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老年大学 > 老人家教孩子

老人家教孩子

发布时间:2023-05-19 07:59:52

老年人教育孩子常有哪些育儿困惑

我认为,老人帮助儿女带孩子有三大优点:第 一,老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育儿经验,对孙子辈尤其疼爱,关怀备至。老人退休后时间也比较充裕,照顾孩子更有耐心,更爱抚,责任心更强,会给孩子更多的爱。第 二,现在年轻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孩子照料问题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有了老人的帮助,可以减轻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第 三,对老人有利。老人最怕寂寞,儿孙围绕在老人身边,对老人来说是晚年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和快乐。同时可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以老有所为,给发挥余热提供机会。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老人带孩子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优点,但由于老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老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因此,老人带孩子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1.过分疼爱导致溺爱。 2.祖辈的教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3.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疏远。 4.祖辈往往把孙辈封闭在小环境中。 总之,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处理不好,便弊大于利。因此,老人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是配角,主角是孩子父母。不能喧宾夺主,大包大揽。同时,老人要加强自身学习,与时代同步,更新养育后代的观念,用科学知识教育孩子。

❷ 面对老人教育孩子,你该怎么办

首先要理解,孩子是老人爱的延续,不要指责老人。
很多家长会说,老人这种溺爱孩子的行为往往让自己感到很无奈,却不敢发表什么意见,害怕惹得老人伤心,往往压抑内心的不满而不表达,长此以往,为家庭的和谐埋下了隐患。而我觉得实际上这种现象并不是老人一定要执着于宠孩子,而是面对自己早已长大的孩子的另一种爱护,也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的孩子,是一种爱的延续。所有老人对隔辈孩子的维护和包容都是出于爱,这种爱与老人在年轻时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真挚,一样的愿意付出一切。
面对这种沉甸甸的爱,如果爸爸妈妈因为老人教养孩子的方式不正确而进行指责,或者很武断的直接提出我们的教养方式,老人一下子会觉得很难以接受,也会伤了老人的心。在中国大部分老人都很少有自己的生活,他们年轻时把照顾自己的孩子当做生活的重心;孩子长大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就把照顾孙子孙女当做自己生活的重心。我们贸然的去改变或者指责老人的教育,对他们的这种沉甸甸的爱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使用柔软的方式跟老人多进行沟通,同时还要做到更孝顺老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我们把孩子交给老人前,就需要和老人多聊一些关于教育方法的事情,让老人和自己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来引导孩子朝向更好的方向成长。爸爸妈妈也需要相信老人的教养能力,因为爸爸妈妈也都是家里的老人照顾后,才会长这么大、这么优秀,所以相信他们的育儿经验要比我们丰富的多。多和老人进行沟通,有时我们觉得可能老人的教养方式不科学,要以委婉,让老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老人沟通。
另外,想要保持跟老人的有效沟通,一定要更加孝顺他们,老人也需要爱,需要得到儿女的认同,所以,在认可老人的基础之上,才可能使沟通更加顺畅。
爸爸妈妈和家里的老人为孩子所做的一切,究其原因都是出自于爱,希望家人之间能多沟通多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因为爱而互相伤害。愿每一个孩子都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❸ 老人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正确

老人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正确?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和我一起看看吧!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老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老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父母的关心爱护尤其重要。

曾经见过一些新闻和报道里面讲叙,据统计,那些犯罪的少年犯,产生不好的结果的原因,大部分都与自己的家庭教育有关,很多孩子都是因为从小没有接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一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在他们小的时候,说他们笨,总是责备批评他们不如别的孩子,或者是对他打骂,没有关怀。所以这样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走上歪路。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打骂孩子。不管多忙,一定要随时常告诉孩子,让孩子感觉他你对他们永远的爱。要时常和他沟通,知道他心里的所思所想。不会因为他长的丑就不爱他了,不会因为考试没有考好就不爱他了。你的爱会让他会感觉更温暖,更满足,更开心,更自信。

对孩子好不是溺爱孩子。

当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吃的零食,或者玩具的时候,可能也会哭闹着要,或者还会提出一系列的不合理的要求,大人可能为了能平息他的情绪,就说一些答应他买这个那个的话。有时候孩子提出了过分的要求,可能还会用眼泪来逼你妥协,我的一个邻居家的孩子,也是一家人宠爱,只要稍微不如意一点,她就会马上掉眼泪,马上不愿意,然后一家人来哄她。就算所有的要求都按照她的来,满足她所有的要求和愿望,她真的会快乐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理智的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有权知道事实和真相。不行就是不行。不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有些原则和规律,就是必须这样做。有规则才能有自由。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说孩子的错,责备孩子!

经常见到一些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对某些事情某个玩具,可能刚刚拿到手,还在摸索怎么玩,不太会玩,这个时候,他的爷爷奶奶可能就像顺口溜一样来一句:真笨啊,真是个笨蛋,这都不会。

还有一些妈妈在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的时候,会来一句:这么简单都不会做。甚至一巴掌就打下来了。

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你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来教导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这样公平么?相信在某些方面,他比你更聪明哦。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

教育不是上培训班培优班补习班。

谈到这一点,我很心痛,因为我的侄女也是每个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被这些给填满,舞蹈班会稍微好一点,还有作文培训,什么国际英语学习,奥数班,珠心算,还有一些父母买的什么做好这一百道题目就能上什么名牌大学。我看了一下,研究了一个小时也没能做对一道题,难道就真的不正常了么?

大人们疯狂的说为了孩子好,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这些真的是孩子自愿的选择吗?这些真的很适合孩子吗?太难的知识,只会让孩子产生对知识的厌恶和反感。只会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如果要选择培训班和补习班一定要慎重一些。以免走入恶心循环的误区。
老人教育孩子的建议
越位,即父母对自己不该负的责任进行越界干涉

诸如孩子不吃饭时,我们总是追着喂;孩子不写作业时,我们总是在一旁陪着写;孩子间发生点小纠纷,我们就急着出面找对方去算账,等等。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身体是孩子自己的,吃饭是本能;不相信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能力,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种越位,往往源自父母搞错了逻辑,颠倒了因果,把孩子的现状和表现作为教育的起点,只想着采取各种办法去“对付”、“管教”孩子。

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现状和表现往往是父母教养方式导致的结果。因为我们总是追着喂,所以孩子可以不准时吃饭。因为我们总是陪着孩子写作业,所以孩子可以不单独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出面替孩子解决问题,所以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建立和社会性的发展。

失位,即父母自己该履行的教育责任没有履行

常常听到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抱怨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带出了各种问题,然而我们是否反省过,教养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要求老人,一定要按照我们的观念和方式去带我们的孩子?老人有老人的性情、观念和生活方式,本身老人愿意帮忙带孩子,我们就该心怀感激了,怎么还能抱怨他们或要求他们改变?

其实,隔代教育是个伪问题,本质是年青的一代有了孩子后,内心还没有长大,没有负起自己的责任,守住自己的界限,扞卫自己的权利。是我们的失位在先,才导致了老人的越位。

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应该有清晰的定位

我们做父母的没守住自己的界限,给孩子创造了犯错的环境和机会,却去怪两三岁的孩子缺乏自律,公平吗?这就相当于你把一只羊扔到狼群里,又告诉这些狼,你们不能吃羊,谁吃谁不是好狼。难道不是我们给孩子创造了可以随手触及糖的环境吗?难道不是我们习惯了把孩子托管给电视、电脑,而很少亲子陪伴、交流,导致孩子痴迷于动画片或电子游戏的吗?抱怨孩子缺乏自律前,我们先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能失位于父母这一职责。

父母能当的不是老师,而是榜样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识特别强,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时,总会自以为是地把自己视为孩子的老师,不停地指指点点,而忽视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于是父母在越位当老师的同时,失位于父母的角色。

作为父母,自己要清楚的是,首先我们是父母,不是老师。不要总抱着教育孩子的想法,指指点点。孩子会有父母之外的很多老师,但只有父母才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感受孩子的喜悦和忧伤,给予孩子全部的尊重和信任。也只有父母有能力,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

孩子有好奇心,该鼓励而不是扼杀。父母该做的,是将可能导致孩子受伤的物品放置在孩子不易触及的地方或进行安全改造,并多通过书籍、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孩子明白危险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父母越位去限制孩子的尝试和体验,阻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本质上是因为失位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有爱的生活环境。

真的爱孩子,是帮孩子建立起他照顾自己的能力。唯有父母先做到既不越位,也不失位,才可能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担当、对自己负责的孩子。同时,这也是我们自己走向快乐、成功、幸福人生之路的必然途径。
老人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现在的孩子有了零花钱就喜欢买这买那,而且一眨眼就把钱花完了。有的孩子拿不到零花钱就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有些土豪级的家长给钱更是一给就给很多,让孩子随便花。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习惯的。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合理花钱,给钱也要少给一些。

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比这比那。攀比会让孩子丧失理智,别人有什么他就要有什么,别人有比我好的他就要有比别人更好的,如果父母满足了他,那他就会越陷越深,如果父母没满足他,那他就会失落,就会走向极端。所以,攀比是万万不能的。

摧毁孩子最大的杀手是溺爱,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摘下来给孩子,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做,孩子只要待在一边,熟不知,这样做孩子会一直依赖父母。有的父母还要代写孩子做不完的作业,这样的行为怎么让孩子在学习上有进步。所以适当的宠爱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有的事情要自己做,毕竟父母不能帮孩子一辈子。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教育孩子分清是非,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多做好事,多献爱心,孩子看到父母做好事,自然就会去学习他们,从而走向正确的人生。

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所做的一切都会给孩子留下印象,孩子看的多了就会模仿,从而影响他的一生。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骂脏话或是做一些亲密的动作。所以说发生不好的行为时一定要避开孩子。

当孩子学习成绩差或学习不认真时,不要动不动就又打又骂。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在学校已经被老师批评过,已经很难过了,回到家却还要被父母打骂,他会觉得对学习更加没信心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压力就会厌学。所以,父母应该鼓励他,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孩子的成长不能缺少沟通,多和孩子交流才能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当孩子心里有困惑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解答他们心里的疑问。在平时,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学习,谈谈生活,谈谈未来。特别是青春期内的孩子,父母更应该经常关注,因为青春期内的孩子比较叛逆,比较冲动。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光靠老师的浇灌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父母为他们施肥并给予他们阳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美地盛开。只有正确地教育他们,他们未来的路才会更长,他们的人生才会精彩。

猜你喜欢:

1.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2. 如何教育孩子有孝心

3.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的经验心得

4. 老师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5. 教育小孩的正确方法

老人家教小孩喝酒,你们觉得合理吗,你们会生气吗,而已经常说不要教小孩喝酒,可就不听,老人自己喝就算

老人喝酒,那是他嗜好,无法干涉 教小孩喝酒那是老人不对,有点糊涂了 老人没有义务带孙,法律规定老人可以拒绝带孙或者可以要求有带孙费,纯粹出于老人志愿 老人肯帮忙带孙,而且一带就两,应该肯定老人的心地是好的 ,为了带孙而戒掉多年的酒瘾不合理 喝酒者喜欢有人和他对饮,何况是孤单的老人,小辈都忙 也没时间陪他戳几口老酒,所以就借助孩子为酒伴了 和老人好好沟通,别给孩子灌输喝酒习性,谈不妥或者觉得不放心老人带,那只有自己带

❺ 家有长辈如何管教孩子

家有长辈管教孩子方法如下:
1、父母管教孩子时,无论对错,老人不要插嘴;老人管教孩子时,父母不插嘴。在交流起育儿问题时,不少妈妈会发现有“同款婆婆”,只要开始教育孩子,婆婆就会在旁边护着,导致后来只要一说孩子,孩子就会躲到婆婆的后面,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孩子也越来越有恃无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插手,有的父母会关起门来教育孩子,这样孩子就不能找“救兵”了,这种方法可以借鉴。
2、老人不要轻易答应给孩子买零食,学校附近有小零食,有的孩子放学后一看是爷爷或奶奶接的,就要买小零食。老人疼爱孩子,就答应给孩子买了。孩子知道老人宠着自己,所以,一看是老人接的,就吵着买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老人坚持原则,不给孩子买,或者不带钱。
3、父母要坚持原则,明白自己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孩子教育不好了,或者被宠坏了,父母开始埋怨老人宠孩子,惯坏了孩子。老人都有宠爱孩子的习惯,习惯一味地迁就和满足孩子,而父母要坚持原则,明白自己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看到老人宠孩子了,及时私下和老人沟通。

阅读全文

与老人家教孩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外国绿卡国内可以领养老金么 浏览:781
企业交社保女士退休年龄 浏览:308
如何对待老年人1000字 浏览:823
石林养老公寓收费多少钱 浏览:954
老年痴呆老人吃头痛粉 浏览:62
用日语如何称呼别人的父母 浏览:511
养老金560元是什么档次 浏览:280
老人腿脚肿痛用什么药 浏览:148
养生炼什么武功好 浏览:290
不缴纳养老金申请 浏览:368
重阳节拄杖登山 浏览:744
怎么与总是嘲讽自己的父母相处 浏览:931
陈寨养老院简介 浏览:562
璧山幸福养老院 浏览:14
小孩三岁以上怎么体检 浏览:556
2018年广东退休养老金最新政策 浏览:514
女孩离婚父母如何表态 浏览:280
北海有几家老年公寓 浏览:281
敬老院院院长个人总结 浏览:330
人一年养老金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