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一天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碳水化合物的供能
营养学家虽没有规定一个人应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但提出碳水化合物的产热量一般占总热量的60%左右为宜。这也就是说,一个人需要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和他的总热量有关。老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入应少一些;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阶段,摄入应多一些。
健康饮食应为:粮食足量,男性每天应摄入碳水化合物400克,女性300克,其中应适当增加薯类粮食的比重。借鉴世界营养学家广泛推荐的地中海膳食结构,土豆为主的薯类食物每天应摄入170克,蔬菜、水果日摄入300~400克,奶类每天保证摄入200克,多吃鸡、鸭、鹅、兔和鱼肉,少吃猪肉。
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能少于150克(3两),更不能一点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摄人的情况下,机体将以大量的氧化脂肪产热。脂肪代谢
②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难长寿,这是为啥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就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一些列疾病。所以对于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也一定要控制,不能吃太多,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偶尔还可以吃一点粗粮,这对人体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我们在得知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多吃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我们就要进行控制,不要经常吃这类食品,尤其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和外面的奶茶,蛋糕等这些也都属于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即使想吃也一定要克制,不要经常吃。
③ 减脂期间碳水化合物一天应摄取多少
一公斤体重不少于4g,最少每天也不能少于每公斤体重2g碳水。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机体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复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与其摄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种类和在机体内存在的形式有关。
1、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能够提供和储存热能。
2、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并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此外还有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抗生酮、解毒和增强肠道功能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化学组成:
糖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m(H2O )n表示。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
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H2O )n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m(H2O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碳水化合物
④ 一天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十分长寿
唉,这个怎么说呢?每天正常吃饭就行了,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大油大盐
⑤ 碳水摄入多少合适
不管是在休息还是运动时,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都是充当能量的来源。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内大部分细胞的能量来源,是神经细胞和脑细胞的首选燃料,也是红细胞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身体在活动时,骨骼肌可用的生物能形式——三磷酸腺苷,可以从膳食和存储在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中产生,而在此过程中所需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和来源则取决于运动的时长和强度,以及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可用量。
那么不同群体每日应该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通常可以根据其物理结构分为两类: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较小,由1个或2个糖分子组成)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较大,含有3个及以上连接在一起的糖分子)。
>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单糖 和 双糖 通常被称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最小单位是单糖。
人类的饮食中存在着常见的3种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它们都含有碳、氢和氧元素,但其结构和甜度略有不同。其中,葡萄糖分子大量存在于人类的饮食中;果糖是最甜的单糖,有时也被称为水果糖。尽管果糖天然存在于水果中,但在加工食品中也可见到——最常见的形式是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或蔗糖;半乳糖通常不单独存在于食物中,而是常与葡萄糖结合形成乳糖。
两个单糖(分子)结合在一起被称为双糖。将这些单糖结合起来的化学键可以被人体消化道中的酶反应破坏(消化)掉,从而解开变成两个单糖分子。在人们饮食中常见的天然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其中,蔗糖是最常见且最甜的双糖,由1个葡萄糖分子和1个果糖分子组成,存在于甘蔗、甜菜和蜂蜜中,但更常见的情况是蔗糖被加工成“食用糖”;乳糖由1个葡萄糖分子和1个半乳糖分子组成,因为天然存在于乳制品中,所以也被称为“奶糖”;麦芽糖由2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在食物中不常见,一般是作为较大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分解的副产物出现。当制作一些酒精饮料时需要发酵,在该过程中也会产生麦芽糖。然而,待完全发酵后形成的麦芽糖浓度较低,因此酒精饮料不是膳食碳水化合物的理想来源。
>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是由3个到几千个不等的单糖分子组成的复合体。较短的,即仅由3~10个单糖聚合形成的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被称为寡糖,而更多数量的单糖聚合在一起则称为多糖,寡糖通常存在于大豆及其他豆类植物、一些十字花科蔬菜、全谷物和一些人造食品(
⑥ 减脂期间每天摄入多少克碳水化物
那么减脂期该摄入多少热量呢?要怎么计算?
第一步:计算基础代谢(BMR)
BMR有2个计算公式,优先选择计算公式(二)。
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一):
BMR(男)=10×体重(kg)+6.25×身高(cm)-5×年龄(岁)+5
BMR(女)=10×体重(kg)+6.25×身高(cm)-5×年龄(岁)-161
基础代谢率(BMR)计算公式(二):
BMR=370+21.6×体重×(1-体脂率)
第四步: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
在Z值范围内,不同人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如下:
1. 不进行或很少进行运动的人群
蛋白质摄入量(g)=0.8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2. 一周进行1-3次低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20)
蛋白质摄入量(g)=1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3. 一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的人群(心率<150)
蛋白质摄入量(g)=1.4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4. 一周进行6-7次强度较大运动的人群
蛋白质摄入量(g)=1.8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5. 从事非常高强度运动或活动的人群
蛋白质摄入量(g)=2.2g×体重(kg)
脂肪摄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g)=(Z-脂肪摄入量×9-蛋白质摄入量×4)÷4
⑦ 一天摄入多少碳水
1.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
根据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制定的推荐膳食摄入量(RDA),普通成年人每日至少应摄入130克可消化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葡萄糖作为大脑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防止以上细胞通过酮体进行供能。这里的普通成年人是指:①年龄≥19岁;②身体健康;③非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④非健身者或运动员;⑤现阶段没有增肌或减脂目标。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制定的可接受宏量营养素分布范围(AMDRs),每日总热量摄入的45-65%应来自碳水化合物。例如:如果每日的总热量摄入为2000千卡,那么900-1300千卡的热量应来自碳水化合物,这相当于225-325克碳水化合物。
2018年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低(<总热量摄入的40%)或过高(>总热量摄入的70%)都会增加死亡率。最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全天总热量摄入的50-55%。
然而,并不是所有饮食法都遵循以上原则。一些饮食法提倡较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生酮饮食法;一些饮食法提倡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如普里特金饮食法(Pritikin Diet)。
世界卫生组织(WTO)建议成年人和儿童将添加糖(added sugar)的摄入量控制在全天总热量摄入的10%以内。添加糖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到食物和饮料中的营养性甜味剂。
碳水化合物是肌肉的主要能量来源。过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能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过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能会造成肌肉流失、新陈代谢下降、月经不调和疲劳等症状,从而影响运动水平。为了达到特定的健身或运动目标,健身者或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1)根据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AND)和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建议:运动员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6-10克/每公斤体重。例如:一名70kg体重的运动员,每天应摄入420-700克碳水化合物。如果这名运动员的运动量较小,那么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以降低到3-5克/每公斤体重(低强度训练)或5-7克/每公斤体重(中等强度训练,每天训练时间约为1小时);如果这名运动员的运动量极大(运动时间≥4小时),那么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提高到8-12克/每公斤体重;
(2)处于增肌期的健身者/运动员,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常为4-6克/每公斤体重;
(3)处于减脂期的健身者/运动员,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通常为0.5-4.5克/每公斤体重。
2. 不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虽然无法被人体(小肠)消化,但却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和憩室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如果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则会显著提高死亡率。
根据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制定的适宜摄入量(AI),19-50岁男性每日应摄入38克膳食纤维,女性则为25克。当年龄超过50岁后,男性和女性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将分别降低到30克/天和21克/天。此标准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居民(>97-98%)的营养需求。
根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制定的每日营养摄入量(DV),每摄入1000千卡热量,就需要补充12.5克膳食纤维。例如:如果每日的总热量摄入为2000千卡,那么就需要补充25克膳食纤维
⑧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难长寿,是否在断章取义
个人觉得精加工的食物、碳水化合物食物和人的长寿没有啥必要关系。
精加工的食物在古代来说还是奢侈品呢,只有达官贵人或者有钱人才能吃到,而这些食物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年到头能吃到一次也就指望着过年的时候。
食物跟人的寿命可能有点关系但还没有达到决定因素的地步。古代空气干净,水也没有污染,吃的也是没有农药残留的绿色食品,肉类也是没有激素没有添加剂的健康食品,但是古人平均寿命远没有现代人长。现在很多长寿的老人也不是就吃没加工过的食物,有些还喝酒抽烟。
生命在于运动却是实打实的大实话。很多长寿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大部分都从事过体力劳动。有些老人年纪都很大了也不放弃劳动,我姨夫快80了还下地种菜呢。即使不能劳动了,也不会在家里坐着不动,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总之就不能让自己闲下来。我家隔壁的老大爷80多了,住三楼,除了下雨刮大风的日子不出门,其他时间都自己慢悠悠的到处去走动。我妈妈70多了,也是每天都要出门走走,现在还能爬房顶整理树枝呢。
所以食物可能是长寿的基石,要摄入营养全面。最最重要的就是活动量要够,心情愉悦才是长寿的主因。
⑨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难长寿,什么是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呢
精细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日常生活过程中,常见的面包,饼干,蛋糕,奶茶,各种饮料等经过多次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反而大米饭,蔬菜,肉类和蛋类等物质,都是从自然界自然采集而来,没有经过深度加工而成物质,称为原始碳水化合物。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过程中,要尽量的避免使用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还是要以白米饭搭配粗粮为主,做到营养成分的多样化。要多吃蔬菜水果,肉类等这些原始采集过来的食物,避免使用经过二次加工的食物,比如火腿肠,果脯等。
⑩ 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难长寿,我们该怎么注意这类食物
对于食物而言,每个人口味不一。很多人喜欢吃面食,很多人喜欢吃米,但是这些食物都属于碳水化合物,现在相关专家说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很难长寿,那么我们在选择这类食物时一定要小心,碳水化合物是维持生命活动能量主要来源,所以我们在食用碳水化合物时不能过多食用,过多食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并且尽量不要去食用加工后的碳水化合物。
三、我们应该怎么样合理饮食
一日三餐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一日三餐安排要保证充足和持续营养摄入,在早上我们可以吃稀饭和馒头,那么在中午我们可以摄入一些蔬菜来均衡碳水化合物,在晚上我们可以吃一点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如奶制品和坚果,如果三餐能量摄入不足,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能量的零食进行补充,我们也要适当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但是不能每顿饭都吃大鱼大肉,这样虽然说能让我们吸收很多营养,但是对身体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