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蛇的寿命到底多长最长寿:深海绿茸线蛇1800岁!是真的吗
蛇这种神秘的动物,在中国民间一直以来的都是龙的化身,因此有蛇五百年修行成蛟,一千年修行成龙的传说,似乎这蛇随随便便都能活个上百年,要不然哪来机会修行呢?
而龙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同样也是传说中的动物,它和西方的龙完全不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体型,不需要翅膀就能飞升,能呼风唤雨,庇佑一方平安!当然这两种传输中的动物和蛇其实没啥关系,强行要联系起来的话,那就是都是长虫状吧!
2. 世界上活得最久的动物是
绿茸线蛇奇幻小说中描写的一种动物。现实中并不存在。 小说中写到,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取样考察时,偶然捕获了一条罕见的蛇——绿茸线蛇,该蛇身上从头到尾共有1 678个轮圈。由于动物身上的轮圈与植物的年轮相似,都是计算年龄的根据,因此该蛇的年龄为1600多岁,堪称目前已知的最长寿的蛇。更令人惊讶的是,根据生长规律推算,该蛇的理论寿命最长可达12万年之久。 但事实上,这篇小说是违反了生物学基本规律的。因为,现实中的蛇和人一样用肺呼吸,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浮上水面换气,否则就会淹死。而考虑到蛇的游泳速度有限,因此,在深达一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不可能有活蛇存在的。 世界最长寿动物是冰岛海底的一种蛤类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说,一种名为“明”的蛤类动物经鉴定被确认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明生长在冰岛海底,其贝壳上的纹理显示,它现在的年龄已达到405岁。科学家将进一步研究其生长过程,以揭开它的长生之道。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8日报道,去年,英国班戈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岛海底捕捞3000多个空贝壳和34个存活的明。 这些明长度约为8.6厘米。 它因中国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种圆蛤类软体动物,因为其生长初期正好处于中国明代而得名。 “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就是明,”艾伦-沃伦麦可参与了当年的捕捞,他说,“于是就把它们送到了实验室。” 随后,英国慈善机构“帮助老人”斥资4万英镑(约合8万美元)委托专家研究这些动物的确切年龄及其在海底的生长过程。 因为明身上的贝壳共有405条纹理,科学家们最后断定,这些动物已经存活了405年。它们比此前发现最长寿的动物还年长31岁。 《泰晤士报》因此调侃说,在明成长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而文学大师莎士比亚正在写作他的《温莎的风流娘们》。 贝壳纹理如同树干年轮 明贝壳上的纹理不但是人们断定其确切年龄的依据,也使其成为纪录环境变化的活标本。 据科学家介绍,明的贝壳只有在夏季才会生长。在海水温度较暖,并且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明的贝壳上每年都会长出厚度约为0.1毫米的一条纹理。 正因为明贝壳上每条纹理的厚度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人们可以以此为据,了解当时海底的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 “明贝壳上的纹理就像是树上的年轮,”主导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学专家,他说,“我们知道海洋圆蛤通常能活200多年,并将气候纪录‘编入’贝壳中。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气候变化的详细图表。” 目前,由于明在研究过程中死亡,它们的肉体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贝壳将继续用于科学研究。 长寿之谜尚未破解 限于目前对软体生物的认识程度,科学家还无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长达数世纪时间内在海底生活。
3. 最长寿的蛇是什么蛇绿茸线蛇寿命可达20万年是真的吗
蛇的寿命
蛇的寿命取决于它们的种类,一般小型蛇的寿命在2-5年左右,中等类型的蛇寿命在5-12年左右,而大型蛇的寿命甚至能达到30-40年,有时还会更长。
也就是说,蛇的寿命并不仅仅取决于它们的基因,还取决于它们生活地区的温度变化,
纽约石溪大学的研究者斯蒂芬·蒙克介绍说:对于同一种动物而言,其栖息地气候越寒冷,寿命越长。但如果地球持续升温,那么蛇的平均寿命可能会缩短。
总结
蛇的寿命取决于品种、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体型较小的蛇寿命较短,只有3-5年的寿命,而体型较大的蟒蛇寿命可达20年甚至更高。
但是蛇在生活过程中,会因为天敌、能量短缺、环境变化以及其他原因死去,以森蚺为例,虽然成年后的森蚺几乎没有天敌,但刚出生时的森蚺缺乏自保能力,很多都葬身于凯门鳄口中。
这也造成了很多蛇在野生环境下的寿命,不如人工养殖下寿命高。
4. 蛇能活多少岁
小型蛇类的寿命在2~5年左右,中型蛇类5~12年左右,大型蛇类10~20年,蟒蛇可活到30~40年。
蛇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别称,根据品种也会有蝮、蚺、蟒、蝰等近义称呼,属于有鳞目。
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蛇虽细长却是脊椎动物。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的,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虫等为食。
蛇分为三个亚目:
1、盲蛇亚目(Scolecophidia)分盲蛇科、异鳞蛇科和细盲蛇科。
2、原蛇亚目(Henophidia)分蟒科、筒蛇科、针尾蛇科、内鳞蛇科和瘰鳞蛇科。
3、新蛇亚目(Caonophidia)分游蛇科(有多个亚科)、眼镜蛇科(有眼镜蛇亚科、扁尾蛇亚科和海蛇亚科)和蝰科(有白头蝰亚科、蝰亚科和蝮亚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此亚目都是毒蛇。
(4)世界最长寿蛇多少岁扩展阅读:
蛇一般在春季初夏交配,夏季产卵孵化,否则幼蛇没有足够时间积累足够的脂肪度过冬眠。9月以后出生的幼蛇,死亡率高达50%。
在南美洲的雨林深处,有一种名为彩虹蟒的蛇类很有代表性。为了缓和蜕皮,彩虹蟒会分泌一种带有强烈气味的体油,在旧皮与新皮间产生润滑。
彩虹蟒的每个鳞片就像是棱镜,把光线折射成七彩光芒。但要是想吸引异性交配,它必须靠着新皮的气味,而非斑斓的颜色。收到气味的引诱,公蟒趁着夜色,一路尾随母蟒,随之缠绕母蟒开始调戏引诱。
剑纹带蛇的交配仪式,戏剧张力之强,可谓世界之最。这种蛇类生活在加拿大东部,冬眠期大约维持六个月左右。中科院动物所首席科学家蒋志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蛇类而言,冬季往往食物匮乏、天气寒冷,必须减少新陈代谢,放缓能量的消耗,因此冬眠是其生存战略。
5. 蛇的最长寿命是多少
不同蛇类的寿命各不相同,主要与种类或生活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小型蛇类版的寿命在权2~5年左右,中型蛇类5~12年左右,大型蛇类10~20年,蟒蛇可活到30~40年,甚至更长。但蛇类在野生状态下,由于栖居环境不太稳定,食物有时短缺,加之天敌和疾病的严重危害,其寿命不如人工养殖条件下的长,许多科学试验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6. 蛇的寿命一般是多久最长寿的蛇是什么蛇
蛇的寿命一般是多长?中国哪个地方分布的蛇种最多?
蛇的寿命一般是多久?这个问题就比较有意思了,因为,他们能活多长时间跟体型大小有很大关系。不少人都说,体型比较小的蛇都只能活2到5年时间,但这个说法就不准确了。
因为,大多数蛇从出生发育到性成熟,就已经耗去了2到3年时间,如果还来不及繁衍后代就死了,那它们早就灭绝了,哪里还会出现在地球上。
我们需要知道,有一些蛇是会在咬人的时候释放出毒液的,所以,当我们遇到这类蛇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
在我国范围内,海蛇、舟山眼镜蛇、尖吻蝮、圆斑蝰 、 金环蛇、眼镜王蛇、 银环蛇、 原矛头蝮、 白唇竹叶青、白眉蝮被称为中国十大毒蛇。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初级狠毒的捕食者,不仅身体可以分泌特殊的毒液,就连性格也十分狡猾。
很多人都误以为,毒蛇本身就有毒,其实,毒蛇的毒液只有在人体的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口腔中没有创伤,那么,直接喝下蛇的毒液也不会产生不适。而人被毒蛇咬了之后出现后续反应,也是因为从毒蛇毒牙流出的毒液渗入了人体的血液中。
7. 蛇的最长寿命有多久(包括千年巨蟒)
蛇的寿命一般在几年到二三十年之间。1978年在南太平洋深海中发现了一条,这条海蛇竟长有1867个环,已活了1867岁。目前它是活得最长的动物。蛇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在自然界是很难观测的,生活在天然环境中的蛇,由于天敌的存在,没有活到应有的寿命就被弄死了;由于捕食不易,难以获得充分的营养,寿命也可能比饲养条件下要短些。但有人认为蛇的寿命一般可活到20年以上,体型大的比体型小的生活的时间还要长些。
蛇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在自然界是很难观测的,在饲养条件下,记录下来也不多,不过30来种蛇而已。 蝮蛇、美洲黑蛇可活5年以上,束带蛇、银环蛇可活6年,夜蝰、北美水蛇可活7年,渔游蛇可活9年,绿曼巴、眼镜蛇、眼镜王蛇可活15年左右,马达加斯加蟒、草原响尾蛇可活19年以上,食鱼蝮、网蟒可活21年,黑斑眼镜蛇、欧洲长吻蝮可活22年,王蛇可活23年,蟒蛇可活25年以上,黑唇眼镜蛇可活29年,这是最长的纪录了。
生活在天然环境中的蛇,由于天敌的存在,没有活到应有的寿命就被弄死了;由于捕食不易,难以获得充分的营养,寿命也可能比饲养条件下要短些。但有人认为蛇的寿命一般可活到20年以上,体型大的比体型小的生活的时间还要长些
8. 现实世界中,已知最长寿的蛇是什么
目前为止最长寿的蛇身长5米多,体重有100多斤,是在香港由当地的村民发现的,据估计已超过120岁,但是具体多少岁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