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老年人腿抽筋如何引起治疗办法
腿脚抽筋现象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主要由于运动过大过急,导致肌肉紧张及代谢物堆积,引发抽筋。同时,中老年人在睡眠中腿部着凉也可能引起小腿肌肉痉挛,进而产生抽筋。此外,低血钙(俗称缺钙)也是引发中老年人腿抽筋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中老年人和怀孕的女性中更为多见。
针对腿抽筋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适当补钙,并配合使用麝香虎骨膏贴敷;其次,用搓热的双手按摩小腿腓肠肌和腓神经,从下往上按摩3-5分钟;再次,当腿脚抽筋时,可以按捏人中穴30秒,有效率可达90%。
抽筋现象背后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导致肌肉痉挛。有研究表明,45岁以上的人中,约七分之一有过脚抽筋的经历。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高达一半的人曾经历过脚抽筋的不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脚抽筋现象,且大多数抽筋发生在晚上。患有周边血管病变及关节炎的患者,较易出现脚抽筋。在青少年中,约7%在过去一年中曾有过脚抽筋的经历,尤其以16到18岁年龄段最为常见。
为了减少脚抽筋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注意钙质的补充,特别是在青春期,钙质缺乏更容易引起抽筋;晚上睡觉前对易抽筋部位进行伸展运动;睡觉时注意两小腿的保暖,可多穿些衣物使手脚保持温暖;避免足板过度下垂,即睡觉时不要让足板过度下垂;文献指出,维生素E可能减少发作次数,但尚未有定论。
当小腿正在抽筋时,可以尝试将痉挛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并将抽筋的脚板向上扳。抽筋过后,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此外,民俗疗法中建议以手指用力按压人中穴位的方法,也可以尝试。虽然脚抽筋痛得人半夜醒来,但庆幸的是,它不会带来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