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80多岁了,不愿去养老院养老,只愿意自己的儿子伺候怎么办
过去老人想让儿女伺候是人之常情,现在许多人都觉得伺候不起。是这辈人没良心了,还是真的难以实现?是不愿意伺候找客观,还是确实有心无力?
有“叶落归根”的想法。
有儿有女的他们不愿意去养老院。他们心目中养老就是要居家,有儿女在身边,他们要在自己的家生老病死,就只愿意自己的儿女伺候,是受叶落归根传统观念的影响。
老人要住自己习惯了的地方,作儿女的尽可能满足。因父母养大自己有养育之恩,父母年老了多关心多陪伴多照顾,不让自己受良心责备,内心也会少些遗憾。
老人就想待在儿女身边有个照应。
人近暮年最怕孤独,和陌生人一起说不上话。儿女陪伴身边不留遗憾,尽量让老人过几年舒坦日子,都尽心尽力了,以后不后悔。
老人只是害怕孤独,怕去养院,就感觉被撵出门去,被儿女遗弃了。还怕多花钱,住在家里自己儿女照顾就不花冤枉钱。
照顾老人,也是给下一代树立榜样。
根据自家情况合理安排,让老人有个快乐的晚年,最后的人生不留遗憾。
如果儿女愿意照顾"车到山前必有路,桥到桥头自然直",总是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杨降说:“一个人,最高的素养,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同;一个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一个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别人的付出。理解别人,就是善待你自己。”
多留点耐心给自己和老人,让他们没有遗憾地安度晚年,让自己尽一片孝心,就不会让自己后悔,也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2.相互协调,尽力而为
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目前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具体体现在各家照顾老人的情况上,幸好现在的老人都不只一个孩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老人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就想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该照顾自己。
儿女各家条件有所不同,但对老人的想法还是统一的,虽然说老了就小了,对老人会很无奈,打不得、骂不得、管不得。只有哄了,老人高兴了,全家都开心。
有的老人只愿意让儿女照顾,雇保姆就把人家骂走。
有一位老太太儿子太累了想睡会儿也不让,她让儿子给按摩腿,说腿累得慌,最后儿子一头栽到地上,脑溢血没抢救过来走了。
后来兄弟姐妹们觉得看实在不行,坚决雇保姆,她哭闹一阵也就认了,现在过得挺好。孝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要孝顺,不能愚孝。在实际情况面前,说服老人也能接受。
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尽量动员去养老院。
遇上不去不行,去了家里确实有点放不下,而且有些老人还理所当然地要求24小时的伺候,作为身体已经走下坡路的儿女确实有些受不了。
兄弟姐弟之间相互商量,由能脱得开身的在父母家负责照顾老人,照顾不了的出钱给照顾费,这样大家都放心。
还可以商量老人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钱,每月给照顾的家庭。以其走了留给后人,不如他活着时用于自身。
让他活得更有遵严,轮到那家都不是负担,而是香饽饽。经济能力有限的人家,也就不用为出不去赚钱着急上火。
3.雇用保姆,尽心照顾
经济有限的父母,儿女又抽不开身的,可以商量掏钱雇用保姆,但是该给的温暖不能少,一定得问寒问暖。
与保姆一起照顾老人一段时间,等老人适应,有安全感和依恋感了,定期看望老人,这样两边都能兼顾。
看到儿女确实很累,老人也会体谅孩子。等与雇的保姆相处熟悉了,老人就不会排斥了。
心底无私天地宽,笑对生活每一天,知足常乐身体好,人生活到六七十,还有双方父母亲可照看这是福气,同时爱护好儿女的下一代。
虽然上有老,下有下,但是人生最美的幸福感也是在为家人付出中获得的,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只要有健康,知足常乐吧。
孩子们要给孤独的老人以安慰,就像父母要给孩子安全感是一样的道理。有安全感的孩子不焦虑,情绪稳定的孩子不怕孤独。有安全感的老人又何尝不是!
所以儿女们要多点时间经常陪伴老人,让他们感觉是有依靠的,是有儿女关心的,他们就不会总是逼着孩子去陪伴了。
有书君觉得现在六七十岁的人,体会过照顾老人的辛苦,基本不会再要求儿女照顾自己了。
社会进步了,养老的方式也多了,而且更多人都是接受过教育的,不再有过去的养老观念,转变了观念的人都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来养老。
2. 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在家很无聊怎么办
我们经常会因为工作繁忙,有自己的家庭孩子需要照顾,往往就留下孤单的老人在家,经常觉得没事做无聊,其实我觉得老人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运动
老人很容易孤单寂寞,希望孩子们别把孝道只停留在嘴边,常回家看看父母,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更要多加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拥有健康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早起晨练,走上几圈或者慢跑,打打太极拳之类的都行,晚上吃完饭下楼散散步,既放松了心情,也锻炼了身体。
在我看来,老人常年自己在家,就算有自己的事情做,作为儿女还是要经常回家陪伴下老人。这样他们才觉得没那么孤独。
3. 老爸退休了,可是在家呆不住总想去外面走,我该怎么办主要是担心他的安全,年纪大了呀。
这是人到老年以后的必然趋势。作为子女,不应该单纯为了保证安全而忽略了老人的需要。可以找个亲戚陪他一起出去,自己有时间的时候要亲自带他出去。而且要多陪老人聊天,多多了解老人的感受和心理需要,因为人到了这个年纪最害怕寂寞,所以子女就应该多陪陪老人。
4. 为什么这么多的老人独居,是儿女不孝吗
并不全是。很多独居老人是自愿留下独居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子女不孝而导致。这个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由于现代社会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出外打工以寻求更好的出路。一旦他们在外面的城市工作稳定了,那接下来的结婚生子安居乐业也多半是在那个城市了。儿女在外面的大城市定居了,他们想起还在老家的老父老母,想将他们接过来大城市生活尽尽孝心,但很多老人却不愿意了。原因有二。一是老人们不愿意去大城市生活,说大城市节奏快,污染大,对身体不好,而且大城市没有他们的朋友圈,一个人很是寂寞。二是他们并不想打扰儿女们的生活。随着现代家庭思想的发展,很多老人也知道要给儿女的家庭留一点空间,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身子尚且健朗,还不需要孩子们的照顾。
现在组成家庭的主力军多为独生子女。如果双亲健全,那么一个家庭夫妇两人往上有四位老人,往下也有儿女需要照顾,相当于两个人需要照顾至少五个人的生活起居,而夫妻两人平日还有繁忙的工作及应酬,实在是分身乏术。不少年轻夫妇将老人们接过来,然后让老人们为他们带孩子。老人们或许并不愿意,但碍于是子女的要求也答应了,从此又重复了一遍当年生养儿女们的历程。我认为这并不是所谓的孝心。
尽管很多人说独居老人的儿女不孝,但其实并非所有的都是不孝这个原因造成的。独居老人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家庭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无奈,他们的儿女空有孝心却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现代的快节奏社会的确造成了许多独居老人存在,但他们的儿女并不是不孝,可能他们每天心心念念着父母,坚持每个月都给父母通电话打生活费。虽然独居,但老人或许是幸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