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桃花源位置在哪儿
绿城桃花源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山南麓风景秀丽的丘陵地带,距杭州市区18公里。桃花源总占地达2700亩,拥有真山真水的自然,是中国最低密度的别墅园区之一。绿城桃花源整个园区分东、西、南三区开发,东区已全部售罄并交付,西区及南区正在建设中。
绿城桃花源南区总用地面积约1400余亩,北依桃花河,南邻东西大道,西临农田,东临绿城中泰足球训练基地。南区规划建造形态各异的独立别墅350余栋,建筑汲取欧美多个国家的别墅风格,同时融合中国民居庭院的思想,强调居住者的邻里交往、建筑的庭院围合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共长和互为映衬关系。
(1)长寿区桃花河在哪里扩展阅读
绿城桃花源生态居住区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山野田园生活为创作蓝本,融合生态自然山水和田园人居生活为一体,创造深含人文理想的“桃花源意境”。
桃花源东区与西区以全新空间布局体现了“豁然开朗,鸡犬相闻”的居住理念,南区别墅则在此基础上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其乐融融”的自然理想进一步回归。园区内有众多山坡、河流、池塘、小溪,山美水丽、坡缓谷幽、秀林掩映、意境优美,是目前杭州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经典别墅园区。
绿城桃花源继荣获“住在杭州代表楼盘”和“全国人居经典综合大奖”之后,2005年,桃花源被评选为“影响中国的30大典范社区”,是绿城集团继九溪玫瑰园之后,别墅开发历程中的又一经典巨作,成为中国别墅史上的全新之作、中国第三代别墅的代表作品。绿城.桃花源生态居住区——一个山重水碧、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现代城市文明结合的别墅区。
『贰』 苏州桃花坞在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可见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过逃花坞庆里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桃花坞的范围:“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镇江桃花坞桃花坞,即今镇江市桃花坞路周边地区。 桃花坞的名字源于《丹徒县志》,相传宋都尉武进士贾演墓在朝阳门外,墓前有一座寺庙,叫桃花庵,此路因此而得名。宋代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贾演病逝,因贾有战功,皇帝勒葬于桃花庵后的象山下,据《丹徒县志》中贾演勒文中说,“今有都尉贾演,丹心贯日,壮志吞鸿,追术于金焦,逐贼于淮泗,转忠赫奕,厥绩辉煌,正气裂土分茅,何其一疾隧逝,呼!南徐濠东,茨山一曲,造尔佳城,勒石铭功,存芳名于万世,尔其茨哉” 六安桃花坞 六安市桃花坞位于老淠河月亮岛上,这里曾经遍植桃花,为古淠河八景之一“桃坞晴霞”,有着“一片晴霞红十里,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美称。 清同治版《六安州志》载:“桃花坞……河水环绕,林木葱茏,桃花盛开,簇如锦绣,水光山色,自然秀丽”。清诗人巴懋炜有诗《桃坞晴霞》称赞此景说:“咫尺桃源近淠津,渔舟问渡越风尘。竹篱背树通幽径,茅屋当花结比邻。曙色平临丹壑迥,霞光遥映赤城均。武陵应共通仙籍,会便移居作隐纶”。如今,每临阳春三月,桃坞桃花盛开,百红千紫,纷纷扬扬,织成遍天漫地的绯红的云霞。如织的游人迎着拂面的春风,陶醉在大自然温馨的氛围中,诚如当代诗人鲍家骅《春游桃花坞》所言:“三月桃园花似海,凝神宛若置迷宫。村姑偏爱嫣然笑,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帆点点,商贾云集;渔舟轻荡,银鳞闪光;渔歌互答,其声悠远。这些都是描写老淠河——我们的母亲河曾经的美丽与风姿。而如今美景不再,我们也只能通过那些曾生活在淠河边的老人们的讲述来体味我们的母亲河昔日的风采…… 月亮岛上坐落着全国唯一一所岛上大学——皖西学院,校园内仍保留了许多桃树,每年阳春三月依然有很多市民相约踏青,但是当年桃坞晴霞的胜景,今日再无缘见到。
『叁』 重庆市长寿区钓鱼的好地方有哪 除了长寿湖和洪湖哈!
长寿湖镇那边有个石回村,以前叫做石回乡现在合并了。那边有条龙溪河,你坐石回的车子到“连二桥”下车或者开车到“回龙寨”,问“进水口”或者连二桥怎么走就行。那里还真心不错。我老家就那里的,只不过现在出来4年了,很少回家乡了。
『肆』 《玉儿传》最新txt全集下载
链接:
《玉儿传》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穿越架空类小说,作者是冰苑。
『伍』 保护长寿桃花河的作文
俗语说,有河就有城,河流往往能够孕育一座城市。每一个生机勃勃的古城,都会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在古城青州,也有这么一条穿城而过的河——南阳河。
说起南阳河,不得不提她的文化和历史。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井塘古村的南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为弥河的一条支流,全长15.3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千米。
南阳河,不但是青州市的母亲河,还是一条人文景观河,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可以说,是南阳河浇灌了青州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2013年,她还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阳河的渊源
南阳河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的井塘村,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青州西南15公里处。井塘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片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此泉便是南阳河的源头,丰水季节可以追溯到玲珑山白驹谷的“龙王鼻子”处。
南阳河北源发源于青州市大阴山,二水相汇后由南向北流经驼山西麓,一路接纳山泉水,在楼楼山北面,接纳她的一条重要支流瀑水涧。后西南东北流向,经过青州南阳城西门岱宗门外的永济桥,接纳由“醴泉”之水汇集而成的洋溪,流经南阳城与东阳城之间,穿过万年桥,到达滚水桥,接纳南阳城东护城河(荷花湾)之水,此河由“黑虎泉”、“刘家泉”、“大泉”、“小泉”等泉汇集而成。再向下流经曹家园、高家园,此处形成一湾,称“龙湾”,再向北转,东流过丁家店、草庙等村,在张家河村调头向东南流去,转弯处为南阳河最北端,俗名“南坝梃子”,再流经魏家河、崔家河、纪家河、李家河,此五村统称“一绺五河”。经坝沟,在小贯店村接纳其第二大支流阴阳河,过大吴、小吴二村中间,在尚家庄接纳其最大支流建德河(俗称七里河),在东阳河村注入弥河。
南阳河从源头到瀑水涧入河口为上游,瀑水涧入河口至东护城河入河口滚水桥处为中游,滚水桥至入弥河口为下游。
沿岸曾有的历史古城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称南阳河为“阳水”,后称为“长沙水”。其原来的流向是在丁家店村附近北转,与北阳河交汇,北流注入巨淀湖。
南阳河水急沟深,是建造城池的理想场所,青州历史上的四座古城都是在南阳河附近建造的。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4年,派将军韩信击败齐王田横,青州归西汉管辖,设置广县城,这是青州的第一座州城,原址在今天王府街道办事处下圈村一带,西濒南阳河,东临瀑水涧,南到楼楼山,南北约400米,东西约500米,占地约20万平方米。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赵刘聪派王弥的部将曹嶷攻打青州,破城后曹嶷为青州刺史。因广县城遭到严重的破坏,曹嶷在尧王山南1.5公里处建新城,史称广固城。广县城遗址1990年成为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固城位于南阳城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处,西临北阳河,东南临南阳河,四周有绝涧环绕,岨水深隍,城址南北宽约600米,东西长约800米。从面积上看,应为广固城之内城,即小城。《元和郡县志》载:“有涧甚广,因以为固,易守难攻,故曰广固”。
曹嶷建成广固城后,他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移来广固城。据《益都县图志·金石志》载:历史上曾出土过“三印”,即晋殿中司马印、晋安北将军长史印、晋别屯司马印。据考证,“以上三印并于郇、杜二村出土”。“二村”为原普通镇的大郇、小郇村和杜家庄,三村庄皆坐落于北阳水西岸。在全国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位于大郇村附近的砖窑厂出土过两晋时期的铜器,因此确定此处为广固城旧址。
太宁元年,后赵石勒派石虎领兵出击广固城时,一次就坑杀广固城军民三万余众,仅留男女700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率兵四十万,攻打广固城,辟闾浑驱赶士民8000余家入广固城固守。慕容德杀死东晋守将,占领广固城后,建立了南燕国,即位当了皇帝。他广农积粮,富国强兵,发展并建立起步兵37万、车1700乘、铁骑5.3万匹的强大军队。所以从仅存的50万平方米的城址来看,是很难容得下这么多的军队,因此断定,外城一定要比内城大的多。
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统兵攻击南燕广固城,血战10月有余。因久攻不下,遍求良策,后河间人元文向刘裕献策。刘裕破城后,将广固城夷为平地。杀鲜卑贵族以下3000余人,留1万多名妇女儿童,当做战利品赏给军士。让羊穆之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另筑新城,称东阳城。
东阳城在今北关一带,东起今市立医院东侧的晓东门,西至北西关东侧岱宗门,全长2500米,南濒南阳河北关街南端的南天门,北到西大街北端的车辕门(又名武曲门)外的东店,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250万平方米。另外西北设镇青门(马驿门),门外接西店街。
东阳城曾于神宗熙宁十年,修州城,建楼橹,南岸置吊桥。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再陷州城,杀代理知州魏某,焚城而去,在南宋与金、元及农民起义不断交战中,东阳城频遭战火。因南阳城在修建应战中不断完善,至明洪武三年,南阳城经过大规模的修筑后,州府的统治中心迁入南阳城井塘古村,东阳城至清代逐渐被废弃。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在东阳城故址修复土城,不久被废,仅西北有城门残存,残墙高20米,长27米,门洞宽14米,夯筑而成。
东阳城北城墙设城门两处,东曰武曲门(车辕门),西曰镇青门(马驿门);西城墙设泰山门,东城墙设晓东门。今仅存镇青门,地上保留部分门洞及洞两侧的城墙。此处为明清两代的官吏驿站,换乘车马的地方,所以又叫马驿门。1990年被公布为青州市级保护单位。
南阳城以在阳水之南而得名,因城内某些地物似牛首、牛角、牛耳、牛涎、牛眼、牛腹、牛脐、牛溺、牛背、牛蹄等名,广为流传,所以俗称“卧牛城”。
河上有座千年古桥
在南阳河上,有一座千年的古桥,它叫万年桥,是一座七孔石桥,位于古南阳城北门外,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迄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
万年桥俗名北大桥,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为防水患,几经筹措,垒巨石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为蓝本的。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石崖天设”,“铁柱钉连”,改称“万年桥”。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完善。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
现为七孔石桥,长65.3米,面宽8米,高7.9米,拱跨度宽5.4米。桥两端各有较宽的引桥面,东西两面有栏杆,并衬有石狮、宝瓶各16对。栏杆上有明朝的浮雕《二十四孝图》和缠枝牡丹。西面应水的六个桥墩上端,刻有一米见方大的龙头,人们叫它龙吞口。
寿光县安致远在修桥碑记中说:“北门锁匙,晨关乍起,邦人士女,衽接肩摩,南北交错,河桥成市……”可见当时桥上交通畅达,行人熙攘的繁华景象。青州万年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它雄伟壮观,坚固耐久。
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过它;国民党的军用飞机轰炸过它……近年来,青州市经过整修、加固,给这座千年古桥增添了新的光彩。
在南阳河上,桥还有很多座,但其中有一座与众不同,它是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沈星桥”。2012年5月13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在读研究生沈星在青州南阳河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当年6月15日,青州市将南阳河上的一座桥命名为“沈星桥”,以缅怀救人英雄沈星。
南阳河,这条古老的河流600多年来就一直这样静静地流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如今,它一切如故,却因为救人英雄沈星的壮举再次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南阳河边,英雄沈星的铜像高高伫立在他救人牺牲的地方,已与青州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的精神象征。
『陆』 重庆市现在长寿区下面有哪几个镇呀
截至2015年12月,长寿区辖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菩专提街道、新市街道、八颗街属道等7个街道,长寿湖镇、云台镇、葛兰镇、但渡镇、邻封镇、云集镇、双龙镇、龙河镇、海棠镇、石堰镇、洪湖镇、万顺镇等12个镇。
共有28个社区、223个行政村,312个居民小组、1881个村民小组。 区政府驻凤城街道桃源大道13号。
(6)长寿区桃花河在哪里扩展阅读
长寿区葛兰镇自然资源:镇域内水资源丰富,桃花河流经全境,盛产鲢鱼、草鱼、鲤鱼、桂鱼、黄辣丁、鲶鱼等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垂钓或捕捞。河岸地带,盛产粮食、蔬菜、大叶麻竹等作物和沙田柚、芭蕉、血脐、无核桔、枇杷、桃子、李子、荔枝、桂圆等特色水果。
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白云岩、钾矿等11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5000万吨,白云岩储量达4000万吨。森林面积45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2%。
『柒』 长寿山在哪的啊
全国长寿山景区有三个地方,分别是郑州市巩义市竹林镇的长寿山、哈尔滨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内园和秦容皇岛市山海关区的长寿山景区。
1、巩义市竹林镇长寿山景区的交通线路:
郑州到竹林长寿山自驾车路线
郑州—郑上路—郑氏三公像—310国道—洛阳巩义方向—约行驶30公里—巩义竹林镇
从郑州出发沿郑上路向西荥阳方向20多公里,至郑氏三公像向左即310国道,沿国道向洛阳巩义方向行进,约再行进30公里进入巩义竹林镇的地盘,路南有长寿山标志,沿路向里即可。从绿城广场至长寿山共计58公里,国道大车较多,行程约60-90分钟。
2、哈尔滨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客运)在哈东站乘坐开往宾西镇的班车,至宾西镇后租车前往;(自驾)1、哈同公路—宾西镇右转—长寿旅游公路—长寿山;2、哈同高速-宾西出口-长寿旅游公路—长寿山;3、长江路-旅游专线-过金龙山有标识-长寿山。
3、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的长寿山景区交通:乘3、4、25路公交车到山海关南门,再转乘旅游专车可到。
『捌』 桃花坞在哪个地方
桃花坞在江苏省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地区。桃花坞是一片老街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江南风貌。相比于南方繁华的夜生活,这里的人们似乎更喜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九点左右街上就没多少行人了,而大清早太阳刚刚升起街道就热闹了起来,到处都飘着早点的甜香。
桃花坞说明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
可见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过桃花坞庆里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桃花坞的范围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
桃花坞在历史上多有兴废。最早是农桑之地,到宋熙宁年间,梅宣义在此筑台冶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称五亩园,又名梅园。绍圣年间,枢密章楶在五亩园南筑桃花坞别墅,占地七百亩。章氏子弟在此基础上又广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
『玖』 桃花坞在海晏堂以西吗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可见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过桃花坞庆里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详细描述了桃花坞的范围:"入阊门河而东,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过石塘桥出齐门,古皆称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坞地,广袤所至,赅大云乡全境。"
宋朝
桃花坞在历史上多有兴废。最早是农桑之地,到宋熙宁年间,梅宣义在此筑台冶园,柳堤花坞,风物一新,称"五亩园",又名"梅园"。绍圣年间,枢密章楶在五亩园南筑"桃花坞别墅",占地七百亩。章氏子弟在此基础上又广辟池沼,建成一座庄园式园林,人称"章园"。《吴门表隐》誉其"园林第宅,卓冠一时"。梅、章两家为世交,梅宣义子梅采南、章楶子章咏华,仿效曲水流觞典故,将两园池塘打通,建双鱼放生池,一端通梅园的"双荷花池",一端通章园的"千尺潭"。当时郡人多于此春游看花,一时鼎盛。
宋末兵变,梅园、章园废圮不堪。元以后,桃花坞又屡有兴建。明弘治年间,著名画家唐寅以卖画所蓄,购得章楶的桃花坞别墅,取名为"桃花庵",并在四周种桃树数亩,唐寅亦自号"桃花庵主"。清顺治初年,名医沈明生又购得此地,复建"桃花庵"等建筑以表追思,时人称"唐家园"或"沈太翁园"。乾隆年间,僧禅林、道心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改为文昌阁。
唐寅曾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第一,但在会试时因被人所累而下狱。唐寅由此厌恶官场,鄙薄功名,从而放浪形骸,足迹遍及名山大川。曾治印一方,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晚年隐居桃花坞,常与文人墨客聚饮。客去不问,醉便酣睡。
苏州城外的桃花坞也因为唐寅写了一首《桃花庵歌》的缘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拾』 南昌桃花河以前美不美,美在哪里
你的以前是多早,就我知道的,70年代到现在,40多年,那里不过是一条荒凉的小河,只为周边的农田提供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