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特点
·脂肪蓄积,血脂上升
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加上活动量较少,需要的热回量也较低,此时如果摄答取过量餐食及点心,体内会积存过多的热量而肥胖起来。老年人体内总血脂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主要是总胆固醇量增加,甘油三酯也明显增加。·骨质密度降低
40岁以后骨密度逐渐降低,老年以后骨胶质减少,钙含量降低,使骨质疏松和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4.6%。
·蛋白质合成速度减慢
老年人体内蛋白质合成与分解速度明显低于年轻人,容易出现血液中蛋白含量降低,发生水肿和营养性贫血;在受到外伤或感染时,痊愈及恢复得缓慢。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老年人代谢减慢,各器官随年龄和体内自由基伤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对外界和体内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减低,体力下降。
⑵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有什么变化
人过中年,身体各系统的功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1)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降回低,记忆力减答退,手脚不灵活,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比较迟钝,干事情容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慢
。但另一方面,中老年人思想易于集中,各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较巩固。
(2)躯体形态的变化表现有,皮肤干燥,起皱纹,牙齿逐渐脱落,头发变白或脱落,肌肉的弹性差。视力、听力减退,消化力减弱。
(3)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肌萎缩、硬化,血管壁变硬,管腔变小,血流阻力加大,所以常易引起动脉压升高,使心脏负担加重。
(4)呼吸系统表现为肺泡壁弹性降低,肺泡萎缩,肺活量减小,积存在肺泡里的残气量增加,容易造成肺气肿及呼吸困难。
以上变化是从中年向老年过渡中逐步发生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出现。
⑶ 中老年骨与肌肉的变化是怎样的
正常人体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由关节相连,肌肉附着于骨骼上,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牵动有关的骨骼,可产生各种运动。
全身的骨骼按人体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每块骨都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可以供给骨组织的营养,如骨膜损坏了,骨就容易坏死,骨膜附于骨的表面,其骨膜里边是骨密质,骨密质的里层呈网状为骨松质。长骨(四肢骨)的中间部分骨密质增厚、骨松质减少,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隙,称为骨髓腔。在各个骨的骨松质的网眼内和长骨的骨髓腔中充满着骨髓。中年人长骨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松质内是红骨髓,保持造血功能。
骨是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骨胶原纤维和骨基质,其中的骨胶原纤维在中年人初期约占骨重量的1/3,使骨具有弹性,不易折断,而其中的无机盐约占骨重量的2/3,随着年龄的增加,骨盐逐渐增加,骨更坚硬,但脆性增加,弹性减小,因而年龄越大,骨越容易发生骨折。
人体的肌肉包括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人体的运动主要靠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绝大多数的骨骼肌附着于关节的两端,跨过一个或二个关节。
由于各肌肉群的收缩和舒张,人的机体才能完成各种精确、复杂的动作。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与运动关系极大,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发达,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肌肉发达。正确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肌肉与骨骼的营养也可以得到改善,骨骼的物质代谢增加,可以增加骨质的弹性及韧性,从而延缓了骨的老化过程。
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如腰椎、颈椎及一些关节常可见到骨刺。中年后期,在股骨颈、肱骨近端及椎体等处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较轻微的外伤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
⑷ 如果年轻的时候练的肌肉非常强壮,到了老年会是什么样子
阿诺德施瓦辛格,曾经的肌肉型男大肌霸!获奖情况如下: 1970 世界先生 1969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业余组宇宙先生 1968 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国际先生 1968 德国力量举锦标赛冠军 1967 全国业余健美协会业余组宇宙先生 1966 欧洲体格最佳的男人
除了健身,施瓦辛格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网络中介绍,阿诺的性欲很强,身边有很多女伴,自从与太太离异后,每天都有女伴满足他的性需求,阿诺也把性爱当成了“健身“的一部分。看了这张照片,你更应该相信“英雄不老”,老肌霸长存
⑸ 那些每天都要吃蛋白粉健身的肌肉男,老了以后身体会变什么样
可以说在健身圈里,只要是健身人士似乎都听过或者说用过蛋白粉,而且绅士觉得,使用蛋白粉补剂的健身者,大多一旦开始使用后,便很难在停止下来,并不是说蛋白粉具有上瘾性,而是蛋白粉确实能够为健身者提供不错的优质蛋白质,相比其他饮食来说,蛋白粉的性价比高,而且最主要是方面啊,就像喝水一样简单,相信大部分的健身者都会与绅士有同样的感觉。
关于蛋白粉,其实不要想得太过于复杂,蛋白粉就是一种补充蛋白质的食物,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副作用和坏处,有人说蛋白粉吃多了会对肾脏造成负担,但是你吃过度的肉类食物,同样会对肾脏造成负担的,人体的三大营养元素蛋白质,是不可缺少的,只要掌握好用量就好。
你觉得蛋白粉会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⑹ 肌肉和衰老有关系不想衰老变快,老年人该如何正确锻炼
蛮好的问题。
人衰老,肌肉骨骼的衰老占了很大一部分
肌肉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造成肌力和肌耐力的下降。 25岁之后,每10年肌肉量就会下降3%~5% ,这主要是运动量的减少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神经系统使用率的降低, 50岁之后,肌肉质量则会急剧下降,每10年平均为5-10%的流失率, 60岁左右时,如果没有任何的力量训练,每年可能会流失大约0.5公斤左右的肌肉。
骨骼密度
骨密度流失的更加厉害,大约每10年就可以减少30%左右。 骨密度的减少,增加了骨骼的疏松程度,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的脊椎更脆弱而背部弯曲,形成驼背,导致行走困难,给生活带来极大碰闭不便。女性则面临着比男性更为严重的骨质疏松问题。
骨骼与肌肉随着年龄增加而流失,不仅仅会让日常生活活动更加困难,同时也增加了跌倒骨折的风险,尤其是髋关节的损伤会立即降低身体机能。
老年人如何正确运动
第一,评估
任何老年人的运动前,都需要进行身体的评估,无评估不训练。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评估很重要。
第二,运动
力量训练至关重要,肌肉的流失,导致了骨骼密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了衰老和一系列骨折的发生。 因此,力量训练,无论男女,特别是女性,更应该重视起来,力量训练能够延缓骨骼密度的流失,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衡协调能力,防止跌倒。
除此之外,还必须 增加有氧耐力训练,可有效降低静息心率,心压和血脂情况也会得到改善, 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心脏负荷更轻。
有氧训练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衰老的发生。
第三,强度
大部分的老年人, 每周应该进行5天,第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 包括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以及 每周至少两次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刚开始以自重训练为主,以蹲,拉,推,举的动作模式为主。建议每次力量训练,使用8~10个动作,重复10~15的量进行训练。
还有得平时多 进行一些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练习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老年人在训练时,安全第一,循序渐进,还要特别注意渐进式的热身和冷身,确保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充分伸展,以免受伤。
除了运动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休息和心态的调整。
单纯的运动只是生理上的改善,还不足够有效的延缓衰老。
第一,饮食
合理膳食,科学饮食,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 不建议乱吃补品中药,自我调理等。食补是最能延缓衰老的方式。
第二,休息
睡眠的重要性,对于老年人无比重要,身体大部分的恢复都在睡眠中完成,加上力量训练比较疲劳, 因此,好的规律的睡眠重要。 不仅仅是睡眠,外出徒步, 旅游 ,也都是一种放松和休息。
第三,心态
决定衰老的最大因素,或许就是心态了。 人老心不好,保持好心态重要,凡事看开一点,看淡一些,心态不急不燥,平平和和的,比什么都强,这也是抗衰老最大的资本。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您。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肌肉和衰老有直接关系。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会出现老化,这是自然规律;但人们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不愿意去做“适当的”运动而导致肌肉加速老化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生态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用进废退,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如果不运动,肌肉都会老化。如果不想衰老变快,老年人只有一个办法:运动;至于如何正确运动则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根据我的经验,在中老年人中间,人与人的运笑厅裂动能力差别也是蛮大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 体育 锻炼。这里面的原则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做一些对自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如果一项运动,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比如像目前大家极为推崇的散步,那么这项运动对于你来说也就是活动一下筋骨,几乎谈不上是 体育 锻炼,所以效果也就一般般。
实际上,锻炼的真谛就是“挑战性”,就是不断突伏察破自我,当然要在当事人能力允许范围之内。一个人的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见过一些中老年人,他们的运动能力真的跟30多岁的青年人差不多,无论是力量,还是跑跳能力都不惧青年人,这说明他们的生理年龄也就是30多岁,尽管他们的实际年龄已经50开外了。
我的意见是老年人也不要过去保守,在自己能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稍稍做一些对自己来说有点挑战性的运动,才能避免自己的能力出现滑坡,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一个正常的普通人,肌肉力量的自然增长,通常在成年前增长的很快。肌肉体积的增长与力量的增长成正相关比例。身体发育成熟后,只有经过超负荷训练,也就是负重练习,才能使肌肉力量与体积得到增加。
如果不进行力量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与其它器官系统一样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和其它脏器并不同步,其衰老的速度往往要快于大脑中枢与各个系统的脏器。
男子在25岁之前进行超负荷的肌肉练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女孩大约10岁之前与男孩的力量增长一致,之后力量增长速度变慢。20岁之后,力量增长达到最大值,虽然睾酮比例比男子少,但由于是很好的年龄段,同样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为一个自然人,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肌肉力量自然增长最大,以后逐渐下降,以每年1%的衰退速度递减。65岁的老人,其力量大约只有年轻人的70%-80%。总之,30岁是个肌肉衰退的信号和分水岭,以后的岁月,肌肉与力量都会不同程度地逐渐走向萎缩与衰老。
但现代 体育 运动的研究证明,只要您采取超负荷的力量练习,无论您的身体是30岁还是40岁,甚至是50岁或60岁。都会不同程度地阻止机体衰老的速度,保持线粒体的供能效果,保持各种酶充满活性。
而60岁以上的老人经过系统的训练,其肌肉体积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值变化。而且还会拉动阻止骨骼系统的衰老速度,保持较多的有机质以及对钙的吸收能力,骨密质与骨小梁的排列更加符合力学规律。一旦到了80以上的高龄,仍然保持不塌的身躯与高效的行走能力。
但老年人在进行超负荷力量练习时,更要注意运动量的循序渐进与强度递进。间隔的运动时间与次数更要相对延长,恢复时间有时甚至需要三天到四天。由于正处在负氧平衡的年龄段,应该摄取更多的优质蛋白,新鲜水果与蔬菜。晓行星祝您 健康 !
肌肉流失是衰老外在表现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性衰老不可避免的问题,只能想办法降低肌肉流失的速度,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减缓肌肉流失,离不开力量训练,相比于青壮年时期,中老年需要维持更高的训练量,因此,老年人也不必对力量训练有心里负担。
从体能的角度来说,力量是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最容易提高的,不必担心没有基础。从徒手训练到小器械训练、杠铃训练,从轻重量到大重量,逐步过渡、提高,“人老先老腿”,力量训练从腿开始,深蹲是值得选择的动作!
有锻练方法走路
⑺ 肌肉在什么年龄开始萎缩
从中年开始,肌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收缩。你可能在老年人身上见过肌肉,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减缓肌肉的缓慢萎缩。
肌肉萎缩是怎么回事?与年龄有关,可以通过这些方法缓解
肌肉萎缩实际上是由于横纹肌缺乏营养而引起的。大多数症状是肌纤维变薄甚至消失,在某些情况下,肌肉体积缩小。大多数肌肉萎缩症患者是由肌肉本身的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这种肌肉萎缩要多加注意,因为一旦开始萎缩,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然而,这些类型的萎缩是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其实,肌肉萎缩性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肉无力以及长时间卧床,同时还会引起肺炎、压疮等疾病的发生。
⑻ 老年人的运动系统有哪些变化特点
人到老年,如果步履稳健敏捷,行动自如,会给老年人精神上和生活上带来极大乐趣和慰藉,是晚年生活的一大幸事。但往往事与愿违,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内的运动器官必然发生衰老和退化,表现为骨质疏松,肌肉松弛,关节僵硬,四肢屈伸不便,全身行动迟缓,应激能力减退等衰老现象。
骨骼
老年人骨骼的变化,主要是骨钙出现负平衡,故骨骼开始萎缩,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出现骨质疏松。钙的负平衡现象是从中年以后开始的。据统计,在50~80岁之间,每增加10岁,男性骨皮质厚度减少5%,女性减少7%。有人认为,不同的骨骼,骨皮质变化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掌骨在45~50岁时骨皮质开始变薄,肋骨70岁时才开始萎缩。二是老年人骨骼内的化学成分也发生了变化,骨内的有机质如胶原、粘蛋白等减少,无机盐如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钙等增多。青年人的骨骼中无机盐含量占50%,中年人为66%,而老年人则达80%。无机盐含量越多,骨的弹性和韧性也越差,骨质疏松,脆性增加,容易骨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人到中年怕跌跤”,其原因就在于此。三是老年人的椎间盘也收缩变薄,背呈弓状。身材变矮,称为老缩。男性老人平均缩短身长的2.25%,而女性老人为2.5%。
关节
老年人关节的变化,主要是老化,滑膜萎缩,分泌滑液减少;关节软骨变薄,弹性降低,增生而骨化;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老化,易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形成慢性老年性关节炎。
肌肉
老年人肌肉的变化主要表现是肌肉在体重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如30岁的人,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3%,而60岁以上老年人,仅占体重的25%。医学家研究后认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营养障碍,近侧轴索的轴浆停止流动,是造成老年人肌肉萎缩的重要原因。也有人认为,人从30岁起,肌肉的功能开始下降,男性较女性更为显著。女性在70~80岁时,手肌的强韧度减弱30%,而同龄男性则减弱58%。双手的握力降低,55岁的人,其握力是16~45岁的人握力平均值的86%,65岁则为80%。老年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绝对或相对不应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必须经过较长的发动时间,才能达到其最高能力。
活动
活动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的生理机能。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如果骨骼肌长期得不到活动就要萎缩。有人做过实验,让健康人躺在床上,禁止下地活动,给其充分的营养,几个星期之后观察,骨钙丢失1%~2%。也有人测量过网球运动员的胳膊,持球拍的肱骨比对侧肱骨粗壮。
我国的劳动人民,秉承古人的良好生活习惯,黎明即起,参加各种劳动,坚持晨间锻炼,使多数中老年人能够保持动作灵巧,精力充沛,给人以“永葆青春”之感,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这种做法值得提倡。但是,中老年人的运动,必须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