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是历史上最长寿的贵妃,活了93岁历经5朝,只因有哪一习惯保持40年
历史上最长寿的贵妃,是北宋仁宗的宠妃周氏。周贵妃能活93岁,经历五朝我有两种原因可以说明。其一、周贵妃不勾心斗角。其二、周贵妃吃斋念佛。
最后总结一下,周贵妃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贵妃,就是因为她保持了40多年的简朴礼佛生活。
2. 中国最长寿的10位皇帝
中国最长寿的10位皇帝介绍如下:
一、清朝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满族,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六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享年89岁。
二、南朝梁武帝萧衍 86岁
萧衍(464年-549年),南朝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丹阳)人,自称是汉代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衍建立了梁朝,是为高祖、武帝,享年86岁。
三、大周国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出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享年81岁。
四、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镠
钱镠,汉族,杭州临安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卒于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享年80岁。
五、宋朝宋高宗,名赵构 80岁
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汉族。北宋灭亡后,在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让位后病死,终年80岁。
六、十六国南燕慕容德
慕容德(326-405),中国十六国时期南燕的创建者。后增一字名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享年79岁。
七、前蜀高祖王建
前蜀高祖王建(847-918), 前蜀国的建立者,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享年71岁。
八、五代十国南平武信王高季兴
高季兴(858-929),中国五代十国时南平的创建者。字贻孙。陕州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为富人家僮,后随其主为朱温部将 ,享年71岁。
九、十六国后燕慕容垂
慕容垂(326-396),字道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后燕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享年70岁。
十、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享年70岁。
(2)北宋的长寿扩展阅读:
古代皇帝普遍不长寿的原因介绍
一、生活压力大
对于古代的皇帝们来说,吃喝玩乐胸无大志的皇帝确实有,不过绝大部分皇帝还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的。成为青史留名的皇帝,那么肯定是要付出巨大努力的。皇帝作为古代最高的统治者,整个国家的事务都取决于皇帝个人处理,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
二、生存风险高
当上皇帝以后,在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要面临着巨大风险。历史上的那些奸臣、权臣,都是皇帝的大敌,死在他们手中的皇帝也不在少数。比如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他未当上皇帝前是东晋权臣,死在他手中的皇帝有6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3. 宋仁宗的周美人有何长寿秘诀,为何能活到93岁
北宋时期的宋仁宗,虽不是功绩标榜的圣贤之君,但总体来说宋仁宗时期也算太平,除了官商财主垄断财富外,其他政绩还不错的!在宋仁宗的后宫,就有一位昭淑贵妃周氏,她的际遇和生活,只是普通皇宫妃嫔的缩版,但却因一个习惯活到了93岁,而且自己的女儿去世之后,才得以允许出皇宫探访亲友和建造民宅,不知道是不幸还是幸运,讲这位女子可怜吧,人家十分长寿,生活无忧,要说她活的很好,看了她的生平事迹,总会为这样一个普通女子感到丝丝凄凉孤独,不过宋仁宗的周贵妃,仅仅是一个习惯就能长寿,还是值得研究的!
4. 赵构享年81岁,为什么56岁就传位给赵匡胤一脉
赵构这个人一心想做东汉光武帝这样的皇帝,可是有心却无力,他的实力并不能承载他的野心。而且赵构做了一件令人愤恨的事情,就是和秦桧一起冤杀了忠臣岳飞,这件事情就足以让他在历史上无法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
但赵构并非一无是处,他也将南宋的经济治理得很繁荣。而且赵构在朝局稳定、身体康健时,宣布要禅位于赵匡胤的后裔赵昚,而且态度十分坚决。赵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三是因为赵构退而不休。赵构虽然作了太上皇,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交出权力,比如宋金议和,官员任职,赵昚都要寻求赵构的意见。
5. 活了118岁,一觉能睡100多天的北宋奇人究竟是谁
中国历史上的奇人很多,比如汉武帝时候的东方朔,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三国时期的左慈,能够幻化成山羊;还有唐朝时候的袁天罡和李淳风,能够预知未来。
当然,宋朝也有一位奇人。他有三个地方很神奇:
一是活了118岁,很长寿;二是一觉能睡100多天,号称“睡仙”;三是能够成功预测自己的死亡时间。
如此,你说神不神奇,而且此人并非民间野史中的人物,正史《宋史》就有此人的记载,那就来看看他的神奇故事。
不能不说,陈抟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宋朝第一奇人实至名归。后来人们都叫他是“陈抟老祖”,他还是“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陈抟也是中国“龙图”第一传人。注释《正易心法》,倡先天易学,为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这些都是陈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6. 北宋时人的平均寿命
据历史资料记载及学者考证,中国人历代平均寿命为,夏商时期不超过18岁、周秦约为20岁、两汉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35岁
7. 三苏谁最长寿
三苏中苏辙最长寿。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8. 北宋的所有皇帝都没有活过六十岁,这究竟是为什么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的汉、隋、唐、南宋、元、明、清这六大朝代中,虽然短命的皇帝多如过江之鲫,但长寿的皇帝也是比比皆是,这些赫赫有名的长寿皇帝享年如下:
汉武帝刘彻70岁、汉光武帝刘秀63岁、隋文帝杨坚64岁、唐玄宗李隆基78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明太祖朱元璋71岁、更恐怖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竟活了89岁。
但唯有一个北宋,这个享国167年,共有9位皇帝的王朝,任何一位皇帝的寿命也没有超过60岁。
这九位皇帝的享年如下:
宋太祖赵匡胤50岁(927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59岁(939年-997年);宋真宗赵恒55岁(968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54岁(1010年―1063年);宋英宗赵曙36岁(1032年―1067年);
宋哲宗赵煦25岁(1076年―1100年);宋神宗赵顼38岁(1048年―1085年);宋徽宗赵佶54岁(1082年―1135年);宋钦宗赵桓57岁(1100年―1156年)。
可见北宋皇帝中,除了赵曙、赵煦和赵顼没有活过中国皇帝的平均岁数,其余的六位皇帝,都有长寿的潜质,但他们为何都没有超过60岁,便龙驭宾天,在传说中,是受到了后周王朝柴氏诅咒的缘故。
一个朝代的更迭,比如:汉朝取代了残暴不仁的秦朝,唐朝取代了祸乱天下的隋朝,明朝取代暴虐当道的元朝,清朝取代了鱼肉百姓的明朝,都是一个对老百姓比较好朝廷,取代了一个祸害老百姓的朝廷,可是北宋却不是这样。
宋太祖赵匡胤是后周王朝(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世宗皇帝柴荣手下的一位大将,而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却偏偏又是一位非常少见,非常难得,非常英明的好皇帝。
说柴荣是一位好皇帝,证据如下:
1:历史书上称呼他: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柴荣在位六年的时间里,整军队练精兵、招抚流亡百姓、赋税减至最少,政吏清明如水,百姓变得富足,中原的政治经济开面复苏。
2:他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在西面打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面打败南唐军队,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面打败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并立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休养生息,十年致太平”的誓言,一时间风头无两。
3:他不仅精明强干,而且不贪奢华,礼贤下士,虚心求谏,从未因言论而杀一人,可以这样说,明主是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圣君是怎样干的,他就是怎样干的。
4:柴荣待赵匡胤如兄弟,授兵权,赠金钱,赏美女。让赵匡胤从一个低级军官,变成了后周国拥兵最广,权利最大的禁卫军首领。
可是天妒英才,老天没有给柴荣30年的时间让他整理江山,甚至十年时间都没有给他,在公元959年,柴荣因病去世,终年三十八岁,原本英名应该超过赵匡胤的一代圣主,就这样“壮志未酬身先死”了。
可是赵匡胤随后在陈桥黄袍加身,他从柴世宗留下的孤儿寡母手中,抢下了后周的江山,建立了北宋。赵匡胤也算一位明主,比如,他给自己的子孙立下三条规定:一、不杀后周皇帝柴氏子孙(赎罪);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提意见的人(跟柴世宗学来的);三、以上两条必须严格遵守。
可是这位名声不小的宋太祖,哪有柴荣东征西讨,群雄臣服,强敌胆颤的冲天豪气,整部的北宋历史,就是被一部被辽金欺负的窝囊史,赵匡胤夺了后周的江山,并非是将后周国的精神发扬光大,而是越干越势微!
每当人们想起扬眉吐气的后周,再看一眼让人垂头丧气的北宋,对这个孱弱的朝廷,无不是心生怨怼与诅咒,故此,这个饱受到了诅咒的北宋九位皇帝,没有谁活过60岁。
1127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为被委派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出外招兵而免于此难,不久在应天登基,金兵继续追杀,他逃到了扬州,后来又被逼无奈,出海逃亡。北宋的历史,终于落下了帷幕。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9. 北宋时期的人民普遍多少岁
宋代平均寿命据来源不同在32到40之间
宋朝帝王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为49.76岁。有学者统计了史书有明确生卒年记载的宋人寿命,共统计了1095人,总寿命为70680岁,按照卫生统计学中均数公式计算后,得出这部分生活于社会上层的宋朝人平均寿命为64.55岁,有人统计过宋代几百位状元的人均寿命(这些状元多出身平民,而且四体不勤,在寿命上不占优势),统计结果是60岁左右。
10. 北宋为什么这么短命
历史上的北宋,就是一个典型的“短命皇帝”带来“短寿王朝”的案例。
北宋历经167年,有九任皇帝,除了最后一任宋钦宗,其余八位都没有活过60岁。虽然,宋钦宗活的蛮久,但真正任职的时间仅有两年,随后,就被抓去了金国。所以,这种长寿对国家而言,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去世了,接任的是宋神宗。他携手“改革派”王安石,开始大刀阔斧实行变法,并希望在“短期内”收效甚多。如果,他可以多活一段时间,没准这场“改革”真会改变北宋的面貌。但是,他的身体却不允许。
1084年秋宴,他突然得了“风疾”,现在的说法就是“中风”。到了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就去世了。其实,北宋本有一次机会,可以扭转自己不利的局面。只是,宋神宗的身体成了最大的障碍。然后,宋哲宗赵煦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他还是一个十岁的“小孩”。
所以,太后“亲政”,使得前一任皇帝的“新政”均被推翻。八年后,太后去世,18岁的宋哲宗,又将太后的“指令”推翻,重启“改革”,并开始对西夏宣战。
三番五次折腾,国家哪里消化得了?
普通人的身体出了状况,还需要静心调养蛮长的时间。何况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政令”可以说是“随口就改”。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加速了国家的衰败。
之后,过了七年,这位短命的皇帝也去世了。
随后,他的弟弟18岁的宋徽宗赵佶接任,这位皇帝在艺术上的成就,可以称得上“登峰造极”。但是,在管理国家上,只会让人竖起“小拇指”。因此,英宗、神宗和哲宗的短寿,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北宋的历史走向。
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政策”的反复“捣腾”,损伤了国家的元气,而党派之间的互相掐架,也让国家人才的培养陷于停滞状态。所以,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再出现一任“不负责任”的领导,就注定赵家的“祖业”要拱手让人了。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英明的君王活的越久越好,这样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纵观整个北宋朝政,虽避免了外戚干权以及宦官涉政,也没有出现“婴儿皇帝”,但接连几任皇帝,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却撂了挑子,最终,导致其政局反复无常。
这对一个国家而言,是相当致命的伤害。
反过来,政局的“混乱”又会产生“短命皇帝”。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帝王的个人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王朝的“盛衰”。
再来看看历史上其它朝代,汉武帝刘彻算是汉朝的“长寿皇帝”了,任职时间54年。他在位期间,国家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他之后的几任皇帝,寿命都没有超过60岁。而且,最后三位没活过30岁的皇帝中,有两位死于非命。
由此可以验证,在动荡的朝政下,皇帝想长寿也成了梦想