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拔毛症是啥意思
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这种,我只找到了拔毛癖,但愿能帮助你。
拔毛癖是一种冲动控制疾患或自残行为,亮铅灶患者会有反复拔除头发、睫毛、胡须、鼻毛、阴毛、眉毛或其他体毛的冲动,有时会造成明显的光秃区块。拔毛癖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分类为冲动控制疾患,但仍然有人对本疾病的分类存疑。拔毛癖有时看起来像是一种习惯、瘾、抽动症或强迫症。拔毛癖通常激早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沮丧或压力都有可能引发拔毛癖。受到社会大众的观念影响,患者往往会隐匿自己的病情,因而很难确切估计拔毛癖的盛行率;美国有250万人可能患有拔毛癖,盛行率约1%。
拔毛癖患者的生活相当正常;然而,他们头上的睫毛、头发或眉毛等区域可能会有光秃的区块。在心理上,拔毛癖也有可能造成低自尊, 通常是因为患者的外貌和旁人负面的关注,造成同侪的躲避和患者本身对社交的恐惧。有的患者会戴帽子、戴假发、画眉毛或者为头发做造型,以避免负面的关注。压力似乎是拔毛癖的一项重要成因。有些患者在压力低的环境里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也就是拔毛行为)。离开压力低的环境之後,症状又会复发。
很多精神科医师将拔毛癖归类为习惯行为,与咬甲癖(onychophagia)或强迫性皮肤搔抓症(dermatillomania)同类。这些疾病兼具精神疾病与和身体疾病的特徵:精神疾病方面,它们像是强迫症,因为看见或感觉到某个身体部位会引起焦虑;身体疾病方面,则像制式行为疾患(stereotypic movement disorder),因为患者会不停做出重复的动作,而不会感到困扰,或者他们对这些动作并不完全自觉。有人怀疑目前将拔毛癖与纵火狂、问题赌博、窃盗癖同样归类於冲动控制疾患的分类方式并不恰当,需要修订。[3]有一项研究显示拔毛癖患者的小脑体积较小。拔毛癖患者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有焦虑、沮丧、强迫症的问题。拔毛癖患者可能会咀嚼或吃掉自己拔下来的头发,称为食毛癖(trichophagia)。在极端情况下,这种行为会导致毛石肠梗阻症候群(Rapunzel syndrome,名称取自格林童话中的长发姑娘,因停滞在消化道中的毛球会从胃部延伸至小肠甚至大肠而得敬扮名),甚而致死。因为表明病情的患者比例很低,有些患者会觉得自己是唯一有这种问题的人。
② 拔毛症的临床表现
通常在晌橡就诊时,父母与小孩多半会否认这种掉发现象,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所有的患者,都会承认这种疾病,会让他的创造力与人际关系受影响。他们常以帽子、假发、假睫毛或化妆旅友,来掩饰没有毛的部位,而患部也常会有长短毛夹杂的现象。切片可以用来区分,是否是自然秃发或是皮肤疾病造成。
如拆谨槐果这种情形持续发生,需要转介精神科,做更仔细的治疗评估。这些小孩,常会有仪式化的行为,将毛发咬碎或食入。他们并不会因为拔下头发而感到疼痛,多是因为强烈的渴望而拔下头发,拔下时会感到放松,但之后又会感到失望与罪恶感。
③ 武汉孤寡老人捡垃圾上瘾,垃圾塞满2层楼,其实这是一种病
为什么发生强迫性囤积?
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不过,具有强迫性囤积者,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节俭”是一种病,他们坚信他们所囤积的每一样物品都是有用的,或者会满足将来的“不时之需”;即便某样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他们也认为具有对某人或事的纪念或感怀价值。在囤积者自己看来,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总之,他们的思想认知被这些强迫性观念所绑架,并控制了他们的行为,虽然经常跟自己的情绪发生冲突。
可见,这个囤积症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一般性强迫症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将之归于强迫症及相关疾病的原因。
并且,强迫性囤积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合并存在,比如强迫症、强迫性人格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抑郁症和痴呆症等。
最典型的,通常,约四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合并存在囤积症。
哪些人容易患囤积症
囤积症患者常在50岁左右发病,但是多数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表现为收集收藏一些诸如破碎的玩具、铅笔头、橡皮块等物品。
个性上讲,囤积症患者常表现为处事优柔寡断和容易焦虑紧张。
遗传学上,虽然囤积症并不是一种遗传疾病,却常有遗传易感性。
社会处境上,囤积症者往往隔离于社会群体之外,使得他们从囤积行为和囤积的物品中寻求安慰和快乐,哪怕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也足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创伤,研究发现,许多囤积症患者曾经经历过严重创伤事件,比如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等,而囤积则是对于这些创伤的应急对策。
武汉捡拾垃圾老人是典型的强迫性囤积
武汉晚报报道的该新闻中,这位孤寡老人不断捡拾垃圾,所囤积的东西包括石块、碎砖、树枝、塑料袋等在常人看来完全无用的垃圾。老人经年不断囤积,以至于严严实实地堆满整个一栋二层楼民房,不仅占据自己的生活空间,还向周围环境散发恶臭,同时造成消防隐患。
当民警准备清理这些垃圾时,却被这位老人阻止。为了阻止清理行动,73岁的孤寡老人甚至不惜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据报道中老人自己的介绍,“他以前有捡垃圾卖钱的习惯,但也明白他捡的这些东西卖不了钱,现在他有退休收入,也不缺钱,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从去年开始,他长期在外面捡垃圾,不管看到什么垃圾都往家里捡,让这些垃圾陪伴他”。
孤寡老人,明知卖不了钱,自己也不缺钱,不管什么垃圾都往家里捡,捡回来是为了“陪伴”自己,塞满整个两层民房最终拉了28车。
结合上文所述强迫性囤积的特征与老人的行为表现,可以非常明确的得出结论:老人是一位典型的囤积症患者。
背景新闻:
老人捡垃圾上瘾,垃圾塞满2层楼 民警清出28车垃圾
http://whcb.cjn.cn/html/2017-03/20/content_5599993.htm
④ 拔毛症的介绍
拔渣歼毛症(trichotillomania,又称拔毛癖),冲衡患者习惯性地动手拔下自己的头发,导致秃头。心理医师指出,拔毛症常出现在幼年时期,通常肇如判冲因是焦虑或无聊。
⑤ 拔毛症的病例
美国依阿华州一名男童马克斯·薛伍德(MaxSherwood),由于患有名叫拔毛症的精神疾病,让他习惯性地动手拔下自己的头发,导致秃头。 男童母亲肯迪斯(CandaceSherwood)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访问时说,马克斯在小学2年级的时候,开始出现拔昌迟眉毛的习惯,这个毛病停止之后,4年级开始变成拔头发。顶着秃头出现在学校,使得马克斯成为同学嘲笑的对象。
2009年10月,患拔毛症的马克斯在公益团体“儿童头发俱乐部”(HairClubforKid)协助下,免费接受以人造纤维编织加入真发的半永久式假发。使用这种假发才几个月,他拔头发的习惯就消失了。
肯迪斯表示,因为假发以黏胶固定,马克空旁斯无法将头发拔下,“斗迅橡所以他重新训练他的头脑,让注意力不再集中于拔头发这件事上头,而是转移到其它的事情上。”马克斯说,现在他如果想拔头发,就改成拉橡皮筋来降低不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