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春节老人老出汗怎么回事

春节老人老出汗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7-01 17:10:43

老年人燥热出汗怎么办急求高人帮助!!

在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老年患者因为爱出汗来就诊,他们有的一动就出汗,吃饭时更是大汗淋漓;有的是夜间出汗明显;有些则出黏汗。追问病史,有些老人患心脏病,有的患有糖尿病或甲亢,有些则无慢性病史。

中医将上述症状统称为汗证,分为自汗和盗汗。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且动则加重的称为自汗;睡时出汗,醒来汗止的称为盗汗。中医认为自汗、盗汗均为阴阳失调、膜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将汗证分为四种类型:

一、肺卫不固: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二、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三、阴虚火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九、坤宝丸、大补阴丸及更年安胶囊等。需要说明的是:更年安胶囊顾明思义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但它具有滋阴潜阳,除烦安神之功效,故只要有潮热汗出、眩晕耳鸣、烦躁失眠、舌红少苔等阴虚阳亢之症,则不分年龄均可用之。

四、邪热郁蒸:蒸蒸汗出,汗液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片)。

简易方:

1、黄芪15克、大枣5枚、浮小麦15克,水煎服,治气虚自汗。

2、乌梅10枚、浮小麦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治阴虚盗汗。也可用瘪桃干15枚、红枣10枚,水煎服,治盗汗。

需要提醒老年患者注意的是:汗出之时,股理空虚,易感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揩拭。出汗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以保持清洁。

⑵ 春天老年人应该注意什么

天气越来越暖和,大家换上了轻便的春装,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养生的好季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把握好时机,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春天,老人要注意五个“少”。

少酸

老年人春季要少吃酸,以免肝气过旺,需要增加甘味以养脾气,春天的饮食多选择麦类、薏米、豆类及豆制品、蛋类、梨、香蕉、莲藕、芹菜、鸭肉、海带等,要少吃那些黏冷肥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脏腑功能。

少湿

春季雨水增多,容易发生风湿及关节炎,所以春节应该控制好室内湿度,勤晒被褥,不在早晚等湿气大的时候参加户外运动,平时锻炼时如果出汗,要及时擦干。

少冻

春捂秋冻,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食不消,头痛,所以春季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突然减少穿衣,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抵御外邪侵袭。对于头发稀疏的老人,不宜过早的摘下帽子、围巾、避免风寒头痛、感冒伤风。若在早春的时候疏于保护,颈椎病、肩周炎等就会趁虚而入,尤其是有骨质增生的老人,还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症状加重。

少懒

春季应该多活动活动,出去春游踏青、放风筝、打太极、登山等,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多晒晒太阳,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和病毒,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少怒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由于气候、情志、饮食等因素,造成某些脏腑生理机能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机体的动态平衡,引起疾病。春天的时候,如果情绪过于急躁或者情绪起伏太大,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伤到脾脏等。所以生活中,要心胸开阔,为人大度,少发脾气,少计较,保持身心健康。

⑶ 老年人为什么天气一冷身体就不舒服

我老家有个说法,老牛老马难过冬。意思是老牛老马在冬天死亡的更多。 确实,就连人也是这样,冬天死亡的老年人明显较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是心肌梗死高发。冬天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末梢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由此导致动脉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加之冬天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极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再有冬天天寒地冻人们不想运动导致脂肪堆积,天气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食物产生热量,所以容易肚子饿,特别想吃东西而且还吃得快,由于吃得多而消耗少,从而使血脂水平升高,血黏度增大,特别是冬季节假日较多,在元旦、春节期间,人们容易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吸烟和过度疲劳,加剧心肌梗死的发生。 二是脑出血高发。冬天由于身体在低温状态下,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而且增加心脏负荷,还有,寒冷的时候人们活动减少,一些老人家到了冬天活动量就大大减少,包括脑、心肌等血液灌流因而减少。冬季因排汗减少,水也喝得较少,尤其老年人,常常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再加上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增加发作的机会。 三是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高发。在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四是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致肺心病。冬天寒冷、干燥、高热都可以损害纤毛功能和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使局部屏障功能下降而易继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另一个重要的发病和加重因素;加之冬天烧煤取暖、关闭门窗等使室内空气污染严重, 外源性抗原可以引起迟发或速发型变态反应,使支气管痉挛并导致组织损害和炎症。这些因素叠加使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致肺心病而导致死亡。 因此冬天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健: 一是合理膳食,冬天尤其要注意食物多样,平衡膳食、饮食中注意减盐、减油、减糖;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保证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每餐吃饭七、八分饱;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重视早餐,不漏餐等。 二是戒烟限酒,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适量饮酒,且应避免空腹饮用。 三是适量运动,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游泳、跑步、打球、走路等等运动方式,并重视防寒保暖。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可以凭感觉,微微出汗,就证明你达到适量运动了。走路是冬天最好的运动,世卫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数据统计: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四是心理平衡,任何事情泰然处之,自我欣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发怒和急躁。 五是保持充足的睡眠、早上起床时先在床上伸伸懒腰活动一下再起床、大便改成坐式,不要久坐或用力、定期体检等等。 另外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不能拖重了才就医。

⑷ 春季老年人运动保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春季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暖

春寒料峭。人体在运动后发热,这时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受凉感冒。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在锻炼的过程中和结束后更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在锻炼中受风寒。

二、运动量和运动幅度不要太大

在整个冬天很多老年人的活动量相对于平时大大减少,因此,刚进入春季的锻炼,应当以恢复为主,做一些活动躯体、关节的活动。

春季老年人锻炼不适合什么运动

1、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仰卧起坐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给颈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再加上,此运动对头部的变化较大,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3、爬楼梯

对于50岁以后的人来说,身体肌肉减少3%-5%,相应的平衡力也变差。(另外),在跌倒老人中,超过51%与爬楼梯相关,爬楼梯每年致死2万人。上了年纪后,关节退化,上下楼梯或爬山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平时的3~5倍,这会加速关节老化。

阅读全文

与春节老人老出汗怎么回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丘农村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703
父母发火前后我应该怎么回 浏览:997
养老院惨状图 浏览:594
香港养老院招聘外劳吗 浏览:958
长寿湖河坝 浏览:6
养生用松树皮配什么药好 浏览:190
老年痴呆症媳妇照顾 浏览:12
60岁工作网 浏览:226
东风镇有几家敬老院 浏览:926
北京四级调研员公务员退休金能拿多少 浏览:591
生产兵团什么时间发放养老金 浏览:327
体检项目做完哪些可以吃东西 浏览:339
安徽农村养老保险每月发放标准是多少钱 浏览:616
不思议迷宫竞技场为什么是养老院 浏览:758
弟能孝顺姐 浏览:513
四川社保局何时落中人退休工资 浏览:532
孝敬诵读视频 浏览:537
毕业体检怀孕怎么办理 浏览:622
幼儿园九九重阳节爷孙同台乐 浏览:759
养老金每年什么时候缴费 浏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