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焦虑症表现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
一、正常心理反应与精神病理综合征
情绪低落和紧张不安是人类常见的两种情绪反应,每当亲人离丧,身染重病,或事业遭受挫折时,往往感到心情压抑,伤感或沮丧,出现抑郁反应;而在处境危险,面临威胁,或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捉摸不定时,便会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产生焦虑反应。抑郁是对已经遭受不幸的消极心理,如婚姻破裂,考试失败,持续时间可能较长而焦虑则是对尚未发生,预期将会出现事件的紧张心情,如手术前夕,或慈母倚门时的心态;手术过后,或游子归家,紧张不安也就会很快消失。患躯体疾病时,慢性病多伴有抑郁情绪,而原因未明的急性疼痛则可引起严重焦虑。
在下述情况之一出现的抑郁和焦虑,则应想到精神病理综合征——抑郁症或焦虑症:(1) 没有明显的心理的或躯体的原因而有持续较久的情绪低落(2周以上)或紧张不安(6个月以上);或反复发生短暂的惊慌恐惧;(2) 有一定的心理或躯体诱因作前导,但引起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严重而持久;特别是诱因已经消失,而情感障碍并无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时;(3) 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学习或社会交往;(4) 除情感障碍外,同时还有认知,行为等偏离正常;如: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罪,反复自伤或试图自杀等。
二、典型与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可大致区分为抑郁发作和恶劣心境两种临床表现,焦虑症则分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其临床特征各不相同,典型的症状识别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的病例颇为常见,例如:
1.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诉的抑郁症: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或兴趣丧失,缺乏乐趣,是抑郁发作的两组基本症状。但许多病人并不主动向医生吐露抑郁心境,而是诉述胃肠不适,食欲缺乏,或部位不定,性质模糊的疼痛;一些病人虽有不愉快的表情,但往往被医生理解为对躯体不适的自然反应,未予重视。恶劣心境则以慢性 (病程2年以上)程度较轻的抑郁症状为其基本特征,常主诉为头痛头昏,睡眠不佳,四肢无力等躯体不适,如仔细了解,并不难发现在其躯体症状的后面,存在着长期的心情沮丧和兴趣缺乏。
2.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诉的焦虑症:广泛性(不局限于任何特殊情境)和持续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以及相伴随的颤抖、肌肉紧张、出汗、头晕、心悸等植物神经症状是广泛性焦虑的典型特征。一些病人突出头晕,心悸等躯体不适,作为主诉前来就诊。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症的基本特征,常突然发生心悸、胸痛、气急、头晕、哽咽感;并常伴有濒死感,不真实感,害怕失控或发疯,急切求得帮助。但伴发的症状往往被病人或医生所忽视。
3.抑郁与焦虑合并:虽然抑郁和焦虑是两类不同的精神病理综合征,但两者可以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约 60% 以上的抑郁症常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而焦虑症伴有持续的情绪低落者并不多见,抑郁和焦虑症状都很明显的病例,称为焦虑性抑郁,是抑郁症中的一种亚型。
三、漏诊和误诊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在人群中都有大量抑郁症和焦虑症病例没有被识别出来,漏诊的原因可能有:(1)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精神障碍,不来找医生;(2)就医者强调心理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使医生把抑郁和焦虑情绪理解为正常人的心理反应;(3) 当就医者突出某些躯体不适,以此作为主诉,前往全科医师或某专科医师处求治,则可造成误诊。
四、治疗的误区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处理共同原则是:(1)尽早开始治疗,防止疾病慢性化;(2)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两者不宜偏废;(3)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采用抗抑郁剂,如三环类,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阻滞剂等;而治疗焦虑症则应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剂;(4)治疗时间应充分,在症状控制之后,应继续治疗;一般病例整个治疗时间不应短于3年,有的病例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巩固,以防复发。但不少人对这两种病的治疗往往存在一些误解。最常见的是:(1)认为“心病要用心药医”,担心药物有副反应,不愿采用药物治疗,更拒绝长期服药巩固;(2)对抑郁和焦虑两类症状混淆不清,不能针对症状选择用药;(3)用药剂量偏低,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4)对药物起效较慢一般都要在达到治疗剂量后1~2周,甚至4周以上才开始显效认识不足,用药不到1周,甚至还没达到有效剂量,便认为该药无效,匆忙停药或改药;(5)用一种药物无效,便怀疑诊断是否正确,不能坚持改用另一种药物治疗;(6)治疗见效便立即减低剂量或停药,往往导致复发;多次复发,疗效逐渐下降,可演变为慢性难治的病例。
抑郁症和焦虑症在目前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两种常见病,只要能正确识别,按照治疗原则作出恰当处理,预后大多是良好的。
14
其他回答(2)
B. 治疗老年焦虑症有什么方法
老年焦虑情绪继续严重,就会演变成为老年焦虑症,对老年焦虑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药物治疗虽然是主要部分,但还考虑到老年焦虑症的发病比轻壮年有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单调、寂寞,若无子女在身旁孤独感更甚;还有生活上的困难,对心理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此外,老年人合并躯体疾病,也要同时治疗,要考虑到多种药物应用的相互作用。
(1)利用药物治疗
一种是苯二氮类药物,这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品种很多。
还有一种非苯二氮类药物,属于新一代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由专科医师进行。
选用抗焦虑药物要注意充分考虑到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特殊心理,即更担心药物副作用、关注药品说明书的每一个细节、服药依从性较差、喜欢选用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进行卫生保健。因此,老年用药要以“安全为主、疗效其次”为原则。选用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类。
(2)采用心理治疗
常用的有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和支持疗法等。
(3)利用认知疗法
这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4)“迪普音”音乐疗法
迪普音是一种对频率、相位都进行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它的频率与人耳固有频率相同,能够在耳蜗、耳前庭狭窄的空域内引起共振,并通过共振对中耳、内耳进行按摩理疗,对耳神经能起到调剂的作用,减轻耳前庭功能紊乱状态,反馈到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脑垂体,帮助内啡肽生成,降低、平抚焦虑不安的情绪。
(5)选择支持疗法
老年焦虑症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问题,需要有人来帮助和支持解决,尤其是让亲属的参与更为重要。
上面介绍的几种心理疗法,我们老年人尽量不要自己实施,应请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来实施。我们要相信,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恰当的心理治疗,老年焦虑症会得到明显改善,并可争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C. 治疗老年焦虑症的药物有哪些
一些抗焦虑药一般都比较适用于躯体情况比较好的老年人,有苯二氮卓类的药物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尤其是新型的抗抑郁药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等,小剂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也对焦虑症有治疗的意义,这些使用要充分考虑他的安全性,要低剂量缓慢加量。
D. 老年人患了焦虑症应该怎么治疗
如果有严重焦虑症除了去正规医院看心理医生,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用药,你也可以自我调节。
焦虑症的自我心理治疗:
1、每天吃谷维素,一天3次,一次2粒,这会舒缓你的神经,帮助你睡眠。
2、用森田疗法,就是不把身体的症状放在心里,身体的不舒服,都是错误的信息,你不理会这些不舒服,你的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3、用系统脱敏法或厌恶疗法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焦虑情绪或想法就用力弹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这也是一种强化。
4、放下你的担忧,你的担忧都是扩大化的结果,人都是生活在担忧之中,人生下来就有万一,我们要接受这种万一。
5、当你紧张,非常不舒服的时候,做深呼吸,心理暗示自己,我的症状等会就好了,这是焦虑症的症状,是身体的错误信息,等会就好了,时间长了就好了。
E. 得了老年人焦虑症怎么办
老年焦虑症可通过心理,生物和药物方面进行治疗。对于轻度焦虑,一般建议采用心理疗法和生物疗法,帮助老年人改善情绪反应。如果达到中度或重度焦虑,就需要考虑药物,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对于生物疗法,一般建议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当时的情绪,还可以防止老年人再出现情绪反应。心理疗法多为放松训练,冥想疗法,催眠疗法,也能有效改善焦虑。
F. 中老年人如果特别焦虑的话,吃什么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焦虑症慢慢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常见疾病。我应该用焦虑怎么办?焦虑不安,我应该吃什么?我逐渐成为每个人一般都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焦虑症的护理和饮食信息。
老年人焦虑患者的食物:
1,避免食物,辛辣,腌制,熏制等。还有刺激性食物,另外,患者应该选择食物适合自己的体质。
2,增加了足够的水分,保持了内脏的正常需求,润滑肠道,促进身体中有害物质的排泄。
3,老年人焦虑患者易于失眠,加上心理焦虑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它是及时的补充营养,以帮助老人的身心健康。建议专注于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热饮食,并注意博物馆的食物以保持粪便的亮度。
G. 老年人情绪调节的方法
1、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也不该,那也不该。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
2、对于患有抑郁的老年人,可以学着绘画,几个平时沉默寡言的老人围在一起,各自用笔作画,画好之后可以开展评比,老年人的抑郁心情被驱散,自然就会开口说话。老年人患者用印刷体一笔一划的写一定数量的美术字,写好后进行品比,优胜者有奖励。老年人专心于写字,有利于心绪的稳定。
3、老年焦虑症的治疗要学会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
4、老年性焦虑症的行为法: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经过学习和训练得以调整和改造,并建立新的正常的行为,这就是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行为疗法一般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行为塑造法、标准奖励法、松弛疗法、技能指导法、自我调节法、生物反馈法等等。
5、治疗老年焦虑症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焦虑症的治疗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6、老年性焦虑症的暗示法:治疗焦虑症有哪些方法?专家说,暗示法也是焦虑症的缓解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在患者清醒或催眠的状态下进行的,它可通过催眠暗示疗法使得患者进入催眠状态,然后用言语进行暗示。
7、 老年人要经常参加一些户外的集体活动,参加旅游团等,通过每次出门旅行认识一批朋友,不但可以改变精神状态,对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哮喘、神经衰弱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8、认知疗法。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H. 老年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你知道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吗
什么是老年焦虑症焦虑症是各种神经症的一种常见表现。患者主要是以情绪的焦虑烦躁不安、反复发作、自我的体验与现实的处境不符为主要特征,从而导致睡眠障碍以及多种的躯体症状为特征。
从中医来说,焦虑症的辨证,从心从肝从肾来辨证的居多,然后用一些疏肝平肝、解郁柔肝、健脾舒肝,还有补肾角度来用一些药,就是这种个性化的治疗。还有一个,从心理治疗。就是常用的专业的一些心理医生,会有一些专业的疗法,比如说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还有知识疗法,这也很重要。但是这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找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实施,然后药物配合心理治疗,这样治疗的话就是会效果更好一些,能够让老年焦虑症得到一个很好的缓解。
I. 老年人得了焦虑症怎么办天天胡思乱想的不得安生,有什么方法治疗么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
1.、每天吃谷维素,一天3次,一次2粒,这会舒缓你的神经,帮助你睡眠。
2、用森田疗法,就是不把身体的症状放在心里,身体的不舒服,都是错误的信息,你不理会这些不舒服,你的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3、用系统脱敏法或厌恶疗法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焦虑情绪或想法就用力弹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这也是一种强化。
4、放下你的担忧,你的担忧都是扩大化的结果,人都是生活在担忧之中,人生下来就有万一,我们要接受这种万一。
5、当你紧张,非常不舒服的时候,做深呼吸,心理暗示自己,我的症状等会就好了,这是焦虑症的症状,是身体的错误信息,等会就好了,时间长了就好了。
6、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宁等,可以口服也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如果焦虑伴有抑郁,服用多虑平、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良好效果。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如果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并进行密切配合性的自我治疗,不长时间一定能摆脱焦虑。
J. 如何治疗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老年焦虑症指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的焦虑症。临床上的表现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焦虑症表现相似,包括生理性焦虑症状、心理性焦虑症状。老年焦虑症的特点是症状持续的时间更长,对老年人带来影响更大。在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抗焦虑作用药物、抗抑郁类药物治疗老年焦虑症过程中,应需充分考虑和重视药物老年人的生理特殊性,其药物造成的影响可能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