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长寿的“画仙”101岁登华山 108岁作画!
晏济元(1901年7月11日——2011年2月10日),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洲散人。
七岁从父习书画,古典诗词、魏晋书法,并在求学中钻研理论技艺。书画风格飘逸洒脱,堪称“晏氏画风”一代宗师。
涉足甚广,诗、书、画、印四位一体。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同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子、于右任、谢无量、何香凝、谢玉岑等交情深厚,从艺一生,影响甚巨。
《红荷图》
毛主席70大寿时,应郭沫若之邀,作国画“红日青松园”以赠,深受毛主席喜爱;1964年,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画展,
朱德委员长观后称“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家学渊源
1901年,晏济元先生出生于内江。曾祖父是道光时期的进士,父亲是清末秀才,因擅长书画、治印而在周围十里八村享有盛名。晏济元天资聪颖,耳濡目染,幼时便表现出对书画的喜爱,经常四处涂鸦。
《水仙》
7岁开始,晏父便教导他书画技艺,在艺术上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晏济元学画并未上过专业学校,幼年习画,主要学习方法就是反复临摹石涛、八大山人等名家的名作,注重用墨自然,眼随心动。其书画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木笔纹鸠》 纸本设色 105×54cm
他主张“学古要敌古,创新要破新”,在绘画上强调“学画必先学书,书成而后学画,必有成就”。为此,他在书法上下过苦功,功力很深。由魏晋入手,上溯篆隶、遍临历代名碑法帖。他的书法篆、隶、楷、行、草无所不精,尤其是行草,行笔自然,飘逸潇洒。
《漓江红帆》
他在绘画上,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画往往给人一种豪放、气度不凡的感受,而花鸟中最精湛的当推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栩栩如生的荷叶,令人叹为观止。
从2010年10月开始,晏济元就不愿说话,不吃东西。最多喝些流质,但精神仍然较好。他的家人把他送到医院输液,补充营养物质。每次住院,医生都为晏济元下了病危通知书。入院后,输液打多了,医生又改成插管,让流质食物从管子送入胃部。但是,晏济元却常用舌头抵着管子,不许食物通过。医生为晏济元作了体检,因为年纪太大,器官功能处于衰竭状态,但头脑清醒,从不糊涂。
《高峨》 纸本设色 175×92cm
2011年1月,再次入院治疗。春节期间,晚辈给他送红包,他还微笑着伸手接过红包。
重病这几个月来,晏济元整天沉默不语,但是,一旦说到画,或者有人拿画来,他的精神便来了,也开口说话了。入院前,有人拿来了张大千和他早年在桂林画的一幅画来,请他鉴定真假。晏济元一看到客人手中的两幅画,精神就来了,靠在床上,他伸出手来,一边仔细看画,一边评说道,“大千的画是好画,我这幅画也是真的,两幅画都不错。”有人拿来其他画家的画请他评说,他立即坐起身子,指出画中缺点,这里色彩深了,那里着色不够,整个布局欠妥等等,完全没了往日的沉默寡言。
晏济元最后一幅画是上个月在床上画的。他靠在床上,吃力地拿着签字笔,随手画了一个石头,几片叶子,他说,这是兰草。在儿子晏秉正的回忆中,这便是晏济元作的最后一幅画。
《兰草》
2011年2月10日晚7时许,晏济元躺在床上,没有任何征兆,合上了双眼,享年110岁。
刚直不阿,宠辱不惊。晏济元一生,好比一句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舒”。
㈡ 现我国最长寿的电影名星有那些
目前还活跃在大众面前最长寿的电影明星知道的有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爷爷了,他现在已经87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