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情绪暴躁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步入老年之后大多数人的脾气都会趋于平缓,一些年轻时暴躁的人也会变得非常温和,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情绪异常暴躁,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希望对你有用。
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脾气暴躁的常见原因之一,比如老年痴呆、抑郁等,这些疾病会使老年人思维变得迟缓、情绪不稳定以及意志活动衰退,这些老年人常常难以抑制的心神不宁、烦躁不安,非常容易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引起情绪波动。
不少老年人都有血糖偏高或者不稳定的情况,这也是导致情绪紊乱、喜怒无常的原因,因为血糖升高的同时会引起维生素B的吸收从而可能导致体内维生素B却反,当人体的维生素B不足时,神经系统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脾气暴躁、情绪反复的情况便会出现。
锌元素是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如果老年人体内缺乏锌的话会大大影响他们味觉的敏感度,使食欲降低,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摄入不均,从而引起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性格变得喜怒无常。
除了缺乏锌元素,体内缺乏铁元素的话同样也会导致老年人易怒,特别是很多老年人有长期吃素的习惯,这样很容易造成体内缺少铁元素,当体内得不到充分的铁,老年人会产生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补充铁元素。
步入老年后,大多数人因为退休、子女无法陪伴等原因,会感觉与社会脱节,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他们的情绪受到刺激,这类老年人很多都有肌肉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紊乱症状,他们常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整个人都显得异常神经质,严重时还会头晕、乏力。
不少老年人都会摆出长者的姿态,感觉自己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们在生活中常常都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并且不允许别人挑战他,所以一旦有人扫了他的面子或者冒犯了他,就很容易大动肝火乱发脾气。
上面也提到了老年人脾气暴躁其实是和体内的营养元素息息相关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合理膳食,给与身体充分的营养,避免老年人挑食的情况出现,只有当身体摄取了充分的养分之后,才能保证心情舒畅。除了通过食物,也可以有意识的服用一些维生素片等保健药物哦。
老年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日常生活中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不要整天无所事事窝在家里面,多进行户外活动可以舒缓心情,当然年轻人同老年人相处时也应该多让着老年人,不要与他们进行过多的争执等,就像俗话说的“老还小”,老年人很多时候需要像对小孩一样有耐心哦。
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很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所以老年人一旦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如果是疾病的话可以及早治疗,如果不是疾病则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帮助老年人稳定情绪。
Ⅱ 老年痴呆患者一直服药情绪还算稳定,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突然脾气暴躁,是为什么呢
老年痴呆经常会记得一些错综复杂的事情,可能就是这段时间他想起了以前不好的事情,影响了他的情绪~
Ⅲ 百度推荐:狂躁型老年痴呆症状表现您了解吗
精神病的分类比较广泛,狂躁型精神病也是其中一种,可表现为一般精神病的特点,发作极为严重时,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狂躁症的患得没有年龄的界限和人群的划分,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患得狂躁症,其中,老年人也不例外。狂躁型老年痴呆症状表现您了解吗?下面由专家为您详解!
狂躁症的症状一、思维异常
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狂躁症的症状二、活动增多
表现为患者精力旺盛,喜欢热闹、爱多管闲事、爱打抱不平,整日忙碌不停,但多做事有始无终;喜欢和别人交流;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狂躁症的症三、心境高涨:
患者可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Ⅳ 家里有一个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且脾气暴躁怎么办
如果说家里有 老人老年痴呆,脾气暴躁的话,可以服用一些镇静的药物来改善这种症状,另外还要注意家属要多余老年痴呆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考虑带老年痴呆患者出来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Ⅳ 我爸爸得老年痴呆有五年了,这几天莫名的脾气暴躁,怎天摔东西,骂人,能用镇静剂
这个情况可能是血管性的痴呆的表现,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的,可以适版当用镇静权剂的,也可以配合口服中药的安神健脑液等口服。如果有明显的精神异常的情况的,还需要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做一下检查的,也可以配合口服茴拉西坦等口服的。
Ⅵ 老年痴呆跟情绪有关吗
经过岁月的洗礼,步入老年后,往往会少了几分青壮时期的辛辣和犀利,多了几分宽容与平和,人会变得温和而慈祥。然而,我们也会发现,有一些老年人原本性情温和,但近年却一反常态,小心眼、脾气大,甚至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暴跳如雷。神经内科专家指出,老年人的情绪、性格突然发生较大变化,这很有可能是阿尔海默茨病(俗称老年痴呆)的最早期的症状!
情绪大变,闹得全家不得安宁
家里如果有一位老人患了阿尔海默茨病,那么全家人都不得安宁。
刘女士的母亲今年67岁。一年半以前,刘女士发现母亲出现记忆衰退的迹象,说完一句话,转身就忘了。后来还变得话很少,表情较为淡漠,与以前判若两人。全家人都以为是因为父亲的离世,母亲在精神上受打击过大,才出现这些症状,也就没往疾病上考虑。
但后来母亲一些“奇怪”举动越来越明显,比如以前喜欢看电视、做一点家务,现在坐不住,回到家一会儿又要出去,不让她出门,就会大发脾气。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不依不饶,比如菜里放少了油,就能对儿媳妇骂上两个钟。更让家里人担心的,由于记忆力下降,她已经无法从照片上准确辨认出亲戚的名字。经过医生测评,诊断其为“阿尔海默茨病”(老年痴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周伯荣指出,老年痴呆有很多表现,比如记忆力下降、逻辑混乱、情绪抑郁、暴躁以及方向定位等能力丧失。不过,这些都是依靠临床症状和神经科量表进行测评,常常带有主观判断,大多数量表对轻度病情患者的敏感度较差,会遗漏大部分轻度病人。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新的方法确诊阿尔海默茨病,即抽取脑脊液进行活检,检测tau蛋白以及β淀粉样蛋白。通过这些蛋白的检查,能够在患者还没有出现明显记忆下降的现象时,或刚开始出现情绪变化就能确诊,从而把阿尔海默茨病的诊断时间大大提前。
并非只是智力下降,还会致残
有人以为,患上了“老年痴呆”后,也没什么危害,顶多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多一个人照顾病人而已。而周伯荣却指出,这是对老年痴呆的误解。实际上,老年痴呆的后果是严重的,已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的主要致死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不能独立生活的主要原因。
老年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疾病一定会缓慢进展,一开始只是情绪、性格等发生变化,接着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降低,说白了就是智力水平越来越低,严重的只相当于3-5岁孩子的智力。
病人如果不接受治疗,3-5年病情会变得较为严重,病人变得呆滞、长期卧床(蜷缩状)、生活不能自理,最后常因褥疮、肺炎、骨折、泌尿系统感染、营养不良等而死亡。因而,专家称,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及早治疗,尽量延缓病情进展
在我国,阿尔海默茨病患者超过700万人。严重的智力衰退和语言能力障碍等导致患者交流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还因精神行为异常而“无情地”折磨亲人和照料者。
周主任认为,对轻度的患者,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症状或延缓痴呆进展。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若在老年人刚刚出现情绪变化的时候,就能及早发现确诊,并且及早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推迟进入疾病的严重期,比如70岁发病,及时治疗,患者80岁才进入严重期。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子女不同父母住,因而有时候忽略了老年人的情绪、性格的变化,直到出现明显的痴呆状态,表情呆滞、淡漠,无法进行正常谈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才到医院就诊。
目前,治疗阿尔海默茨病的药物有很多种,积极治疗老年人轻度的认知损害,这是守住阿尔海默茨病的第二道防线。
tips
痴呆病有很多种
在临床上,痴呆病有很多种,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主要的痴呆类型,占痴呆病的50%左右。剩下的还有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痴呆、酒精性痴呆、梅毒感染所致的麻痹性痴呆。而有些痴呆病是可逆的,通过治疗完全能够治愈。因而,在老年人开始出现记忆力大幅度下降,且有行为异常和思维异常的表现时,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是老年痴呆,而应该到医院确诊。
扩展阅读:
一、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饮食
自由基是痴呆症的祸根。现代科学证明,消灭自由基的有效物质,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及硒。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集中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
含维生素E较多的食物有:腐竹、黄豆粉、豆腐干、素鸡、黄豆、腐乳等豆类制品,以及杏仁、生麦芽、葵花籽油等食品。含β-胡萝卜素较多的食品有:胡萝卜、甘薯等;鸡肝、鹅肝、猪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每百克均超过4900毫克。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有利于避免常见的早发性痴呆。富含B12的食物有:香菇、大豆、鸡蛋等;叶酸丰富的食物是:绿叶蔬菜、西红柿、牛肉等。
降低饮食热量,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因为低热量饮食可诱发一种保护脑部不受这种疾病侵害的蛋白质生成。
微量元素的摄入也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胆碱缺乏是痴呆症的主要原因。卵磷脂是大脑内转化为乙酰胆碱的原料,补充卵磷脂可使乙酰胆碱增加。含有卵磷脂丰富的食物有大豆及其制品、鱼脑、蛋黄、鱼籽、猪肝、芝麻、山药、蘑菇、花生等。
必需脂肪酸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核桃、鱼油、红花油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多,在膳食中可适量增加。
注意给予低糖饮食。因为过多的食糖,特别是精制糖摄入过多,易使脑功能出现神经过敏或神经衰弱等障碍。另外,烹调菜肴时,不要放过多的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