厅老妹家里,第三年就去世了,殡仪馆来拉尸体的人将老人尸体抬出来,发现老人的两腿已经弯曲僵硬,难以入棺,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老人两腿掰断,才放入纸棺。

当时殡仪馆的人说,老人的腿变成这样,可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说明了老人生前这是遭了多少罪啊!

据说,他们老弟的儿子结婚,都没用通知其他的姊妹。看来是真的恩断义绝了。

我的这个邻居姊妹几个,为了侍候90多岁的老母亲,最后撕破了脸,这事怨谁呢?

九十岁如果可以自理,当然是好事,不能自理对老人很痛苦,对子女来说九十岁一百岁都是好事,不能嫌弃。因为有老人在,你总觉得自己很小,对你保持年轻心态大有好处。

有的人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心里是对父母的嫌弃,觉得连累他们了,觉得打乱了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我能理解他们的牢骚和抱怨,毕竟面对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付出的很多,但我觉得,这决不能作为嫌弃和虐待老人的借口,父母养我们小,我们给老人养老送终,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推脱的,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有病的那一天,都有需要晚辈关心和照顾的那一天,将心比心吧,如果你老的时候,希望孩子怎么关心你,怎么孝敬你,那么,也麻烦你,对自己高龄的老父老母,多一些责任,多一些担当,为自己的晚辈,做个好的榜样。

父母长寿,是一个家庭的福气。因为老人长寿,不光是家庭条件,老人的 健康 生活方式,也同子女是否孝顺直接相关的。有厌弃长寿老人思想的人,他无法体会人过六旬甚至七旬还有父母爱护的幸福。所以说,父母长寿虽累尤乐,虽苦尤乐。

是好是坏要以生活能否自理为标准。不能自理了活着也没有尊严了,自己痛苦,好人也拖累。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不管父母多大年记,只要我有能力照顾他们,我会拼尽全力去爱护和照顾他们。我知道,年龄大了特别是老年痴呆,会很折磨人的,只有尽孝了,在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才会无悔无怨,去天堂里再会我的父母。

我们村庄有位今年99岁的老奶奶,老爷爷78岁就去逝了,一生养了四个儿子,二儿子49岁因肝癌去逝,三儿子54岁因公伤去逝,二媳妇56岁因子宫癌去逝。现在的大儿子都有八十岁了,小儿子近七十岁了,现两个儿子和媳妇们自身难保,孙子和曾孙子们孙媳曾孙媳们有放下职业在家里养几头猪,鸡鸭种点菜,收入甚微,但他们的晚辈个个好样的,没有怨气怨言。这在 社会 上有的人看来,岁数大了未必是好事,但在这一家,生死正常事,活着的能动的人,为活着的不能动的人努力做好一切服务,不争你我做多做少,只求和睦相处。不求家境如何,只求共渡难关!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父母在一天,就尽孝一天,这是子女的天职,子女无法选择父母的寿命。

邻居王爷爷今年90岁,被我们发现时已经有三天没有吃饭了,但王爷爷并不是没有子女,他一共有5个儿女。 所有人都觉得他老有所依,可以安详的渡过晚年,可儿女的做法却让所有人不理解, 这或许就印证了这句话把,父母九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

王爷爷今年90岁,这半年他一直是一个人住,他老伴在5年前去世了,老伴去世后他就住进了养老院,最近因为身体不好,不适合再在养老院居住,所以子女不得行才把他接回家来住的。

王爷爷一共有5个子女,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老大今年70多岁了,老小也有50多岁了,起初刚从养老院回来的时候,孩子们说的是一个人过来照顾他一周,刚开始还能看到子女过来给他做饭,后来就经常听到有争吵声。

因为子女年龄也都到了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年龄,还有小孩子要照顾,所以经常会看到他的子女带着孩子一起过来,老人年龄大了,喜欢静,小孩子又比较顽皮,王爷爷就要求子女过来的时候能不能不带孩子,可不带的话小孩又没人带,就经常听到有争吵的声音。

有的子女是过来做完饭就走,有时把老人推到楼下,就不管了,其实老人是孤独的,他们想要跟子女说会话,聊聊天,但子女却总是有自己的一摊子事,老人就经常一个人在下面一坐就坐一下午。

最近一直没看到王爷爷出来,好心的邻居就敲门看看别有什么问题,敲了半天门才打开,王爷爷颤颤悠悠的出来,明显可以看出他脸色特别难看,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已经3天没吃饭了。

这周是该大儿子来照顾,不知道为什么大儿子一直没来,邻居们给王大爷做了碗面条,然后尝试给他联系,可电话一直没人接,后来又给其他子女打电话都说忙着呢,来了也是费力不讨好,没时间来。

邻居们只好又跟其他子女要了大儿子子女的电话,打过去,这才知道原来大儿子前两天看看孙子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现在没法走动了,当问道父亲怎么办时,他却说:“我现在自己都动弹不了了,怎么去照顾他,我跟其兄妹说了,谁有时间谁去照顾一下。”

最后在人们的劝说下,老人由小女儿先照顾着。

人们都说多子多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可对于年过九旬的老人,子女也已近古稀之年,顾及自己的一大家子怕是还会力不从心,对老人的照顾就变的不那么上心了,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年龄大了身体就会不断的亮红灯,出现各种问题,有时候子女就变得麻木了。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为子女辛辛苦苦的付出了一辈子,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拉扯大,当我们做了父母以后,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父母从来没有嫌弃我们,在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更不应该嫌弃父母。

百事孝为先,虽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小孩,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可以说大半辈子都是在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奔波,在到晚年的时候也应该享受生活,作为子女也要尽到孝心,让他们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

一般情况下,85岁以上老人即使生活上基本上自理,即自己穿衣吃饭大小便自己有法解决,身边一样需要有一位儿女陪护照顾,更不要说九旬老人了,寿龄过高的老人,或多或少自己要遭些罪,也或多或少要拖累到此时或许也是老人的儿女们,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父母九旬还健在,未必是好事”的说法,一定条件下基本上符合一定的实际情况。

以我家的实际情况为例,2013年前哥嫂先父母而去,那时父亲正九旬,母亲也86岁了,而我们家总共姐弟三人,哥嫂不在了,照顾老人的责任主要落在了原本在外工作成家定居的我的头上,那时候我被迫转让掉生意不错的小店铺,顾不上多少正在读大三的女儿,只身回到老家来。

父亲在80多岁时不幸得了前列腺病,后来病情严重导致小便失禁,刚换上的裤子过一会儿味道就很大,他又不肯穿纸尿裤,还不肯勤换裤子,弄得他遭罪我们也难受,就这样过了好多年,在九十七岁时才去世,这么多年整体上来说说不上多少生活质量的事。

母亲当下也是九十多岁了尚健在。母亲一生德性不好,一辈子总会与人吵架,包括在身边的亲人。这些年来,小便几乎在睡房里解,早上我要提出去倒了清洗好,如此照顾她也总是不满意,还经常发脾气骂人,弄得我身心都非常受累。母亲那么多年来对待身边的孙男孙女也不好,他们与母亲之间根本就没有多少亲人感情在里面,譬如让孙女帮她洗澡孙女们也不愿意,经常是70多岁的姐姐帮她洗。

老话说人上了一定年纪“要栽花莫栽刺”,九旬父母尚健在还尽栽刺,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带给儿女的是无尽的身累心累。

Ⅲ 父母一方健在,春节子女可否在自己家摆贡品祭奠已逝老人对家人健康是否有影响

父母一方健在,春节子女是可以家摆设贡品祭奠已逝老人的,子女行孝是一种美德,摆设贡品祭奠过逝老人以表达思念之心,这样做对家人的健康是没有影响的。

Ⅳ 老年人活着的意义

#你认为老年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老年人是人生最后的辉煌,虽然如同夕阳,却依然可以让天空增添万丈霞光,亦可以让天上的云增添一道道温暖的金边,却仍然可以让前行的人们得到光亮。 老年人是生命存在的见证,曾经经历的岁月和过往,此时对于儿孙们如同一部部精彩的电影传奇,此时的人生智慧与家学渊源得到最好的传承。老年人 情感 维系最后的关键,无论是儿女孙儿,无论是远近亲戚,无论是旁支直系,相互还在来往与挂念也是因为老年人的存在。老年人活着的意义很多,也最容易被人忽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老年人活着最大的意义,除此之外,还有更多。

一、是子女还可以回去的家

老年人健在,子女儿孙还有那个可以回去自由自在的家, 情感 和灵魂还有一个向往的归宿。

老年人健在,无论子女儿孙多大岁数了,他们都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陪伴,还有那个可以随时回去的家。在这里,可能没有锦衣玉食,但却有着人间最为温暖真实的 情感 ,那是一种父母于子女最为单纯、真实的爱。在这里,可能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庄园别墅,可能很少,可能很乱,但在这里仍然有一家人围坐一桌的欢乐和开心,仍然有不用戴上面具时的防备,只有真心的面对。在这里,子女还可以感受到自由,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还觉得自己有一个可以回归的家庭。

父母在,儿女就永远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家。父母离,儿女从此流浪天涯,心无归属。父母在,子女还是曾经的兄弟姐妹。父母去,子女成为了陌生的亲戚 。

二、个人价值的继续发挥

人活着就是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证明生命的存在,这才是活着真实的意义。

老年人和其他人一样,其活着的价值仍然在继续发挥着。无论是月收上亿还是月入几百万元,无论是身穿名牌还是只披蓑衣,每个人的价值都不一样,但又都是值得尊重的。老年人也许只是领着固定的养老金或是退休金,也许自己仍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许还在为文化传承、手艺创新或是家乡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也许老年人还在街上做环卫工作,也许还在不断地在散步时收集那垃圾桶和各种的塑料瓶或纸板,也许在科研所里教导新一代专业人才,虽然分工不同,每个老年人都在努力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老年人活着不仅是家庭 情感 的维系,更是中国华传统道德、技艺、品质的散播和传承教育,也 是自己个人领域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能力展现。个人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在于他留过后人、后世留下了什么,不是财富,而是一种精神。

三、孙儿对长辈隔辈亲的体验

老年人活着,更大的是与孙儿辈们的一种 情感 体验,那是生命延续的一种喜悦。

儿女长大了,心离父母越来越远了,因为父母家永远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一定不是父母的家。而孙儿辈与老年人那奇怪的隔辈亲让老年人知道自己生命的延续,在孙儿辈身上能看到曾经自己和儿女们的影子,那是一种人生的回味,也是一种 情感 的回归。与孙儿辈们的相处也许是融洽亲密的,也许依然冷漠无依,却还是 情感 ;与孙儿辈们努力的共处,不仅是家庭 情感 ,更是想从他们身上学习最新的时代潮流和信息,努力让自己与孙儿们、与时代同步,感受时代变化带来的新体验。

孙儿辈也许不一定非要亲生,那是新一代的公民,那是新世界未来的主人,那是新时代潮流的引领者。与他们的亲近是与时代的亲近。活着与他们共同前行,让新时代携领自己一起前行。

活着,让生命继续,让脚步向前,曾经的遗憾才会有弥补的机会,曾经的未竞事业还可以继续的机会,曾经与子女孙儿的那些疏离还可以继续接近,那些还未体验过的美好还有机会去感受。

活着,一切才有可能,即使是老年人,未来仍然可期。

推荐阅读:

1、老年人生活中这些事情上请多长个“心眼”

2、 老年人如何找到一位可以过日子的如意老伴

3、老年人养老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啊

4、老年人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好,过有生气的晚年生活

5、中老年人也应该让自己的生活更具质感

阅读全文

与老人家健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2老人肺结核如何治疗 浏览:600
歌曲孝敬农村爹和妈 浏览:134
网上怎么交养老保险保费 浏览: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浏览:533
老年痴呆漫画图 浏览:395
脂肪酸预防老年痴呆 浏览:717
晚上十一点宜听什么歌养生 浏览:29
南京公立养老院 浏览:275
汉代重阳节的小故事小剧本 浏览:869
老年人健身用品 浏览:351
古文老年人 浏览:192
有人60岁 浏览:532
老人有阴道炎吃什么药 浏览:730
独生子女父母费一年领多少钱 浏览:303
滋补养生药材朋友圈怎么卖 浏览:942
衢州个人健康体检多少钱一次 浏览:600
漯河市80岁以上养老补贴多少钱 浏览:992
养老金的替代率还有多少啊 浏览:996
中老年人什么好 浏览:492
社区夕阳红老年艺术节活动总结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