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央视有一个回家的广告特别感人 父亲在饭桌上给儿子打电话 父亲得了老年痴呆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那个把饺子放进口袋里,准备带回家给儿子吃的父亲。
另一个是在电话里一直说自己很好,很忙很充实的父亲,实际上却是经常要么一整天孤独地坐在路边椅子上,要么看着家里的照片发呆,要么去医院看生病的老伴。
每当看到这样的广告,就有想流泪的感觉,为老父亲流泪,也为自己。
有时候我们过得并不快乐,但是总要向家人和朋友说过得很好,很充实很忙。
『贰』 印象中,哪个公益广告让你特别难忘
支持母亲水窖活动那个广告,“平平的家在大西部没水喝, 我想把鱼的家给平平”当时看了很感动。
『叁』 《打包篇》公益广告
剧情:广告一开始,一位老人表情木讷地望向家门,等待着儿子的回家。“爸,爸,给我开门!”可是等到儿子回来敲门,老人却慌了起来,一句“我不认识你”让儿子倍感震惊。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爸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记忆越来越差。害怕不能继续照顾儿子,这位老爸开始在清醒的时候,用写纸条的方式继续挥洒着父爱,“记得多穿衣服”“带钥匙”等。渐渐地,老爸病症加重,冰箱在哪,洗衣机在哪,这位爸爸连自己刚做过的事情,有没有吃过饭都记不得了。有一天中午,儿子带着父亲去外面吃饭,盘子中剩下了两个饺子,当着一桌子亲朋好友的面,爸爸居然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口袋。儿子看到,立刻抓住了爸爸的手,又羞又急地问:“爸,你干嘛?”这时,已经说不清楚话的父亲却吃力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他最爱吃饺子。”爸爸的回答让儿子愣住了,原本以为爸爸已经忘记了一切,可是却从未忘记对儿子的爱。
『肆』 公益广告 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爷爷带着她去寻找回忆,爷爷奶奶是大学同学
爱是我们一生的课程!望采纳!
『伍』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亲爱的老小孩,我要给你稳稳的幸福
01
大家还记得央视公益广告《打包篇》吗?
儿子带老年痴呆的父亲去吃饭。老父亲看到盘中还剩两个饺子,伸手抓起饺子直接塞进口袋。
儿子急得大叫:“爸,你干吗呀?”
老父亲颤巍巍地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
痴呆老父亲的话瞬间令人泪崩!
还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老夏,啥事眨眼就忘,唯一没有忘掉老伴脆鹅。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她嫁我,我讨她,很幸福了。”有一次脆鹅出去买蛋糕,老夏在家紧张地抹眼泪:“她可是要去过两三个红绿灯,那么远的地方买啊!”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却爱。心中依然有爱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值得我们倾注关爱。
今天,9月21日,是第26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它也称为“世界老年痴呆日”。
网络里,网友纷纷留言——
“依然记得,奶奶患阿尔兹海默症时,去我的小学接我放学。那时我已经上初中,我的小学老师发现了奶奶,把她交给了警察。不然我们就找不到她了……如今奶奶已经去世九年了……我不会忘记她对我的爱!”
“爷爷已经不认识我了,面对喜怒无常的他,我常常不知所措。”
“保姆护工换了一个又一个,都忍受不了爸爸突然的大哭和咒骂。”
“我每天都在担心,什么时候妈妈一出门就再也找不回家了。”
……
阿尔茨海默症,也叫做“最漫长的告别”。医学界至今没有新突破。
一旦进入阿尔茨海默症的世界,老人仿佛走进了人生的一座空荡荡的大迷宫,再也走不出来,迷失了方向,甚至丢失了生命。
02
阿尔茨海默病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称,2018年,全球共有5000万人患上痴呆症,预计2030年将达到8200万人,2050年将达到1.52亿人。
每过3秒钟,全世界就会有一个人,走入阿尔茨海默病世界。
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4000万人,超过加拿大的总人口。
而对于个人来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活到80岁是15%,活到85岁是30%,活到95岁是50%。
据估算,我国每年大约有超过20万阿尔茨海默老人走失。
阿尔茨海默病,仿佛一块橡皮擦。老人大脑中的记忆被一点一点擦干净,前尘往事几乎清零。
阿尔茨海默病人真可谓“返老还童”了,成了啥都记不起甚至不能自理的“老小孩”。
而且,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不受控,家人居家照顾会陷入极大的困境。
现在,有些城市已出现养老社区,开始接纳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安全的“住行”,专业的“康复”,健康的“吃喝”,舒心的“玩乐”,让老小孩过有尊严、有品质的快乐生活。
不管送社区专业照顾,还是家人居家照顾,守护他们的医生和亲人,都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医护人员和家人,要像“哄”孩子一样,每天“哄”着老小孩开心,“哄”着老小孩吃药、运动、与人交往。
面对“老小孩”,医护人员和家人每天重复最多的话大概有这些——
“宝贝,你真乖!”
“来,来,来,咱们活动一下吧!”
“宝贝,你要好好睡觉!”
而且,一句话起码要说一二十次,必须不厌其烦。
03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原本,人们总是无限憧憬晚年的好风光,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抵达人生的终点站。
可阿尔茨海默症,偏偏打破了家中的安宁,让小确丧接踵而至。
没了几十年的温暖记忆,老小孩“孤零零”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亲人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他是谁。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着最亲密的人在眼前一点点“消失”。
最难过的是被忘记的人,但是遗忘的那个“老小孩”却又是无辜的,因为他们也不曾想忘记。
甚至,“老小孩”遗忘了世界,却不曾遗忘爱!正如央视公益广告《打包篇》末尾那一行字,戳中了大家的泪点:“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
因此,我们应该相互守候这份爱——它平凡卑微却也能感天动地。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大声说出爱——
亲爱的“老小孩”,你用心陪我长大,我细心护你老去,我要给你稳稳的幸福…… 不管何种境地,我们永远不离不弃!
最后, 让我们祝福天下所有记忆正在被擦拭和可能被擦拭的人,爱,永不退却!
『陆』 求一篇公益相关的文章作为演讲稿!! 主题是爱与感动! 向公益靠近! 高分悬赏!!!!
最炫民族风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公益的节奏最给人力量,爱的歌声最动人心弦。当今社会,公益和爱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最炫民族风,给无数人以力量,拨动无数人的心弦,并将带动更多的人共同鼓动最炫民族风。
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想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份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邦,用一万份的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她的颁奖词是: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洲动容。这就是最炫民族风。
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日20点38分,在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机关火,她挺身而出,奋力推开两名学生,自己却被汽车碾压,造成双腿截肢。出于爱与责任的惊天一推,张丽莉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当之无愧,我们难以忘记,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奖台上她那纯洁灿烂的笑容。29岁啊!正是年轻人享受花样年华,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好时光,张丽莉却毅然拿这换取了人间大爱。谁能说这不是最炫民族风。
社会生活中还有无数这样的公益善举。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若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大叔阿里木靠烧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白名;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还有希望工程,1%工厂……这些又何尝不是最炫民族风?
公益爱心没有大小之分,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即使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也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献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传递,最炫民族风就在你我之间穿行。
『柒』 央视一公益广告,父亲得了老年痴呆,谁都不记得了,儿子回家带父亲出去吃饭吃的饺子,谁知那老头手颤颤悠
父亲缓缓地抬起他黝黑的手,在他布满了皱纹的脸上,他的一双小眼睛内一直盯着饺子,容他静静地用他的手颤抖着包住一整个饺子,轻轻地把安放入口袋。我迅速并且敏捷地抓住他的手,急得大声叫:"爸!你干啥!"父亲见这情景,他竟有些害怕,他惊慌失措地要挣脱我的手,但是他那布满皱纹的手却紧紧的抓住这小小的饺子,我一直忘不掉他这颤巍巍的声音:"我儿子…儿子他爱吃这个……"
『捌』 有哪些看了一眼就忘不掉的公益广告
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广告,但是有的广告看到以后能够做到不忘,而有些广告,看了以后很快就忘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对广告的关心程度不同,像公益广告的话就很让人难以忘记。小编接下来就带领大家讨论一下,有一些看了以后很难忘记的的公益广告。
还有许多的公益广告是小编觉得很让人醒目的难以忘记,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
『玖』 保护老年痴呆公益广告标语
遗忘爱不等于遗失爱...下半句先采纳了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