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怎么练出丹田气
1.上吸下呼法
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适为度。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真气被吸到头顶(百会穴处),呼气时,意想真气从百会经印堂穴流到中丹田处(膻中穴区域)。呼吸一定要匀、缓、自然,意念一定不要过重。每天早、午、晚练习三次,每次20~30分钟,大约3~10天即会感到每一呼吸时,即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此法习练1~5天时,可产生中丹田紧张感,属正常现象。
当每一呼气即感到热流注入中丹田时,则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慢慢地热流自然向下丹田处推进。经过5~15天习练,即可达到每次呼吸时,都会感到一股热流注入下丹田。此时脾、胃、肠、膀胱、肾等疾病都会好转或痊愈。
当感到每一呼吸时有股有流注入下丹田时,此时再练时,呼气要轻轻地止于下丹田,呼气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再过5~10天,即感到丹田气足,明显有一气团存在,此即气丹产生,再继续习练,经络及大、小周天将逐步打通。
2.金丹直灌法
端坐或盘坐,姿势皆同上。自然呼吸。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黄色真气聚成一乒乓球大小的金丹,呼气时意念金丹穿过头顶百会穴慢慢地沿着中脉降下丹田。如此吸气聚金丹,呼气降金丹,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大约经过30~40天的习练,即可感到金丹(气团)的存在。
3. 旋转金丹法
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自然呼吸。意想下丹田处又金黄色的一个鸭蛋大小的金丹。双手交叠轻放在下丹田处,然后均匀、缓慢地逆时针旋转120~360圈,然后再顺时针旋转120~360圈。每转一圈大约5秒钟,每天2~3次,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热胀,气丹转动感。
4. 呼吸封丹法
姿势同上,呼吸自然。先观想下丹田处有一鸭蛋大小的金黄色气丹3分钟。吸气时意想鸭蛋大小的气丹胀到足球大,呼气时意想气丹恢复到鸭蛋大小。每天习练2-3次,每次30~40分钟,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丹存在。
5. 自然归回法
此法适合练功有一定的根底的人,即全身经络或大小周天都畅通无阻的人。坐、卧、站均可,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似守非守下丹田有一鸭蛋大小的金丹。吸气时观想宇宙间真气通过全身毛孔进入体内,呼气时观想或内视全身经络里的精气流归下丹田并聚集成丹。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坚持习练30~60天,可内视或感觉到下丹田处有一光丹形成。
⑵ 老年人呼吸困难怎么办
老年人的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很多,有肺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哮喘(发作性呼吸困难)、肺炎、肺不张、血气胸、肺癌等;还有心脏的疾病,如心衰等;还可能是贫血代偿引起。总之,呼吸困难的病因很多,再加上老年人的肺顺应性降低和心肺疾病发生率增加,原因可能是多种的,病人还有没有胸痛、胸闷、咳痰、咯血,呼吸困难时发作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有没有什么诱因,所以,光凭呼吸困难就诊断疾病是没有根据的,光凭呼吸困难就予以治疗也是荒唐的。 首先查明原因,去医院拍个胸片或者CT,做个肺功能。接下来根据病因采取治疗。
⑶ 老人肺功能较差,应该怎么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运动,心肺功能不好,肺活量比以前大幅度下降,对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了影响。特别是老年人肺功能比较差,可以做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进行调节。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所需的检查之一。主要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大小,早期检测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药物或他治疗方法的疗效,确定呼吸困难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对危重患者的减数。
⑷ 老年人如何养“气”
中医相对于西医来说,是很有特色的。其中,对养气调气的看重,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中医所说的“气”是什么意思呢?理解起来还是很简单的,“气”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平常的呼吸,或者说,人平时呼吸健康与否,就是他身上的“气”健康与否的表现。
老年人因为上了年纪,或者由于没有好好保养,身体各方面的器官功能都会慢慢衰退,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气息”往往会会逐渐下降,变得没有年轻的时候那样强盛。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或者很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就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内部的器官发生了问题,影响了气息。
俗话说,“静心养气”,也就说,安定心神,就可以调养人的气息,可以有利于人的健康。老年人更应该要安定心神,平时不要因为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情就动了怒气,平时也不要一个人长时间独处,多与亲人或者朋友接触接触,这些都是静心养气的好方法。
老年人养“气”,应该从日常饮食开始。保证适当的营养,可以大大增强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寿命,使气息均匀,可以使老年人身体更加健康长寿。老年人不要吃那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不能偏食,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等。
老年人养气,一定要培养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说,每天最好都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这些好习惯很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养“气”,应该注意锻炼身体。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系统也在慢慢退化,这样的时候更应该注重锻炼身体,以便让身体血流通畅,使气息均匀,进而保护整个身体的健康。
⑸ 老年人腹式呼吸的具体做法是什么样的
老年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患袭者可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其要领可总结为个三十二个宇:思想专一,放松肩背;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具体做法:取安静、舒适体位,排除杂念,放松紧张的呼吸肌群。练习从呼气开始,初练时可先用诱导呼吸法——手按上腹部,呼气时上腹部慢慢下陷,并用手轻轻加压;吸气时,上腹部对抗手的压力徐徐隆起。
呼出的气要经口。嘴唇收缩成吹笛状,将气体通过缩小的口慢慢吹出。吸气时,气应经鼻,空气经过鼻腔内曲折的鼻道粘膜的吸附和鼻毛的过滤。以减少低温和灰尘对气管的刺激。要有意识地细呼深吸。为使支气管保持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呼气时不可用力,以防气道过早闭塞。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深长缓慢,以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的交换。
有人主张练腹式呼吸时,采取立位,体稍前屈,以减小腹肌张力,有利于腹部的鼓瘪。
⑹ 老年人健肺操怎么做
老年人健肺操怎么做
老年人健肺操怎么做,要知道健肺操让大家在运动同时能够让肺也运动,同时也有助于抗疫同时提升免疫力!尤其是当前新冠愈发严重的`情况下,那么老年人健肺操怎么做?
1。伸展胸廓
站立且双臂下垂,两脚间距同肩宽。吸气,两手经体侧缓慢向上方伸展,尽量扩展胸廓,同时抬头挺胸,呼气时还原。
2。转体压胸
站姿同上。吸气,上身缓慢地向右后方转动,右臂随之侧平举并向右后方伸展。然后左手平放于左侧胸前向右推动胸部,同时呼气。向左侧转动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3。交叉抱胸
坐位,两脚自然踏地。深吸气,然后缓缓呼气,同时两臂交叉抱于胸前,上身稍前倾,呼气时还原。
4。双手挤压胸
体位同上。两手放于胸部两侧,深吸气,然后缓缓呼气,同时两手挤压胸部,上身前倾,吸气时还原。
5。抱单膝挤压胸
体位同上。深吸气,然后缓缓呼气,同时抬起一侧下肢,两手抱住小腿,并向胸部挤压,吸气时还原,两侧交替进行。
6。抱双膝压胸
直立,两脚并拢。深吸气,然后缓缓呼气,同时屈膝下蹲,双手抱膝,大腿尽量挤压腹部及胸廓,以协助排除肺中存留的气体,吸气时还原。
注意:
1。以上“呼吸健肺操”可以依次做完,每次重复5~8次;年老体弱者,也可选其中二三种做,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做2~3遍。
2。做操时以腹式呼吸为主,要求吸气深长,尽量多吸;呼气缓慢,尽量呼尽,在做完每一个动作时,应保持姿势数秒钟,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
“健肺操”的作用:
☆ 改善肺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或加重。
★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加活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
★改善呼吸形式,提高呼吸肌力量,提高呼吸效率,促进排痰。
★增强体质,防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
★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促进排痰,加速康复。
适合哪些人?
肺康复呼吸运动操适合所有健康人群,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癌。以及外科手术术前、术后呼吸功能锻炼。
锻炼时注意事项:
1.每次都是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
2.做的速度不用快,次数因人而异,以活动后稍感气促、不感疲劳为宜,可每日练习2-3次或每周三次。如有出汗,及时擦干,注意保暖。
3. 肺康复呼吸运动操坐、卧、立位均可进行。
4.锻炼应在医生允许、专职护士或家属看护下进行,穿宽松衣服、运动防滑鞋。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谨防跌倒、扭伤和过度劳累。
⑺ 中老年人慢阻肺简易呼吸训练法是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来、肺气肿自、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如何平安过冬,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综合防治措施中,药物固不可少,尤其是急性发作期更需及时用药。但归根结底,最根本的防治仍然是提高自身抵抗力,也就是说要把着眼点放在加强自身的防护上,“拒敌于门外”才是上策。本文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呼吸训练法,具体说就是坚持做呼吸操,其目的是通过增强隔肌活动,加大肺通气量,从而改善肺功能。这种呼吸操不需任何设备和条件,室内室外都可进行,具体可分为卧位法和立位法。
卧位法:仰卧,头部略垫高,双手自然放在腹部,作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胸壁尽量外挺,用吹口哨嘴形缓慢呼气,每分钟8~10次,每次3~5分钟,每日3~5次。
立位法: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作深呼气,同时两手压迫上腹部,缓慢将气呼出。吸气时,头向后微仰,尽量挺腹。
应说明一点,这种呼吸训练法只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量力而行,强度不宜过大。它只适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稳定期和康复期,不适用于急性发作期。虽然有部分患者的经验显示,呼吸操训练法使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否所有患者都见效,则尚难定论,毕竟各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